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面臨的問題與治理體系創新研究

2023-03-11 02:43劉介明張思捷姚云龍梁本部
關鍵詞:住房保障對策

劉介明 張思捷 姚云龍 梁本部

摘 要: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涌現了大量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需求,構建完善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治理體系是關系人們安居樂業和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為梳理全國各地在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進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從意識、能力、法律、政策、方法層面系統分析當前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面臨的問題困境。提出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機制、治理政策、治理方法上開展治理體系創新,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保障體系,編織全方位的保障網絡,以期為租賃群體解決住房困難的階段性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管理啟示,從而促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保障性租賃住房; 治理體系創新; 住房保障; 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93.31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6.011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流動人口為3.76億人,10年間增長了近70%[1]。流動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是我國城鎮化加速進程的表現,這也催生了對城市土地供應和住房的需求[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房制度體系逐步形成,并隨著城鎮化進程及住房發展階段的變化而日趨完善。在平衡人地資源的過程中,我國從發展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到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同時培育和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機制,逐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2021年7月,為滿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階段性城市住房需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倡導多方主體參與供給,平衡供需矛盾,暢通保障渠道,立足住房民生屬性,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隨后,各省市、自治區和各級地方政府相繼發布本地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辦法,就其經濟發展狀況、城市化發展水平、土地資源條件、人口規模和流動狀況、區域經濟地位和影響力等因素[3],因城施策,以多種政策工具完善調控體系。然而,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實際施行中,各地仍面臨著涉及土地、金融、財稅、監管等方面的諸多困境。因此,借助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從各個層面系統梳理當前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面臨的問題困境,并進一步構建治理體系創新框架,對于解決租賃群體住房困難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的重要意義

在城鎮化進程中,住房問題是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的典型矛盾,當前我國處于城鎮化水平高位發展階段,人地矛盾突出。推進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是妥善解決現實問題的有效方案,也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將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納入重點工作,堅持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與住房制度完善的有機結合,符合政策導向與現代化發展需求。

(一) 改革是解決“住房難”現實問題的有效途徑

伴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住房體系受到相應沖擊,人地矛盾和住房供需不平衡的態勢加劇?!?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22%,比2021年末提高0.5%,城鎮常住人口92071萬人。同時,由于城市匯聚了更多的資源,且能夠提供較多就業機會,青年人、新市民加速流動不斷向城市聚集。推行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工作對解決城市無房新市民、青年人等的階段性住房需求具有重大意義,不僅能夠幫助沒有足夠積蓄的青年人完成基本的住房過渡,減少在租住房屋挑選與對比方面的精力消耗,還能在此基礎之上,盡量滿足居住地與工作地的距離、交通、環境等要素的平衡,降低生活成本和保障生活質量。

綜合各地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這進一步為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群體排憂解難,讓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安心、住得舒心,能夠充分投身到促進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進程中。因此,面對城鎮化加速推進過程中“新市民、青年人群體住房難”這一重要民生課題,推進改革才是最有效的途徑,能夠加強房子的民生屬性,緩解“住房難”的焦慮。

(二) 改革有利于推進政策落地,發揮政府支持作用

改革符合保障民生的根本目的,也是推進政策實施的具體行動。202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旨在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在大城市的住房突出問題。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列為后續重點工作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繼續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為房地產行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堅持租購并舉,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結合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規劃與導向,各地方積極響應,結合地域優勢及新市民、青年人居住現實需求,從解決供需匹配、吸引多方主體參與、明確住房建設標準、租金標準及監督管理、優化建設居住環境等方面推行改革,各類舉措將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和政府支持作用。

(三) 改革有助于推進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

房地產行業轉型升級、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展開,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租購并舉”中租賃市場的重要載體,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由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為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是民生工程,承載著投資、建設、金融、施工、材料供應、商管服務、人員就業等多條產業鏈、供應鏈,是傳統房地產轉移富余生產力、勞動力的具體承載體。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體系、理論尚屬空白,習近平總書記為房地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需深入構建相關理論體系,以更好地指導實踐。

自2016年我國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市場就在此政策引導下逐漸轉型升級。房屋本身具有多重屬性,但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房屋突出的是民生屬性。20世紀末,城鎮住房制度逐步改革,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得到巨大發展,但從購買和租賃市場兩方分別觀察,大部分資源仍集中在買賣市場。此后,在探索租賃型保障住房方面,逐步推行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織起一張公民住房保障的安全網。國家鼓勵住房租賃消費、支持租賃住房建設,讓房地產行業的轉型升級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現實需要緊密相連,加速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體系勢在必行。

二、 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革面臨的困境

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民生工作,但在具體實踐中,受限于社會主體意識薄弱、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法律體系保障缺乏、政策體系有待完善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實際推行中面臨多重困境,阻礙具體工作開展。

(一) 意識層面:對概念的認識存在偏差,且沒有形成共識

“保障性租賃住房”概念首次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規劃”明確了擴大供給的戰略導向與具體安排。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強調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v觀國內主要城市地方政府,為了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問題,都在不遺余力地貫徹落實中央部署,但其中不免有政策宣傳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的情況,這也導致“保障性租賃住房”概念普及率不夠高,因此認知偏差導致矛盾的情況時有發生。

以工業園區、企事業單位等為代表的社會力量是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過程中的重要主體,若企業對于政策宣傳和解讀的接受情況不理想,其自身很可能產生“啟動難度大”“審批流程難”“收益比率低”“回報周期長”等顧慮,導致建設的積極性低、動力不足。對房地產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和園區來講,前期資金籌集難度大是壓力的首要來源,資金有限和“融資難、融資貴”的雙重問題同時加壓,相關單位會有先發的畏難情緒。在對相關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不了解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和園區無法產生在未來獲取高經濟回報的期望,自然認為其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而這正是意識層面存在偏差的體現。

除了房地產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和園區,青年人群體中也同時存在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情況了解不深,對政策理解失準等狀況。一方面,部分青年群眾受困于“信息繭房”,無法獲取具有時效性的官方信息,對“低價”住房無法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另一方面,部分新市民又受到“居有定所”的傳統理念影響,執著于提前購置房屋,他們雖擁有保障性租賃住房入住資格,但由于缺乏對政策的深入了解,已經通過各種途徑籌措資金購房,產生了非必要的巨大的經濟壓力。

(二) 實施層面:理論上缺乏系統研究,實踐中缺乏成熟案例

通過梳理租賃性質的保障住房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在保障性租賃住房之前,我國具有廉租房、公租房等建設運營經驗。2019年底,國家曾推行有政策性租賃住房,住建部在13個新市民較多的中大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其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推行邏輯是一致的[4]。

雖然有相似的工作經驗,但保障性租賃住房引入社會資本與此前的由政府主管和籌建多有不同,關鍵在于如何做好系統規劃,完成體系化研究,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并完成資金回籠。在實踐中,近年全國各省、市、區進行分步驟統籌施行,但各地的實際情況與面臨的困境不同,解決方案也自然不同,各地還需探索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具體做法,在土地周轉、資金平衡、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形成可多地推廣、反復采用的方案。

(三) 法律層面:缺乏專門的法律體系保障

縱觀國內重點城市實施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和管理均以各級人民政府層層發布的具體“實施辦法”為施行依據。例如,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例,承襲了國家層面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和自治區層面的《自治區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烏魯木齊市頒發《烏魯木齊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發布《自治州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和《伊寧市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等。這與我國垂直治理的結構相關,也符合行政法規落實路徑。然而,規范性文件僅僅構成法律體系中最基礎的保障環節,并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

相對而言,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層面走在了前列。例如,上海和深圳除了《上海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管理辦法》(試行)和《深圳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辦法》之外,還分別制定有《上海市住房租賃條例》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條例均在總則部分對各自規范內涵作了界定,《上海市住房租賃條例》側重于“租賃”行為規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更注重于包含如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形式在內的“保障性住房”?!渡虾J凶》孔赓U條例》利用第四章單獨對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進行了規定,又由十四條條款構成了第六章法律責任,明確了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所對應承擔的民事和行政責任?!渡钲谑斜U闲宰》織l例》則對“準入”“退出”機制分別作出了單章規定。

整體來看,全國大部分城市暫未形成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雙軌并行的法律體系,易使得住房保障制度單薄而無支持,將會進一步阻礙發展更高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5]。

(四) 政策層面:尚未形成整體性的政策體系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總體要在政府統籌指導、協調推進下進行,因此明確合理的目標、有序完善的規劃是政策體系全盤布局的基礎。學者王建紅[6]和團隊對杭州市某保障性租賃住房人群租住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入住人群總體滿意,但對周邊生活配套設施、戶型與空間布局等方面還有更高的期待。相似或更為多樣化的訴求或許也會出現在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住戶身上,這對于政策體系的完善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通過相關文獻系統回顧,發現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回報率低,政府政策應給予籌建企業等主體更多的土地供應、稅費、水電氣及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和優惠。以金融方面為例,當下解決“企業收益率不高”問題,提高投資積極性的手段之一是發展REITs,即以保障性租賃住房為底層資產的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7]。事實上,各地“實施辦法”文件中也闡明了“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改造、運營企業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融資”,但具體的政策支持并未明確。以房地產為底層資產的公募REITs發展難點主要表現在“缺乏針對產業投資基金的相關法律制度”“缺少專項稅收體系和支持政策”“對項目公司經營能力要求較高”“對試點范圍、現金分派率、對原始權益人的要求等方面的門檻標準制定難度大”四個方面[8],這對具體政策貫徹落實提出了較為嚴峻的挑戰,需要在政策推行過程中創新模式,找到穩定運營的平衡點,鼓勵REITs項目的良性循環。

(五) 方法層面:手段和方法單一,缺乏有效的創新舉措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綜合屬性很強,為了能更好地鼓勵多元主體參與,政府需要提前規劃、隨時調整,充分發揮引導和服務作用。這需要在前期宣傳、后期監管的各個方面有所創新,而不能僅依靠過往的手段和做法。在政策宣傳過程中,如果政策宣傳僅僅浮于表面,例如“廣撒網”式傳播,那么傳播力也會大打折扣。如果能深入企事業單位和房地產企業,與其進行面對面交流、召開會議討論,就能更加了解其真實困難和需求,從而在政策的制定上加以調整,打消籌建方顧慮。

在租賃管理過程中,如果只是對產生的糾紛和矛盾冷處理,極易造成運營主體困難重重,承租方更替加速,導致損害各方利益。需要能夠精準捕捉各方訴求,快速識別矛盾焦點,提高監管中發現、識別、解決問題的能力,既保證運營方收益平衡,做好服務保障,又對出現嚴重違約行為的承租方予以誠信體系約束。工作方法上不能局限于點、線,還要擴展到面,聚焦租賃監督全周期管理,建立健全臺賬管理、誠信約束、實地調查、及時反饋的工作機制,加強監管的動態跟蹤,定期對管理中的案例進行梳理匯總,時時回顧優秀經驗做法,探索多種工作方式方法。

三、 保障性租賃住房治理體系的創新舉措

通過對全國重點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治理經驗的總結,結合保障性租賃市場現實情況和發展趨勢,以進一步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治理體系構建。堅持以創新驅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從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機制、治理政策、治理方法等多維度豐富體系建設,打造多層次立體式住房“保障網”[9]。

(一) 創新治理理念:加強宣傳,凝聚共識,開拓市場

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宣傳,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首先是用好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媒體,利用其積極的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提高傳播力[10]。鼓勵住戶利用自媒體發布正向生活體驗,充分發揮媒體矩陣作用,提高企業、新市民、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的知曉度。加強輿論引導,捕捉政策、建設、居住相關熱點與話題,營造社會廣泛支持、各類主體積極參與的良好輿論環境。報道保障性租賃住房住戶的真實生活現狀、租賃籌建主體的成功經驗、運營管理的優秀案例,吸引各類社會主體關注。

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可以采取充分走訪調研、面對面講解政策支持及運營管理的方式,了解房地產企業等其他單位的真實意愿,合力解決困難,同時將其他省市的建設經驗篩選匯編,形成案例宣講集,引導各方廣泛參與。各地主管部門應積極“因城制宜”,創新舉措,可以鼓勵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方在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層面舉行各類室內設計、模擬運營、綠色建材等相關主題賽事,組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家研討會等。例如,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攜手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主辦“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民生改善與創新”研討會[11],業界多方專家,有來自科研院所、高校機構和長租公寓管理中心負責人等業界代表,還有金融服務業的公司負責人等,借助研討會平臺交流經驗,相關主體可以進一步收集可投入實踐的新方案,從而凝聚提高住房品質的共識,進一步開拓建設運營市場。

(二) 創新治理模式:多元治理、產學研深度融合

社會力量加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營收,政府部門應當輔助其探索符合預期的盈利模式,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培養各單位的主人翁意識,強化保障服務意識,促使其樹立起投身社會治理實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形成多元治理的模式[12]。住房開發、建設和運營單位應積極尋求多方主體的合理協作,如進行校企對接,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

主管部門應強化企業與具有行業特色的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采取“邊探索+邊研究+邊建設”的實施策略進行實踐探索。開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高等院校人才和技術優勢,盤活社會資源,例如在住房建設層面,高校在建工建材領域可以注入更多科技活力,完成研發和技術攻關,并為企業解決基礎科研問題;在建筑設計方面,科研團隊提出更加新穎的想法與方案;在稅收、金融、管理等領域,研究團隊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通過模型建構、案例總結、模擬經營等多種途徑輔助決策。例如,北大光華管理學院REITs課題組曾在2021年展開專題調研,對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試點問題進行探索研究[13],為推動擴大試點工作,保障政策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持。另一方面,將企業需求與院??蒲芯o密結合,不僅有利于高??蒲谐晒杆俾涞?,還能解決畢業生實踐和就業問題。青年學生在校期間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的實習實踐工作,更有利于熟悉完整的政策體系、時代背景以及重大意義。保障性租賃住房制度也與青年人的命運緊緊相聯,在校期間的經歷讓畢業生在就業時有了更多邁入這一領域的勇氣。

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治理模式,打破三方壁壘,實現優勢互補,有機整合創新力量,聚集社會資源豐富產業鏈集群,最終實現房地產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在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良性循環,助推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三) 創新治理機制:加強立法研究,提供法律保障

保障性租賃住房涉及土地、金融、稅收、監管等多個維度,加強立法研究,構建全方位的法律保障體系才能提供充分保障。放眼世界,發達國家也通過立法保障住房,美國頒布《住房與城市發展法》《城市重建法》,新加坡制定《新加坡改造法令》,日本發布《住宅建設規劃法》并頒行公共住宅立法40余部[14]。

積極爭取土地資源,如存量限制和低效利用的非居住用地、國有工業用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各類資源[15],加強在不同類型土地上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立法研究,符合條件轉讓的,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關于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相關規定實施轉讓[16],同時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

在財稅、金融方面加強立法研究,確立財政補貼力度與規模的指標體系,對轉讓房屋、土地的,購買住房的運營單位適時減免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17],對融資過程中的籌建主體降費讓利,優化水電費計費方式[18],金融機構探索設置專項貸款,順暢REITs渠道,稅務機關提供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率優惠??偨Y各類實施經驗與困難,為探索完善各領域立法提供保障。積極組織法律工作隊伍建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專家開展系統設計、科學規劃、有機融入,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現實問題融入課題研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法律體系搭建,建立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

(四) 創新治理政策:綜合施策,開展試點示范工作

保障性租賃住房治理體系治理政策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試點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堅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購并舉,綜合施策,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在部分區域開展試點示范工作。

探索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立項、工程建設、運營管理、退出機制的各階段的有效措施,激發大眾主體的投資熱情,保障新市民及青年人的居住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土地流轉政策、金融工具、運營模式、監管制度均在嘗試與探索中逐漸找到規律的新政策舉措。廣泛應用其他先進省市的優秀經驗,同時在有條件的區域進行新政策試點,試點就是為了要發揮好對全局性改革的突破、帶動作用,形成新的獨特做法;而示范,就是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成為標桿[19]。綜合施策,在試點工作進行中可著手起草標準化文件,形成地方或企業標準,引導指導后續工作推進和具體實施,提高服務質量,強化社會監督,有效加強理念相融、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

(五) 治理方法創新:多措并舉,強化現代治理

用好信息化手段,將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監管等融入建設、運營和管理全流程。依托大數據支撐,以信息化、數字化為手段,完成信息智能處理,建立一體化在線平臺,完成對房屋具體情況、建設單位、運營單位、住戶信息等各項數據的采集,優化管理流程銜接,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管理效能。將現代化治理手段充分運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的各個階段,如新建立項、用地、規劃、環保、施工、消防等審批環節,各單位設置審批節點,利用系統完成一站式操作,提高審批效率,為相關籌建單位設置快速通道或綠色通道,加速線上渠道暢通。信息化平臺不僅是為建設單位提供便捷操作,同時也可將(意向)承租人的準入、租賃、退出程序納入系統操作,或將相關記錄上傳系統存檔,包括如申請提交、資格認定、選擇房源、租金繳納、合同備案、承租管理在內的各項流程。

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各個階段納入信息化平臺,一方面有利于保存記錄,便于追溯,處理糾紛;另一方面也是完善租賃過程中的監管體系的重要舉措。通過平臺對承租方在租賃期間的違約行為加強監控與管理,若出現提供虛假材料騙取住房資格、改變住房結構或使用方式、在房屋內從事違法活動等行為,均應將其計入個人誠信檔案,與個人征信掛鉤[20]。與此同時,利用平臺對建設、運營單位的租金設置、房屋保障、維護管理等行為進行評測與指導,依據平臺數據給予建設主體相應的獎勵或懲治,并將其同步納入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信息化平臺是使得項目運行中所涉及的各方主體集中高效辦理業務的有力舉措,也會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創新平臺建設與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平臺可以搭建交互式設計,例如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法律、政策、技術咨詢,提供服務運營指導、技能培訓等基本支持,建立起各方主體溝通的橋梁。

四、 結 語

保障性租賃住房體系建設是保障民生的重點工作,為了形成完善的制度、成熟的體系、有序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需要多主體力量協同形成合力,回應新市民、青年人等租房群體的合理關切。通過分析我國城鎮化發展及房屋租賃需求變化,發現當前對“保障性租賃住房”認識不全面、理論研究不充分、法律和政策體系不完善、方法不靈活等困境與難題。地方政府應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分析當下工作難點,尋找突破口,給予土地、金融、財稅、監管等多方面的引導管理和政策扶持,通過對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機制、治理政策、治理方法的創新,提升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構建起有效提升人民滿意度的住房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 ?補齊短板 形成合力:專家學者談我國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EB/OL].(2021-07-28)[2023-08-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s://www.gov.cn/xinwen/2021-07/28/content_5627849.htm.

[2] 嚴榮,張黎莉.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制:框架與趨向[J].國際經濟評論,2023,(01):72-89,6.

[3] 劉洪玉.“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升級版[J].人民論壇,2019(18):84-85.

[4] 王瑋.保障性租賃住房問題分析及實施路徑探討[J].中國房地產,2023(03):45-51.

[5] 郭彪,楊易.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收入結構與住房不平等研究:基于CFPS的實證分析 [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 (05):70-76.

[6] 王建紅.保障性租賃住房住戶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杭州市為例[J].房地產世界,2023(13):10-13.

[7] 劉興.上海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探索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2023,32(04):84-91.

[8] 徐瑞慧,李嘉珣,龐欣,等.從國際經驗看我國發展公募房地產REITs的難點和建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3,(09):1-8.

[9] 烏魯木齊持續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EB/OL].(2023-08-04)[2023-08-08].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urumqi.gov.cn/sy/jrsf/538070.htm.

[10]提升主流媒體新聞輿論“四力”[EB/OL].(2022-06-12)[2023-08-10].光明網,https://m.gmw.cn/baijia/2022-06/12/35804233.html.

[11]聚焦民生 擁抱創新:上海城投控股舉辦保障性租賃住房專家研討會[EB/OL].(2022-05-18)[2023-08-10].澎湃新聞網,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35260.

[12]劉學濤.新冠肺炎防控與個人信息保護如何平衡[N].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02-29(2).

[13]關于加快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試點的建議[EB/OL].(2021-07-06)[2023-08-10].光華管理學院官網,https://www.gsm.pku.edu.cn/dba/info/1204/1968.htm.

[14]武小藝,呂曉翠.國內外保障性租賃住房研究現狀及比較分析[J].中國房地產,2023(09):73-80.

[15]吳奇俊.關于廣東農墾利用自有土地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探討[J].中國農墾,2023(06):50-52.

[16]關于印發烏魯木齊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12-14)[2023-08-10].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urumqi.gov.cn/gk/zfwj/2022/fzf/520912.htm.

[17]林少鐸,李克清,楊翾.優化保障性租賃住房財稅政策研究[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3(06):47-50.

[18]吳佳,周清雅.上海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研究[J].上海房地,2023(08):2-5.

[19]發揮好改革試點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EB/OL].(2015-06-13)[2023-08-12].福建人大網,http://www.fjrd.gov.cn/ct/3-95248.

[20]董興佩,王鈺清.論我國集體土地使用權收回的法律屬性:以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背景 [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 (03):38-44.

(責任編輯 文 格)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ion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Reform of Affordable Rental Housing

LIU Jie-ming1, ZHANG Si-jie1, YAO Yun-long1, LIANG Ben-bu1

Joint Research Group of Xinjiang Jiaoto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Ltd1,2

(1.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 Society,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Hubei,China;

2.Xinjiang Jiaotou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Ltd.Urumqi 830000,Xinjiang,China)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has spawned a large number of new citizens and young peoples housing needs.Building a sound governance system for affordable rental housing (ARH)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that have arise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ARH system throughout the country,an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ilemmas facing the reform of ARH from the levels of awareness,capacity,law,policy and methodology.This study proposes to carry out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ion in governance concepts,governance models,governance mechanisms,governance policies and governance methods,form a multi-level,diversified and multi-channel security system,and weave an all-round security network.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managerial insights into the stages of resolving the housing difficulties of rental groups,thereby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secure rental housing system.

Key words:affordable rental housing; governance system innovation; housing security;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歡
住房保障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走,找對策去!
德國住房儲蓄體系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啟示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戶居住滿意度研究
就業、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問題思考
公租房保障檔案的管理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