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特大城市更新中舊區改造的規劃策略探索

2023-03-18 06:17黃軼倫
上海城市規劃 2023年6期
關鍵詞:規劃策略城市更新

黃軼倫

摘要:如何在舊區改造中實現空間與功能的協調共生,成為存量發展時代我國超大特大城市面臨的普遍挑戰。30年來,以上海為代表的城市在城市更新中呈現出以人為本、注重社會正義和精細化改造的發展趨勢?;诔筇卮蟪鞘袕碗s的空間性與社會性,新時期的舊區改造應關注活力提升、內核轉變和模式創新等3方面內涵。對于更新工作在城市發展、風貌保護和實施推進中面臨的主要挑戰,結合上海本輪成片舊改的設計實踐,探索了多策略、分維度的規劃技術創新,包括功能維度上融入城市格局與地區發展、社會維度上促進社會公平與開放共享、風貌維度上實現整體保護和以用促保,以期保障舊區改造有序推進,支撐城市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超大特大城市;城市更新;成片舊改;風貌保護;規劃策略

文章編號 1673-8985(2023)06-0061-08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11982/j.supr.20230608

在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城市更新作為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實現土地價值、促進資本循環的有效途徑,已逐漸成為我國超大特大城市發展的主要路徑。2023年7月,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指出,城市更新對于促進超大特大城市內部均衡發展、進一步滿足人民美好居住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當前更新工作的主要對象,舊城地區既是超大特大城市獨特人文價值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社會良序結構的精神容器。由于部分城市更新過程中出現隨意拆除老建筑、破壞傳統風貌等情況,不僅割裂了城市歷史文脈,切斷了居民的鄉愁記憶,還產生新的城市問題。因此,住建部分別于2021年8月和2023年7月公布《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和《關于扎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都強調在舊區改造中必須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的更新方式。人口和空間高度集聚的超大特大城市在資源環境、城市結構、治理方式等層面呈現出正負效應并存[1],亟需在有序推進更新的導向下,對舊區改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徑進行更為細致的研究,更好地促進城市高效運行。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以下簡稱“上海2035”)以“卓越的全球城市”為愿景,提出“推動城市更新、轉向存量優化”的內涵發展。在2021年起施行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更新條例》”)的指導下,上海以城市更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抓手,推動舊區的功能拓展、民生改善和品質提升。本文重新審視上海舊區改造歷程的經驗和教訓,基于本輪成片舊改的部分規劃實踐,探索城市更新工作的新思路,總結可供超大特大城市有序推進舊區改造的經驗和啟示。

1 上海舊區改造的實踐歷程

城市更新是伴隨城市發展的長期過程,不只是對物質空間的改造,也是對歷史人文環境等非物質空間的改造。1990年代以來,上海城市建設從增量發展走向存量改造,隨著時代變遷,更新對象先后涵蓋了棚屋、危房、二級以下舊里地區等建筑類別,也對歷史城區的社會結構造成巨大影響,大約3 000萬m?建筑在此過程中被拆除[2]。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更新改造目的的異同,城市更新的政策機制、改造方式等各有側重,主要可分為3個階段。

一是市場機制推動下的“365”危棚簡屋改造階段(1991—2000年)。1990年代后,我國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城市發展步入“總體增量開發、局部存量發展”的階段[3]。隨著土地有償使用和住房商品化改革,上海舊區改造開始進入大規模改造階段,1992年提出的“365”危棚簡屋改造計劃以棚戶、危房為主要更新對象,旨在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捌婆f立新”改造模式下進行的大規模城市更新較好地改善了市民的住房環境,也促進了市政、公用、公共服務設施和綠化空間的建設,但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大面積里弄建筑被拆除,導致城市風貌和文脈受到影響。

二是風貌保護萌芽下的“拆改留”階段(2001—2017年)。2000年后,歷史保護在城市更新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在2002年后,《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歷史風貌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逐漸受到重視,保護策略從“點狀”的單體建筑保護,逐漸演進為單體建筑、風貌道路、街巷、河道,以及風貌區和風貌保護街坊共同構成的“點、線、面”系統保護。城市更新中也更為關注風貌建筑的保護保留;2001年頒發的《關于鼓勵居民回搬,推進新一輪舊區更新的試行辦法》明確新的更新工作應采取“拆改留”并舉的改造方式。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在舊區改造巨大的經濟成本壓力下,依然有大量非法定保護對象的里弄建筑被拆除。這一階段的城市更新實質上仍然是“拆多留少”的局面。

三是人本主義導向下的“留改拆”階段(2017至今)?!吧虾?035”提出“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堅持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負增長”,城市更新成為最主要的發展建設模式,風貌保護理念也更趨于成熟,強調對單體建筑、街巷街區、城鎮格局等都要進行系統完整保護。同時,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引下,部分地區的更新工作也越來越關注原住居民的安置方式,從普遍采取的“異地安置”“人走房拆”策略,逐漸探索“就近安置”“留房留人”及“人走房留”的改造更新方式。2017年《關于堅持留改拆并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改善市民群眾居住條件的若干意見》與2020年修正的《保護條例》均確立了“‘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更新方式,標志著舊區改造進入全新的階段,要徹底改變以增量發展主導再開發的更新路徑依賴,實現城市能級提升、人民生活提質、歷史文脈傳承的有機統一。

回顧上海的舊區改造實踐歷程,可以發現,在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經濟發展和民生設施保障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衍生了傳統肌理流失、固有文化消退、鄰里社區消解等城市問題[4]??傮w而言,城市更新的歷程呈現出由經濟為先向以人為本、由資本驅使向注重公益、從粗放發展到精細化改造的演進趨勢。

2 上海本輪成片舊區改造面臨的主要挑戰

《上海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本輪上海舊區改造共涉及220個成片二級以下舊里地塊,總面積約6.1 km?,位于中心城區的黃浦、靜安、虹口、楊浦等區。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復雜空間性與社會性特質必定會給成片舊改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其中尤其要處理好發展定位、保護要求和開發機制等問題。

一是本輪舊改范圍的發展定位能級較高。由于72%的舊改地塊位于“上海2035”確定的中央活動區,以及“一江一河”地區、市級商業中心等重要功能區域范圍內(見圖1),對于所在地區的功能完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載都具有很大意義,需處理好舊改范圍內大量歷史文化遺存與高能級發展定位的關系。

二是舊改范圍風貌保護要求較嚴。本輪舊改涉及大量法定風貌保護對象,需嚴格貫徹分級分類的保護要求。其中,21%的舊改地塊位于歷史文化風貌區內,51%的舊改地塊屬于成片或局部風貌保護街坊。而在建筑層面,成片舊改范圍內包含約238萬m?里弄類歷史建筑,其中9%的歷史建筑為優秀歷史建筑,24%為保留歷史建筑(見圖2),需按照“一個平方米不能少”的要求加強保護。

三是舊改范圍實施推進難度極大。一方面,舊改地塊普遍與其他歷史風貌地塊、成熟新建地塊并存,現狀情況較為復雜。另一方面,按照上?!笆袇^聯動、分工協作”的更新工作要求,舊改地塊主要采取市更新中心開發、政企合作開發等不同開發模式。此外,成片舊改還涉及幾十塊以往遺留的“毛地”。因而,如何提高舊改產品的品質以滿足多元主體的要求,以及如何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以實現多方共贏,均是本輪舊改需要解決的難題。

3 上海本輪舊區改造的內涵解讀

上海是我國近現代歷史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舊城地區以前英、美、法等租界區域為核心,受西方近代城市建設管理模式的影響,兼具歐洲城市特質與本土文化特征,并在長期的城市發展與更新演進中,呈現出動態適應市民需求、支撐城市功能完善與品質提升的特點。隨著成片舊改進入攻堅階段,首先應從其超大城市的功能發展、社會公平、風貌保護等多維度的內涵出發,豐富對于新時期舊區改造理念的認知。

3.1 活力提升:更高視野以契合城市發展需求

隨著城市的發展,上海歷史風貌地區的現狀功能已難以匹配新時期全球城市的發展愿景,也與中心城區功能多樣性的需求不符[5]。傳統舊區改造項目以開發商為實施主體,普遍采用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功能導向與更新模式較為單一,難以滿足超大城市舊城區的活力復興與品質提升訴求。

上海成片舊改地塊與中央活動區的范圍高度重合,應以承載城市的核心功能為定位,注重城市在創新業態、人文和生態環境、服務配套等方面的需求,真正融入所在城市功能片區的整體結構中,實現既有歷史文化內涵與滿足現代發展需求的有機更新目標相契合。因此,舊區改造不能是大小更新項目的簡單拼合,而是要改變原有單一的、片段式的更新方式,統籌區域功能、空間結構的整體更新,強化地區特質功能,使之成為城市公共活動的核心載體。

3.2 模式創新:更大程度地落實全要素保護

隨著上海風貌保護理念逐漸深化,保護視野不斷拓展,法定歷史風貌保護對象的類別與內涵也不斷拓展,但面對舊區改造所涉及的歷史建筑、歷史街區的規模和艱巨任務,有時只能保證風貌保護的底線控制。同時,上海的風貌保護主要參照文物管理辦法,存在指標過于剛性、缺乏彈性幅度的問題,且欠缺對于歷史建筑與風貌區域更新利用的精細化要求與引導。對于法定保護對象,尤其是建筑單體,往往采取不改變任何空間形制、功能性質的“靜態保護”和“因保而?!盵6]。如此不僅造成歷史建筑自身難以實現活化利用,而且也不能有效服務于所在城區的品質提升。

歷史城區是城市不同時期發展印記的疊合,是動態演進的結果[7]。歷史環境的氛圍也不僅來源于獨立的歷史建筑或建筑群落,還由歷史遺存的內在功能、使用人群以及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等要素共同營造[8]。從超大特大城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角度而言,舊區更新不能僅以保護的理由將地區風貌特征定格在某個特定時間節點,也不能對立或割裂城市的歷史與未來;而是應在錨固“留改拆”的基礎上,將風貌保護的內涵拓展推廣到空間形態、高度格局、視覺廊道等地區性風貌要素。對上海而言,就是要更好地傳承中西合璧的傳統城市建設模式特色,并加強“以用促?!钡牧Χ?,以高效的空間使用激活其風貌價值。

3.3 內核轉變:更深層次地考量和保障空間正義

上海傳統里弄住宅居住密度極高,部分地段的人均居住面積僅為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約10.8 m?)[9]。在舊改實踐中,更新后戶型面積、房屋價格的大幅增加,都會導致地區原居住人口的大量遷移和區域社會結構的重組,有可能會割裂人、地和文化的關系。同時,封閉性的新建住區也會改變原有里弄街區相對開放的空間格局,在導致歷史城區空間破碎化的同時,由于新居住群體的社會交往較多被限制在住區范圍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城市的微觀居住隔離程度[10]。

在某種程度上,舊城地區是上海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和景觀資源[11]。城市記憶也不局限在對舊區形態的整體保存上,而是綜合考慮物質要素所蘊含的社會結構、文化特色等多方面非物質內涵。為避免可能的“紳士化”現象對城市歷史人文底蘊的破壞,舊改工作應關注對傳統人文、社會環境的保留與維護,避免規?;娜丝谥脫Q造成的社會結構重塑,保證更新成果公眾共享,為延續歷史文脈、復興街區活力提供良好的空間支撐,從而實現社會獨特性和文化多樣性的存續[12]。

4 上海本輪舊區改造的規劃技術體系創新探討

本文基于新時期超大特大城市在歷史風貌、功能提升、文化傳承等維度的更新內涵,結合上海本輪成片舊改的實踐探索,對規劃技術體系進行多策略、分路徑建構的創新探討(見圖3)。

4.1 功能維度:融入城市格局與地區發展

4.1.1 復合功能發展引導,融入區域結構

超大特大城市是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增長極,而舊城地區又是超大特大城市軟實力和吸引力的重要載體與本源。其舊改工作不能單純從貨幣層面考慮資金成本的平衡,而是強調注入富有競爭力的創新功能??傮w上,在上海本輪成片舊改地塊中,更新為居住功能的比例僅40%,減少了所謂“別墅”“豪宅”建筑的占地比重;商業辦公功能占地比例約36%,其余24%為配套功能用地(見圖4)。而在開發規模上,成片舊改在適當限制多高層住宅開發強度的基礎上,更多著眼于商務辦公、商業酒店等面向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以復合功能導向推動超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區域層面上,對于上海的城市重要功能板塊,如“一江一河”沿線、市級商業和公共活動中心、公共交通軸線等地區,以舊改地塊為引領,以點帶面,從更高視野強化區域的公共核心、功能軸線、空間廊道等結構性要素。以中國近現代重要的工業基地——楊浦濱江南片區為例,作為中央活動區組成部分與黃浦江沿線重要區段,片區定位為宜業、宜游、宜居的世界級濱水城區。成片舊改在歷史建筑適建性分析的基礎上,圍繞八埭頭、大橋東兩處區域功能核心,依托原有歷史建筑形制,布局商業酒店、創意辦公、公共服務等復合功能;在濱江創意產業帶沿線點狀植入教育設施、租賃住宅、特色商業等服務功能,營造綠色共享的“人民城市”活力示范(見圖5)。

4.1.2 促進地區活力復興,協調發展需求

地區層面上,在不破壞既有連續性歷史肌理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周邊服務需求,最大程度上促進舊改地塊的功能多元混合,作為新的“功能細胞”,使整個地區的人文內涵與集聚力得到提升。

以虹口音樂谷項目為例,在保留1933老場坊(上海工部局宰牲場舊址)等知名文化類歷史地標的基礎上,首先根據風貌保護要求和歷史建筑細化甄別結論,確定歷史建筑的分類保護更新方式,具體包括保護修繕上海冰廠舊址、新大紗廠貨棧等建筑;保留改造原蘭葳里和常樂里沿溧陽路部分;參照“魚骨狀”歷史肌理更新改建街坊內其余部分。

以此為基礎,向保留改造和更新改建部分植入精品里弄酒店、社區會所、濱水商業等公共功能(見圖6),探索打破居住為主的單一功能格局,恢復濱水歷史地區的活力和自我造血功能,形成所在地區的公共節點。

4.2 風貌維度:實現整體保護與以用促保

4.2.1 空間肌理延續,優化豎向空間格局

經過長期的空間演進,上海舊城地區往往呈現出傳統里弄低區、多層、中高層近代公共建筑與公寓建筑,以及新建高層地區混合交織的整體格局。為了在成片舊改中保留城市各個時期的發展脈絡軌跡,實現新老建筑和諧共存的整體形象,需要合理調控區域內各舊改地塊的空間尺度與組合方式,引導高水平的當代建筑與里弄低區、混合低區等典型肌理有機融合,保護從更大范圍感知的高度格局。

北黃浦片區作為上海近代城市化進程的發源地,近代公共建筑最為集中,風貌特質最為顯著,亟需協調空間肌理延續與城區發展之間的關系。因此,本輪成片舊改梳理區域整體空間基底,首先錨固蘇州河南岸低區風貌帶與外灘多層建筑風貌帶共同構成的“L型”連綿歷史肌理,并建立多條連通舊區腹地與人民廣場等主要開放空間的低區廊道,作為舊區改造的整體空間格局引導(見圖7)。環人民廣場高層集聚區周邊可新建高層建筑,其他地區則嚴格限制新建高層,并應根據周邊肌理情況按低層、多層進行高度管控。此外,本輪舊改在黃浦江、蘇州河沿線也選取了多個公共活動富集、改造需求迫切的“咽喉地區”,在容量增加的現實開發要求下,采用多種手段嚴控開發強度與建筑高度。

(1)容量統籌轉移:蘇州河南岸的新昌路片區嚴格體現區域整體風貌保護意圖,通過兩個街坊間的開發容量轉移,保證位于連綿低區的七街坊不新建高層,延續地區的“T型”成片低區(見圖8)。

(2)高度梯度遞降:蘇州河沿線的福建路片區以確保濱水地區歷史肌理的延續為前提,適當兼顧開發利益平衡。規劃確立了面向蘇州河梯度遞降的整體建筑高度關系,以管控新建高層建筑選址與具體高度(見圖9)。

(3)視線動態模擬:對于以外灘為代表的重要城市界面與公共活動廊道,規劃基于城市三維模型數字平臺,開展多方案比選,通過多視點、多路徑的視線動態模擬(見圖10),審視新建高層對區域高度格局的影響,確保新建建筑與既有城市界面的連續統一,并塑造外灘第一、第二立面的天際線層次感。

4.2.2 空間骨架優化,延續歷史街道肌理

超大特大城市舊城地區的道路網絡往往具有獨特的空間特征,是延續歷史性城市景觀、記錄地區發展歷程的重要載體,但也存在通行能力不足、網絡可達性不完善、開敞空間欠缺等問題。在基本滿足現代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本輪成片舊改將風貌保護作為交通組織中最優先考慮的因素。

在北黃浦片區,規劃依托歷史道路線型保留城市記憶,傳承20世紀30年代路網的規整格網、細密支路等特點,按歷史紅線寬度或歷史建筑輪廓對部分道路進行紅線調整,并彈性保留現狀街巷作為內部公共通道,延續富有歷史感的巷弄命名體系。此外,結合主要慢行交通路徑,規劃增加廣場空間和公共綠地,完善開敞空間系統(見圖11)。

同時,優化重要歷史道路、街巷空間界面。宜人的街道空間尺度所導致的交往方式的多樣性也是舊城地區街道特殊活力的來源。對于北京東路、寧波路等風貌保護道路,在道路紅線調整的基礎上,規劃結合沿街歷史建筑界面的更新改造,提供與街道尺度、通行需求相協調的步行區域,改善慢行體驗(見圖12)。

4.2.3 里弄適應性改造,提升住區產品品質

里弄建筑融合了中國傳統院落式建筑的平面布局與西方聯排住宅建筑的布局組織模式,從形制上可分為早晚期舊式石庫門、新式里弄、廣式里弄等不同類型,總體上可概括為“前天井、后露臺、小開間、大聯排、坡屋頂”的建筑特征,肌理上具有高密度、主支弄等特點[13]。里弄舊區改造采取對傳統形制“先提取、后提升”的思路,首先借鑒了原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16年頒布的《新中式建筑規則》中對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弄巷寬度等的相關要求,并融合傳統與當代的技術和使用需求,保護舊城地區最主要的建筑景象和街坊肌理。

(1)建筑形制提升:結合里弄典型模數和當代使用需求,對建造年代較早、建筑質量較差、功能布局脫節的舊式石庫門里弄建筑主要采用保留改造、更新改建等方式;對質量普遍尚可的新式石庫門建筑、新式里弄采取適度保留、功能置換、局部微更新等方式,適當改造以滿足當下需求。改造中,將傳統里弄的一開間、兩開間合并成三開間,加大住宅面寬;并通過天井合并、拓展等方式擴大院落空間,配套庭院、露臺、地下室和閣樓,在延續風貌形象的同時,創造具有市場生命力的里弄住宅產品。

(2)巷弄肌理延續:街坊內部延續“魚骨狀”的主支弄歷史格局,以“里”為基本居住單元,強化街坊自身風貌特質。早晚期石庫門里弄、新式里弄的高寬比一般均在1.5:1以上。結合生活需求和日照條件,改造中適當放寬內部街巷的間距,但仍按照1.5:1的比例加以控制。以北黃浦七街坊為例,規劃延續“一主三副”的主支弄歷史格局,按“里”為單位組織人行交通,并適當增補宅前宅后的綠化空間,優化巷弄空間尺度(見圖13)。

(3)屋頂景觀延續:有序布局的里弄建筑形成優美的屋頂景觀韻律,在多個尺度形成多樣性的屋頂景觀組合,是里弄肌理的顯著特征和歷史城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舊改中強調保持屋頂景觀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形成整體連續的紅瓦或青瓦坡屋頂,并合理選擇閣樓開窗形式,與周邊歷史肌理相契合,避免破壞屋頂景觀的連續性(見圖14)。

4.3 社會維度:促進社會公平與開放共享

4.3.1 留改模式創新,穩定社會結構

舊城地區富有多樣性的社會結構是超大特大城市多元社會活力的集中體現。為了維護原有空間主體的權益,降低舊區改造所帶來的社會重構與文化沖突,應在設計與政策層面對目前“人走房留”的成片改造開發模式做出調整,合理控制原住居民的遷出比例,降低回遷難度。

位于北黃浦地區的承興里是本輪成片舊改中“留人留房”的模式試點。舊改中創造性地探索了“抽戶改造”的方法,設計上,在居民暫時遷走釋放部分建筑空間后,開展成套化改造、增設廚衛、增建面積等工程(見圖15);政策上,開展公房租賃調整、共有產權等機制創新,最終實現了大部分原住戶回搬的舊改目標。為了適應承興里長遠發展的需求,舊改除了引入青年公寓、適老住宅等功能,也確保其他住宅在建筑改造和使用性質方面預留遠期向人才公寓、養老設施轉型的可能性(見圖16)。

此外,通過與政府、相關主體及設計單位合作,本輪成片舊改在不同項目中積極溝通按項目設定中小套型比例、租賃住宅配套比例要求的政策可行性,也嘗試了沿街市房“上住下商”、里弄租賃住宅“一梯多戶”等特色住宅產品設計(見圖17),從而提高舊改地塊對不同人群,尤其是原住居民與青年人群的接納性,擴大容納人口基數,促進社會融合。

4.3.2 服務配套完善,空間開放共享

里弄街區傳統上多呈現“外市內里”的空間格局,臨街界面為“上住下商”形式,空間界面相對連續,形成積極多樣的沿街功能,具有較強的公共開放性與交往活力。舊區改造中落實“15分鐘社區生活圈”,補足空間品質和公共服務的短板。其中,沿街空間延續傳統風貌形制,要求建筑貼線建造,還原里弄街道界面。建筑立面進行重點設計,提取并還原歷史建筑的主要要素特征,提供高品質的界面形象。鼓勵將底層或整體作為商業、辦公等公共開放功能,傳承生活氣息;街坊內部則合理補充服務配套,優化空間環境,消減對弱勢人群空間資源的剝奪。

以北黃浦七街坊為例,舊改對內部里弄建筑適當抽稀,提供兩片集中綠地,通過內部巷弄向公眾開放;并復原多棟建筑歷史上的公共功能,以現代工藝恢復歷史建筑立面的主要要素特征后,作為文化會館、社區服務、商業休閑等服務配套,為城市提供歷史人文底蘊的感知場地和公共服務的特色載體,保證現代煙火氣與傳統空間模式的共融(見圖18)。

此外,改造中還通過逆作法反向開挖地下室,作為停車和商業、生活配套功能,并打造下沉式廣場等活力空間,實現對地下空間的集約利用。

5 結語

新時期上海等超大特大城市的舊區改造實踐探索要勇于面對現實困難,盡最大可能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從而延續城市文化、彰顯城市特色。舊城地區的歷史遺存、傳統風貌和街區生活功能是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舊區改造也應摒棄大規模、運動性的改造方式,以動態長遠的眼光,通過精細化、漸進式的規劃技術方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下一步,規劃策略探索還需要與政策機制創新更加緊密地結合,在《更新條例》 《保護條例》等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筑固上海在舊區改造、歷史風貌保護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支撐舊區改造在制度設計、管理規范、保障機制等方面的不斷完善,為新時代超大特大城市的轉型發展提供有益示范。

猜你喜歡
規劃策略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廣州正式發布城市更新5個指引
定調!廣州城市更新由國企主導!
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更新,時空“生長”
TOD/城市更新
新形勢下我國民間投資的發展困境及規劃
文化導向下的城鎮特色規劃策略研究
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平衡探析
關于如何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城市新區濱水空間規劃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