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大運河文化帶視域下的淮北地區文旅融合發展

2023-03-14 02:34周容容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淮北運河文旅

張 亞,周容容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思政部,安徽 淮北 235000)

當前,“詩和遠方”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文旅融合發展既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淮北市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如何實現文旅深度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地區研究的重要課題?;幢睋碛胸S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在各種政策支持下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力圖梳理淮北地區文旅深度融合的十二大領域并提出具體的融合路徑。

1 促進運河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2014年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大運河安徽段的淮北市、宿州市,分別憑借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入選其中,標志著皖北出現首個世界文化遺產,也為皖北地區贏得了靚麗而厚重的世界文化名片?;幢笔芯o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推動運河文化與旅游業融合,進一步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運河遺址。如何借助大運河遺址打造文化經濟帶,實現世界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打造活態國家遺址公園,實現世界遺產文化產業融合與創新,打造文旅融合創新示范區?首先,以歷史為脈,運河為線,打造隋唐文化體驗地,開發運河旅游產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鎮、養生度假村等各個主題的旅游模式層出不窮,感官的刺激讓游客有更深刻的體驗,更能增加游客的興趣和消費。大運河最重要的物質載體是水和船,可以加以開發展示,讓游客在船上欣賞運河,通過行船走進古碼頭體驗先民們的普通生活,走進古鎮游覽斗拱、梁架、藻井、屋檐重欄、雕花,領略隋唐運河文化氣韻,走進運河文化展了解運河的前世今生;開發水上游,打造城市河道的游覽線,開通水上巴士。游客在船上欣賞運河風光、聆聽古箏、品味古琴演奏。打造出如南京秦淮河上領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意境;開發網上游運河,開發大運河旅游專項App,通過手機App即可查閱大運河旅游的相關情況,還可以引入VR、AR技術,三維場景展示大運河的前世今生、挖掘的文物及重要場景再現。其次,打造大運河旅游精品路線。以運河為紐帶,打造運河研學游、運河古鎮游、運河專題游。研學游可圍繞考古發掘的船只、瓷器,探尋運河的千年歷史變遷,以及古船等的構造工藝,體驗運河漕運和商業的風采。大運河沿線附近有眾多的古鎮,如:運河古鎮、臨渙古鎮、百善古鎮、濉溪老街、黃里古村等,可根據古鎮的不同特點打造專門游古鎮路線。再次,加強運河文化宣傳。建設運河文化交流平臺,展示運河(安徽段)的相關景觀、歷史和人文資料等,定期開展展示交流活動,擴大運河文化的影響力。依托重要節日節點,舉辦運河藝術節、淮北藝術節等展示地方文化來吸引人氣,提升大運河知名度。積極推進互聯網+旅游業的發展,利用“兩微一端”等平臺,加強宣傳和引導。此外,淮北市委宣傳部、文化旅游體育局組織、挖掘、制作大運河風貌、名人名事相關的影視作品,影視作品能抓住市場,符合人們的審美和心理需求,就像一部《白蛇傳》讓世界了解西湖和雷峰塔的效果一樣。

2 促進鄉村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2023年1月,《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1]隨著人民對精神文明需求的不斷提升,鄉村旅游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新型的旅游方式對于縮小城鄉差距、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豐富鄉村旅游形式,打造鄉村旅游品牌。鄉村旅游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個典型的問題就是主題形象不突出、同質化嚴重,這種相似的旅游經歷嚴重影響游客對鄉村旅游的認知,也會減少對鄉村旅游的興趣。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核心,不同地域可能鄉村旅游形式相似,但是鄉村文化卻有很大差別,因此,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立足本土,發展鄉村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地,讓村民在此過程中受益,增強村民對發展旅游業的認同感與獲得感;依托鄉村景觀營造獨特的鄉愁文化,突出“一村一品”與“一村一景”特色,打造田園式度假鄉村旅游,提升鄉村旅游的品質; 以打造鄉村旅游特色與精品為目標,實現差異化的品牌發展之路。[2]如:淮北烈山區石榴(軟籽石榴及石榴博物館)、段園葡萄(舉辦葡萄采摘節、“葡萄王”評選等活動)、“和村蘋果”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黃里杏花(黃里杏花文化旅游節)等,依托實物打造“一村一品”品牌,并圍繞本村特色不斷延長產業鏈,滿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體驗。

3 促進生態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淮北市文旅融合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動能,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保障?;幢笔凶鳛榈湫偷拿禾抠Y源枯竭型城市,單一的產業結構極易受到社會經濟形勢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家對環境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政策,使煤炭不再是淮北市的經濟優勢。為響應國家號召,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依托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淮北市未來發展的轉型方向?;幢钡貐^的旅游資源相較于其他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并不占優勢,但通過對旅游資源的重新認識和定位,將文化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對塌陷區濕地進行休閑化治理,使其成為煤炭城市的特色資源。朔西湖、東湖、綠金湖、南湖、乾隆湖、化家湖等6個湖泊近30 km2,結合塌陷區綜合治理和生態恢復,建設濕地休閑度假區,塑造濕地休閑宜居城市形象,也是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獨有的特色。濕地資源作為復合型資源,將塌陷區與歷史文化、公園、兒童樂園、濕地生態等聯系起來形成集休閑、娛樂、生態、商業于一體的高品位、高起點旅游度假區。

4 促進紅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當前,淮北正處于旅游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必須立足淮北本地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提高文旅融合深度,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谷諔馉帟r期,淮北地區是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是連接華中、華北戰場的重要樞紐,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與日本侵略者進行過浴血奮戰。解放戰爭時期,淮北地區是淮海戰役的指揮中樞——淮海戰役總前委所在地,也是“小推車”精神的誕生地。[3]劉少奇、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里經歷了一場場革命斗爭,為這里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幢钡募t色文化資源雖然點多,但大多點雜、知名度低。首先,淮北的“小推車”精神需要通過經典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動的故事演繹讓大家印象深刻、耳熟能詳。這塊可以借鑒沂蒙老區的做法來打造“小推車”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沂蒙紅嫂代表的就是一群偉大的女性群體,在物資極度緊張的戰爭年代,她們最后一口糧作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她們犧牲自我成全大我,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和堅韌,戰勝了無數的困難,換來了革命的勝利。[4]其次,淮北紅色文化資源展示形式單一,如:革命的舊址、遺址主要通過靜態展示,游客的觀賞、駐留時間非常短,無法形成深刻的記憶。因此,要系統地收集淮北地區紅色歷史文物史料,準確把握主線,把一個個故事串聯成線,用生動的故事向游客展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如:AR、VR等技術展示手段,突出紅色史料故事化、場景化,以增強展示的互動性和體驗性,真正讓紅色史料說話,講好紅色故事。再次,注重打造優秀紅色講解員隊伍,加強隊伍培訓,讓紅色旅游有趣、有料,用好紅色資源,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功能。

5 促進工業遺存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淮北市有著悠久的礦業文化發展史,礦產資源蘊藏量較豐富,是我國著名的“百里煤城”。長期的過度開采不僅嚴重影響自然和城市的生態系統,也使淮北市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困境。面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過渡。將關閉、廢棄的礦井打造成為工業遺存的文化園,打造出煤城印記片區、運河與煤主題的文創園,實現礦區閑置資源的再利用。這既保留了過去的煤炭工業文明,豐富了游客的文化體驗,保留了淮北幾代人的記憶,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第一,打造文化產業園旅游項目應在保護原有礦井遺址前提下進行適當改造,通過圖片、講解、物品展示及短視頻的方式展示工業時代的工業產業發展歷程、歷史文化、建筑文化,讓游客沉浸式體驗感知時代精神和歷史文化。如:淮北電廠打造的煤炭工業文化園。第二,通過舉辦展覽、節慶活動、大型文藝活動或者打造影視作品,將時代性的潮流文化與具有歷史感的建筑空間相結合,形成巨大的沖擊,滿足群眾的求異心理。通過高質量、高頻率的創意性活動,提升群眾對工業文明的認知,加大對游客的吸引力。第三,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夜經濟也逐漸興盛起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開發工業遺產文化園夜游項目,既能實現錯峰游玩,也實現經濟發展白天到晚上全時段覆蓋。在園區周圍打造燈光亮化工程,利用燈光將照明對象景觀重塑,形成優美、壯觀的夜景,使其成為工業城市文明的新地標。

6 促進非遺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非遺文化為旅游提供豐富的資源,旅游為非遺提供展示的渠道,二者相得益彰,使得非遺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旅游資源更加多樣。因此,在融合的過程中,首先,建立非遺文化場館,通過搭建展廳、體驗館、工作坊等不同的形式向大眾展示和傳承非遺??山柚冗M技術,將其轉化為數字化形式,不僅利于文化的保存,也能提升文化藝術的觀賞性和互動性。第二,強化技藝傳承,非遺技藝的傳承是非遺保護和發展的關鍵,通過建立非遺基地、非遺培訓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加強非遺知識的普及,不僅讓加深普通群眾對非遺文化的了解,也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第三,強化創造性轉化。對非遺的活態保護不僅要傳承,更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守正創新。一方面,在繼承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加入一些現代元素以提升它的觀賞價值,如: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剪紙大師工作室,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入紅色元素;另一方面,注重打造非遺品牌,提升知名度,如:臨渙培乳肉、壯饃等。

7 促進酒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與“七賢”之中的劉伶,都生于酒鄉,酷愛飲酒?!稌x書》載:他們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而隨之。一些文人墨客,宴樂于佳釀美酒之中,留下“名馳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5]的美譽?;幢笨谧泳?前身為濉溪大曲酒)歷史源遠流長,留下來豐富的酒文化,為酒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基礎。第一,加強政策指導。政府牽頭做好頂層設計,深入了解淮北酒文化,做好調研,了解酒文化文旅融合的發展前景及發展思路,為酒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提供政策、人力和資金支持。第二,打造酒文化文旅品牌。加大研發,著重提升酒的口感、品質等,同時,組織開展大型酒文化節、音樂節等吸引游客體驗、參觀和消費。第三,深挖酒文化底蘊。挖掘口子酒的發展歷程、歷代文人墨客對口子酒的評價、其中一些喜聞樂見的軼事等,還可學習、借鑒山西杏花村、茅臺集團國酒文化城的先進做法。同時,要凸顯淮北本地特色,重點建設酒文化博物館、酒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旅游等各類文旅項目。

8 促進美食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美食文化從古至今在我國的歷史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民以食為天,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多對美食有不一樣的理解和需求。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美食既可以成為游客駐足的動力,也是讓游客了解淮北的重要窗口。很多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大多會關注當地的特色美食,更有因為美食而產生旅游的動機?;幢泵朗澄幕S富多元,獨創出了徽菜之皖北風味的特色,而且融入了地方的人文特色,如:地鍋雞、羊肉湯、淮北燙面、面皮、南坪響肚、臨渙培乳肉等。作為文化旅游的通用名片,首先,要打響、擦亮淮北美食的招牌。通過舉辦美食節、美食大賽、美食展等活動弘揚淮北美食文化。如:淮北已連續多年舉辦“伏羊節”“地鍋雞大賽”等。制作高質量的“淮北味道”紀錄片,組織專人策劃、設計、宣傳,發布抖音、微博、小紅書等,向人們講述淮北美食故事。同時,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美食品質的監管,如:食材的質量、明廚亮灶等,突出生態有機特色。其次,保護、弘揚淮北美食“老字號”。如:安徽楊府錦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口子”調味品、濉溪縣臨渙蔣家醬品廠“渙水”醬菜、淮北市東崗樓老王牛肉湯“牛牛?!钡辍皷|崗樓老王”牛肉湯、濉溪縣臨渙純羊湯館“臨渙純羊湯”、濉溪縣豐慶齋食品有限公司“豐慶齋”食品等多個品牌上榜安徽老字號,文化底蘊深厚,深受游客喜愛,但是這些老字號未能發揮市場應有的分量,在游客中知名度、市場份額都不高,因此,必須要突出本地特色,培育更多的餐飲品牌店。再次,建設特色美食文化景區。旅游業的發展必須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美食文化景區的創建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載體,在景區的創建中,不僅要有淮北本地特色的“名小吃”品牌店,還要將淮北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景區建設中,多方位挖掘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比較出名的有淮北市的老城石板街、望洋小吃街、南翔云集美食街、榴園村特色小吃街等美食街,但目前其知名度低,市場份額占有量小,要處理好傳統文化與守正創新的關系,因此,不僅要在美食街加入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還要在美食的風格、產品設計及服務方面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水平。就像四川成都的寬窄巷子、武侯祠、錦里等網紅小吃街一樣有吸引力,成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9 促進公園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淮北擁有種類多樣的市民公園,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場所。如:安徽相山國家森林公園,曾經有乾隆皇帝題詞“惠我南黎”,公園內有劉開渠紀念館、相山動物園、兒童樂園、寓言園、將軍碑林、開放式黨校等,是一處集生態、文化、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公園?;幢笔心虾页鞘袧竦毓珗@是全國首個在煤礦開采形成的塌陷區上建設而成的濕地公園。綠金中央公園是淮北集生態修復、科學研究、文化創意、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城市中央公園,真正實現“烏金”變“綠金”。[6]東湖公園著力打造軍旅文化園(如:軍艦、大炮、坦克、模擬的淮海戰役戰壕巷道等),除了這些還有小區周邊的“口袋公園”,如:利用淮北歷史名人桓譚打造了桓譚公園。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推進,市民公園的重要性得以突顯,逐漸增加了文化、游樂、休閑、旅游元素,讓公園不僅是休閑鍛煉的場所,更是人們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養的重要載體,成為游客游覽娛樂的好去處?;幢笔惺忻窆珗@要進一步增加文藝雕塑等靜態性的文化符號,更要增加一些文藝演出、大眾娛樂項目等動態性的活動,讓公園文化動起來、活起來。市民公園對于群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方便快捷,可迅速到達的特性,讓大多數群眾樂意利用閑暇時間在公園休閑娛樂,群眾的高參與度進一步帶動公園文化的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市民公園的基礎設施,如: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公園飲用水等,讓市民公園不僅屬于市民也屬于游客,促進公園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10 促進區域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黨的二十大指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盵7]因此,推進徐淮宿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首先,徐州、淮北、宿州三市地緣相近,有相似的楚漢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但目前徐淮宿區域旅游資源還未充分整合,發展比較零散?;诖?為充分整合開發旅游資源,建立徐淮宿區域旅游一體化平臺,為三市聯合開展文旅產業博覽會、大型文藝活動及各類宣傳活動提供載體。著力構建旅游一體化的品牌服務體系,打造統一的品牌,提高知名度,形成徐淮宿區域一體化旅游示范區。在整合過程中,三地要摒棄自成一派的觀念,樹立抱團意識,充分發揮各自區域、產業優勢,加強分工與協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的良好格局。其次,打造徐淮宿“大旅游”格局。三市毗鄰接壤,地理位置的優勢為徐淮宿推行“旅游一卡通”提供了便利。加強“大旅游、大融合、大發展”頂層設計,依托地理位置優勢,打造徐淮宿區域一體化旅游線路。打造淮海戰役紅色游覽帶淮北雙堆集烈士陵園及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及淮海戰役紀念塔風景區等。再次,共謀轉型發展。徐淮宿三市同屬資源枯竭型城市,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異曲同工。徐州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幢睆拿撼前l展為美城,構建“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的特色風貌。宿州建設華東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動畫集群渲染基地,是繼北京、上海、合肥、濟南之后的全國第5家量子通信節點城市。三市對采煤沉陷區、工礦廢棄地等開展生態修復,變廢為寶,轉危為機,將生態包袱變為生態資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借鑒。三市之間應該加強協作,源頭治理,共建長三角綠色家園。

11 促進體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強調要“推動運河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鼓勵運河沿線發展體育休閑產業,積極開發徒步、健走、馬拉松、騎行等產品,形成新的消費點,加快體育休閑、健康、旅游深度融合”?;幢笔腥宋捏w育資源底蘊深厚,如:通過對柳孜運河遺址的考古發掘,發現了懷抱蹴鞠的孩童瓷器、瓷質圍棋、象棋、骨牌、骰子、木劍等,還出土了射箭、六博、比武等漢畫像石等體育遺產。[8]淮河流域還產出了我國著名的養生文化,如:老子、華佗、桓譚等赫赫有名的養生名家。首先,加快現代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體育基礎設施的規模和質量。如:大型體育場館、體育訓練基地等。其次,開發高質量的精品體育旅游線路。目前,淮北致力打造“皖北川藏線”,該線不僅沿途風景優美,而且把淮北烈山東部的南莊野杏林、榴園4A景區的石榴博物館、明清石榴園、龍脊山自然風景區等景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主要滿足自駕旅游者的需求。下一步,可結合淮北市的地理環境和特點,圍繞山、水再開發幾條特色旅游路線。

12 促進旅游文化內涵的提升

旅游業作為一個綜合的產業體系,涉及“食、住、行、游、娛、購”6個方面,“食、游、娛”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前文已經提及,在此闡述“住、行、購”方面的融合。

住宿方面,開發符合淮北特色的文化主題酒店,即:通過不同文化場景的構建,讓游客感受文化熏陶。主題酒店的設計既要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又要適應市場需求,做到有故事、有人物?;幢敝黝}酒店的選擇有很多,如:漢文化主題酒店、紅色文化主題酒店、大運河文化主題酒店、古鎮文化主題酒店,也可以在建筑裝飾方面進行改造創新,如:利用大運河的船文化打造船形酒店。

交通方面,高速公路“井”字形網絡形成,淮北境內建成符夾鐵路、青阜鐵路、淮北至蕭縣北客車聯絡線。但徐淮宿交通廊道聯系薄弱,高速公路覆蓋不足。因此,仍然要加強公路、鐵路覆蓋面,織密交通運輸網。在完善交通運輸體系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公路鐵路的文旅功能,如:增加特色鐵路運輸路線,可以借鑒云南大理特色鐵路。此外,截至目前,淮北境內暫無機場建設,航空主要依托距離淮北市90 km的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導致旅游業的發展僅僅輻射周邊地區,很多想來淮北旅游的省外、國外游客因為距離望而止步?;幢毙⌒屯ㄓ脵C場的建設不僅能吸引游客來淮游玩,也能將淮北文化帶向世界。

購物方面,旅游文創產品不僅能增加當地收入,也能勾起游客的特殊回憶。在文創產品方面,堅持高品位、高品質原則打造特色文創產品,在全市征集特色文創產品,重點設計幾類文化的系列旅游商品。

13 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地方文化和旅游不再是獨立運行的個體,而是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共同體?;幢钡貐^擁有獨特、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有關部門的科學規劃、適度開發、重點保護前提下,要打破旅游產業傳統邊界,融合多產業多行業,延長旅游產業鏈,促進泛旅游產業鏈的形成,構建以旅游業為引領的,具有現代服務業特征的新型產業體系。文旅融合是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經,也是淮北地區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歡
淮北運河文旅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