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保技術支撐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2023-03-14 23:17譚民強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2023年5期
關鍵詞:許可美麗生態

譚民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反復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堅定不移把思想統一到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上來

建設美麗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形勢,立足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 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后5 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拔鍌€重大關系”的重要論述,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理論概括,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充滿了深刻的道理學理哲理,標志著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又有了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作為生態環保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大會精神上來,結合自身崗位職責領域,嚴格落實責任,強化支撐保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助力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開啟新篇章。

二、堅定不移保持建設美麗中國的政治定力

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這“一個重大要求”,既是生態文明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又是新征程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新時代的偉大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新征程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簡稱評估中心)作為生態環境重點領域技術支撐單位,堅持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親歷中華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的環保成效,備受鼓舞、倍增信心。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評估中心業務領域實現了從環評管理“一枝獨秀”到環評管理、排污許可、執法督察“三駕齊驅”的全過程管理轉變,從環境管理“單點支撐”到環境管理、科研支撐和咨詢服務“多點共撐”的方向轉變,從面向企業“一點著力”到面向企業、面向政府和面向海外“三點開花”的多層次服務轉變。評估中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嚴格落實中央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支撐環評打假,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制作和排污口溯源整治,南水北調、川藏鐵路、鄱陽湖水利樞紐等重大工程和煤炭保供項目環評技術支持,赤水河流域環境管理和小水電清理整治工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以及別墅項目占用生態保護紅線情況識別等重點工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同時,扎根自身技術優勢,服務保障并有力見證多項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益舉措。

在環境影響評價領域,評估中心支撐生態環境部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專題論證,組織數十項環評管理相關研究,支持多個環評管理文件起草。服務國家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環境影響技術評估,起草推動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統籌聯動創新機制和政策體系出臺,配合建立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和利用外資層面三個方面的相關項目環評管理臺賬并推動落地,開發遠程平臺在線幫扶基層提升環境管理能力,推動全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建立,“三大地區”(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環評全面完成,環評“放管服”深化推進,重大工程建設的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進一步強化,區域污染物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協助推動環評文件嚴重質量問題行政處罰案件辦理,實現了環評造假入刑司法實踐的重大突破。不斷強化規劃環評技術審核、建設項目環評技術評估,全面開展省市建設項目環評技術復核。牽頭組織或參與編制各類技術導則、污染源源強核算指南、建設項目(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技術評估/審核要點、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相關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等180 多項,開展多期環評專題培訓,推動環評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在排污許可領域,評估中心深入貫徹《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要求。支持《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 年版)?等出臺,支撐多項排污許可管理文件起草。以“環評、總量管準入,許可、標準管排污,監測、執法管落實,統計、考核管效果”為主線,支撐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推動發布“總則+73個行業和通用工序+2 個環境要素”的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支撐構建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模式,支持開展限期改正和整改清零等行動,推動固定源排污許可“全覆蓋”,不斷強化排污許可提質增效工作。

在環境執法督察領域,評估中心深入貫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要求,積極配合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連續6 年協助開展長江警示片制作,連續3 年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制作,從人員、機制、設備、資金等提供全方位保障。技術支撐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排污口排查整治、統籌強化監督、發電行業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等專項工作。全面協助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支持綜合行政執法裝備和隊伍建設,連續7 年支撐執法大練兵活動,對推動和加強執法隊伍能力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支撐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執法標準規范編制修訂以及非現場執法監管,為依法執法、精準執法提供技術支撐。

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一步,評估中心將繼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中奮勇前進,力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三、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我們要牢牢把握今后5 年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深入領會正確處理“五個重大關系”對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指導意義,對標對表“六項重大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任務,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做好生態環境源頭預防技術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系統集成生態、水、大氣、土壤、海洋、資源等領域環境管控要求,要聚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底線,深入推進更科學、更系統、更精細的分區分類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通過源頭管控和過程監管倒逼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環評制度是守護好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分區管控是源頭預防體系的基礎,環評是源頭預防體系的主體,通過源頭防控,通過劃框子、定規則來優布局、調結構、控影響、促轉型。

做好守牢高質量發展底線技術支撐。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評估中心將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口,牢牢守住高質量發展底線,常態化管控生態環境風險,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配合健全生態環境法規政策標準,支撐重大項目、重大規劃和重大任務的管理決策。創新性加強項目環評保障,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推動相關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區域和行業綠色發展。加強“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的能力,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理念融入涉及棲息地保護的重大水利水電項目生態環保措施要求中,把“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的理念融入海洋工程項目環評技術保障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定期調度“兩高”建設項目生態環境管理臺賬情況并開展形勢分析,推動典型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強化監管助推綠色轉型,通過加強環評技術復核,提升環評質量,增強環評效能。排污許可和執法督察兩項重要制度是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抓手,以排污許可作為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的核心,執法監管作為保障制度執行和措施落實的關鍵,通過查落實、促整改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措施落實見效。不斷加強和鞏固排污許可制度在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中的作用,落實污染物區域削減要求,推動淘汰落后產能,為高質量發展騰空間、騰容量。

做好環評和排污許可領域改革技術支撐。全面保障環評和排污許可改革,深化產業園區環評“放管服”改革研究,完善規劃環評機制體制,提升規劃環評成效。保障環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加快構建“三線一單”數據共享系統分層級數據管理體系,加快推動“全國建設項目環評統一申報和審批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加強“全國環評技術評估服務咨詢平臺”管理和應用,配合推廣“基層會診日”等服務形式,不斷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基層管理部門的技術幫扶和服務支持,推動解決小微企業和基層審批部門實際困難。聚焦“提質增效”夯實排污許可深化改革成效,推動環評、許可、執法等制度的銜接融合,進一步完善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

做好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技術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評估中心將以此為工作目標,持續為實施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車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流域海域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個標志性戰役提供相關工作技術支撐。全方位保障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拍攝制作工作??偨Y經驗,創新方式,優化技術規范,持續強化大氣監督幫扶成效,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編制鋼鐵、焦化、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現場執法檢查要點,助推基層執法人員現場檢查規范。通過“以戰代練、戰練結合”的方式,在監督幫扶實戰中持續強化技術裝備應用,提高執法人員高科技執法裝備實操能力,促進辦案水平提升。堅決落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圍繞“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求,加大新能源生態環境影響與保護基礎研究力度,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充分發揮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控研究中心、固定污染源監控中心等創新平臺的作用,夯實專業團隊力量,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為重點領域,著力強化綠色低碳科技支撐。

做好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技術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下一步,評估中心要深化數字技術,高效協同提升環評管理源頭預防效能、排污許可過程管控效能和執法督察末端監管效能,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并優化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針對排污許可證及執行報告數據質量常見問題,編制排污許可輔助校核規則體系,持續完善輔助校核功能,服務排污許可數據質量提升。開展系統升級改造工作,推動固定源環境管理數據共享互通、關聯整合。加強大氣污染、水污染、固廢等固定污染源管理常用數據挖掘分析,夯實管理應用服務基礎。加大對用電、自動監控、重點行業企業、排污許可等數據研究,深化數據融合分析,建立異常線索判定規則。依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監管平臺,研究推動環境行政處罰全鏈條電子化管理,實現執法精準高效、全過程留痕、可回溯管理,進一步提升環境執法信息化水平。推動構建非現場監管體系和包容審慎的守法達標評價體系,加強生態環境智慧監管。

做好生態環境保護隊伍能力建設技術支撐。持續支持“全年、全員、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創新練兵形式,挖掘練兵典型,總結練兵成效,強化部門協同,發揮練兵合力,在能力建設、辦案水平、案卷規范等方面持續發力。發揮技術力量,服務于國家戰略、區域經濟、行業發展和國際合作等,建立環評、排污許可、執法督察等業務領域全過程教育體系,助力培養生態環境領域的專門技術人才,推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夯實隊伍基礎。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評估中心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牢記 “國之大者”,以更高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為美麗中國壯美畫卷增色添彩。

猜你喜歡
許可美麗生態
版權許可聲明
版權許可聲明
“生態養生”娛晚年
版權許可聲明
本期作者介紹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