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鹽井藏鹽生產習俗的人類學考察

2023-03-15 03:05志瑪澤仁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鹽井鹽田鹵水

志瑪澤仁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在歷史長河中,瀾滄江兩岸的人們繼承了傳統手工曬鹽法,流傳至今?;仡櫴妨?,早期漢藏文獻都沒有詳細記載有關西藏鹽井藏鹽生產的時間和規模。故而,學界對西藏鹽井曬鹽歷史眾說紛紜,各執己見。有關西藏鹽井藏鹽生產方面的研究也相對滯后,其研究成果不多,使本研究有一定的難度和局限性。就研究綜述而言,朱霞、李曉岑、曾仰豐等學者雖然關注到了西藏鹽井藏鹽生產方面的漢文文獻,但由于語言等客觀原因,均未涉足過多的藏文文獻和當地人的言論。尤其是朱霞和李曉岑于2007年左右關注的瀾滄江東岸的宗給村,現已不再進行曬鹽活動,大部分鹽田一定程度上已受損。相反,瀾滄江西岸的加打村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曬鹽習俗,正在經營具有相當規模的鹽田。故,此次主要田野點在加打村,且筆者來自距鹽井不遠的川滇藏交界地區,習俗與之基本相同,加之具備語言文獻優勢,為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一、藏文經典中的藏鹽記載

回顧歷史,無論是在涉藏地區的北邊,還是在東邊,公元6世紀以前就有鹽生產的傳統和工藝。由于語言的局限性,很多有關記載藏鹽生產的藏文文獻未能受到應有的關注。在早期的敦煌藏醫醫療術文獻P.t.1057中就有關于硇砂治療女性小便不利的記載?!吨钦呦惭纭分芯陀杏涊d:“贊普郎日松贊(1)十二代藏王,贊普:藏語,表示國王的意思。攜盲人莫德在三面巉巖間的深湖旁得到一匹駿馬,作為坐騎,攜隨從力士章嘎沃和穆奔日兩人,獵獲禍根灰色長角之稱的北方(2)北方:藏族古代歷史文獻資料的北方指今日的西藏阿里地區。野牦牛,將肉置于馬背,肉落地沾鹽而識其味,從此創北方取鹽之風”[1];在《漢藏史集》中:“郎日松贊攜盲人莫德,騎上三面巉巖間的深湖旁得到的駿馬,并同力士章嘎沃和穆奔姜仁波,獵獲禍根灰色長角之稱的野牦牛納勒崩森(3)音譯,結合文獻的上下文,在這里表示野牦牛。,將牛頭置于城堡,肉被取之后置于馬背,肉落地沾鹽而識鹽之味道。此前,吐蕃除了有少量巖鹽外,沒有湖鹽之說”[2];另《西藏史籍五部》中:“在郎日松贊時期北方得鹽”[3];在《古代象雄與吐蕃史》中:“郎日松贊時期創黨項地取鹽先河”[4];在《西藏簡明通史》里也有類似的記載:“郎日松贊攜盲人莫德,在三面巉巖間的神湖旁得到一匹駿馬,作為贊普坐騎,攜隨從力士章嘎沃和穆奔江仁波,獵獲禍根灰色長角之稱的野牦牛納勒崩森,置于馬鞍上的牛肉在途中落地而得鹽”[5]。上述文獻都有關于藏地鹽生產的記載,說明當時在藏區已經發現并生產鹽,但關于擦卡洛的藏鹽記載卻尚未在吐蕃文獻中發現。

二、漢文文獻中的鹽井藏鹽生產習俗

藏文文獻中雖然沒有生產鹽方式的具體記錄,但毫無疑問,早在吐蕃時期藏族先輩們就掌握了制鹽工藝。吐蕃時期,制鹽的方法是“洗碳法”。唐代時期的樊綽在其著作《云南志》記載:“蕃中不解煮法,以咸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于炭上掠取鹽也?!盵6]。

西藏鹽井(4)藏語中“擦卡洛”,“擦卡”是鹽產地或鹽源地的意思,“洛”是方位詞,表示南方,地處鹽產地的南部稱為“擦卡洛”。漢語文獻中,取名為鹽井。本文中擦卡洛或者鹽井都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屬于納西民族鎮,因為納西族的人數占到了25%,還有4486余名藏族民眾及其他民族。地理位置處于涉藏地區的東南端,平均海拔在2400米,氣候較為炎熱,適宜葡萄、小麥、玉米等作物生長,經濟形態屬于半農半牧,鹽井天主教和佛教并存的宗教信仰也吸引著許多學者前來研究。鹽井一直是“茶馬古道”上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連接吐蕃和南詔,為滇茶運往西藏提供便捷。

《維西見聞錄》載:“麗江木氏,攻吐蕃,取各要害地,自維西及中甸,并現隸四川之巴塘、里塘”[7]。此記載進一步印證了西藏鹽井的納西族居民是麗江木氏土司派來駐守鹽井的后代,至今開采鹽井井鹽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紀錄?!皶r巴塘、里塘皆為木氏有,鹽井為巴塘之甌脫?!盵8]35從上述記載能夠看到,明清時代鹽井隸屬于巴塘地,是木氏土司的賦稅來源地,也進行了印證。1911年鹽井開始設縣,民國初鹽井仍隸屬巴塘的管轄,因此至今鹽井和巴塘仍在藏語方言、飲食、歌舞、裝飾以及民俗風情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另外迄今最早關于“鹽井”地名的敘述漢文文獻是清朝歷史文獻,康熙年間杜昌丁路過鹽井,提到“自此北行過鹽井,滇蜀會兵必由之路也,西即瀾滄”[9]。宣統年間,段鵬瑞在其著作《鹽井鄉土志》中有:“又掘鹽池于旁。平時注鹵其中,以備井口淹沒之傾曬。東岸鹽質凈白,西岸鹽質微紅?!盵8]36的記載。從田野中看出,東、西岸的鹽色如上述記載,書中還提到現已有大幅增加的當時鹵井、鹽田等的具體數量。

1909年程鳳翔領兵到達鹽井,他專門在文中記載了鹽田產鹽的敘述較為細致,稱“取鹽之法,不藉火力,夷民緣巖構樓,上覆以泥,邊高底平,注水于中,日暄風燥,干則成鹽,掃貯樓下以待沽?!盵10]上文可以知道鹽井的藏鹽生產運作流程以及鹽田的規劃,不同于那時的四川和云南等地使用的竹竜汲鹵的方法。田野中不難發現的事實是,現在鹽井生產的工藝依舊如此,采用傳統的日曬法,這說明鹽井至今延續著傳統的制鹽工藝。關于此情形,清朝大臣趙爾豐曾在奏本中載明“東岸井深,鹽質頗厚,西岸井淺……本擬改用煎熬之法,曾試驗色味俱佳。惟關外向無煤礦,成本幾增二十余倍?!盵11]446文中還介紹了通過火力蒸發的方法來煎鹽,但因造價成本高、產鹽質量提不上去而宣告失敗,從中皆可以看出地區氣候對于鹽井生產的影響。

民國時期,劉曼卿考察鹽井后根據當地情況說道:“阿敦不產食鹽,民食皆由西康鹽井運往?!鼻姨岬剑骸耙虻崾悼h均不產鹽,若盡量讓康鹽入口,則恐影響滇省經濟?!盵12]西藏鹽井當時的繁榮盛況可見一斑,極大地促進了涉藏地區經濟的發展,一時間呈傾銷之勢。

回顧歷史,鹽井居民和其他周邊的民族,曾頻繁為爭奪鹽產地發生戰爭,其中,《姜嶺大戰》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書中用大篇幅記載了格薩爾王時期的嶺國與毗鄰的姜國之間發生的浩瀚大戰,戰爭的起因在于姜國薩旦王在夢中幻想為攫取藏鹽、強占鹽海,派兵進犯鹽海,格薩爾王攜全體臣民同姜國浴血奮戰,最終取得鹽井保衛戰的勝利。就好比當時嶺國歌謠所唱誦的那樣:“藏人所有寶貝中,鹽巴最稀奇。姜人一心想奪,戰爭禍根由此起”[13],據歷史典籍可究,有學者認為聞名于世的姜嶺兩國戰爭發生地是鹽井地區,這進一步印證了鹽井的納西人是木氏土司薩旦王派來守鹽的說法。此外,北部阿里地區與周邊的尼泊爾、不丹以及錫金等地為爭奪鹽產地也發生過類似的戰爭。

三、田野點概況

據《中國鹽政史》記載:“井鹽以在瀾滄江兩岸的鹽井縣所產為著,民國30年代一度有井六十眼?!盵14]芒康鹽井鄉的擦信坐落在離鹽井鎮約為八公里的瀾滄江峽谷底端,也盛產藏鹽。當時沿江兩岸構建起數以千計的木架用于曬鹽,名曰擦信(5)藏語中“擦信”,表示鹽田的意思。。這些擦信之間彼此銜接,規模雄渾壯觀。筆者著重考察了西岸加打村的鹽場,得知長期以來皆為當地婦女從事制鹽,異常罕見。據當地人介紹,加打村有100多戶專業的制鹽戶,他們極少數有農田。在過去稱他們為“擦勒巴”(6)藏語中“擦勒巴”,意為藏語制鹽人員。。西岸鹽場中從事制鹽的藏族婦女有90多名,制鹽為她們主要的經濟來源。而當地男人則從事銷售鹽巴等其他貿易活動。

擦蒸(7)藏語中“擦蒸”,意為鹵水井。隸屬瀾滄江,位于峽谷底端,東西兩岸皆有鹵井,東岸為60個、西岸為30個,各鹽井都有一定的間隔,多為1至9米,井口大小(直徑為1至3米)、井深淺、長短各異,皆為人工挖鑿。鹽井內部還修建有木梯,近乎筆直狀態,鹵水呼呼地從地縫中泉涌而出,形成鹽泉。為避免江水漫進鹽井,井外都修筑有多為圓柱形,酷似堡壘的堤壩,即便在夏澇季節也能采鹵水。

“與四川、云南的煎煮制鹽法迥然不同,和沿海地區類似,西藏鹽井一般運用日曬法”[15]63。每當到了桃花季節,鹵水的濃度達到了最大程度,此時最為適宜曬鹽,一般多為三至五月期間,通過日曬法得出的藏鹽稱為“康擦”(8)藏語“康擦”,這里的“康”表示桃子,“擦”表示鹽巴,在桃花季節產出的鹽巴稱為康擦。。到了夏季,雨水較多,容易滲入其他雜質,以致于曬出來的藏鹽質量不高,顏色偏紅。有地質學者現場勘查得出,鹽井地帶地殼活動較為劇烈,巖層因為受到強力的擠壓,以致于出現褶皺、斷層,地下的溫泉水和含鹽帶的地層融合交匯到一起,促使鹵水從地下向上噴涌,常常還有熱氣冒出,景象煞是奇觀。這個地帶所生成的藏鹽屬于一種巖鹽,不同于湖鹽。

鹽田隨處可見,分布于峽谷兩岸,約有三千塊,而且每年的數量還在不斷攀升。建造鹽田的方法簡易,使用圓林木為撐點,每兩點間隔約為一米,圓木長度根據地勢而定,排成網狀結構。一般設計成兩層,第一層多用圓木,第二層鋪置木板,并且用泥土均勻地涂在木板上,厚約10cm、高約13-18cm,設計成槽子,多為長方形,深度不大。在清朝文獻中就有相關記載“夷民緣巖構樓,上覆以泥,邊高底平”。一般,鹽田多為6-10平方米,都不適宜過大,不然容易坍塌,鹵水被倒入鹽槽后晾曬。為防止鹵水流失,整個設計框架都要保持在水平狀態。但因為鋪置木板的緣故,難免形成縫隙,鹵水還是可以從縫隙中滲出,下垂成晶瑩剔透的結晶體。鹽田的壽命普遍不長,時常還要進行維護,一般要看結晶體滲透的情況。鹽架呈疊欒狀態,布局合理,綿延排列,多為七至八層。

儲存鹵水的池子成坑狀,有幾百個不等,酷似“鹽窩”,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鹵池,深一米左右,長寬數米不等,歷史文獻記載“狀類田而稍深,用以囤積鹽水”。約60%的鹽井藏族婦女從事背鹵工作,沿著木梯進入鹵井底部,用木桶將鹵水背到地面上倒進鹵池,其后從鹵池中取出鹵水放入鹽田進行曝曬。從鹵井取鹵水甚是辛苦,多為一些中年婦女從事該項工作,未出嫁的少女怕影響到身材而往往很少背鹵水。制鹽至少需要兩人配合完成工作,鹵井并不屬于私有,鹽民們都可以用鹵水制鹽。這種下井背鹵的方法比較傳統,生產效率也相對比較低,據統計鹽井每7平方的鹽田曬鹽可得11-12斤,也就是說1桶鹵水能曬鹽約為0.38斤。1桶鹵水載重約35斤,婦女們每天最多背50-60桶鹵水,至少能背30-40桶,現在這種背鹵水的體力活已經被抽水機所取代,也省卻了不少工夫。

只要不下雨,鹽井一年四季皆可生產鹽,因為下雨時鹽就會溶化在水里無法曬干。產鹽的工作既細致又繁忙,舊社會條件差,鹽田姑娘要光著腳在鹽田里工作,腳上都長滿了繭,走在碎石上都沒感覺,當然裂口也不會流血。在鹵水倒入鹽田之前,他們要先準備好防漏的土,那種土在鹽井雖有,但卻很難挖掘,并且摻雜的石頭多,離鹽田遠,因此把土從山坡上挖好后,需要用紗幕抖出最精細的黏土再背送到鹽田四個角落堆積好,不能摻雜半粒小石頭,否則會不粘。此外,土質也決定著鹽的顏色,江東用的是灰土,所以生產出來的鹽是白色,而江西用來防滴漏的是紅土,所以鹽的顏色跟土色相似是桃花紅。

鹵水源于江邊泉里,是溫水。為了防止江水跟鹵水混合,使鹽水變淡,也為了囤積鹵水,人們就鑿井把滾滾上涌的鹵水泉圍起來。那井在納西語言里稱“拉雜”,“拉雜”數量有限。為了公平,便定了規則,輪流背“拉雜”里的鹵水。輪到背鹵水的人家,那天就得聞雞起床,早早下鹽田排隊,背鹵水有三點要求:一要快,因為鹵水累積一晚上后會漫出,若不及時背取便浪費了,二是背鹵水的機會有限,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三要快速把鹵水倒入自家鹽田邊的小鹽窩里,每天按需從自家鹽窩里打鹵水倒入鹽田。

一般產鹽者會在下午回家之前在鹽田里加鹵水,倒鹵水也不能隨便,講究很多技巧。第一步,首先輕輕地用木質的篾子把最上層的鹽掃過來,倒入竹籃繼續瀝干。這時產生的鹽是上等鹽,很白,顆顆結晶像寶石,一般用來自己食用或贈送,好比貢品,價格相對也高。然后輕輕地掃第二層,主要用來銷售給外地商人,色澤稍遜。最后剩下的第三層一般要銷售給當地牧民,因為里面含土量多,很重,價格也相對低,人不能食用,故稱牲畜鹽。如果第三層鹽賣不出的話,就把它重新倒入自家的井里,可以增加鹽的濃度。倘若銷量增加而鹽產量供不上時,鹽田姑娘們會到江邊去挖紅土,混在第三層鹽里賣。第二步,用上述的紅土或灰土補上漏洞并再一次均勻地撒一層灰土或紅土,婦女們光著腳把鹽田抹平,再用木頭輕輕地敲拍,目的是將泥土壓平,不讓鹽水滴漏。第三步,每次倒鹽水的高度要保持一致,一般用一個大拇指大小的石頭放在鹽田中間來測量鹽水的高度。第四步,把野草放在上樓梯倒鹽水處,這種草在鹽田路的山坡上有,每次下鹽田時順手可以采摘,它的作用是倒水時不沖破整平的泥土。第五步,從自家的鹽窩打鹽水,用木桶爬梯背上去輕輕地倒在野草上,使其慢慢地流向整個鹽田,直到達到小石頭的測量標準。

如果風速適中,倒水后的第三天下午可以收鹽,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下午將鹽在鹽田上曬好后,等到后天下午就開始結晶成鹽了。但是鹽的生產跟天氣關系非常密切。風大了,浪大,會把鹽水隨波排到田外,減少產量。相反,風小,鹽則曬不干。所以春風和煦的時候,鹽產量和質量達全年最高峰,稱“桃花鹽”(9)“桃花鹽”,是鹽的一種。色如桃花,俗名紅鹽。,聞名于世,味道俱佳。

四、井鹽的銷售和習俗

民國時期,鹽井所產藏鹽不愁銷路,在當地就可以邊制鹽邊銷售,也可以成批銷售給鹽商,由鹽商銷售到全國各地。藏鹽雖銷往全國各地,但是當地居民在之前卻很少食用,后來由于在制作酥油茶時,將紅鹽作為調料可以使酥油茶更為美味,久而久之紅鹽便在當地不脛而走,被稱為“藏鹽巴”。其他的鹽則被裝載運輸到其他地方進行銷售,清末時用皮袋裝鹽,趙爾豐在上報朝廷時說道“鹽井所產之鹽,……蠻民用皮袋盛裝?!碑斎?,現在已經改進了裝鹽的皮袋,相對更為持久耐用。

過去是用馬匹馱載運送藏鹽,沿著茶馬古道往外銷售,一般銷售地域范圍面不是很廣,約在滇藏交界地帶,另外有典籍記載“桑昂以下,多用井鹽?!盵15]606當然地處毗鄰地帶的其他省的藏族民眾也紛紛到鹽井購鹽,即便是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也可以看到購鹽的商隊。十九世紀,鹽民多為“差巴”,靠租賃鹽田為生,不私自擁有鹽田,像佃農一樣交租后近乎所剩無幾,除此之外還要繳納鹽稅,剩余的鹽才能用來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糧食和茶葉等日用品,被喻之為“鹽茶互易”,鹽稅也由專人征收,據記載“巴塘土司,向派鹽井協抽收鹽稅,均系青稞雜糧”[11]606。

清末,趙爾豐草擬的鹽稅征收辦法較為細致地記載了當時的情況“邊地產鹽地方,惟鹽井一隅,現改土歸流,派員設局,酌抽鹽稅?!盵8]35民國時期,井鎮堪稱芒康縣最繁華的集市,生產出來的鹽主要以鹽換物的方式進行銷售,通常由男人們完成。街上的商人來自四面八方,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了鹽井大小街道,應有盡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鹽井的納西族人幾乎不種田,耕地面積有限,也不生產水果,自清末鹽井的綠樹都被當作柴木砍伐后,整個村幾乎沒幾棵樹。所以鹽是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一切生活所需物質都可以用鹽來換取。粘在田柱上的硬鹽是鹽田姑娘的珍品,姑娘們用石頭把柱子上的鹽敲下來打碎磨細,跟商人以物易物。如此色味俱佳的鹽,除了窗體頂端和窗體底端,外地商人到鹽井來收購外,鹽井本地商人也會帶著馬幫馱鹽,長途跋涉將藏鹽銷售到四川、云南一帶,當然在巴塘、德欽、昌都等地也有藏鹽出售,可以和糧食、茶和布匹等生活所需物品進行交易。于是乎,鹽是“擦卡洛”的唯一特產,也是主要產業,是最主要的謀生之策。

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鹽產量并不能隨時滿足各方需求,尤其是雨季,以至于許多商人帶著馬幫來到鹽井后,就在鹽井街里擺攤賣貨等鹽或到鹽井邊先壓貨給產鹽者或留給自己的熟人,請他們幫自己留著鹽到時候再過來挨家挨戶地收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鼓勵開墾農田調整產業結構,引導一部分鹽民以農業為主要生活來源,兼以鹽業,另一部分仍以鹽業為主,統一由鹽局來收購。因為現代化交通越來越發達,物資流通加速各地的鹽流入藏地導致擦卡羅的鹽銷量大不如前,如今的銷量更差,幾乎沒幾戶人家以鹽為生。

東岸的紅鹽顏色跟“桃花鹽”很相似,主要銷往擦瓦絨,說到這里還有個有趣的笑話。據說以前一個賣紅鹽的商人特別能說會道,他為了宣傳自己的紅鹽好,就說吃白鹽身上容易生虱子,一度致使擦卡羅的白鹽在該地區的銷售陷入了困境。

五、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首先通過漢藏文獻的梳理,對有關藏鹽生產的歷史記憶進行了追溯。經研究發現,西藏鹽井藏鹽生產的歷史悠久,雖然無法斷定具體的時間,但可以肯定是藏鹽生產歷史遠遠長于麗江木氏土司派遣納西族管理鹽田的時間,甚至認為吐蕃攻打南詔時期就已經存在。其次,西藏鹽井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曬鹽方式。不管是鹵水的輪流、鹽田的制作以及藏鹽的生產,均有一套圍繞鹽井生態系統相關的制度體系和傳統技藝,流傳至今,具有較高的非遺文化保護價值。同時,還重點關注了鹽井婦女的藏鹽生產工序、鹽田規模以及鹵井數量,為進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最后,對西藏鹽井藏鹽銷售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論述,還對鹽銷售有關當地人的說法予以關注。

現在,加打村的鹽繼續經營,并延續著傳統的井鹽生產工藝,而上鹽井和納西村的鹽田反而已經很久沒有經營。據當地人介紹,鹽田準備集體擬承包給部分商家經營。藏傳佛教和天主教為鹽井當地居民信奉的兩大宗教,天主教在1865年就在鹽井傳播開來,清朝末期信仰天主教的民眾越來越多,至今還可以在鹽井看到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徒。珍貴的《鹽井鄉土記》有:“今鹽井附近不過七十馀戶,奉教者已居其二?!钡挠涊d??梢娨呀浻屑s20%的民眾信仰天主教,甚至一個家庭中有兩種不同宗教的信徒。鹽井獨特的宗教信仰和井鹽生產吸引著越來越多宗教學和民族學學者的目光,對當前的藏鹽研究意義深長。

猜你喜歡
鹽井鹽田鹵水
從鹽田到沙田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鹽田如鏡
鹽田千春個展:靈魂的顫栗
豆腐去鹵水味切不易碎的辦法
關于打造鹽田循環生態農業區的展望
清末川邊改土歸流前期西藏東部鹽井社會狀況及周邊環境考察
鹽湖鹵水提鋰制取氫氧化鋰的工藝研究
西昆侖新發現鹽湖型鹵水硼鋰礦床
叩訪鹽井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