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數字經濟發展現狀、面臨挑戰以及改善措施

2023-03-24 17:20許峻銘
消費電子 2023年11期
關鍵詞:軟件數字化數字

許峻銘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動能。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為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是45.5萬億元,在GDP中的比重達到了39.8%;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是52.2萬億元,在GDP中的比重達41.5%。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良好。然而不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應用層面上,其發展都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均存在落地難等問題,例如“新零售”“新制造”等由于商業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用戶使用不習慣等諸多原因,導致其落地難度仍然較大。筆者本職工作為專注于數字經濟產業投資領域,長年跟蹤軟件、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國內軟件行業生態有所觀察,特此拋磚引玉分析國產軟件行業商業推廣面臨的實質困難以及相關對策,提出有建設性意見的建議,為促進國內數字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數字經濟發展概況

(一)數字經濟的定義

數字經濟是繼人類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電子信息傳輸通道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然而數字經濟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目前國內外還尚無統一的定義,凡是直接或間接涉及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推動人類經濟向前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屬于數字經濟范疇,例如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新零售和新制作等等。數字經濟發展速度快、輻射范圍廣、影響程度深,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1]。

(二)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支持政策

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021年1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壯大實體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庇纱丝梢?,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性。黨中央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并列在一起,從側面反映了數字經濟發展對于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意義。如今,大數據戰略、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和數字中國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2]。

(三)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自2013年以來,隨著智能手機和物聯網設備的應用普及,淘寶、京東、美團、蘇寧易購、拼多多等大型購物平臺發展迅速且競爭激烈,促進我國數字經濟向成熟期邁進,呈現出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和基于互聯網模式創新不斷涌現的特征[3]。目前,數字經濟已經滲透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發揮著協助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在疫情的影響下,遠程辦公、視頻會議、云上作業的應用場景需求不斷提出,數字經濟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4]。

二、數字經濟發展面臨挑戰

通過多年企業調研與行業實踐,筆者發現很多數字經濟領域企業在拓展業務時遇到如下瓶頸,且這些瓶頸具備行業普遍性。

(一)現行數字化業務難以與傳統行業兼容

以某家知名數字化服務公司業務開展為例(以下簡稱數字公司),數字公司是一家聚焦金融科技的信息服務類企業,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分布式、云計算以及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的應用,驅動軟件及服務產品智能化迭代,“助力”金融機構安全合規地推進基礎架構轉型及業務創新[5]。簡而言之,其主要業務之一便是圍繞核心服務企業(鏈主)的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供應鏈服務,包括協助這些上下游企業辦理銀行貸款等業務。公司目前已經根據用戶特點和需求開發了包含智能合約、加密算法等開發級平臺或應用級軟件,并根據行業特點開展多樣化服務,比如針對鄉村振興的農業金融服務、針對中小銀行的銀稅互動以及扶持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等。

數字公司近些年一直在挖掘重要鏈主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需求,針對這些用戶需求開展多種數字化產品服務,尤其是對資金使用效率和占用成本更加敏感的資金密集型企業,比如新能源汽車企業、醫藥企業等,還有一些難以獲得股權類投資機會卻有著較為穩定收入來源的傳統行業的企業,比如煙酒企業、文旅企業等。然而,這些有潛在需求的用戶卻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傳統行業企業還是以人工作業為主,缺乏數字化技術工具,導致數字化業務介入時缺乏有效的“銜接”;二是部分傳統行業企業決策層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鞏固自己傳統業務,而不注重數字化轉型,不重視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導致數字公司對這些企業開展數字化業務時的無形阻力較大;三是傳統行業企業缺乏對IT部門人員的專業數字化技術和業務培訓,IT部門人員難以明白數字化業務流程和商業邏輯,因此當第三方數字化服務機構參與流程再造時溝通成本較高。

(二)數據孤島不利于數字經濟產業深入發展

還是以上述的數字公司的金融數字化轉型服務為例,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時,采用先進的風控模型,為銀行授信部門對貸款人的還款能力評價以及還款進度追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架構下的風控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信息支持,僅僅依靠銀行的資金流水等傳統信息難以完成。數字公司與各地中小型銀行開展合作時,也采用政稅合作模式,幫助銀行端完善風控模型,然而這中間需要銀行及相關機關部門讓渡部分數據以豐富風控模型,盡管現有區塊鏈等技術可以使得數據“可用不可見”,但各方對數據資源讓渡仍持有保守態度。

(三)客戶對軟件產品付費意愿低

數字經濟的主要載體為軟件,而軟件作為產品形態不被認可,銷售模式被迫“捆綁”。很多企業在采購軟件服務時通常因難以評估其價值而傾向于連同硬件一同采購,使得軟件服務商被迫增加硬件產品(內部嵌套自行開發軟件)以增加收入規模,例如某營銷軟件公司為擴大營收而將自身軟件嵌套在自行開發的服務器中,再向買方出售服務器,效果超過原先單獨出售軟件服務。這種模式下由于硬件附加值偏低,降低產品整體毛利水平,導致軟件服務商被迫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率”中只能選擇其一。為實現軟件收費模式需要重構,需要與國際接軌,在軟件產品的收費方式上,國外普遍接受訂閱的模式,按使用收費。國內受制于硬件采購的思維,在軟件的收費上多采用一次性買斷的方式。很多優質的軟件企業正在嘗試用訂閱的方式向國內客戶收費。

以某家業內知名軟件公司為例,其軟件產品可以大幅提高GPU芯片使用效率、降低GPU芯片使用成本,未來有望成為壟斷算力市場的虛擬算力供應商,這家公司由國內最早一批從事通用芯片虛擬化的整建制團隊,自DellEMC研究院出走后獨立創立,是當前市場上極為稀缺的AI算力資源(高階算力芯片)虛擬化&池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標準化軟件產品的成熟度和技術領先性已成為業內第一。

三、數字經濟發展的改善措施

通過對企業的調研,筆者認為國內以軟件和信息化服務為代表的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和敢于創新的商業精神,但仍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尤其對于數字經濟所產生的商業模式的理解,筆者具體建議如下:

(一)持續推動數字經濟等職業技能培訓

AI、數據庫、云服務等IT相關軟硬件考試層出不窮,一些企業為擴大自身業態也推出考試系列,國內如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等大型企業都有多個門類的專業認證,而細分領域有中電麒麟自行研發的操作系統從業認證,達夢推出的數據庫從業認證等,工信部也與諸多企業合作并推出了多門資格考試。筆者建議更進一步從院校在讀學生抓起,推動多層次認證體系,以便未來潛在數字經濟從業人員進入崗位后能迅速接納國產軟件的操作習慣,降低使用難度。除了有關部門推動系統科學的培養體系和認證資格外,人社部門也應將這類考試資格納入重點關注領域并提供相應獎勵以提高其含金量。

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既了解公司業務也懂得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對具體企業需要灌輸理念,對于全國范圍需要樹立人才培養范本。我國的數字經濟建設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的預測,到2025年我國的大數據人才缺口將高達230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培養的學歷人才在填補該空缺上明顯不足,各地區人事部門也可設立新的職業證書以引導數字經濟從業人員完善自身認知體系,比如資本市場學院設立“粵港澳金融科技師”資格旨在培養大灣區金融科技相關的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方案就包括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通識知識。未來應持續鼓勵和支持數字經濟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扎實的人才基礎。

(二)開展數字經濟發展試點區域

“數據孤島”發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各部門之間欠缺信任或者缺乏交流,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技術層面通過區塊鏈等先進解決方案降低各方信任障礙。而在法律、制度設計層面,建議各地區可參考國內外“沙箱”模式,設立試點示范區,讓業務跑在法律前面,方便業務提前了解商業閉環路徑,也方便法律法規制定方了解風險點。當前,全國各地在創建智能算力中心,推動AI產業的發展和優化城市的治理。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創建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示范區里面采購了各種國產軟硬件作為支撐城市管理的各種系統,我們希望各級政府在政府信息化中能夠創建更多先行先試的示范區,積極采購國產軟件,支撐創新,對于國產化創新軟件的采購,能夠簡化審批和立項流程,縮短采購周期并給予資金的支持。

“數據孤島”發生的另一個原因主要在于當今互聯網應用發展太快,導致互聯網用戶信息數據得不到完善保護,如果所有國產軟件以及在國內運營的外國軟件企業都把用戶信息交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管控,或者由國家出面建立用戶信息數據中心,所有軟件企業只能申請訪問而不能自由訪問用戶信息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一步保護用戶信息數據,也可以解決數據孤島問題。

(三)對重點軟件使用用戶進行軟件業商業模式培訓

軟件行業在國內興起時間較短,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軟件采購模式為訂閱式服務,而國內除了金山云等個別應用級軟件外,鮮有訂閱式采購模式出現在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而政府和國有企業也恰好是軟件使用的重要客戶。采用傳統硬軟件一體機采購或者簡單招標模式容易造成軟件企業為迎合用戶而盲目涉獵自身不擅長的硬件業務或者被迫與硬件生產企業綁定銷售,這些都不利于軟件行業生態健康發展。

盡管這些年國家不斷倡導“信創”產業發展,但發展效果不太顯著,大部分“國產替代”仍然流于表面,難以產生“粘性”。我國為推行國產化軟件的覆蓋面,支持國產軟件健康發展,近年來很多政府部門、國有企業都率先使用正版化國產軟件,但其中個別國有企業存在“應付”審查,內外兩套軟件輪換使用等現象。而軟件使用需要長期培養和反復迭代,并要使用者與軟件服務商經常反饋以改善軟件功能,才能不斷促進國產軟件不斷升級和改進,讓國產軟件得到健康發展。但過往二十多年中,因為盜版軟件(尤其是國外的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等)的存在,使得國內用戶既沒有培養出付費的意愿,也沒有培養出使用國產軟件的黏性,不利于國產軟件長期發展。為了促進國產軟件長足發展,由相關部門牽頭為政企所涉及軟件應用的部門人員進行軟件行業商業模式培訓,了解訂閱式采購等符合軟件行業特點的商業模式,明確國產軟件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重視國產軟件發展不起來的弊端等等,用切實的方法扶持國內軟件行業發展。

結語

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基于過去十多年間互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底座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軟硬件基礎設施,但若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數字經濟仍需要在技術突破、技術人才培訓、數據安全共享和商業落地等方面著力。

猜你喜歡
軟件數字化數字
禪宗軟件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軟件對對碰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談軟件的破解與保護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