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類高校設計專業課程思政的內容建設研究
——以產品設計專業教學為例

2023-03-23 15:13王安旭楊顏銘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造物產品設計思政

王安旭,楊顏銘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2020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把在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1]。教育界開始認識到人才培養不僅僅要進行專業能力的培育,更要注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在藝術院校中,設計學科與表演學科的專業特征有很大的不同,思政建設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表演類學科的思政往往體現在題材的選用上,但是設計學科與生產實踐結合得比較緊密,面臨的問題比較復雜,很難從題材上尋找突破。因此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需要下大力氣進行研究和構建。

一、分析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

產品設計教育在我國已經開展有四十年余時間,經歷了從零開始到逆境成長的過程,期間面對國內和國外發展的變化,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教育工作者。其中包含著學生思想方面的,也有專業建設方面的,二者經常是交融在一起,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使得問題變得復雜。面對當前的課程思政教育,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 對西方設計思維辨別能力的缺失

我國的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起源于20世紀70、80年代,當時我國正面臨著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我國的輕工業產品設計經歷了長期的計劃經濟階段,幾乎處于休眠狀態。當它醒來的時候,面臨的是西方發達國家“遙遙領先”的現狀,我國的產品設計必須向西方國家的發展成果吸取養分。在最初的一二十年之中,通過學習德國的包豪斯設計教育,短時間內建立起了我國產品教學的基本框架。產品設計專業目光所及盡是西方研究成果,自然產生了虛心學習的心理。虛心求教也使我們對西方設計缺乏思辨能力,將西方優秀的工業設計思維和后來衍生出來的各種設計思潮一并收納,對中國的設計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干擾。學生們正是處于思想不成熟且思維極其活躍的年齡段,他們難以分辨哪些是成熟的設計理論,哪些是混亂的設計思潮,反而對炫酷的東西越發感興趣。目前出現的“暗黑風”“酸性設計”“消費文化”都是種種表現。

2. 對傳統造物文化認知的匱乏

在產品設計專業,一直把手工時代的造物和現代批量化生產完全割裂開來,認為產品設計起始于大機器生產出現之后,與傳統造物無關,這是對產品設計認知的偏差。其實人類的造物是連續的,現代工業只是采用了機器取代了手工為造物手段,由此也帶來設計技術的改變,但是設計思維的宗旨沒有改變,產品和人的關系是一以貫之的。斷掉了對傳統造物的認知,等于拋棄了人類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積累的優秀造物思想。缺乏優秀傳統文化的加持,設計容易斷掉根基,成為增持商業利益的工具。當前出現的“全球化設計”,就是這個問題造成的,我們較少看到“德國設計”的理性嚴謹、“意大利設計”的浪漫高貴,我們看到的是分不清國籍的統一化設計。當前中國的設計正面臨著成長、崛起的階段,遺失了傳統設計文化,我們也難以建立起“中國設計”。

3. 對設計專業知識認知的偏差

藝術院校設計專業每年為國家培養的學生超過兩萬名,然而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就業方面遇到了困難,很多設計公司認為畢業生的思維不夠落地,能力不夠完整。究其原因,與學生對專業的浮躁態度有關,他們把獲獎、評優看得較重,忽視了踏踏實實做專業的重要性,由此造成重視創意和表現,輕視設計的可轉化性和完整度,有些學生甚至不尊重設計創新,把拼湊設計、攢方案當作捷徑。社會是專業能力的試金石,很多學生畢業后不得不轉做其他專業,甚至無法從事設計專業,造成了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引領學生正確認識設計的本質和創新的價值,是培育專業設計人才的正確之路。

二、挖掘課程思政設計資源

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存在很大的思政教學空間。從專業角度進行思政教育,不僅能夠提升思政教學的全面性,也是對專業教學方向的把控和助推,具有雙重意義。

1. 設計專業思政課程的網絡化構建

從以上分析來看,存在于專業方面的思想問題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不是僅僅一兩門課程能夠解決的問題,應該對大學四年教學進行綜合規劃。在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分為基礎課、理論課、專業技能課和專業實踐課四大門類,在每個類別的課程中都有思政課程的融入契機和用武之地,應該從不同類別的課程分別入手,結合專業內容,構建起設計專業課程思政網絡。

(1)基礎課教學的思政內容

提高學生對形態的認識理解和造型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思維意識的基礎。

(2)理論課教學的思政內容

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藝術設計的內在動力與源泉,以史明鑒,培養學生用正確的唯物主義歷史發展觀看待設計的當代狀況與未來發展;培養學生辯證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感悟中華文化之美。

(3)專業技能課教學的思政內容

引領學生在中國杰出的造物文明中體會工匠精神的價值與意義,提升他們對專業技能的認識高度,使學生自覺提升對自身專業能力的要求。

(4)專業實踐課教學的思政內容

以職業素養來要求和培養學生,使學生的能力達到準職業設計師的水準;在設計實踐訓練選題方面,以當代中國所面臨的實際社會問題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為國家服務的民族情懷。

在大學四年中,應該以這四類課程為主要構架,注重不同課程類型、課程思政內容的差異性,相互配合,構建起設計專業的思政課程結構。

2. 設計專業思政課的內容

(1)寓德育于美育教育中,引領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觀

美學素養對于設計專業的學生非常重要,沒有審美能力,很難在設計上取得較高層次的成就。然而美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構成也十分復雜。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新的闡釋出現,暴力美、荒誕美、病態美等不良風氣紛紛登場,給不諳世事的青年學子帶來迷茫和誘惑。

一方面,德育和美育是一體兩面,沒有德育作為引領,審美的取向必然走向歧途。在對學生進行審美引導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懂得美不僅僅是外觀的形式體現,更側重于高尚的精神內涵。個人精神世界的構建極其重要,要幫助同學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專業學習和個人生活,也能夠構建正確的人生追求,為未來的職業生涯選取正確的方向。德育為美育的發展指引著方向,有了德育的約束,學生的審美才能走向通往健康之路。在美學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是藝術專業課程思政的特色。

另一方面,美育教育非常適合擔任起德育教育的作用,以各種形式呈現的優秀藝術作品,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良好的品格,而不是以感官刺激為主的低層次趣味。美育不是枯澀地說教,而是以精神陶冶的方式凈化人的心智,于無聲息中提升人的道德修為。

(2)深入學習中國傳統設計思維,樹立民族自信

手工業造物是人類積累了上萬年的文明成果,中國傳統設計藝術的諸多領域,都曾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創造出了獨有的精彩,達到了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2]。中國古代的設計思想和造物原則早已超越了器物本身,擴展到了涵蓋自然、地域、時間的宇宙思維,早于西方現代設計思維將近兩千余年。不論是設計哲學還是設計器物本身,都有著輝煌的成就。遺憾的是由于近二百年中,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中強勢崛起,而中國的傳統設計被淹沒。不論從設計教育本身,還是思政建設出發,都應該重視對我國傳統設計的研究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設計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入,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感受中國設計思維的高深,體會民族文化的寶貴價值,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如標準化是現代工業生產的主導思想之一,通過標準化可以使得產品保持穩定的高水準,并且能夠保證裝配的效率和成本。世界產品設計界一致將中國秦朝的標準制度作為人類標準化思想的早期典型案例,秦朝士兵使用的箭頭和箭桿,完全采用標準化制作,以保證軍用物資可以內部調配共用。這種設計思維已經超出一事、一物,具備宏觀發展的思想格局。中國傳統造物的設計精品比比皆是,但很多埋藏在博物館中不被人們熟知。

作為學習產品設計的中國學生,有必要對自己祖國的設計專業發展歷程有所了解。產品設計的理論課教學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通過這方面的教學,同學們反映對中國古代造物成就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家國情懷。

(3)認識西方設計思想中的進步要素,帶動自身成長

現代設計教育起源于20世紀初的德國,包豪斯對設計的研究和探索成為全球設計教育的基礎和典范,時至今日仍具有指導意義。我國的設計教育承接了包豪斯的設計思想,但缺少辯證分析便全盤接受,不免產生了對西方設計教育理念的崇拜。尤其是后現代主義產生后,經濟浪潮對設計的助推,使得產品設計更加商業化,限量版設計、快閃型設計頻頻出現,設計成為資本撈金的工具。學生面對如此復雜的設計生態,不免要受到沖擊和影響,這種現象已經在學生中有所體現。

西方的現代主義設計思想中包含了很多進步的成分,比如設計是為民眾服務的,現代設計更加具有設計的民主意識。作為當代中國的設計儲備人才,應該通過西方的設計理論,正確理解設計的內在動力與核心,在設計實踐類別的課程中,始終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認知西方的設計理論,使學生認識到設計不是虛浮的形式感,而是要幫助人類解決問題。

(4)了解中國的歷史和現在,認清中國設計師的責任

當今,中國產業已經度過了以外來加工為主的時期,逐漸在向產業升級邁進。中國對產品設計人才的需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國家也在政策層面上對產業給予很大的扶持。這種外環境為設計人才創造了個人發展的良好空間,學生們應該認識到個人的發展方向與國家的發展方向同向同行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同時個人也肩負著國家制造業發展的歷史責任,國家制造業提升中有我們一份微薄的貢獻,是設計者的人生榮耀。為此在高年級學生的實踐課程中,要求他們要面對更加復雜的設計訓練,設計完整結構的組裝,基本上達到了對準設計師的能力要求。設計的選題上,要注意培養學生具備宏觀歷史思維,了解祖國的發展狀況以及對設計的需求,清楚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責任和義務是“用中國的設計解決中國的問題”。如果學生能夠始終把握這一理念,他的職業設計生涯就有了正確的方向。

三、課程思政要與時俱進

面對飛速發展的大時代,設計學科的課程思政建設也要不斷調整,與時俱進,既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創新質量,又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智能技術,掌握正確的設計理念。

1. 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工業門類齊全、加工鏈完整的制造大國,為產業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從加工大國發展到創新強國,亟需提升設計創新。課程思政要時時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杜絕仿冒設計,引導學生摒棄浮華、淺顯的“表皮”設計,以科技為依托,提升設計的創新質量。

2. 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智能技術

設計的技術突破為設計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設計為人服務”的理念始終沒有改變,課程思政始終要注意把握這一主要旋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介入,為設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震動,技術性的工作將來要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很多學生對人工智能設計產生了恐慌心理,也有些學生開始利用智能技術替代個人的設計。課程思政要合理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技術的發展,引導他們把人工智能當作是技術進步而帶來的有力武器,真正的設計仍然來自人腦。設計的主題仍舊是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為提升民眾的生活而努力。我們學習設計要和與時俱進的技術相互配合。

四、結語

作為中國設計文化的接班人和傳承者,要用設計講好中國故事、發揚中國文化。從當前設計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中國已經逐漸縮短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平齊和趕超近在咫尺。中國的設計要走出學和仿的階段,必須走出自己的路徑。作為設計人才,應該找到自己的文化根脈,成為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早日形成“中國設計”,助力中國重新回到設計的世界巔峰。

猜你喜歡
造物產品設計思政
智能產品設計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冷·暖》
《教堂之夜》
“與造物游”: 第二屆晚明藝術史學術研討會召開
思政課“需求側”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造物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