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雛雞消化生理特點調控育雛期的飼喂管理

2023-03-13 10:58黃好強張立恒王鑫磊黃炎坤
河南畜牧獸醫 2023年1期
關鍵詞:周齡營養素雛雞

黃好強,張立恒,王鑫磊,徐 濤,黃炎坤*

(1.焦作賽科中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950;2.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雛雞早期的生長發育對未來產蛋期的生產性能表現具有重要的影響,促進雛雞早期體質量的增長是當前衡量育雛效果的重要指標。雛雞的消化生理特點與飼養目標之間存在固有的矛盾,文章分析了雛雞的消化生理特征,并以此為基礎結合育雛目標,提出了育雛期間提高飼料消化效率、促進雛雞健康和生長發育的關鍵措施。

大量的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雛雞階段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對以后的生產性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當前,在蛋雞育雛階段把5~6 周齡的體質量作為評價育雛效果的重要標準,通常要求這個時期雛雞的體質量要略高于飼養標準中所提供的體質量數據。然而雛雞的消化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消化吸收機能也在不斷完善,促進雛雞體質量較快的增長是育雛期間重要的飼養管理技術。

1 雛雞階段生長發育的重要性

雛雞階段的體增重是衡量育雛效果的重要指標,因為5~6 周齡雛雞的體質量與開產日齡、產蛋高峰持續期、總產蛋量、產蛋期死淘率和產蛋期飼料效率等生產性能指標有緊密的聯系。研究和實踐證明,5~6 周齡雛雞的體質量略高于標準體質量則上述的生產性能指標會更好,如果體質量偏低則以后難以獲得理想的生產性能。

雛雞階段多數器官系統都處于快速發育時期,其中消化器官的發育優先于其他器官。有研究認為,7日齡雛雞腸道的長度和重量與42日齡雛雞的體質量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第1周雛雞的腸道發育越快則其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越強,此后的體增重也越快。

2 雛雞對飼料消化吸收的生理特點

2.1 采食量小

雛雞的消化道容積小,尤其是作為采食后飼料暫存處的嗉囊其體積小,這就導致雛雞每次采食的總量少。海蘭褐蛋用雛雞的采食量推薦標準見下表。

表 蛋用雛雞的采食量標準

在7日齡前雛雞的嗉囊、胃和腸道的容積很小,決定了其每次的采食量很低,如在生產實踐中3日齡前每只雞平均日采食量6~10 g,按照每日喂飼5次計算,每次每只雞的喂料量僅有1.2~2 g,4~7日齡每天每只雞的喂料量僅有2~3.2 g。每次喂料量多了,雛雞就不能在1 h內吃完料。

2.2 飼料在消化道存留時間短

雛雞的消化道總長度較短,1日齡腸道總長度約35 cm,3日齡約49 cm,7日齡約64 cm,14日齡約85cm,21日齡達到98 cm;6 日齡時十二指腸的長度比初生時增長了近2倍,回腸、空腸的長度增長了近50%。成年蛋雞的腸道總長度約1.5 m,是初生雛雞的4.3倍??梢婋r雞階段早期其腸道的長度很短,但是卻處于快速生長階段。

由于消化道的容積小、長度短,食物通過雛雞消化道約經4~5 h就有半數從肛門排出,而成年蛋雞這個過程需要10~12 h。由于飼料在雛雞消化道內存留時間短,飼料的消化和其中營養素的吸收都不充分,在生產實踐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雛雞糞便中有完整的飼料顆粒。

2.3 消化能力弱

雞對飼料的消化方式分為3 種:一是物理消化,即通過啄食、肌胃研磨和腸道蠕動等環節將大的飼料顆粒磨碎成微細的粉狀物質;二是化學消化,是各種消化酶與飼料顆粒表面結合,通過酶的消化作用將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分解成單分子或小分子以利于吸收,如將蛋白質分解為小肽和單體氨基酸、將淀粉分解為單糖等;三是微生物消化,即利用消化道內的微生物對飼料成分進行分解,這種方式在雞的消化中作用很小。

對于雛雞,從物理消化能力看,其喙部的硬度小,將大顆粒飼料啄碎的效率很低,肌胃的收縮壓力小,對飼料顆粒的研磨效率也低。因此,當飼料顆粒較大的情況下,雛雞無法有效進行消化。從化學消化能力看,幼雛的消化腺體尚處于發育階段,消化酶的分泌量少、活性低,有研究發現在3周齡內,十二指腸內的主要消化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變化,4日齡處于最低狀態,此后逐漸升高,21 日齡時3 種酶活性分別增加了100 倍、50 倍和20倍。結果說明早期雛雞消化道中酶活性低就導致了其對飼料中大分子營養素的分解能力也相對較弱。此外,還有研究表明雛雞小腸對粗蛋白質的消化率變化,4日齡時為78%,21日齡時就達到92%。說明育雛早期雛雞對飼料的消化率低,隨日齡增長其消化率也顯著提升。

幼雛對營養素的吸收率也是隨日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這也與雛雞腸道的發育有關,因為營養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腸。剛出殼的雛雞小腸生長發育非常迅速,據測定出殼時小腸重量占體質量的3.8%, 48 h 后占體質量的比例就達到8.9%;2周齡內雛雞小腸重量的增加速度要高于其他器官。

2.4 剩余卵黃的作用

雛雞出殼后在其腹腔中還殘留剩余卵黃,它被卵黃囊所包裹,顏色為黃綠色,其柄部與空腸和回腸結合部的腸道相連,重量約為10 g。剩余卵黃是雛雞出殼后最初幾天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3日齡時其重量減少一半,5~7日齡內基本被吸收。4 日齡前死亡的雛雞中有87%以上的個體剩余卵黃吸收不良,而且其顏色為深綠色,5~7日齡死亡個體中有65%以上的個體剩余卵黃吸收不良。3~4 周齡發育不良的個體在解剖后也有大部分的腹腔還存在體積與花生米相似的剩余卵黃,說明在幼雛階段剩余卵黃能否正常吸收對于雛雞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2.5 對營養素的缺乏更敏感

雛雞體內各種營養素的貯備量很少,一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貯存量更低,而且受種雞飼料中相關營養成分含量多少的影響很大。當飼料中某種營養素缺乏的情況下,雛雞更容易出現缺乏癥,影響其免疫力、抗病力和生長發育。有研究表明雛雞肝臟中維生素A的含量與其對人工感染大腸桿菌和球蟲的抵抗力呈正相關。

2.6 對霉菌毒素的耐受性低

在生產中飼料所含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肝臟)、嘔吐毒素及T-2 毒素(主要損傷消化道)和赭曲霉毒素(損傷肝腎)等。如果飼料中這些毒素含量高就可能引起雛雞相關器官的功能受損,不僅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還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如雛雞的腺肌胃炎在1周齡內就會發生,而且發生后采食減少、體增重慢,甚至出現死亡,這種病的病因之一就是嘔吐毒素造成的。

3 結合生理特點做好雛雞的飼喂管理

雛雞采食量少、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但是在飼養管理過程中我們還追求其較快的生長速度,這就形成了一對矛盾。因此,我們必須從飼料配制、添加劑使用、喂飼方法等方面進行合理管控,以提高育雛效果。

3.1 使用較高營養濃度的飼料

在雛雞采食量較小的現實狀態下,為了增加其營養素的攝入量,就需要提高飼料的營養濃度。因此,在蛋雞飼養標準中,雛雞階段的飼料能量水平、粗蛋白質及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復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用量都相對較高。一些雞場為了促進雛雞的早期增重,專門使用特制的雛雞開口料,用于3 周齡內雛雞的喂飼,其營養水平介于肉雞前期料和蛋雛雞料之間。這樣能夠使雛雞在采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攝入較多的營養物質。

3.2 使用易消化的飼料原料

由于雛雞的消化能力弱,對粗飼料以及帶有皮殼的飼料原料消化率低,在配制雛雞飼料的時候要選用容易消化的飼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少使用麩皮、雜粕,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

3.3 不要使用發霉的原料和飼料

目前,飼料原料發霉的問題較多,尤其是作為大宗原料的玉米,常常出現霉菌毒素超標的問題,這對蛋雞生產是一個重大的健康威脅,對于雛雞其影響更明顯。雛雞對霉菌毒素的分解能力低、霉菌毒素在體內容易積聚,形成長期的毒害;雛雞對霉菌毒素的耐受性低,如成年蛋雞飼料中T-2毒素含量為0.7 mg/kg的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的毒害作用,但是當雛雞飼料中T-2毒素含量達到0.5 mg/kg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組織器官的損傷。當種雞長期食用含有規定量以內的嘔吐毒素的飼料,這些毒素會在卵黃中蓄積,產蛋雞沒有表現出病例變化,但是這樣的種蛋所孵化出的雛雞就可能受卵黃中毒素的影響而出現腺肌胃炎問題。因此,在配制雛雞飼料的時候要嚴格篩選飼料原料,堅決不使用霉變的原料,必要時應添加霉菌毒素分解劑;使用過程中發現飼料有霉變現象應立即停用并更換。

3.4 合理使用酶制劑和益生素

由于雛雞自身的消化腺發育還不完善,在飼料中添加一部分酶制劑有助于彌補雛雞自身的不足,可以明顯提高飼料消化效率和雛雞的生長速度。合理使用益生(菌)素類添加劑對于維護雛雞腸道健康、提高飼料消化率、促進生長也有良好的效果。

3.5 少給勤添

由于雛雞每次的采食量少,而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又多,在育雛期間要結合雛雞的消化道發育,根據每次采食量的變化合理掌控飼喂次數和每次喂料量。雛雞日齡越小每天喂料次數越多。一般要求,1~5 日齡每天喂料5~6次,6~14日齡5次,15~28日齡4~5次。每次的喂料量應控制在喂料后1h 左右基本能夠吃完,如果一次喂料量太多則影響雛雞的食欲,也容易在高溫高濕的育雛室環境中出現飼料變質問題。

猜你喜歡
周齡營養素雛雞
渝州白鵝剩余采食量測定及其與飼料利用效率相關性狀的相關分析
老年人護眼七大營養素
食物中的“有色”營養素
因人而異合理補充營養素
申鴻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標和肌內脂肪含量的測定及其相關性分析
寧都黃公雞睪丸質量與不同周齡第二性征的回歸與主成分分析
夏季嚴防雛雞中暑
揭秘“食品級”肌膚營養素
優選雛雞四法
褐殼蛋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