?

社會治理信息化視域下的智慧社區創建

2023-03-10 01:55鄧燕
互聯網周刊 2023年5期
關鍵詞:智慧社區社會治理信息化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深入發展,在社會治理領域,智慧社區建設已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創建智慧社區,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有效助力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本文結合社會治理信息化發展歷程,梳理分析社會治理信息化的必然性,結合智慧社區的建設意義,從框架設計、內容構成、服務結構等方面,論述社會治理信息化視角下智慧社區的建設實踐,結合實踐中的理念困境、經營困境、機制困境,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希望更好地為智慧社區建設添磚加瓦。

關鍵詞:社會治理;信息化;智慧社區;創建策略

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正將治理提到了國家戰略高度,而社區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著眼點[1]。當前信息技術與社會的融合更加深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強烈,社會對于智慧社區的建設有了更高的期待。通過智慧社區,居民能夠享受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務,有利于增進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未來感。作為一種全新的社區形態,智慧社區必然會對社區公共服務水平和治理能力有極大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1. 社會治理信息化與智慧社區

1.1 什么是社會治理信息化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些地區就已開展了基層社區組織信息化的相關實踐,但由于社區治理本身的復雜性和建設的多樣性,初期關于社區與信息化的融合層面較淺。所謂社會治理信息化,可以理解為借助完善健全的信息基礎設施,對區域內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從而使社區在公共服務方面更加智能、精準,使社區治理效果更加高效便捷[2]。智慧社區作為一種新型的社區治理模式,與傳統社區治理相比,其突出的理念變革在于實現了從以往以技術為主到現在以技術為人服務為主的轉變,更加體現以人為本,強調以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為目標。

1.2 社會治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人們看到了信息技術的強大生機與活力。在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極為廣泛,尤其是信息通信技術(ICT),不僅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社會經濟結構,而且也極大地拓展了人們之間交流溝通的渠道,變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空間,是人們交流溝通生活的重要場所。在社會整體環境變革的基礎上,社區作為社會生活共同體,其信息化需求極為迫切[3]。從歷史和現實來看,現代化的發展與信息化密不可分,當前現代社會中個人與組織的形態與行為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以往以居委會為中心的基層組織結構被逐漸打破,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聯性日漸淡薄,社區歸屬感有待增強。同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人們在進行信息交流與互動時,有了更加便捷的溝通渠道,這也能成為重建社會結構的有效手段。

1.3 社會治理信息化的發展階段

社會治理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的建設熱潮密不可分,政府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而電子政務建設的持續推進,也帶動了基層社區治理信息化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建設延伸,社會治理信息化的參與主體范圍不斷擴大,相關理念更加普及。尤其是大量企業也積極響應智慧社區的理念要求,完善和充實社區與信息化融合的具體內涵。

從發展階段來看,可以初步將社會治理信息化劃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2006年之前,這一時期更多的是由民政系統為主導開展的社區建設,主要建設領域包括民政系統數據為主的應用管理軟件、各社區的服務熱線網站等。2006~2010年,是社會治理信息化的第二階段,以和諧社區建設為主線,在社區信息化建設中將其定義為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構建統一的社區信息平臺,這一時期的社區信息化也被認為是電子政務的有效延伸[4]。第三階段是2010年以后,智慧社區得到了更充分的重視,其信息化應用范圍也大幅擴張,不再被以往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等范圍局限,而是將范圍擴大到了與社會信息資源有關的區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伴隨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社區養老、社區安全等相關產品的逐漸豐富,智慧社區也越來越受到市場和大眾的接納。

2. 社會治理信息化視域下的智慧社區建設實踐

2.1 框架設計

對于智慧社區來說,在框架上仍然沿用了傳統社區的組織形態和行為模式。由于傳統社區在現代社會中逐漸面臨被解體的風險,以往以居委會為唯一自治組織的管理體制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經濟組織也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因此,在新型的智慧社區建設中,其治理體系也要進行變革。智慧社區的參與主體涉及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以及社區黨組織,各個組織之間構建起彼此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參與、有機貫徹執行的良性運行格局。

2.2 內容構成

在社區信息化建設中,主要從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兩大方面進行展開,不斷對此進行優化整合,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整體生活質量。

在基層社會治理理念之下,社會信息化建設逐漸突破了以往僅僅針對具體社區的工作,而逐漸向社區相關的社會組織、社區周邊環境等方向發展。在社區治理中,以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服務與服從的關系被打破,服務作為物品的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間溝通的中介,兩者彼此平等[5]。在社區的基礎性應用中,更為強調社區的做服務、做管理,例如其中的化解溝通、開展活動、鄰里互助、糾紛調解、公眾監督等功能被繼續沿用;在服務方式上,既指向了面向社區的政府行政服務,例如社區教育衛生、公共空間管理、社區治安等,也包括了面向社區居民生活需要的商業服務,例如社區居民所需的衣食住行等,而這些綜合性的內容共同構成了社區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框架。

從社會治理信息化的內容設計來看,具體包括了網絡與基礎設施層、信息資源層、應用服務層、服務對象層等。其中,管理標準和安全層貫穿于各層次之間,而網絡與基礎設施層則涉及為各類社區信息化應用提供網絡技術環境,提供可靠的信息傳輸通道和傳輸手段。信息資源層涵蓋了支持社區應用的各類信息資源,例如既包括面向社區的行政性資源,也包括面向市場的業務應用型資源。在社區內部,建有按照統一標準的信息資源庫,其中,集成整合了各類社區信息資源,是社區信息共享和交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應用與服務層,則是在信息資源層的基礎上借助渠道和平臺,為服務對象提供各類服務,是面向用戶的最終層面。

2.3 服務結構

在智慧社區建設中要充分體現信息化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基本定位,結合社會結構,更充分地契合當前智慧社區的建設動因。在個人和個人終端方面,借助智能手機、手環、手表等移動設備,能夠成為個人享受社區服務的信息入口;而家庭和家庭電子終端則包括家庭網絡、智能家電等物品;在社區內部,監控攝像頭、社區電子屏等都屬于社區內的電子終端,加之社區網關,使其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社區網絡[6]。通過社區網關、社區網絡,將社區內各組織、各服務站點相關聯,將公共服務與商業服務彼此結合,使社區內部居民更充分地享受社區資源。最后,在社會層面通過互聯互通,能夠實現業務的快速處理,有利于構建完整的智慧社區生態圈。如圖1所示。

3. 社會治理信息化視域下的智慧社區建設困境

3.1 理念困境

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各地紛紛開展了智慧社區的建設熱潮,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突出問題在于缺乏統一長期的發展規劃。各地在開展實踐中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難以根據自身的建設要求進行創新,尤其對于一些后發的智慧社區建設來說,更容易盲目沿用和抄襲已有的先發模式,難以結合自身的個性特點和社區的特色文化對社區自身進行精準定位,這就會導致社區在開展智慧社區建設中存在“千社一面”的同質化問題。

3.2 運營困境

毫無疑問,智慧社區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等資源,在前期往往有政府財政撥款作為支撐,而在后續實際運營環節,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在目前智慧社區實踐中,存在著眾多爛尾現象,即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后續財力不足難以跟上。這影響了智慧社區的建設成效,限制了發展速度,也不利于持續推進。加之智慧社區運營環節需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而目前社區內部現有人員主要承擔著社區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且大部分相關從業者知識、文化素養偏低,難以滿足智慧社區的建設需要。資源有限、運營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不利因素。

3.3 機制困境

雖然目前國內對智慧社區建設呈鼓勵態勢,秉承政府主導行業、協同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基本模式進行推進,但實際運營環節仍然存在一定的定位模糊問題。一方面,政府對智慧社區建設起主導性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壓社會力量;另一方面,目前社會力量對智慧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大多受限于自身資源,難以開展有規劃性的建設[7]。大多數草根性社會組織在開展智慧社區建設實踐中更多局限于文體娛樂建設、公益慈善建設等,難以真正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的決策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4. 社會治理信息化視域下的智慧社區發展建議

4.1 優化頂層設計

針對當前智慧社區建設的發展現狀,國家對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并且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意見進行引領。在智慧社區建設環節,需要首先做好頂層設計,要明確政府是智慧社區建設的核心主體,同時,也應在原則方針、建設路線、保障措施等方面涉及更加明確的內容,強化對智慧社區體制機制的完善,真正使智慧社區建設形成權責一致、閉環管理、運行高效的智慧社區推進機制。在智慧社區標準化建設方面,既要強調因地制宜,又要堅持精細化管理,要避免出現盲目建設智慧社區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此外,要結合智慧社區建設要求,健全國家標準的智慧社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要增強評價指標的適用性、實效性,真正為智慧社區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支持。

4.2 強化運營能力

智慧社區本身就是一個內容龐雜的建設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做支撐,對此,要加大對智慧社區的資源投入,引入更高水平的高素質人才,從事智慧社區建設。此外,要加強對現有社區工作人員的培訓與組織,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對現代信息技術的了解和應用能力。在智慧社區建設中,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資金獲取渠道,使智慧社區能夠在建設和維護環節都有切實的保障??梢蕴剿鞅娀I模式、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智慧社區項目的建設與運行。

4.3 激活主體角色

在智慧社區建設中,明確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極為重要,這能夠調動多方主體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在政府和社會組織的關系中,可以通過簽訂合作契約的形式來實現彼此制衡。此外,可以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來確定彼此的權利邊界,并通過第三方的監管評估與考核理清關系。政府也要警惕智慧社區建設中的過度市場化和過度資本化的問題,要推動構建集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協同、公眾參與于一體的社會信任體系,要真正實現社區、社會組織以及社工專業人才之間的互聯互通。

4.4 促進資源均衡

在我國智慧社區建設中,城鄉差異較為明顯,而解決城鄉發展差異、強化城鄉互動,也成為智慧社區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對此,要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在社區建設、社會治理方面的應用優勢,構建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聯動機制,更好地實現教育、就業、收入、養老等的創新發展。要從城鄉關系的角度,構建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總體發展格局,真正使智慧社區成為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公共產品。

結語

智慧社區的建設有著深厚的歷史脈絡,也是契合當前社會發展要求的必然舉措。目前關于智慧社區建設,多地進行了試點探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社會力量參與不足、社區建設中浪費現象嚴重、資源整合不到位等。伴隨著當前移動互聯網智能設備等的逐漸成熟,自下而上的智慧社區建設需求被進一步激發起來,智慧社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政府要不斷優化頂層設計,明晰各自定位,真正使智慧社區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使智慧社區發揮更大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廖倩怡,劉青峰.社會治理視角下智慧社區建設的路徑探究——以昆明市盤龍區為例[J].紅河學院學報,2022,20(4):75-79.

[2]李偉.綿陽市涪城區智慧社區建設的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22.

[3]任夢瑤.智慧社區建設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4):159-161.

[4]曹海軍,侯甜甜.新時代背景下智慧社區建設:價值、邏輯與路徑[J].廣西社會科學,2021,(2):1-7.

[5]張璐.基層社會治理中智慧社區建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21.

[6]簡敏,張亞輝.智慧社區信息化建設發展與效能提升[J].重慶行政,2020,21(6): 106-109.

[7]王喜媛.智慧社會變革中的社會治理模式轉型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0.

作者簡介:鄧燕,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猜你喜歡
智慧社區社會治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智慧社區信息服務績效評價研究
社會轉型期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和經驗研究
“智慧社區”的養老生活
以試點帶動打造“智慧社區”助力居家養老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政府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社會組織發展理路
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設計與實現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