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態復蘇與藝術拓展:2023年上海電影創作盤點

2023-03-18 08:19王艷云孫美玉
電影新作 2023年6期

王艷云 孫美玉

2 0 2 3 年,電影市場開始復蘇,不僅實現全面復產復工,而且疫情期間積攢的諸多電影也逐步面世,迎來電影行業一個相對平穩的“春天”,無論是創作數量還是票房,都做出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如圖1)。借助電影行業整體復蘇的東風,上海電影于2023年也展現出蓬勃的活力。據統計,2023年由上海地區公司出品與聯合出品的電影共計171部(如圖2),總量雖然與往年持平,但其中95部院線電影的數量,較于2022年的66部、2021年的41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此外2022年有15部、2021年有12部電影票房過億元,2023年度則有較大飛躍,38部電影票房破億元。其中《滿江紅》45.44億元、《流浪地球2》40.29億元、《孤注一擲》38.48億元、《消失的她》35.23億元、《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26.34億元,五部“上海出品”影片穩居中國2023年電影票房總榜前五位,展露出上海電影品牌的強勁實力。

除了電影公司與電影人的協同努力,上海的各級政府、電影局與影院方在2023年實施發布的舉措皆是上海電影發展的驅動力。在資金層面:上海市人民政府本年度發布《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管理辦法》《關于貫徹落實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等相關政策;在影人扶持與項目孵化方面:由上海電影局指導、上海國際電影節負責執行的“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在本年度持續開展;在受眾觀影方面:上海影城優化受眾觀影條件,于2023年6月8日煥新升級為中國首個數字化電影藝術中心;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電影局牽頭,分別與“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淘票票”聯合給予受眾觀影補貼。這些紅利政策與活動從項目孵化、制作、院線上映至受眾端等多方位的角度出發調控,為上海電影產業發展賦能。

在上海電影的內容維度,借助高新技術生產的《長空之王》《流浪地球2》與根植于現實題材的《望道》《無名》等影像在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的同時,也詮釋了多元的歷史與社會橫斷面;《保你平安》《我愛你!》等類型創作輻射中國百態民生,將社會議題呈現于銀幕之上,引發受眾思考;動畫電影以其獨特的銀幕形態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多種可塑性;《宇宙探索編輯部》《白塔之光》等藝術電影洞察微觀現實,以樸實沉靜的筆觸探討人類與社會的意義;合拍片(如《風再起時》《巨齒鯊2:深淵》)通過異地合作的磨合至互洽呈現其多元文化氣質;網絡電影積極開拓現實題材,但部分網絡影片并未擺脫“模式化劇情”量產的弊習??傊?,2023年上海電影呈現出的活力,為中國電影行業在疫情后開啟新局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圖1.2014-2023中國電影數量與票房總覽1(數據來源于燈塔專業版)

圖2.2021-2023年“上海出品”電影數量變化一覽(數據來源于貓眼專業版)

一、主流影像鐫寫中國精神,工業巨制拓新民族美學

2023年“上海出品”的主流電影呈現以下三個可供參考的趨勢特點,首先是在當下技術媒介轉向時代,采用“重工業”制作手段來打造極致的民族美學;其次,賡續往年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在多重文化維度上強化民族精神與家國理想;同時,商業價值大幅躍升,整體票房占據市場頭部份額。

(一)高新技術驅動,打造可視化民族想象

近年來,在技術與媒介轉向的語境下,踐行電影工業美學原則的創作實踐成為推進中國電影打開電影生產新格局、步入電影創作新時代的重要路徑。正如學者陳旭光所言:“在中國電影邁入新時代的緊要關頭,在票房奇跡和市場擴張的背后,中國電影工業基礎的薄弱成為制約其繼續發展的瓶頸?;诖?,中國電影工業的升級換代成為了一個緊迫的時代命題?!?為此,2023年上海電影積極加入探尋中國電影工業美學創作的隊列之中,并與主流影片的創作融會貫通,構筑起獨特的民族美學。

榮獲了第3 6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的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2》作為《流浪地球》的前傳,延續了科幻與災難的類型敘事?!坝捌澜缬^設定的是一種未來災難敘事和想象模式:太陽快速老化,急速膨脹,行將吞沒地球,人類建造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向新家園?!?在充滿憂患意識的未來世界想象之下,人類自發成為“命運共同體”。較于其他國家“方舟”“逐月”逃離地球的方案,中國“移山計劃”則秉承“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原則,是我國經典神話“愚公移山”故事的未來化想象敘事,將中華民族對于家園與土地的無畏堅守,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執著信念貫徹其中,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博愛情懷與永不言棄的民族精神。同時與科幻這一類型相契合,《流浪地球2》使用了全技術產業鏈搭建的擬真科幻世界,其“高概念”設定彌補了中國科幻電影業“想象力缺失”的縫隙,為我國重工業電影美學的完美實踐案例,也為中國科幻片真正與觀眾形成觀看契約產生了有效地推動效果。

由中國空軍和中國航天工業集團參與創作,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新主流軍事題材電影《長空之王》,斬獲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項。聚焦于中國航空業中“試飛員”的偉大職業,還原三次緊張驚險、極富挑戰力的試飛現場,塑造了中國試飛隊員在極限困境之中努力拼搏、保衛國家財產、堅毅不移的精神姿態?!堕L空之王》被稱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試飛員電影4,做到了對試飛員高速、顛簸工作狀態的技術性還原。導演劉曉世大量采用虛擬拍攝的高新技術實現在碧海藍天、昏黃沙漠、繚繞云層中戰機躍升、俯沖、盤旋等高難度動作的銀幕展示,進一步展示出我國人民軍隊的強悍戰斗能力和精神力量。本片成功將航天業中一直保有神秘色彩的“試飛員”團體帶入大眾視野,致敬國家航天工業各個崗位無私奉獻的人民英雄。作為新主流軍事電影中少有的航天題材,其技術突破與內容革新均為之后主流電影創作提供了不少經驗。

當然,年度最值得一提的當屬烏爾善執導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該系列影片規模龐大,有高達30億元的投資,近乎萬人的劇組,以及持續九年的打磨。劇組采取了一套標準化管理和工業化的運營模式,用全工業化產業鏈的手段鍛造出一個“封神宇宙”。它被譽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里程碑”。在這個產業鏈中,熱度最高的話題有兩個,一個是劇組組建“封神訓練營”,并推出多個外形與演技兼備的新人演員。最終這批新人演員吸引了一批忠實觀眾,成功實現了影片運營的長尾效應。另一個是影片定位為“東方神話史詩”。擔任美術指導的葉錦添借助“結合元明道教水陸畫、永樂宮壁畫的神仙族譜形象,以及北宋山水畫超然之氣韻和商周青銅器巫元素之精髓”5這一思路,將東方魔幻場景一步一步落實到現代置景當中,使得中國封神IP的神話想象得以具象展示。富有東方美學質感的畫面喚醒真正根植于中國傳統價值觀里的集體記憶與信仰,為中國傳統IP的改編踐行了全新的敘事美學路徑。影片最終斬獲了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攝影和最佳男配角(李雪?。?。

(二)厚植現實題材,繪就民族時代記憶

現實主義題材始終是中國主流影像創作重鎮,通過描摹不同時代“現實”傳達豐富的精神內涵。為紀念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陳凱歌精心打造影片《志愿軍:雄兵出擊》。該片與近年來《金剛川》《長津湖》《狙擊手》等志愿軍題材影片相呼應,共塑抗美援朝的時代記憶。與其它影片不同的是,它從時代背景、世界格局與國家利益等多個角度對抗美援朝事件進行了宏大的全景式敘事。盡管部分內容和人物還存在概念化等現象,但總體來說,該片還是對重大題材的全景式呈現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重磅推出的傳記電影《望道》在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單元中一舉拿下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片中伴隨著對陳望道篤定信仰、富于傳奇色彩人生的書寫,陳獨秀、俞秀松、施存統、經亨頤、戴季陶、蔡慕暉等歷史人物一一出場,展示1919年-1949年間中國社會沉浮巨變的側影。導演注入影片沉靜的“知識”力量,以沉穩、舒緩的筆觸書寫知識分子群體對真理的不斷探尋、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擁護和對信仰的無聲堅守。影片對陳望道形象的深刻摹寫、多處感人情節的銀幕再現引來網絡平臺上青年群體陣陣“先生大義”的感嘆。遺憾的是,本片沒有充分營銷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票房。

上海博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領銜出品的、程耳執導的諜戰片《無名》聚焦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中國共產黨諜報戰線上的無名英雄。該片突出之處是以諜戰類型作為基調輔以藝術性的整合:“《無名》充分利用諜影重重的懸疑故事,打亂故事展開的時間和空間秩序,通過閃回、復現、特殊線索設置,構造出一種特殊的觀影效果?!?這一“魔方化敘事”加之滬語、粵語的使用及殘酷與詩意的美學氣質營造是導演程耳個人化藝術風格的體現,也因此出現兩極分化的口碑評價。體育題材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由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改編自1995年天津世乒賽中主教練蔡振華帶領“國乓五虎將”擊敗瑞典隊員,重回巔峰的真實故事。為呈現真實的比賽現場,片中的擊球動作均摒棄特效,相關演員進行乒乓球集訓與突擊學習。同時,劇組邀請“五虎將”之一的馬文革與十八位進過國家隊、省隊的乒乓球健將前來指導。本片補足了中國人民引以為傲的國球記憶在銀幕上的呈現,所傳達的不畏艱難勇敢前行、直面人生困境的中國青春精神撫慰了當下惶恐焦躁的人心,激勵人們回望初心再度出發。張藝謀2020年就制作完成的《堅如磐石》今年終于得以上映。王一川評價其為“新時代中國式主流懸疑類型片臻于定型的標志性作品之一”。7影片以“反腐”為目的,以冷峻的筆觸講述當代青年警察在“黑白兩道”輾轉,層層揭開案件迷霧,引出深層次的官商勾結矛盾的故事。此外,雷佳音、孫藝洲、王迅等實力演員與張國立、陳道明、于和偉等數十位資深“戲骨級”演員聯合出演,為觀眾帶來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

改編自獲“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的云南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事跡的《我本是高山》,是對新時代文藝創作踐行“時代性”“社會性”使命的自覺實踐。其對張桂梅用高尚的人格、堅韌的毅力點亮大山女孩人生夢想的感人歷程的描寫,刻畫出了這一時代先鋒的動人形象。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也暴露出張桂梅信仰來源等部分內容上的不足,從而導致其在上映過程中遭遇了不小的輿論漩渦。該事件其實也是在提醒創作者“時代性”和“社會性”有著豐富和多元的內涵,特別是面對一個知名度如此高的人物,更要保持一個慎重的態度。

二、類型創作輻射百態民生,動畫電影豐富文化版圖

2023年的上海商業類型電影的創作也毫不遜色,22部商業類型電影票房過億元,更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兩部現象級影片狂攬74億元票房。內容上大力創新、深掘社會百態,極具人文觀照情懷,喜劇、犯罪/懸疑、愛情三種類型呈年度創作趨勢(如圖3)。其中,家庭元素分別與喜劇、愛情類型多次糅合創作,動作元素也時常滲入犯罪/懸疑影片之中。本年度上海動畫電影兼顧全年齡段,聚焦于中國傳統文化與意象的經典再現引起了中國觀眾“動畫狂歡”的潮流。

(一)勵志喜?。含F實關注多面社會,溫暖正義持續呈現

本年度上映的上海喜劇電影以“勵志”為核心指向,將車隊司機、程序員、墓地推銷員、自媒體博主、龍虎武師等職業在銀幕上攤開,在喜劇外衣的包裹下觀照各職業、各群體的“酸甜苦辣”。由易小星執導,喬杉、范丞丞領銜主演的《人生路不熟》以11.84億元獲得2023年五一檔票房冠軍,講述一對“不打不相識”的北方岳丈與南方女婿的爆笑公路旅程,通過諧音梗、巧合、文化差異、形象反差等手段制造笑料,引得觀眾爆笑連連。本片在喜劇基調上賦予溫暖的調性,如公路賊團“油耗子”的設置帶觀眾深入了解貨車司機群體的辛酸,對“油耗子”圍堵大戰的勝利則是對這一群體的關懷與美好愿景的寫照。同樣由易小星執導的《了不起的夜晚》創新性地將驚悚元素與喜劇調性相融合。自媒體團隊與驚悚片攝制劇組的碰撞給予觀眾獨特的觀影體驗——在歡聲笑語中“瑟瑟發抖”。本片成為年度最搞笑的恐怖片,也是最驚悚的喜劇片。影片聚焦劇組人員的職業狀態,雖然情節轉折設置較為局促,但仍深刻描摹了電影人對藝術的堅守,是現實社會電影行業中絕大多數劇組的縮影。

圖3.2023年上海地區出品院線電影類型占比一覽(數據來源于貓眼專業版)

《交換人生》以經典的“換身”巧合為敘事動力,講述一位事業有成的大叔與暗戀老師的少年換身的故事?!巴ㄟ^交換、混合、不斷重復角色的矛盾、分裂屬性,以形成不協調的喜感?!?換身后無法與家人相認環節的設置是對我國家庭關系的思考,這種奇“換”之旅是國人喜聞樂見的類型題材,將每位國人兒時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現實映于銀幕之上。王小列執導的《再見,李可樂》同樣著墨于超現實主義的幻想與溫馨的家庭題材,以兩次離別為對照點,已故爸爸化身小狗繼續守護女兒,女兒則在悲情又溫馨的成長道路上,理解了生命、愛情和親情的含義。該片“超現實”的設置彌合了觀眾對已故親人的幻想空間,鼓舞觀眾要相信“愛的魔力”并珍惜身邊的親人、朋友。

由董成鵬執導的《熱烈》斬獲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獎。影片將被視為亞文化代表的街舞搬上舞臺,通過對青年與中年這兩條內線的并列敘述,呈現理想與生活的矛盾,恰如其分的喜劇設置又讓觀眾笑淚橫飛,渲染出了不畏困難、勇敢前行的時代精神。黃渤監制、蘇亮執導的《學爸》通過三個不同家庭孩子的升學映射社會中家長“雞娃”、爭奪學區房的現象,頗有現實批判的力度。但影片過于理想化的結局引起網友質疑,稱其并未闡釋真實的教育問題,未提供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本年度非常遺憾的一部喜劇電影是由成龍領銜主演的《龍馬精神》。影片對成龍經典動作的復刻,經典片段的再現皆是致敬成龍,流露出對香港功夫片黃金時代的緬懷。但與情懷價值相比,本片內容輸出偏弱,最終反響不大。

(二)犯罪電影:直面女性現實焦慮,真相延宕設置出奇

2023年上海地區出品的犯罪電影持續穩定發力,有效關注社會議題,對于女性所遇生存困境的觀照也成為主要趨勢,真相的延宕設置契合敘事邏輯,多部佳作造就“全民狂歡”。犯罪電影無疑是2023年“上海出品”商業電影創作的類型“黑馬”。

《消失的她》以“中國孕婦泰國墜崖案”為原型創作,斬獲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單元最佳作品獎、最佳女主角獎(倪妮)?!断У乃贰皯蛑袘颉钡那短讛⑹陆Y構、對社會熱點的奇觀呈現與“女性議題”的設置,延伸出的恐懼與焦慮激起社會觀眾廣泛共鳴。該片與網絡社交平臺、各大媒體短視頻文本交織為一場“全民互動狂歡”,激起的回響形成了2023年度極為突出的文化現象。與《消失的她》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接力之作是以“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為宣傳口號的《孤注一擲》。本片做到了與網絡平臺的同頻共振,把短視頻文本中的碎片化信息和“網絡詐騙”熱點新聞串聯,揭秘中國境內外網絡詐騙全產業鏈的內幕,呈現極端暴力下的殘酷現實。電影藝術與社會現實的碰撞,精準擊中大眾的情緒痛點,影片借此警示受眾遠離“網絡詐騙”陷阱,具有較高的現實啟迪與教育價值。本年度犯罪影片極為突出的一大特征是“異國犯罪”。除上述兩部影片之外,曹保平執導的《涉過憤怒的?!芬矊儆诖?。本片延續曹保平一貫冷峻、凌厲與大尺度的創作風格。雖有幾處不合邏輯的敘事漏洞,但其充滿張力的聲音安排、魔幻現實主義的場景設置、獨具巧思的轉場與打亂時空的交叉敘事等先鋒藝術探索非常值得肯定。

《拯救嫌疑人》改編自韓國電影《七天》,講述金牌女律師被脅迫為罪犯做無罪辯護而陷入一場陰謀中的故事。影片嚴密的懸疑基調,給予觀眾“過山車”式的觀影經驗。在情感表達上,惠英紅與張小斐將母親能為女兒做出的隱忍程度與母女幾近瘋狂的撕扯狀態進行了極致的演繹,獲得不少觀眾的認同。由秦海燕執導的《我經過風暴》是我國第一部聚焦家暴題材的電影。因其拖沓、不合理的劇情設置導致口碑與票房遭遇雙重低谷。雖其在電影藝術層面未盡人意,但本片首開此類女性題材的先例還是非常值得肯定。麻贏心執導的影片《鸚鵡殺》將愛情與懸疑混搭,從女性視角出發講述了“殺豬盤”中女性反殺的故事。影片的敘事鏡頭充滿詩意,意在呈現細膩的心理狀態,是文藝風格與類型敘事的融合之作。

(三)關于愛情:“青中老年”齊探索,慣性創作失新意

2023年“上海出品”的愛情電影不再拘泥于青春愛情的書寫,而是對愛情再定位,將其擴散至中年和老年之愛。同時,奇幻童話愛情與地緣意象相結合、系列IP的經典延續等也共同塑造了本年度銀幕上的多元愛情。但青春愛情類影片套路模式根基深重,借助“學霸女+學渣男”“冤家變戀人”等套路卻失了新意。

韓延執導的《我愛你!》改編自韓國漫畫家姜草的同名漫畫,以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的身份亮相。本片延續韓延觀照社會、關懷弱勢群體的創作傾向,描寫了三對老年人的愛情,以氤氳在老年人之間深沉、靜謐的浪漫情懷為敘事底色,用死亡與愛情常伴常隨的生命狀態來闡述愛情的多義,呈現出老年人渴望愛情卻又深陷孤獨的際遇,破除了愛情電影固有敘事范式,是本年度愛情電影創作中的高質量作品。由李少紅監制、劉斯逸執導的《三貴情史》帶領觀眾進入一次富有童趣的奇幻探索之旅,講述了一個被設下“親吻詛咒”的男孩追尋真愛的故事。本片在視聽語言設置上非常出彩,暖黃的色調、散發光暈的朦朧景色、別具復古意味的古著服飾、城堡般的夢幻小城以及插曲演唱現場,共同搭建出一個超現實主義的童話世界,給予了觀眾曼妙、新鮮的觀影體驗。

關注“長沙”“夜晚”與“生活”的電影《長沙夜生活》由張冀執導。影片聚焦青年男女的邂逅及愛情。二人漫步長沙街頭,經過言語間的碰撞漸生情愫,這種新潮的愛情也為當下眾多青年人情感狀態的投射。同時,本片具有極強的地緣文化屬性,地標城市長沙的煙火氣與電影藝術交相輝映,將四條故事線相交并置在長沙的一個夜晚中,講述了一個融匯愛情、親情、友情、生活與理想的溫暖治愈的合家歡故事?!肚叭?:英年早婚》雖然延續著“前任”系列IP的“爆米花電影”屬性,但是較之以往系列作品,具有了更多的現實考量,增添了對于當代都市中年人的現狀探討,尤其是對“成熟愛情”背后的責任與孤獨進行了精神溯源,引發了觀眾的共鳴,收獲了不錯的票房。

陳哲藝執導的《燃冬》以文藝片的敘事范式對愛情、友情進行探討,雖入圍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展,但其未合理權衡電影的藝術個性與情節合理性之間的關系而招致爭議。三位主角間的曖昧、互傳冰塊、大尺度激情戲等詭異情節引來“罵聲一片”?!度级芬l的爭議為“文藝”導演們敲響警鐘,不能一昧地“孤芳自賞”,能否被他人接受也是電影作為公共文化產品的必備條件?!赌钅钕嗤犯木幾詮堭╁返男≌f《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影片從模式化的“青春純愛”基調展開,基于“學霸女+學渣男”“冤家變戀人”等創作套路,將一份貫穿于高中與大學的青澀又克制的愛情呈現于銀幕中。雖無過多新意,但此類型電影卻是每年院線大銀幕必備,作為一劑“引子”帶領觀眾回眸自己的青春歲月。

(四)動畫電影:IP改編占主導,啟蒙兒童與全齡觀影并行

2023年上海動畫積極踐行“內容為王”的制作標準,推出多部精品力作?!吨袊孀T》《長安三萬里》等作品創新出奇,深耕中國傳統文化,指向“全齡化”受眾?!冻夛w俠:樂迪加速》《搖滾藏獒:乘風破浪》等指向兒童類大電影則接續大IP系列內容,不斷開拓創新。

《中國奇譚》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原創網絡動畫短片合集,榮膺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動畫劇本獎等多項大獎。本片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講述了八個畫風各異、風格獨立的東方故事,涉及多部經典名著的改編與當代地緣文化的呈現,將東方美學、故土情懷、童年記憶、人工智能、宇宙邊界等從過去到未來的情懷與想象進行了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詮釋,彰顯了上海動畫對東方文化的美學內涵與哲學要義的藝術探索,預示動畫創作領域的無限可能與美好前景。作為追光動畫“新文化”系列首部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奪得第3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3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最佳動畫片獎。影片從高適的視角切入,演繹李白與高適二人浪漫曲折的一生,制作周期長達三年,以精益求精的特效制作攜觀眾穿越至唐朝盛世。影片建構了獨屬現代中國的“唐詩宇宙”。觀眾借此在互聯網上展開了一場回溯唐朝文化的考古之旅,對國民傳統詩詞文化的教育科普具有顯著的推動意義。只是片中將“洛陽”改編為“長安”這一環節可能對青少年產生誤導?;诖?,之后電影還需謹慎處置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之間的平衡。

“熊出沒”系列IP已成為連續十年春節檔期治愈親子的“常青樹”。本年度的《熊出沒·伴我“熊芯”》以14.95億元的成績成為兒童類動畫片的票房之最。本片契合社會情緒發展,將母愛、親情與當下盛行的“人工智能”巧妙融合,用明快的敘事方式呈現出對現實與倫理問題的思考,是“熊出沒”系列IP日趨成熟的標志,也是親子動畫電影提升思想境界的優秀范式?!稉u滾藏獒:乘風破浪》是由美國導演安東尼·貝爾執導、華誼兄弟點睛動畫影業有限公司(上海)參與出品的中美合拍動畫電影。影片以一場音樂選秀為故事線,融合了大量音樂元素,夾雜著對現實娛樂圈行業的諷刺,傳遞出對于理想要“不忘初心”的主旨表達。

三、作者電影托舉藝術格局,合拍電影推動異地交流

本年度“上海出品”的文藝電影進行了多種類型的融合創新,集中于對所謂“意義”和“真相”的內涵探索。青年影人攜其處女作脫穎而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天然關懷與對藝術語言的高敏感度成為這一群體的“初代標簽”?!皽酆吓摹币彩悄甓纫淮筇厣?,翁子光、邱禮濤、陳嘉上與麥兆輝等多位老牌香港導演的強勢加盟,使本年度上海電影呈現出多元文化互滲交融的積極面貌,為異地文化的交流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一)文藝電影:對“真相”和“意義”的關注與追尋

2023年“上海出品”的文藝電影以高度風格化的敘事特點與對電影本體表現形式的多重嘗試,彰顯出上海電影的藝術高度。由王紅衛、郭帆監制,孔大山執導《宇宙探索編輯部》一舉摘獲第5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青年評審榮譽·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該片以“偽紀錄片”的敘事形式,以“科幻+喜劇”的類型模式,講述現代版“堂吉訶德”追逐人生奧義的故事。與“流浪地球”系列硬科幻大片不同,《宇宙探索編輯部》聚焦“民間科學”這一小眾題材,采取“四兩撥千斤”的以創意取勝的藝術策略,以緩慢寫實的敘事節奏,塑造出驕傲又孤獨的浪漫主義者唐志軍這一形象。影片荒誕、沉浸、怪趣的敘事風格,以及片中隨處流露的詩性對白,共同印證本片是一部借著“探索宇宙”由頭,在形而上的哲學層面向內剖析人類存在意義的“詩意電影”。

魏書鈞執導的《河邊的錯誤》(如圖4)根據余華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而成,獲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藏龍單元最佳影片獎,入圍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第2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展。本片講述了發生在1990年代江南小鎮上偵查一樁犯罪案件的懸疑故事。在馬哲逐漸“發瘋”的過程中,觀眾被引入“無解”真相的迷局內。導演保留原著曖昧性的意味,將眾多魔幻的隱喻與現實的邏輯交叉,同時開放性的結局包藏多種意蘊。就如余華對本片的評論:你只要從中獲得一種感受,就可以把它裝進自己的口袋,永遠帶走。影片以隱喻眾多為藝術特色,但也因此被一些觀眾所詬病?!栋姿狻酚蓮埪删巹а?,首映于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等5項大獎,講述了中年男人谷文通與年輕女攝影師歐陽文慧邂逅并與自我和解的故事。影片以白塔作為承載情感的意象,將北京和北戴河兩城間的交通路線設置為角色與自己和解的心靈路徑,詮釋出個體命運的悲歡離合與生活中的諸多無奈,在緩慢沉靜的詩性敘事中展露導演張律對這個世界深沉的凝視。

表1.2023滬港合拍電影詳情一覽(數據來源于貓眼專業版)

(二)青年作者:極具藝術品格的處女作嘗試

青年導演群體擔負著為影視界注入新鮮“血液”的使命,本年度由上海影視公司支持的多位青年影人攜其處女作閃亮登上中國銀幕?!兑粋€和四個》由萬馬才旦監制,改編自藏族作家江洋才讓的同名小說,是青年導演久美成列的處女作。本片于2021年在第3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首映,時隔兩年初登中國銀幕,獲第16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久美成列)、最佳演員(金巴)三項大獎。影片以“到底誰是森林公安”為故事核心,講述青藏高原某林場護林員在森林公安、盜獵者幾方勢力之下周旋的故事??啻肢E的人物建構、藏地林區的場地選取、藏族語言與藏地配樂的適時使用,以及敘事題材的高度指向性共塑影片鮮明的“藏地新浪潮”風格。同時影片采用“羅生門”式敘事結構,融合警匪、懸疑、犯罪與西部等多種類型模式,刻畫極端情況下人性的陰暗與脆弱。無論是主題內涵,還是類型策略,該片均對以往藏地表達有所突破但又不失藏地電影的純然風范,因此是新一代藏地電影的先鋒探索之作。

與《一個和四個》秉有同樣強烈民族特性的影片還有喬思雪的處女作《臍帶》。作為一部蒙古族影片,全片的蒙古語,以及青綠的色彩基調共同奠定了蒙古族文化質感。影片多處長鏡頭對準草原、天空與河海等蒙古風光,呈現出緩緩流淌如油畫般的詩意畫面。導演通過對“臍帶”這一“由子牽母”的意象設置、兒子為母親收拾尿褥、哄母親入眠等反哺行為升華了影片情感?!半娪爸v述著個體生命與文化相互依存的融合關系,蒙古族牧民根據自然地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悠遠詩意的牧歌文化以及其生死相依的信仰理念,同時又將自己的個體生命融匯在牧歌文化中,生命在文化中得以延續、換代和新生?!?《臍帶》將蒙古壯美風光搬至銀幕之上,傳達出對親情、生命與死亡的多種思考,入圍第3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

《溫柔殼》是王沐編導的銀幕首作,曾獲2019年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創投·千渡創意大獎”,又于本年度一舉拿下第6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系列的最佳男主角(尹昉)、最佳女主角(王子文)與最佳導演(王沐)。該片聚焦在精神世界中受困的個體生命,采用“意識流”式的敘事手法,將心理世界與夢境進行同頻詮釋,助力角色互相治愈。尹昉、王子文用其純粹、扎實的演技與導演手持鏡頭的配合烘托出壓抑、沉穩但又挾雜溫暖的敘事氛圍。影片以真誠又克制的情感內涵表達了對邊緣人群的關懷與尊重,是對小眾現實題材的深入挖掘,也是青年導演投向現實社會悲憫溫厚的目光。

(三)“滬港”合作“港味”氣質凸顯,中美合拍力現工業美學

本年度“滬港”合拍片(如表1)有八部著眼于“犯罪”電影這一港片經典類型,一部關注家庭喜劇電影,香港地區老牌導演的“港味”氣質為上海電影注入獨特的文化魅力。同時,立足國際視野,上海華人影業有限公司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強強聯手,打造中美合拍經典IP“巨齒鯊”的重工業續作《巨齒鯊2:深淵》。合拍項目使本年度上海電影在“異質文化”交融互滲上的表現出色。

表2.2023年累計分賬票房過千萬的“上海出品”網絡電影(數據來源于貓眼專業版)

翁子光執導的犯罪傳記電影《風再起時》是本年度最具藝術追求的合拍片,獲第1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獎(梁朝偉),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兩項大獎與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等6項提名獎。本片由郭富城與梁朝偉聯手演繹香港“雙雄探長”在20世紀40-70年代間縱橫于“黑白兩道”的傳奇故事,刻畫了個體命運在歷史沉浮中的動蕩與不安。影片在藝術表現上頗具亮點,敘事節奏冷靜、沉穩,黑白畫面在綺靡艷麗的暖色調鏡頭中穿插,突出港式情調與復古韻味,同時運用粵語、滬語、英語與潮州話四種符合歷史情境的語言使觀眾沉浸式體悟歷史記憶??傮w來說,該片是中國香港電影對新文藝片范式的有力探索?!稊嗑W》是由黃慶勛執導的金融犯罪題材電影,將常規的槍戰、動作戲碼置換為網絡世界中的運算與交流,虛擬不可見的程序被賦予具象的畫面演示,控制者卓家俊被虛擬與現實內外兩層力量的疊加脅迫而成為“孤膽英雄”。雖影片后半段敘事邏輯并不嚴密,但其對網絡世界的創新呈現首開先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年度共映出四部邱禮濤執導的“滬港”合拍片,如《絕地追擊》與《掃毒3:人在天涯》分別從正反兩面講述緝毒警察與毒梟團伙的生死對決。前者改編自真實邊境惡性武裝販毒案件,突出緝毒警以命換命保家衛國的不易;后者延續“掃毒”IP,以剖析毒梟心理為主,是一部有黑幫意味的港式影片?!栋禋L暴》改編自周浩暉懸疑小說《死亡通知單:暗黑者》,圍繞“到底誰是Darker?”進行層層偵破。港式警匪片的經典題材與內地懸疑IP的結合是邱禮濤進行的一次全新探索與嘗試。邱禮濤的年度收官之作《93國際列車大劫案:莫斯科行動》改編自真實案件“中俄列車大劫案”,圍繞人民刑警崔振海、通緝犯瓦西里、搶劫犯苗青山三方勢力的周旋展開。片中火車劫案、摩托車追逐戰、槍戰、爆炸場面及蛇蝎美女等奇觀場面都滿足了受眾對于電影娛樂性的訴求。同時影片作為“國家行動三部曲”的終章,是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后的又一力作,持續傳遞主流正向的價值觀,塑造了有勇有謀、為人民群眾負重前行的中國警察形象,傳達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核心理念。

《別叫我“賭神”》是本年度“滬港”合拍片中唯一一部未涉及“犯罪”內容的電影,由周潤發領銜主演,影片畫面采用復古的高飽和港式經典濾鏡,是一部再現中國香港電影巔峰時期畫面風格的作品。但令人遺憾的是,該片過于俗套的戲碼影響了觀眾對它的接受?!皠e叫我‘賭神’”這一片名終究只成為影迷們緬懷“賭神”經典的念想,而未能真正趕超經典。

由本·維特利執導的《巨齒鯊2:深淵》延續《巨齒鯊》的設定,講述張九溟與喬納斯·泰勒一起探索深海奧秘的故事。演員吳京憑此片獲得第19屆中美電影節電影類最佳男主角獎。在中美合拍平臺上,中國盡可能地輸出東方文化,如片中直接點明張九溟的名字源于中國明朝大文人宋濂的“上凌霄漢,下燭九溟”。此外本片是一部“水下重工業”電影,巨齒鯊的肌肉線條、海洋中的奇特魚類、水下搖移的植物等多種特效細節共同構筑了一個奇妙又恐怖的海底深淵。上海華人影業公司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合拍的意義在于雙方交流影視制片的工業流程,從中汲取文化養料滋養本國電影產業。于我國而言,它則為中國電影公司獨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怪獸電影”做了相應準備。

四、網絡電影規范產業運作,內容創作遭遇“模式”困境

本年度的網絡電影市場運作逐步規范,影片審核機制再度升級,作為網絡電影的主要播放平臺,“愛優騰”三大視頻放映端均于本年度進行政策調整與創意升級,以推促市場良性運作,建設健康生態環境。愛奇藝官方平臺與優酷視頻官方平臺于本年度對合作影片準入要求中,明確表示將獲得“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國家電影局電影公映許可證”作為映出的必要條件,此條例直接提升網絡電影的硬核質量,向“減量提質”目標向前邁出重要一步。2023年上海出品76部網絡電影,較于2022年的99部、2021年的159部實有大幅度減少,票房方面有14部影片破“千萬大關”(如表2)。不可否認的是,在內容層面除了《抬頭見喜》《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等部分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保持了較高的藝術品質外,多數影片仍濫于犯罪、災難與驚悚題材的“模式化套路”產出,僅為“網絡平臺一現”。網絡電影高質量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本年度另一重要舉措是愛奇藝與騰訊分別上線微信小程序“愛奇藝網絡電影榜單”與“騰訊視頻創作平臺分賬榜單”,公開網絡電影分賬票房、日榜、月榜與年榜。一方面,公開透明的分賬給予創作者清晰的影片映出詳情以助于日后創作;另一方面,網絡電影排行榜的出現予以受眾最優觀影指南,間接完成影片宣傳,推動市場進行良性的產業循環運作。

本年度表現不錯的網絡電影主要聚焦于一批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其中由中國青年報社、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中國青年:我和我的青春》是本年度最具創新意識的網絡電影。影片由《旗幟》(導演周潤澤)、《看見》(導演林珍釗)、《尋找》(導演王晟赫)三個富有青春質感的敘事單元組成。周潤澤憑此獲2023年第六屆初心榜年度優秀網絡電影導演。該片以回憶錄式的敘事方式將北大荒時期的墾荒、“西北大開發”的支教與當代的公益助學三個時代的中國青年精神進行串聯,突出中國青年一脈相傳的勇往直前、自強奮斗、無私奉獻的青年精神與使命擔當?!短ь^見喜》《東北告別天團2》《大喜事》《東北球王》《二手搭檔》《小角色》《窮兄富弟》等一眾影片則披上喜劇外殼,以溫情的基調觀察現實社會中的職場現狀與百態民生,所傳達出的“治愈系”氛圍使人們獲得在現實生活中奮勇前行的溫暖動力。其中,上海楓海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抬頭見喜》獲得第六屆初心榜年度優秀作品推介-網絡電影單元獎項。影片串聯《姥爺勇闖元宇宙》《不低頭的熊》《二寶拯救戰》《變形計中計》四個單元,表達對“幼青中老”全年齡段個體際遇的關懷。此外影片對元宇宙、網絡直播等新潮話題的巧妙融合,以及流量明星、說唱歌手、“短視頻大V”的加盟,同時合家歡的結局和春節檔期的匹配,這一系列因素使其獲得近乎兩千萬元的網絡分賬票房,是上海網絡電影創新視聽與敘事的成功案例。

此外,“動作片”作為網絡電影吸納男性用戶的核心類型,本年度此類電影作品也有較為穩定的內容輸出,如《追龍番外篇之龍爭虎斗》(如圖5)由中國香港導演王晶、姜國民執導,陳小春、王浩信等演員出演,“港式”的敘事格調加之硬核武打因素為觀眾呈現了一份看點十足的動作“爽”片?!毒褤糁酰喊禋ⅰ芬浴盁o厘頭”風格取勝,將天才女狙擊手這一角色設定與喜劇、犯罪、動作題材相融,是一部創新出奇的禁毒影片,受到一眾網友的肯定,最終獲得2555萬元的網絡票房分賬?!都t色特工》是2023年優質國產諜戰網絡電影。影片敘事邏輯清晰嚴密、鏡頭畫面極具年代質感,高強度、快節奏的火車動作戲、槍戰、爆炸戲激烈且真實,各種反轉更是設置出奇,在滿足觀眾視聽需求的同時,也致敬了革命前輩的英勇奉獻。

圖5.網絡電影《追龍番外篇之龍爭虎斗》宣傳海報

2023年“上海出品”的網絡電影中有29部是IP改編作品,占據網絡電影總數量的38%,如此浩大的IP改編陣營之下卻只有《天龍八部之喬峰傳》《東北告別天團2》《聊齋畫壁》等少數影片達到了劇情連貫、邏輯縝密、畫面精美與思維創新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而如《御龍修仙傳3上古戰場》《大理風云之血蝴蝶》與《辣警狂花》等IP改編或自成“系列IP”影片的創作質量則不盡人意,或是缺少對于臺詞的精細打磨,或是內部邏輯存在自身相悖,或是喪失對創新視野的追求。與IP改編作品同樣不夠出彩的是驚悚/恐怖類型的網絡電影,這類影片因能夠快速吸引受眾注意力而成為網絡電影的創作重點。本年度“上海出品”的驚悚/恐怖網絡電影如《靈偶》《山村旅店》《木偶驚魂》等以兇宅探險、中式恐怖、靈偶/布偶、河底怪談為關鍵詞,多數影片遵循著同一套敘事模式,以發生詭異之事為開端,多人喪命為高潮,真相浮出水面為結果,真相往往是由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靈異事件。而實際上,制造詭異案件人的動機與影片的細節才是此類影片立意升華的核心。顯然,本年度多數恐怖/驚悚網絡電影僅以制造視覺奇觀為宗旨,并未擺脫模式化的創作套路,觀眾也由此不免產生審美疲勞。

相對而言,《入棺》有較強創新意識,將視野轉向現代社會環境,以“設計圈套轉賣老宅”為核心進行敘事,驚悚事件也更具感染力。由韓棟、陳紫函領銜主演的《紙人回魂》同樣新穎出奇,在恐怖基礎上融合親情元素,在結尾處反轉出人物間的情感關聯,使了解真相的觀眾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又深受感動。影片以精致考究的畫面呈現、扣人心懸的懸疑劇情與暖心治愈的立意結尾共同塑造了一部較為成功的驚悚/恐怖片,同時獲得了1870萬元的網絡票房分賬??傊磥怼吧虾3銎贰钡木W絡電影在進行IP改編與恐怖、驚悚類型創作時還需時時審慎處理,不斷提升影片創作質量,爭取打造全方位齊頭并進的上海電影格局。

結語

2023年,上海電影創作已基本得到全面復蘇,整體發展態勢良好,充滿活力,目標堅定,在穩步發展中有突破有創新,票房表現亮眼,業態豐富多元,在國家話語建構上積極應答時代需求,類型創作上滿足大眾需求,動畫品牌產生“破圈”效應,文藝創作保持住了應有標準,“滬港”、中美合拍推促多地交流,網絡電影持續“減量提質”建設??傮w來說,疫情之后的第一年上海電影創作提交了一個優秀的成績,我們期待來年“上海出品”有更好的表現。

【注釋】

1 2023年電影票房數據截至2023年12月26日。

2 陳旭光.論“電影工業美學”的現實由來、理論資源與體系建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6(01):32-43.

3 陳旭光.人類命運共同危機的“世界想象”與“中國方案”——評影片《流浪地球2》[J].當代電影,2023(02):26-29.

4 詹慶生.《長空之王》:國族敘事與時代文化表征[J].電影藝術,2023(03):97-99.

5 姜霖.靈性視覺的感官超載——與葉錦添談《封神第一部》的美術創作[J].電影藝術,2023(05):138-143.

6 范倍.《無名》:面向商業的浪漫與堅守藝術的奢華[J].電影藝術,2023(02):86-88.

7 王一川.《堅如磐石》與中國式主流懸疑片的定型[J].電影藝術,2023(06):55-61.

8 謝建華.《交換人生》:換身喜劇的混合術[J].當代電影,2023(03):21-24.

9 張衛.追根牧歌文化與尊重精神生命——電影《臍帶》評析[J].當代電影,2023(04):24-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