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教學研究

2023-03-11 10:31黃娜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趣味教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黃娜

[摘 要] 葉圣陶先生關于“不教之教”的教育理念,是國內最早的關于趣味教學的探索成果,對今天的新課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到數學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課堂上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課堂趣味性,營造輕松的、積極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要實現上述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上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創設情境、融入現實案例、善用設施設備、組織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導他們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 核心素養;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趣味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次接受系統教育的階段,教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需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方式要更具科學性和人性化。具體到數學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課堂上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課堂趣味性,營造輕松的、積極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趣味教學既是教學更具科學性和人性化的體現,也是葉圣陶先生關于“不教之教”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如何打造趣味課堂,落地趣味教學,是值得廣大一線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創設趣味情境,營造樂學氛圍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實用性等特點,對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把握這些特點,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采用富有趣味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來說,灌輸抽象的數學知識不免感到乏味和厭煩,但是有趣的故事則可緩解這種消極情緒,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在教學時引入好玩易懂的故事,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化解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將學生熟悉的動漫故事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課堂導入。這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抓住教學內容和情境之間的聯系,寓教學內容于卡通故事之中。開課前,教師可通過提問進行課堂預熱:“同學們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呢?老師看過《汪汪隊立大功》哦?!贝藭r,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動畫片吸引過來,積極回應教師的問題,并且分享自己喜歡的角色或者故事情節。順利導入課程后,學生就會關注教師的舉動和話題。教師要趁學生情緒高漲,引入教學情境:(1)幫助學生回憶故事情節:“在這個動畫片中,大家還記得汪汪隊向小鎮居民分發食品的場景嗎?”(2)接著提問:“同學們有觀察到汪汪隊是如何分配的嗎?”(3)引導學生思考:“汪汪隊在分配前應該準備多少食物呢?”這樣,“100以內的加法”就能在輕松熱烈的課堂氛圍中高效開展??梢?,使用故事情境進行導學,能夠使數學課堂更具活力,更能激發學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做到寓教于樂。

二、融入現實案例,提高運用能力

小學生對數學的抽象概念難以理解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和融入現實情境等方法來進行引導,讓他們在問題情境中思考,從而培養其數學形象思維和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融入現實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合理地將情境教學方式和生活需求相聯系,能夠極大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使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即可將現實問題引入教學情境:“今天是小軍的生日,爸爸、媽媽和妹妹買了個大蛋糕為他慶?!,F在小軍要切生日蛋糕了,小軍應該把蛋糕分成幾份呢?”當有學生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快速回答應該分成4份時,教師就可以導出分數的含義:“同學們,如果我們把這個蛋糕當作1,那么這4份蛋糕的任何一份都可以表示為[14],這種把單位‘1’看作一個整體,并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叫作分數?!睂τ谶@樣較為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多舉些例子,讓學生根據現實情境中的應用來理解。又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把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然后提問:“其中的5厘米是尺子的幾分之幾呢?”這樣,通過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

三、善用設施設備,豐富課堂內容

如今,我國大部分的小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工具已不再局限于黑板和粉筆,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可以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教學資源獲取更加便捷。我國目前推行的新課改指出,要順應時代發展,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同時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科技成果,開闊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發展。

以“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在電子白板上快速完成標準的圓柱和圓錐等圖形的繪制,節省課堂時間。繪制完畢后,教師讓學生觀察圓柱和圓錐的不同,并拿出圓柱和圓錐的實物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對比電子白板上的幾何圖形透視圖與實物之間的差異。有了對比觀察這個學習步驟,在講解圖形特征時,學生就能更快地理解和吸收,從而實現高效教學。另外,依托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使用視頻等動態學習資料對點、線、面、體的形成和聯系進行細致展示,方便學生理解幾何圖形的變化規律。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視頻的演示自己嘗試用電子白板繪制幾何圖形,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空間思維。善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設施設備,能夠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是新時代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四、開展實踐活動,檢驗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展示不應該局限于課堂。教師應該創造條件,通過考查學生的課后作業和社會實踐活動成果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教師為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外習題和實踐活動作業,既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能落實他們對數學知識的運用。這就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合理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擺脫課堂學習的局限性,在實踐操作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圓”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嘗試自己畫圓并動手制作圓形。當然,教師除了直接教授制作方法,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網絡檢索其他制作方法。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可以讓他們對圓有一個簡單的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尋找圓”的課外活動,讓他們發現生活中的圓,啟發他們在觀察時鐘、水杯、碗等事物時總結圓的屬性。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將兩個或者多個圓組合成新的圖案。學生上交各自的作品后,教師再組織他們展示各自的作品并進行簡單說明,并對有創意的組合圖案進行點評和獎勵,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結語

不教之教,理趣共生。打造趣味課堂,落地趣味教學,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要實現上述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上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創設情境、融入現實案例、善用設施設備、組織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引導他們主動探索數學的奧秘,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宗麗麗.“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2(3):184-186.

[2]張傳輝.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3):59.

猜你喜歡
趣味教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趣味教學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