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檔案精品服務國際文化交流戰略的價值實現路徑研究★

2023-03-22 23:11王運彬尹夢熙楊天酬王小云
山西檔案 2023年6期
關鍵詞:精品國家文化

王運彬 尹夢熙 楊天酬 王小云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湘潭 411105)

2023 年10 月7 日至8 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以“七個著力要求”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其中指出要“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啟示著“文化走出去”理應成為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尤其是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一方面需立足于中國,展示中國文化魅力、提高我國國際話語權,另一方面要放眼于世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檔案見證歷史、昭示未來,具有民族的、國家的、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意義的代表性資源精品(諸如中國最具文化價值的檔案信息資源)、制度精品(諸如中國檔案管理實踐的體制機制優勢)和學術精品(諸如體現中國學科特色的專屬理論及依此編纂的文化作品)所凝聚而成的中國國家檔案精品,[1]既是中華歷史與文化的記錄者,也是中國優良傳統精神、思想與智慧的集成者。中國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承載著展示中國的國家形象和承擔國際交流的重要使命。時任國家檔案局長陸國強在2023 年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指出,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 年重要任務之一便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在發揮檔案獨特作用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上下功夫”[2],以“推動檔案申遺、加大宣傳力度,拍攝文獻紀錄片”等方式來實現“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等宗旨的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有著深刻的必要性、必然性與緊迫性。必要性基于眼下所需,凸出“不這樣,肯定不行”,揭示走出去的顯著效益;必然性基于未來趨勢,凸出“趨勢這樣,唯有如此”,揭示走出去的發展態勢;緊迫性基于現實困境,凸出“不這樣,可能不行”,揭示走出去的嚴峻挑戰。探討這三個性質,是對凝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國家檔案精品的文化基因、世界意義及其實現途徑的深入詮釋,更是把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到檔案事業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中去的重要途徑。

1 政策支持與研究現狀

1.1 政策支持情況

近年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重要性,對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圖書、出版、文博、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涉及文化交流的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各種文化外宣政策,其中,檔案部門以申報世界記憶和推廣中國的世界記憶為契機,大力推動以檔案為載體的中國文化海外宣傳??傮w上,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各部門的相關政策和檔案部門的頂層規劃已成體系,為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提供了制度支持。

第一,國家頒布的法律或政策文件主要強調了“文化走出去”的內在價值(見表1),提出“文化走出去”旨在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加強中外人文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為追索流失檔案、擴大文化產業等行動提供了宏觀指導。

第二,各級各類文化部門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文化走出去”的政策,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目標,站在文化產業構建的高度規劃文化走出去的實現路徑。例如,國家檔案局頒布的《2022 年全國檔案宣傳工作要點》(2022 年3 月),提出以拍攝專題片的形式宣傳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商務部等27 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2 年7 月),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平臺和行業領軍企業;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關于加強旅游服務質量監管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2021 年5 月),提出推動“中國旅游服務品牌”走出去,發布的《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1 年3 月),提出充分發揮群眾文藝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19 年8 月),提出實施“視聽中國——公共外交”播映工程以擴大文化交流。上述政策文件規劃了“文化+”的產業布局,以競爭和合作并存、傳統與創新兼容的方式促進“文化走出去”。

第三,從各地區“十四五”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來看,地方檔案部門為響應國家號召和上級部門要求,多從“文化走出去”的基礎——檔案資源開發與建設入手,為各相關部門制定了資源建設指南。一是從地域特色文化入手,例如,湖南省檔案館指出要打造具有湖湘特色、湖湘品牌的檔案文化精品,海南省檔案館指出要加強農墾歷史檔案資料和瓊劇、黎錦等海南傳統文化檔案的收集。二是從全面記錄新時代新成就入手,例如,陜西省檔案館指出要多載體開發紅色檔案、脫貧攻堅檔案、抗疫檔案,四川省檔案館指出要開展紅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口述史料采集。三是從檔案資源數據庫入手,例如,江蘇省、湖南省、江西省等檔案館分別提出整合全省紅色檔案資源,建成各具特色的紅色檔案資源數據庫。

1.2 學術研究現狀

國內檔案學界基于“文化走出去”的系列政策與要求,圍繞“檔案外宣價值”“檔案敘事創新”“檔案資源開發”展開了深入研究。第一,檔案外宣價值。一方面,學者們直面問題,喻國明[3]、湯玲玲[4]就中華文化跨文化傳播、檔案宣傳工作國際化指出了價值實現存在的困難與障礙。另一方面,學者們各抒己見,張斌[5]基于中國特色檔案學話語體系構建、王小云[6]基于增強文化自信、丁文霞[7]基于國家形象構建、湯開建[8]基于專業檔案交流互鑒,探討了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的歷史經驗與實踐路徑。第二,檔案敘事創新。在數字技術發展、全媒體興起的背景下,需創新檔案敘事模式以講好中國故事。[9]黃霄羽[10]構建了檔案故事傳播助力國際傳播能力的呈現方式;陳琴[11]以南京大屠殺為例,提出融合“互聯網+”開發南京大屠殺檔案以促進創傷記憶國際認同;董韶華[12]從跨媒介敘事、重視敘事內容、拓展敘事空間等方面分析了檔案敘事特點,并提出優化敘事模式的策略。第三,檔案資源開發。檔案資源的開發建設是傳遞國家歷史與文化內涵、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基礎。在提升國家軟實力方面,覃兆劌[13]認為要深層開發能夠說明國家優勢、國家形象和維護國家利益、有助于外交的戰略性檔案信息。在文化國際認同方面,高勝楠[14]認為應基于歷史文化和法律政治雙維度構建檔案資源;王玉玨[15]認為要在傳統“官方敘事”檔案工作的基礎上,融入“民間敘事”檔案,通過多元主體、多種形式、多維內容講好中國故事。

國外學者主要圍繞“提高國家對外聲譽”和“實現民族文化交流”展開。第一,通過檔案構建民族歷史記憶,提高國家對外聲譽。Ndoye[16]認為檔案資源在國家形象培養和聲譽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Gupta[17]指出檔案文獻“印度手稿寶藏”(Vijnananidhi)提升了印度語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Tedd[18]指出威爾士民族記憶檔案資源平臺讓國際觀眾了解威爾士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二,通過開發檔案文創產品,實現世界民族文化交流。Brokalaki[19]解析了希臘向世界宣傳希臘社會文化、政治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路徑;Sreekumar[20]闡述了印度塔塔鋼鐵公司廣告檔案的國際推廣案例,指出檔案文創在印度國家文化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Netshakhuma[21]為開發非洲國民大會婦女聯盟檔案,在研究南非解放斗爭、女性社會貢獻、甚至是構建人類文化共同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總體而言,國內外學者都已經認識到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對于本國以及國際社會的價值,且能從敘事創新、打造品牌、產業驅動等多角度研究走出去的路徑。當然,在凝聚前述實踐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如何更加全面系統地闡述國家檔案精品的本質及其走出去的意義,厘清必要性、必然性和緊迫性是重要前提。

2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服務國際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2.1 服務話語體系構建

習近平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2]顯然,以中華文明為基礎,構建彰顯“中國特色”的“中國文明觀”話語體系,是國家檔案事業深化合作交流和服務大國外交的可行路徑。例如,2023 年度全國檔案工作部署要求的“深度參與國際標準研制,加大國際標準采標力度,分享我國標準化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國影響力和話語權”[23],啟示著檔案事業在構建中國標準國際話語上肩負重任。當然,不止于標準,于檔案部門而言,基于檔案的資源優勢、治理優勢和推廣優勢,來建設好、講述好和傳播好彰顯“中國特色”的“中國文明觀”話語體系,在當前國際環境下不失為一種切實、有效、可行的方案。

第一,檔案具有詮釋“中國特色”國家特征的多種資源優勢。我國豐富的檔案資源完整記錄了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為研究和理解其歷史與特色提供了重要依據。例如,從甲骨文到現今的簡化字的連續演變,均在甲骨文等國家精品檔案中顯現出來,體現著獨特的語言(傳承好);全體中國人脫貧以及民族復興的歷程,均在脫貧攻堅檔案等新時代新成就的檔案記錄中顯現出來,體現著獨特的人口規模(超大型);中國自古以來的“大一統”歷史傳統與國家認同,均在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第二歷史檔案館為代表收集的歷朝歷代歷史檔案中顯現出來,進入新時代以來的“共同富?!薄耙匀嗣駷橹行摹钡陌l展理念,均在脫貧攻堅檔案以及疫情防控檔案中顯現出來,體現著獨特的政治(大一統、共富裕)、獨特的歷史(超悠久);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以家庭、家族、宗族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不同于西方個人本位的價值觀,均在獨具中國特色的譜牒檔案、僑批檔案中顯現出來,體現著獨特的社會(集體主義、愛國主義);中華文明的延續、博大與融合,還體現在56 個民族的和諧共處、同步發展與共同富裕,均在反應邊疆特色、民族特色的檔案資源中顯現出來,體現著獨特的文化積淀(超深厚)和獨特的疆域國土(超廣闊)。

第二,檔案具有詮釋“中國特色”國家制度的綜合治理優勢?!坝垒釞n案的政治底色是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與基礎”[24],檔案工作以“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為職責,崇尚將中國共產黨與國家、與人民的利益協調一致,形成了“集中統一”的檔案管理體制。具體而言,政治領域,發揮檔案開放及政府信息公開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公民參政議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經濟領域,發揮信用檔案、房地產檔案、人事檔案等各領域專業檔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社會領域,發揮電子檔案法律憑證優勢在保障社會規范運行及保障弱勢群體權益、檔案賦能社會治理優勢在調節各群體社會關系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領域,把握檔案文化交流主動權,發揮檔案在留史、育人、對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生態領域,發揮檔案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體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的重要參考作用。最終發揮中華民族共同體檔案在凝聚共識、維護統一方面的強大支撐作用。

第三,檔案具有詮釋“中國特色”國家模式的多重推廣優勢。實踐理性、強勢政府、民生為大、漸進改革、對外開放、三力平衡等國家模式使得反映各項實踐活動的檔案具有天然的推廣優勢。中國的檔案工作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古代以編史修志為核心的檔案文獻編纂活動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橋梁,現當代建立的完整的檔案館網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現實根基,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世俗性(實踐理性)、也體現了源遠流長的統一執政集團傳統帶來的文化連續與實踐優勢(強勢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檔案服務理念深入人心,檔案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民生檔案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完整反映和服務了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建設歷程(民生為大)。通過完善與修訂檔案法明確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增進局館協同、加強基層檔案機構履職能力建設(漸進改革)。我國檔案學發展至今,都是有選擇地適應外部世界、有選擇地學習別國經驗,諸如形成了自己的全宗理論、文件運動規律等,總體上以我為主、絕不盲從(對外開放)。鼓勵、引導、規范社會力量參與檔案事務,實現政治力量、社會力量、資本力量的動態平衡(三力平衡)。檔案工作的模式既是全面反映國家模式的一個縮影,又是宣傳檔案成就的一個契機,還是擴展檔案價值的一個創新。

2.2 助力海外文化交流

在國際交往中,文化交流具有獨具一格的特殊優勢,習近平指出“如果說政治、經濟、安全合作是推動國家關系發展的剛力,那么人文交流則是民眾加強感情、溝通心靈的柔力”[25]。國家檔案精品既覆蓋了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又覆蓋了傳統技藝、藝術、人文等領域,尤其是一國民眾與另一國民眾之間于共情、紐帶、交往之處所形成的檔案,具備助力文化交流的天然優勢。

一方面,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可以助力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習近平提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26],對外宣傳應貼近外國民眾的欣賞習慣與審美情趣。例如,蘇州、大連等地舉辦的路上絲綢之路檔案海外展,以古代“絲綢之路”之歷史脈絡襯托當今“一帶一路”之戰略規劃,當中國文化既與他國的過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古代的絲綢貿易往來,又與他國的現在有著命運與共的關系——如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能以雙邊甚至多邊的故事和共識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又如,圍繞“講好紅色檔案里的中國故事”豐富傳播手段,上海市檔案局推出“紅色照耀中國——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人”展覽,中外反響熱烈,“國際友人眼中的……”一度成為網搜“熱詞”。

另一方面,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可以助力中國文化的“國際認證”。一是國際官方的書面認證,是深化文明互鑒、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重要指征。例如,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之后影響更大、評價更高,其舉辦的學術研討會、精品展示會、僑鄉聯誼會等更易被展出地的政府和人民接受。[27]二是世界人民的心理認可,是講好中國故事、檢驗文化推廣質效的重要標準。僑批檔案讓菲律賓人民更加了解“熱愛祖國、吃苦耐勞、勇于開拓”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饵S帝內經》與《本草綱目》多語種譯本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讓西方民眾理解中醫藥文化“以人為本、效法自然、和諧平衡”的人文精神。

2.3 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基石之一,文化自信,也是新時代包括檔案工作在內的所有文化事業以及其他各項工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對于中國檔案的文化自信而言,則少不了國家檔案學術精品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堅持開創具有國際范式的中國特色檔案學術研究理論自信,不斷在與國際檔案學術思想的交融中形成自己的話語權,是檢驗中國檔案學術自信的標準,也影響到資源、制度、文化等相關領域的自信自強。

一方面,惟有通過交流,才能凝結出中國檔案學術理論精品。中國檔案學基礎理論體系分為初創期(1949-1977 年)——檔案學建設從被動學習國外到主動發展特色的轉變;發展期(1978-1996 年)——檔案學學科體系進一步完善、檔案學理論的國際化進程開啟;成型期(1997 年至今)——中國檔案學基礎理論體系逐漸完善和成熟,中國特色檔案學理論體系進一步發展。[28]尤其自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中國開創了獨具特色的數字人文、計算檔案學等前沿領域理論,檔案學基礎理論的現代感逐漸凸顯。2019年,覃兆劌教授等在檔案學國際權威期刊《Archival Science》發表了題為《檔案事業三字經:中國檔案事業的演進》的文章,[29]簡明扼要地展示了中國檔案學的演變歷程,闡明了中國檔案事業的“變”與“新”。中國特色的檔案學術理論正是在上述與世界各國檔案學界的交流過程中實現自我完善和逐步推廣的。

另一方面,惟有通過揚棄,才能創新出中國檔案學術理論精品。在中外學術交流中肯定中國本土的檔案學術理論發展成就,在汲取外國檔案學優秀經驗中剖析自我不足,在“舶來理論”取舍和“本土理論”審視中,把握檔案學術理論主心骨——“中國檔案學是一門以揭示檔案現象的本質與規律為目的的學科”[30],將“獨創性、構造性和超前性”作為衡量和批判檔案學理論的標尺,以此不斷審視和提升檔案學術品質,逐漸擴大本土檔案理論在國際檔案學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尤其是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本土化管理實踐的檔案學理論體系,從菲利普·布魯克斯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到何嘉蓀的“文件運動規律研究”,從謝倫伯格的“文件雙重價值論”到覃兆劌的“檔案雙元價值論”等,形成了反映中國實踐、服務中國發展的檔案學術理論精品。

3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服務國際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3.1 必然走出去由國家檔案精品的本質決定

身的歷史問題,應把歷史現象放到更大的范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盵31]中國歷史具有顯著的連續性,其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是世界審視真實歷史的必然需求。反擊歷史虛無主義,“反擊”的武器之一,就是紀實中國歷史的國家檔案精品,而“反擊”的場域就是把“走出去”當作遴選“高質量國家檔案精品”的“施工地”。例如,2015 年中國國家檔案局與俄羅斯聯邦檔案署共同舉辦《中俄聯合抗擊法西斯勝利70 周年檔案展》,用中俄珍藏二戰檔案戳穿波蘭、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篡改二戰歷史的言論。又如,2017 年,中韓雙方共同披露了一份館藏于浙江省金華市檔案館、載有135 名“慰安婦”資料的《金華雞林會會則及名簿》,有力反駁日本右翼聲稱慰安婦不存在的謬論。中國的檔案精品見證了世界的歷史真相,國際文化交流必然推動中國檔案精品與世界檔案精品的合璧,成為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的有力證據。

本質之二,檔案的聯系,實為多維的。有機聯系不僅于一國行政范圍之內,還應著眼于全世界范圍來審視有機聯系。例如,追索散失海外的珍貴檔案文獻,“追索”的根據之一,就是國家檔案精品的多維有機聯系,而“追索”的場域就是把“對外交流活動”當作完善“高質量國家檔案精品”的“催化劑”。由于歷史原因,很多珍稀善本流失境外,但已簽訂的公約、訴諸法律、積極購買、外交談判等措施都不能完全解決流失檔案的追索問題?;粽澜ㄗh國家來主導追索活動,[32]既證明我國“走出去”追索流失檔案的決心,同時增強追索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例如,通過合作出版帶回流失檔案,諸如《俄藏敦煌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顧維鈞回憶錄》(中華書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蘇文化關系檔案文獻匯編》(中國國家檔案局、俄羅斯聯邦檔案署);又如,合作建立數據庫,2014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與美國胡佛研究所合作,將陳誠、胡宗南保留的20 余萬頁中共文獻數字化;再如,合作展覽,2019 年國家檔案局主辦“錦瑟萬里,虹貫東西”絲綢之路歷史檔案文獻展,捷克國家圖書館等共11 國圖書館提供了珍貴的檔案材料?!坝袡C聯系”是國家檔案精品的本質屬性,分散在境外的檔案文獻要想與國內的檔案文獻合璧,惟有走出去。

本質之三,檔案的記憶,也是共同的?!懊\與共”不僅適用于形容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的大趨勢,而且適用于全人類的共同歷史。例如,組織南京大屠殺檔案的申遺,“申遺”的根據之一,就是國家檔案精品的人類共同記憶,而“申遺”的場域就是把“對外交流活動”當作集成“高質量國家檔案精品”的“粘合劑”。中國的悠久歷史與先進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刻影響,于國際社會而言,中國檔案承載的記憶也是世界的記憶。例如,南京大屠殺是全球二戰慘痛歷史的一部分,中國通過檔案編纂、國際展覽等方式,成功爭取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南京大屠殺檔案》得以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又如,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在探討《清代科舉大金榜檔案》是否入選時,一些亞洲國家專家深度闡述了科舉制度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為《清代科舉大金榜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持。[33]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是中國貫徹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必然結果。

3.2 必然走出去由國際文化交融的趨勢決定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既由其內在的本質屬性決定,也由其外在的發展趨勢決定。國際文化交融無處不在,這一趨勢下推廣特色化的國家檔案精品,如同順水行舟。2001 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預示著中國已經完全融入到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之中,而且是一次主動的全球化,體現的是中國在國際文化交融過程中的自信自強。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參與了許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從文化名錄看,截至2023 年9 月,中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共43 項,居世界第一;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共15 項,居亞洲第二,世界第九。從國際活動看,一是宣傳中國文化,例如在世界文化協會組織的第43 屆、45 屆法國加納國際文化藝術節上,展現了川劇變臉等代表性中華藝術;又如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愛與和平·純石之夢”唐卡展(2023),向世界展現了獨特的藏族唐卡文化。二是學術、技術互鑒,例如2019年ICA 國際檔案大會上中國團隊展現了 “電子文件管理理論”“數字人文”等中國特色檔案理論。三是展開制度交流,2021 年全球檔案館館長論壇上,中國將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新《檔案法》)《“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等中國檔案方案帶入全球視野。文化交融下的各類交流活動都推動國家檔案精品必然走出去。

3.3 必然走出去由海外文化利益的維護決定

海外文化利益包括“文化產業收益和國家軟實力提升所帶來的積極影響”[34]。當前,海外文化利益日漸凸顯,國家檔案精品在維護國家海外利益上可發揮重要作用,其走出去,既可視作國家海外文化利益的核心內容,又可視作維護國家其他海外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牽涉到文化與安全兩個層次。

基于文化層次,最為貼近國家檔案精品的屬性與既往走出去的路徑。以中國文化精品入選國際組織各種名錄為例,入選則意味著海外文化利益的蛋糕做大,若未入選則意味著當年的海外文化利益增量較少。入選前后的各種外展、造勢、宣傳,不僅為這塊“蛋糕”添磚加瓦,而且也為“蛋糕牽涉的國家發展戰略”上的經濟利益、安全利益、外交利益保駕護航。閩粵兩省聯合成功申報的世界記憶——僑批檔案,既為中國的世界記憶增光添彩(即文化之內容),又為中國的海絲戰略柔性賦能(即文化之工具)。

基于安全層次,習近平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將文化利益納入到國家安全的范疇。我國的跨國企業在跨境業務中產生了大量重要的境外檔案,加強對企業境外檔案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35]徐擁軍認為如果我國企業境外檔案管理同時遵循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和我國的法律,會面臨境內外具體法律規定的沖突,[36]王英瑋認為新《檔案法》仍未對上述問題做出規定,在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國外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的環境下,思考跨國企業境外檔案的安全問題也應成為題中之義。[37]換言之,解決此類問題,既為國家的檔案安全提供保障(即安全之內容),又為國企的經濟往來保駕護航(即安全之工具)。

4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服務國際文化交流的緊迫性

4.1 提升文化自信面臨的內部挑戰

“著力解決好失語‘挨罵’的問題,使中國真正的‘強起來’,實現民族復興”[38],是進入新時代不斷堅定和提升文化自信所致力的目標。但在國際文化交融和中西文化比較的大趨勢中,對我國文化自信的沖擊客觀存在。

一是社會深刻變革帶來的文化轉型。全球文化的交融碰撞、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內容產業的日益壯大培育了繁榮昌盛的文化市場,但諸如擺爛文化、二次元文化等青年亞文化將消解主流文化對青年的思想引領功能,[39]影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主流文化在“凝聚共識、安頓人心”上的支撐性作用。二是主流文化話語權在文化轉型中缺失。當前我國文化生態中,不同程度存在主流文化疲軟、亞文化興盛、反文化猖獗的現象。[40]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國主流文化之一,但自媒體時代下主流官方媒體逐步失去話語權,去中心化、圈層化、泛娛樂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41]面臨陳雜繁蕪、善惡難辨的亞文化/反文化時,加之以資本市場的無序驅使和工具理性的弱化,人們對于革命文化的敬畏之感、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崇仰之心也就自然被削弱了。三是虛無主義的趁虛而入。文化轉型的驅使加上話語缺失的影響,文化、歷史虛無主義極易在開放多元的文化交融環境中趁勢而入。例如,毛澤東主席曾經的檔案管理者齊得平通過大量檔案材料詳細闡述了《毛澤東選集》均是毛澤東主席自己所作的真相,這是對署名羅冰撰寫“污蔑《毛澤東選集》起草過程”一文的最好回擊;又如,時任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通過大量檔案材料論證了抗美援朝的正義性,這是對“2021 年署名網名羅某平試圖全盤否定抗美援朝”[42]一事的最好回擊,對反擊歷史虛無主義做出了檔案行業的貢獻,但虛無主義不會自動消失,也不會靜止不變。

4.2 國際文化交融面臨的外部挑戰

國際文化交融并不是均衡平等的,可以視作基于各國綜合國力的文化競爭,西方文化的滲透是長期的、全方位的,對我國社會發展與傳統文化復興構成巨大威脅。[43]例如,外交領域西方國家傾向于以所謂的“價值”“概念”“標準”等構建自身的話語體系,并在體系內掌握話語權,占領文化制高點以實現干涉他國內政的目的。[44]從國家檔案精品涉及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講,這種挑戰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侵蝕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張通過自由自律、權利責任相統一來彰顯個人價值,但是西方國家卻奉行文化帝國主義,試圖侵蝕我國較不發達地區與資本主義語境下個人主義相悖離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脫貧攻堅檔案蘊藏的“共富文化”理所當然應該成為鄉村地區文化的主流。但是,部分農村的文化教育流于形式,給了西方帝國主義文化以可乘之機。[45]例如,傳遞孝文化與愛國主義的《花木蘭》,好萊塢同名電影卻將該故事作為推崇個性獨立等美國主流文化價值的工具,在我國農村掀起了釋放個性發展、不尊敬孝老的小股風潮。[46]

第二,矮化先進文化。先進文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培育的一種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文化體系。但西方發達國家常常打著“自由”“民主”等旗號,并將其標榜為所謂的“普世價值”,營造出強烈的文化優越感和價值偏見來看待中國。[47]例如,針對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勝利,西方國家視而不見,主張經濟私有化、市場化、政治上不干預、不調控,以其欺騙性和隱蔽性在中國多元文化場域暗流涌動。又如,西方國家假借“民主、人權”等名義對我國新疆地區的人權問題發起不實指控,妄圖糾集烏合之眾抵制我國新疆生產的棉花。[48]隱藏著濃厚階級色彩、霸權思想的普世價值觀正動搖人民的價值觀,以否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與偉大。

第三,轉換特色文化。要守住中華特色文化,就是要守護好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49]中華優秀傳統武術文化彰顯著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思想,但是在西方掌握現代體育話語權的環境下,淪為西方現代武術文化的“東方變種”。[50]廉同輝等指出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海外推廣中時常遭到國外民眾的誤讀、增值解讀或減值解讀,再加之語言差異問題,導致非遺項目的認同感較低。[51]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轉換”,背后都隱約可見西方國家對中華文化的傲慢與偏見,都是部分反華人士否定中華文化的借口與手段。

5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可行路徑

5.1 以底線思維做好“防”的工作

防,即堅持“以我為主”。以農村農民的文化建設為例。其一,在檔案資源體系建設以及賦能三農建設上,可以進一步規范鄉鎮、社區、農村的建檔工作,尤其是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背景下小微企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檔案服務工作。其二,在農業農村農民相應的權益保障上,開展農村勞動人口流動、社會優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救治等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檔案服務工作。其三,在涉農文化建設上,落實《規劃》提出的“新時代新成就國家記憶工程”,檔案部門既可以全國一盤棋、凝聚出中國特色的農業新文明、農村新文化、農民新形象,又可以兼顧各地特色、實時實地記錄下不同地區各有千秋的脫貧之路、共富之路?!胺馈本褪菍覚n案精品建起來,尤其是將其中的“資源精品”構筑成為一道中華文化的“萬里長城”,即以資源來防。

5.2 以開放姿態做好“變”的工作

變,即堅持“開放包容”。變的核心和途徑是“增強中國文化領導力的產業實力”和“打造提升中國文化的話語體系”。當今世界我們要“變”的對象是占據世界主流話語權的西方文化,“變”的過程是西方文化進入我國國門之后對其進行的一種轉變,國家設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對其管轄,檔案部門要做的便是服務與賦能此項工作。由于有關某個主題的檔案往往不一定保存在一個檔案館,因此“加快推進檔案開放”“提升檔案利用服務能力”“加大檔案資源開發力度”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全國所有檔案館網建設一盤棋的制度體系下,可加快推進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一站式查詢利用服務,以及“深入挖掘檔案資源,及時精準為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等咨詢服務?!白儭本褪前阎袊鴻n案制度優勢發揮出來,尤其是將其中的“制度精品”轉變成各條戰線的“后勤保障”,即以制度來變。

5.3 以交融方式做好“合”的工作

合,即堅持“為我所用”。就檔案學界來講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客觀對待國外檔案學術理論,尤其是用歷史的態度對待誕生于世界各國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政治環境下、不同文檔事件中的檔案學術理論,將其中的適用性、時代性、普遍性予以總結、區分和歸納。二是理性對待中國檔案學術理論,尤其是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中國歷史上各種經典的檔案管理制度和經驗,尤其是新時代以來誕生的解決中國問題、服務中國發展、彰顯中國特色的檔案管理制度和理論。三是平等對待中外檔案學術理論,不能犯“西方理論高人一等”“英文文獻評價優先”等錯誤,也不能犯“誕生于異域的理論解決不了中國的事情”等錯誤,努力做好兩者之間的交流、譯介、融通工作,尤其是提煉出解決檔案領域世界各國普遍問題的共通理論?!昂稀本褪前褔覚n案精品突顯出來,尤其是將其中的“學術精品”建設成為溝通中外各國的“學術橋梁”,即以學術來合。

6 結語

2003 年,習近平考察浙江省檔案局(館)時指出,“檔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檔案工作正在走向依法管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正在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國家檔案事業則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在全球文化交融愈加精彩紛呈、也愈加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如何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推動當前國家檔案事業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好地依法管理、更好地走向開放、更好地走向現代化,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必將還是學界的研究重點,本文的初衷,正是來源于此。

國家檔案精品走出去,既能使世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我國文化,又能提升我國在全球范圍內的話語權。時至今日,中國檔案精品走出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距離服務大國外交、服務文化自信、建立與綜合國力相匹配的檔案強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只是拋磚引玉,如何利用檔案向世界展現出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還需學界同仁一道共同探索。相信隨著中國國力的逐漸增強以及高質量對外開放格局的逐漸形成,中國的國家檔案精品還將朝著范圍更廣、種類更多、影響更大的方向走出去。

猜你喜歡
精品國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誰遠誰近?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心經精品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賣·精品薈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