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調查研究

2023-03-13 20:44楊丹妮
百花 2023年12期
關鍵詞:院團劇種劇目

楊丹妮

摘 要:為進一步加大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力度,切實改善瀕危劇種的生存發展狀況,進一步厘清廣西瀕危劇種生存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以實施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專項工作為契機,探索瀕危劇種的生存策略和扶持政策,讓瀕危劇種有人演、有人傳、有人看,培育有利于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的良好生態環境。

關鍵詞: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地方戲;公益性演出;文化惠民

廣西是戲曲劇種資源豐富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在全國戲曲百花苑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全國戲曲劇種普查統計廣西劇種有21個,除了擁有以桂劇、彩調等為代表的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地方戲,還蘊藏著僅在我區分布的邕劇、牛娘戲、牛歌戲、文場戲等獨有劇種,同時還有以仫佬劇、毛南戲為代表的珍稀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盡管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振興戲曲的利好政策,但戲曲藝術領域仍存在各劇種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目前廣西境內流傳分布的21個戲曲劇種中,桂南采茶戲、邕劇、壯師劇、文場戲、鹿兒戲、毛南戲、仫佬劇、唱燈戲、客家戲、鷯戲、牛歌戲、師公戲、牛娘戲、啀戲、絲弦戲等15個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保護扶持瀕危劇種名錄。2017年進行的廣西戲曲劇種普查顯示這些瀕危劇種分布地域大多在基層農村和偏遠民族地區,普遍存在“有保護無傳承,有傳承無作品,有作品沒有影響力”等問題。許多劇種僅靠為數不多的國辦劇團或民營團體、民間班社在支撐,很多地方劇種因鮮見于舞臺,或無劇團、或無名角、或無名劇,正快速淡出人們視野,甚至在其發祥地,不少當地人也不知道這些本土劇種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瀕危劇種的搶救保護形勢在“十四五”時期依舊刻不容緩,任務繁重。

為進一步加大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力度,切實改善瀕危劇種的生存發展狀況,亟須進一步厘清廣西瀕危劇種生存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做好廣西瀕危劇種的調查研究,2022年10月8日,筆者赴南寧市千年平話師公戲演出藝術中心實地調研并跟隨其演出隊伍到南寧市西鄉塘區可利坡實地觀摩“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暨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2022年10月11日,筆者與參與并承擔2021年劇目提質升級任務的廣西戲劇院的楊毅云、楊丹華等瀕危劇種保護扶持工程實施單位的扶持指導人員進行座談交流,向他們了解廣西戲劇院組建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時導演團隊赴各地開展指導、排練、導演等工作的具體情況。此外,筆者還拜訪瀕危劇種演職人員、瀕危劇種受眾群體、青少年群體等相關利益方,共同探討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傳承工作的成功經驗、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實施的基本情況

為進一步加大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力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財務司發布了《關于做好2021年戲曲公益演出(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組織實施戲曲公益性演出(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項目,并公布了保護扶持瀕危劇種名錄。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戲曲公益性演出工作的通知》和《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的通知》,實施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于2021年9月至12月啟動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計劃,對我區桂南采茶戲等15個瀕危劇種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瀕危劇種開展免費或低票價公益性演出服務,以演出為核心推動瀕危劇種保護扶持工作。

2021年是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被列入“十四五”時期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重點項目實施的第一年。為做好相關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制定了《廣西瀕危劇種2021年度實施方案》和《“十四五時期”廣西瀕危劇種保護扶持工作方案》,明確了活動主題為“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演出時間是2021年9月至12月,演出地點是各市社區、村屯、學校、企業、廠礦、軍營,演出形式是廣西瀕危劇種專場演出或戲曲綜合晚會,每場演出時長不低于60分鐘,指導單位為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承辦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和相關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演出單位為各瀕危劇種國辦團體、民營團體和民間班社。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由廣西戲劇院牽頭實施,制定對廣西15個瀕危劇種扶持、指導劇目分類準則及臺賬要求,細分為恢復劇目、調整劇目和重點劇目三個分類,根據每個劇種不同的發展狀況,依托各瀕危劇種國辦團體、民營團體和民間班社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免費或低票價公益性演出服務,對瀕危劇種實施精準分類、定向保護政策。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統計,2021年度該項目廣西共獲得2021年戲曲公益性演出(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項目資金750萬元,涉及南寧等10個市、桂南采茶戲等15個瀕危劇種和玉林市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等19個演出單位,完成公益性演出1417場,其中傳統劇目演出564場,占比40%。演出指導團隊赴各地對15個瀕危劇種、19臺劇目進行提質升級,較為圓滿地完成了項目計劃任務。

二、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實施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分級分工責任

為做好相關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成立了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組委會,統籌領導廣西演出工作。結合廣西瀕危劇種的實際情況,廣西文化和旅游廳成立了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指導團隊,由廣西戲劇院專家等人員赴各地開展導演、排練、演出等工作,多次召集瀕危劇種院團負責人召開工作會議,推動工作落實,完善工作機制,打造惠民品牌。同時,工作人員對演出佐證材料進行細化要求,分類歸檔演出證明、演出照片、觀眾滿意度調查等有關資料,確?!百Y金有落實、場場有記錄、年終有總結”。

(二)加強前期溝通,合理制定項目方案

相關單位前期要認真摸底瀕危劇種生存情況、面臨困難等基本信息,根據不同院團承擔演出能力的實際情況,制定演出任務、扶持資金方案。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可進行瀕危劇種專場演出或綜合晚會演出,既保證演出任務,又豐富演出形式。2021年6月和7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分別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戲曲公益性演出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的通知》,制定全年演出計劃、經費分配方案、演出實施方案等,明確工作任務、職責分工。

(三)組建專業團隊,因地施教提升劇目品質

相關單位組建6支演出指導團隊,專人跟城市、跟劇團,赴19個瀕危劇種院團所在地市、縣區,制定劇目提質升級一團一方案,開展瀕危劇種演出劇目排練輔導工作。團隊導演在戲曲身段、眼神、面部表情和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給予專業的表演指導,創編人員對劇本、唱腔、唱詞等方面進行修改提升。指導團隊對15個劇種、19臺劇目進行提質升級,建立臺賬,確保工作有記錄、追溯有渠道、數據有支撐,為今后劇目的改編新創固本強基。

(四)堅持為民演出,不斷提升演出質量

相關單位采用每場演出進行觀眾滿意度調查的方式,知民之所好,演民之所樂。在過程中汲取素材,加強與觀眾互動交流,聽取觀眾意見修改劇目,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部分民營院團和當地院團同場演出,加強了文化交流,促進民心溝通。

三、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實施的效能評估

(一)充分利用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圓滿完成績效目標

2021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750萬經費全部用于15個瀕危劇種的演出和提質升級。政府為每場演出補助5000元,其中1000元用于提質升級,并于2021年內通過公益演出支持瀕危劇種數量15個,全區完成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1417場惠民演出,傳統劇目演出564場,占比40%,觀演群眾達46萬人次。桂南采茶戲、文場戲、毛南戲、仫佬劇等4個劇種因疫情原因未能全部完成預期演出任務,其中貴港市桂平市油麻鎮紅豐文藝隊演出桂南采茶戲延期3場,桂林市荔浦市群眾藝術館演出文場戲延期18場,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演出毛南戲延期36場,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藝術團演出仫佬劇延期100場,計劃與2022年場次合并完成。

(二)促進了瀕危劇種的傳承與發展,完善項目機制

目前廣西瀕危劇種面臨的困難是創作、演出人員缺口大,戲曲人才、戲曲受眾者年齡斷層嚴重。瀕危劇種要傳承發展,既要有市場,又要有舞臺。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項目通過專項經費的保障,以惠民演出為核心,實實在在給瀕危劇種院團提供資金扶持、演出指導,讓瀕危劇種得以流向市場,保住舞臺。據了解,因為有中央專項經費的保障,越來越多的戲曲團體加入這項扶持工程當中,廣西瀕危劇種演出單位(院團)由2021年的19個,增長到2022年的23個,整體呈增長趨勢。筆者在調研走訪南寧千年平話師公戲演藝中心時了解到,這個演藝中心承擔了2021年南寧平話師公戲100場的演出任務,演出的劇目是南寧市平話方言區群眾最喜歡的傳統戲之一《送雞米》,演出地點覆蓋南寧市的西鄉塘、安吉、揚美等社區、村屯、學校演出場所。2021年瀕危劇種扶持工程項目的實施讓這個民間劇團的演出經費和場次得到保障,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環境下,演藝中心的主要負責人賴鐘林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提前與各社區、村屯、學校保持聯系,做好相應的演出計劃和安排,平時抓緊時間排練,確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演出質量。在2021年的100場演出中,南寧千年師公戲藝術演出中心演員的演技得到了錘煉和提升,演出隊伍得到了相對的固定與優化組合,喜愛平話師公戲的中老年觀眾得以在家門口的戲臺免費觀看演出。

(三)進一步優化了演出劇目,豐富基層文化供給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廣西各地瀕危劇種的受眾群體年齡普遍偏大,劇目劇情老套,身段唱腔陳舊。依托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專項工作的實施,各地的瀕危劇種通過專業人員指導優化了演出劇目,既保留了劇目的傳統性,又注入了時代性。工作不僅有效緩解了優質傳統文化供給不足的矛盾,也激發了廣大人民享受戲曲文化的熱情,有力帶動了戲曲文化蓬勃發展。

值得指出的是,2021年廣西在實施瀕危劇種扶持工程中創新實踐,嚴格落實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制度,充分發揮國有文藝院團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大瀕危劇種的保護傳承力度,成立由廣西戲劇院和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組成的瀕危劇種提質升級工作小組,采用“以團帶傳”“下沉基層”的方式做好各瀕危劇種演出劇目提質升級的工作。廣西戲劇院成立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導演組、創編組、演出組、宣傳組、資料組、財務組,做好瀕危劇種藝術提升和督查落地的工作。

廣西戲劇院藝術創作部主任楊毅云指出,國家在“十四五”期間能夠拿出專項經費對瀕危劇種進行專項保護,足以看出國家對文化建設和戲曲振興工程的高度重視。國家搶救瀕危劇種,各地如何接住工作任務,出臺相應政策實施扶持工程并實現傳統戲劇的可持續良性發展是項目實施前須認真思考的首要問題。廣西在實施瀕危劇種扶持工程的首年,重點通過“結對幫扶”的方式充分發揮國有文藝院團的骨干與專家作用,派駐專家深入民間劇團對瀕危劇種的演員進行一對一指導與提升,真正體現了社會多方力量對面臨瀕危的基層民間劇種“扶一扶”“幫一幫”的“扶持”意義與作用。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國辦院團充分發揚優勢,以團帶傳,下沉基層,讓民營劇團和民間班社的戲曲表演藝術水平有顯著的進步與提升,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瀕危民間劇團與專業劇團結對幫扶的關系,更利于不同屬性的戲曲演出團體在未來的戲曲表演中互相幫扶、共促共進,實現廣西戲曲生態可持續發展。這種結對幫扶的做法及效果好壞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和穩固的互動結對關系中去觀察與評估,短期做法恐難達到真正固本強基的作用,可持續發展和良性互動的目標就更難實現。

在調研時筆者也了解到,2022年度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實施方案因故取消了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指導團隊的派駐工作,改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牽頭,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配合,做好各項保護扶持政策的落地和督查工作。對未來幾年如何更好地利用多方協作增效去做好這個扶持工程,廣西還可以探索更好的新模式新做法,需要每一年總結和積累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繼而進行推廣,鼓勵各地基層創新實踐,在中央政策框架下實地走出一條更適合廣西各地瀕危劇種扶持的特色發展道路。

(四)擴大瀕危劇種影響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瀕危劇種演出采用與文化惠民演出相結合的方式,演出地點覆蓋至所在地縣區、鄉村、學校等,受眾面積廣,圍繞育新人、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培養更年輕化的戲曲愛好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瀕危劇種扶持工程以下基層惠民演出的方式進行,以演出為核心讓參演劇團主動下到基層面向民眾送戲演出,得到基層民眾的贊揚與感謝。據統計,2021年廣西瀕危劇種公益性演出觀演人次達46萬,年齡層次跨度大。桂南采茶戲、牛歌戲、客家戲在當地有一定觀眾基礎,群眾的觀演積極性較高,觀演人數達5萬人次以上。

四、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實施的高質量發展對策

2021年廣西出臺的“十四五”時期藝術規劃中提出要實施“廣西有戲”,2022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正式印發《“廣西有戲”品牌戰略行動計劃(2022—2024)》,明確指出要強化“廣西有戲”品牌,擦亮廣西舞臺藝術名片,廣西瀕危劇種下基層演出就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位列其中。而“廣西有戲”的重要體現要素為劇種豐富度(有眾多種劇種資源)、劇目品質高(經典傳統戲與藝術精品并駕齊驅)、發展程度高(各劇種間發展平衡、充分,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得其所),因此要實現廣西瀕危劇種在“十四五”期間得到有效保護,瀕危劇種生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瀕危劇種的戲曲活力和生命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弘揚,瀕危劇種扶持工程得到實質性的完成,有待廣西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戲曲演出團體、社會各界力量等相關利益方協同保護,協作增效,以此實現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高質量發展。

(一)以演出為核心,加大瀕危劇種系統性保護力度

因為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被列入“十四五”時期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重點項目,屬于中期實施項目,我們應該立足各地實際,逐年積累經驗,做好典型做法和案例推廣與示范,除了以經費劃撥保證以演出為核心的政策理念外,要在保有基本演出的基礎上,針對瀕危劇種的劇本創作、劇目提升、譜系整理、藝術提煉、表演規范、名家培養、數字化存儲與保護、表演賽事舉辦、技藝切磋、理論研究等綜合性、系統性工程去做更細化的可持續性頂層設計與要求。與此同時也要做好瀕危劇種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與“文化惠民工程”“戲曲進鄉村”“戲曲進校園”等專項工作的銜接與互補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下基層的更多渠道和方式,優化現行方案,出臺更有針對性的配套和考核措施,而不是簡單重復和保留每個瀕危劇種每年固定演出同一個劇目100場的演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每一個瀕危劇種的演出劇團就能排演、積累和盤活更多數量的劇目,群眾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實現瀕危劇種演出量質齊升。

(二)盤活演出場所資源,擴大瀕危劇種演出空間

相關部門鼓勵各類文體設施免費或優惠提供給瀕危戲曲劇種劇團開展公益性演出;把簡易戲臺納入村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范圍,在城鎮建設中,合理布局戲曲演出空間,注重保護利用古戲臺,縣級以上(含縣級)文化館要設置或通過合作方式優先解決瀕危戲曲劇種排練演出場所;鼓勵采取靈活的產權形式,或以政府購買演出場所的演出時段、提供場租補貼等形式,幫助瀕危戲曲劇種院團增加演出活動。相關部門要充分開發利用現有場館,維修、改建、開發閑置場所,通過自主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盤活國有演出場所資產面向瀕危劇種免費或低價開放。瀕危劇種的演出場所除了村屯、社區、學校、企業、廠礦、軍營以外,應拓展更多的城市空間,讓瀕危劇種走進景區、公園、商圈等,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游客流量較大的旅游景區優先安排瀕危劇種演出,進一步提升瀕危劇種的公眾可見度和社會影響力。

(三)堅持“一劇一策”的定向保護原則,主動探索聯合式保護與發展新模式

推進瀕危劇種和劇目的保護、扶持與搶救,著眼人才隊伍建設和院團建設及受眾土壤培植,不同劇種區別對待、分類實施、精準施策,全力修復當下戲曲劇種生態環境,激勵少數民族劇種、地方小劇種和瀕危劇種展示自身藝術個性和獨特的文化價值,切實營造百花齊放、相互切磋、取長補短、美美與共的良好氛圍。此外,根據藝術品種、藝術水準、布局結構、地方特色等多種因素,確定重點保護劇團和一般保護劇團名錄,實行重點扶持和分類指導。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主動為瀕危劇種探索聯合式發展的新路徑,積極為各個瀕危劇種定點掛鉤各級藝術學校、藝術院團、文化館等單位,結對子互幫互扶,參與幫助瀕危劇種組團組班,演出提質升級,盡量規避專業藝術院團與地方劇種的民間風格產生鴻溝,讓專業人士深入基層對瀕危劇種進行常年、系統的戲曲資料搜集、整理和數字化保護等工作,搭建各演出團體之間交流學習的橋梁。

(四)開展全區瀕危戲曲劇種、劇團普查,建立廣西瀕危劇種數據庫

相關部門集合全區的力量組織編撰《廣西瀕危戲曲劇種全集》。廣泛搜集15個廣西瀕危劇種的劇目、音像和影像資料,對瀕危戲曲劇種手抄本劇本、經典唱段、名家名曲等進行數字化整理、保存,并出版專輯,建立廣西瀕危劇種數據庫,全景展現廣西瀕危劇種的藝術特色,嘗試利用新技術實現瀕危劇種的數字化新體驗。

(五)跟蹤督查項目進展,不定期舉行工作交流會,樹立標榜推廣典型案例

加強瀕危劇種專項督查,跟蹤資金使用情況,落實項目季報制度,對瞞報、不報項目進度,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各市要按照瀕危劇種保護扶持方案,指導和督促項目執行單位落實項目工作,及時解決項目執行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項目任務。相關部門不定期舉行廣西瀕危劇種工作交流會,對全區瀕危劇種扶持工程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存在的困難進行總結,對各地良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推廣,并對年內績效考評優秀的演出單位進行表彰,以此激勵各相關演出單位做好瀕危劇種的演出工作。

(六)加強普及推廣,激發瀕危劇種的傳承活力

相關部門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向學生群體推薦本地瀕危戲曲劇種優秀作品,爭取每年讓學生免費欣賞到1場以上本地劇種戲曲演出;鼓勵學校建立戲曲社團和興趣小組,與本地戲曲院團合作開展戲曲普及活動,建立戲曲普及基地,舉辦以少年兒童為主體的戲曲展示和比賽活動,增強青少年對戲曲文化的興趣,努力傳承優秀地方戲曲文化,發掘培育戲曲人才;中小學可特聘校外戲曲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學校兼職藝術教師;加強戲曲評論陣地建設和戲曲評論人才培養,發揮好文藝評論的指導、引領作用。

(七)擴大社會影響,拓寬瀕危劇種的傳播面

新聞媒體要加大對廣西瀕危劇種的宣傳力度;鼓勵將優秀經典戲曲劇目制作成影視作品,支持優秀傳統劇目的整理、出版、傳播;廣播電視臺、報紙雜志和新媒體要開設、制作宣傳推廣戲曲作品、傳播普及戲曲知識的欄目節目,打造在全區、全國有影響力的戲曲專題欄目節目;推進“互聯網+戲曲”等新興傳播平臺建設;充分運用各種媒體對瀕危戲曲劇種進行宣傳推廣,提高當地群眾對廣西瀕危劇種的認同感,提升廣西瀕危劇種的公眾可見度與社會知名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研究課題“廣西瀕危劇種扶持工程調查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全國戲曲劇種普查工作辦公室.全國戲曲劇種普查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東方出版社,2020.

[2]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報告[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 傅謹.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 周香梅.非物質文化遺產背景下的瀕危劇種的研究與保護[J].戲劇文學,2015(6):126-132.

[5] 劉文峰.戲曲的生存“危機”和應對措施:全國戲曲劇種劇團現狀調查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4):85-90.

猜你喜歡
院團劇種劇目
2022年昆曲院團調查報告
舞臺劇目
“秧歌”的戲劇化與“劇種”定型
《中國戲曲劇種劇種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新見晚清民國傳奇劇目十一種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一種聚焦: 上海民營院團的現狀與發展
國家優秀院團丑角專場演出暨丑角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綜述
優秀劇目進校園
亂譚小劇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