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時代的美國詩歌史研究與中國知識創建

2023-03-25 10:23劉東霞
外國語文研究 2023年6期

內容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的理論探索與編撰實踐相互激發,推動了新時代美國詩歌史研究的新發展。本文從學術史和中美學術互鑒的視角總結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成果及其歷史編纂觀。本文認為,新時代中國學者基于學術與政治互滲、中西互鑒與中國自主相結合的歷史編纂觀,在美國文學史框架下的詩歌史、詩歌專題史和詩歌專門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美國詩歌史知識和話語,為新時代中國自主知識創建提供了注腳和范式。

關鍵詞:中國新時代;美國詩歌史研究;歷史編纂觀;中國知識創建

作者簡介:劉東霞,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語文學和英語教育。

國別文學史研究是以國別文學研究為基礎,又構成國別文學研究的重要分支。美國詩歌史研究作為國別文學專門史的研究,是美國文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美國文學史研究走向深入的標志。自從1978 年董衡巽編寫的《美國文學簡史》( 上)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部美國文學史出版以來,中國學者在美國文學史研究以及美國詩歌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美國詩歌史研究和編撰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在新時代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彰顯出成熟、深刻、獨到的學術特征。本文聚焦于新時代中國學界對美國詩歌史的研究,揭示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新發展及其對中國知識和話語構建的貢獻。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理論探索與編撰實踐相互激發,在新時代形成一個小高潮。1978 年出版的《美國文學簡史》( 上)(下冊于1986 年出版)標志著中國學者撰寫“ 自己” 的美國文學史努力的開始(金衡山 54)。這盡管不是美國詩歌專史,但是在美國文學史的框架下展現了美國詩歌發展的基本脈絡,甚至開辟專章闡述美國詩歌史。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書設專章介紹哈萊姆文藝復興詩人,奠定了非裔詩歌乃至美國其他族裔詩歌在此后中國編撰的美國文學史、美國詩歌史中的地位,比美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美國文學史著作之一《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1988)首次將族裔文學納入美國文學史框架更早。20 世紀90 年代,美國文學史編撰出現了第一個高潮,較重要的著作有:張錦的《當代美國文學史綱》(1993)、常耀信的《美國文學史》( 上冊)(1998)、金莉與秦亞青的《美國文學》(1999)、楊仁敬的《20 世紀美國文學史》(1999),以上這些通史或斷代史都專門介紹了美國詩歌脈絡或重要詩人;王長榮的《現代美國小說史》(1992)、汪義群的《當代美國戲劇》(1992)、郭繼德的《美國戲劇史》(1994)、張子清的《二十世紀美國詩歌史》(1995)、周維培的《當代美國戲劇史》(1999) 等文類史著作則標志著中國的美國文學史研究開始朝縱深發展。張子清的《二十世紀美國詩歌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近90 萬字,覆蓋了20 世紀之初至90 年代初期的美國詩歌全景。

20 世紀90 年代的國內美國文學史編撰是對美國文學研究的深入,也為此后美國文學史、美國詩歌史研究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的文學史編撰既激發了中國學界對美國文學史理論研究的興趣,同時也推動了中國學界對包括美國詩歌史在內的外國文學史編撰的熱情。隨后經過十余年的沉淀與反思,21 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迎來了美國詩歌史研究的又一波小高潮,中國的美國詩歌研究進入新時代。

新時代的中國學界更加關注對美國文學史/ 詩歌史的理論反思,為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首先,中國學者開始系統反思美國本土的文學史編撰理念和話語體系。王玉括的兩篇論文《中國學人對美國文學史編寫的思考》《“ 美國文學史”研究在中國》聚焦于以20 世紀以來美國出版的五套代表性美國文學史著作,即威廉·特倫特(William Peterfield Trent)主編的四卷本《劍橋美國文學史》(1917-1921)、羅伯特· 斯皮勒(Robert Spiller)主編的《美利堅合眾國文學史》(1948)、艾默瑞·埃利奧特(Emory Elliott)主編的《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1988)、薩克萬·伯科維奇(Sacvan Bercovitch)主編的八卷本新《劍橋美國文學史》(1994-2005)、格瑞爾·馬庫斯(Greil Marcus)與維納·索勒斯(Werner Sollors)主編的《新美國文學史》(2009),梳理了百年來美國文學史編撰思想和話語體系的發展流變以及中國學人對其作出的反思,探討了中國學界在批判地吸收、借鑒美國文學史觀和治史理論的基礎上編撰中國的“美國文學史”的路徑。①李松剖析了馬庫斯和索勒斯的《新美國文學史》中的后現代主義文學史觀,認為該著在反思文學史編撰理論與實踐的啟示價值表現在于重新理解文學、歷史以及文學與歷史的關系,對各種文學史書寫思路與方法保持開放的、寬容的態度(208)。羅良功在《中心的解構者:美國文學語境中的美國非裔文學》一文中,質疑國內外美國文學史編撰忽略非裔文學的歷史作用和文學地位的觀念和實踐,認為美國非裔文學促進了美國文學獨立,文學史編撰應該彰顯其文學地位和文化貢獻(8-13)。楊明晨也從“國家”敘述視角探討了美國華裔文學與美國國家文學史書寫,認為美國華裔文學在不斷協商“多元”與“一統”的美國整體國家話語結構中始終難逃傳統主流話語的宰制(112-119)。

其次,中國學者對中國編寫的美國文學史也作出了理論反思。例如,韓加明、金衡山對改革開放以來直至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文學史著作的得失、特色、貢獻、創新等進行了盤點和歷史評價,②為新時代的文學史編撰和研究提供了歷史資鑒。金衡山梳理了王佐良、盛寧等國內學者自改革開放以來發表的關于美國文學史編撰的觀點。虞建華、姚君偉、王光林等學者就張子清的《20世紀美國詩歌史》(修訂版)進行了評介,高度肯定了該著基于中國視角和個人經歷與學術體驗建構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的學術立場與文學史觀,以及強調多民族美國、將少數族裔詩歌和華裔詩歌納入美國詩歌史架構的史學視角。③這些理論反思為中國新時代的美國文學史/詩歌史編撰提供了理論指導。

二、新時代中國美國詩歌史研究的成就

中國的新時代也見證了中國美國詩歌史編撰的豐碩成就。這一時期的美國詩歌史成果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即美國文學史架構中的詩歌史、美國詩歌專題史以及美國詩歌專門史。

首先,美國文學史架構中的詩歌史研究成果卓著。2019年出版的四卷本《新編美國文學史》修訂版由劉海平和王守仁擔任主編,在美國文學史的框架下書寫美國詩歌史,挖掘了不同歷史時期詩人的詩學觀與文學批評流派之間的關系。該書將美國文學史追溯到殖民地時期之前的印第安部落文學,并對印第安詩歌作了系統梳理,在中國的美國文學史研究和美國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開拓性和學術價值。張郭麗的《文化交融與碰撞視閾下的20世紀英美文學創作研究》(2019)從文化交流的視角探討了20世紀英美文學及其與文化的關系,揭示了20世紀美國重要詩人詩學思想的形成與流變。

其次,美國詩歌專題史探索精彩紛呈。這類詩歌專題史是指中國學者以專題論文或關于具體詩人、詩類、流派的專著所呈現的美國詩歌史。例如,朱新福的《美國經典作家的生態視域和自然思想》(2015)對美國文學史上具有生態主義思想的詩人進行了梳理和論述。蔣巖在《論詩歌聲音與表演的錄制檔案—— 以“ 賓大之聲” 在線詩歌檔案為例》一文中,以賓夕法尼亞大學PennSound 數字化詩歌檔案庫為例,梳理了20 世紀中期以來美國詩歌聲音檔案和詩歌表演音像錄制的歷史,透視出20 世紀興起的美國表演詩歌和有聲詩歌的發展進程(192-202)。劉東霞的《美國表演詩歌的歷史演變與審美特征》對美國表演詩歌及其源流與美學特征進行了歷史考察和梳理(32-37)。羅良功的論文《美國當代詩歌的視覺詩學》在英語文學史的語境下剖析了美國當代詩歌視覺詩學的歷史源流、外在特征、美學價值和文化意義(80-86)。新時代也涌現出為數不少的關于詩人或詩派研究的詩歌專題史研究成果。例如,劉立平的《紐約派詩歌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較為系統地梳理了紐約派詩歌運動發展史,探討了詩人與自然、詩人與城市、詩人與繪畫的關系。梁晶的《現象學視閾下威廉斯詩歌美學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以現象學為視角,從“ 想象” 的內涵源起和演變、詩性或內在哲性以及歷史、教育、政治經濟等層面考察了威廉斯的想象詩學。黃宗英的《愛默生與美國詩歌傳統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采用文學批評和文化批評相結合的方法,揭示了愛默生思想和文學特征對美國詩歌傳統的影響。

再次,美國詩歌專門史研究向縱深推進。20 世紀90 年代中國的美國文學史編撰開始走向專門化、從綜合史走向文類史和斷代史,在此背景下,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編撰也發生了相似的變化,即美國詩歌史編撰從整體詩歌通史或斷代史走向更加專業、更加深入的詩歌專門史撰寫。黃宗英的《美國詩歌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貫通殖民地時期以來的美國詩歌史,雖然其重心并非在于美國詩歌歷史敘述,卻創造性地展現了美國主流詩歌傳統流變的基本脈絡。該書通過20 余位考察代表性詩人的個性風格、詩學理論、詩歌創作特征及其在歷史維度的承續流變,勾勒了美國詩歌發展的總體脈絡以及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文化背景的詩學理論和詩歌創作特點。張子清的三卷本《二十世紀美國詩歌史》(修訂版,2019)堪稱美國詩歌綜合性斷代史研究巨著。該著作以20 世紀為主體,上溯至19 世紀末期、下及21 世紀之初,對美國詩歌進行了全方位的綜合敘評。

新時代見證了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編撰逐漸從國家詩歌綜合史走向民族詩歌史編撰,這是美國詩歌史研究不斷深化和精細化的標志,既與國內學界越來越強烈地以美國作為多元民族國家觀念重新審視和修正中國學術的努力相關,也與中國的美國文學研究自20 世紀末以來突破所謂“ 主流文學” 的窠臼、更加關注美國族裔文學的趨勢有關。

新時代的中國學者除了編撰美國詩歌綜合史外,還著力編寫少數族裔詩歌史,包括美國非裔、印第安、猶太裔、華裔詩歌史。王卓的《多元文化視野中的美國族裔詩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即是一部代表性著作。盡管作者聲稱本書并非“美國族裔詩歌史的研究”,但是該書以洋洋90余萬字的篇幅,“從多元文化視角對美國族裔詩歌的文化多元性進行了探討,并特別關注了美國族裔詩歌與美國社會政治、文化和歷史的內在關系”(10),重點考察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第安詩歌、猶太詩歌、非裔詩歌等最具代表性的美國少數族裔詩歌,展現了族群詩歌整體之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在美國非裔詩歌史研究方面,除王卓的上述專著外,譚惠娟、羅良功等著的《美國非裔作家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6)、羅良功即將出版的《20世紀美國非裔詩歌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及羅良功的論文《美國非裔文學:2000-2016》基本構建了一個較完整的非裔詩歌史體系?!睹绹且嶙骷艺摗芬越?0萬字的篇幅簡論了美國歷史上近20位重要詩人,且多為中國首次介紹和論及,勾勒出美國非裔詩歌史的基本骨架。羅良功在《20世紀美國非裔詩歌史》中以20世紀美國非裔詩歌為主要研究對象,在非裔詩歌通史的框架下系統考察了20世紀美國非裔詩歌在藝術與政治兩極之間的多元化詩歌探索。

新時代的中國學者也對美國其他族裔詩歌進行了系統研究。例如,張瓊的《生存抵抗之歌:當代美國本土裔(印第安)詩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是國內系統研究當代美國本土裔(印第安)詩歌的專著。該書以美國當代本土裔詩歌文學整體發展為框架,重點考察了九位重要詩人及其作品在整個當代美國文學發展中的地位,揭示出美國印第安詩歌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發展。宋陽的《華裔美國英語詩歌研究——比較詩學視域中的語言表征》(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雖然不是華裔詩歌史的專著,卻梳理了美國華裔詩歌史的基本脈絡,反映了華裔詩歌語言藝術的歷史流變。李保杰的《美國西語裔文學史》(山東大學出版社,2020)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研究美國西班牙語裔文學史的專著,將西語裔詩歌融入整個歷史框架,提供了一扇管窺西語裔詩歌史的窗口。

三、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歷史編纂觀

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順應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大勢,逐漸擺脫政治單一話語模式而形成學術與政治互滲模式,強調中西互鑒與中國自主相結合,在新時代初步形成較成熟的美國詩歌歷史編纂觀。

1.強調詩歌史編纂的科學性。新時代美國文學史和詩歌史研究十分注重文學史編撰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劉海平、王守仁在2019年修訂版《新編美國文學書》中堅持20年前第一版的政治史原則,他們在“總序”中寫道:“一個國家的文學史不只是單純的文學敘事,還是一種國家敘事:一方面勾勒這個國家文學發展和演變的軌跡,總結其文學成就與經驗,另一方面也描繪這個國家的整體文學形象”(1)。他們明確提出了撰寫《新編美國文學史》的指導思想,是力求“完整表現美國文學的歷史全貌,深入研究不同時期主要的流派、作家與作品,總結美國文學走向世界,成為一種獨立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學的成功經驗”(1)。中國學者堅持美國文學作為國家敘事的定位,力求“ 完整表現美國文學的歷史全貌”,完整地回答了關于美國文學史的兩個基本問題:什么是美國?什么是美國文學/ 詩歌?在中國學者看來,美國是多民族國家,因而,印第安文學、非裔等少數族裔文學都應該包含進美國文學/ 美國詩歌的框架中來。正如施咸榮所說,“ 美國文學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是多種文化沖突、混合的結果”(153)。這一觀點在新時代進一步得以發揚光大。一方面,眾多學者撰寫美國非裔、華裔等少數族裔詩歌專門史;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學者撰寫美國印第安詩歌史,以此將美國詩歌史和美國文學史追溯至美洲殖民地時期之前的印第安時代。

2. 強調中國學術的自主性。新時代中國學者越來越重視美國文學史/ 詩歌史研究中的學術自主性,在國家倡導建構中國自主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的背景下,中國學者更加強調美國詩歌史研究的中國獨立個性。一方面,中國學者堅持科學標準與意識形態標準高度統一的文學史觀,延續并超越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注重政治性的傳統,使文學史編撰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從單一政治標準和政治話語逐漸轉向新時代的學術與政治相統一,成為當下文學史研究的核心原則。另一方面,中國學者堅持從文學文本出發進行文學史研究。在一定意義上,這一文學史觀延續了中國文學治史傳統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不斷摸索出來的外國文學史研究經驗。20 世紀后期,王佐良先生堅持認為,中國學者編寫外國文學史,“ 要著重作品本身,通過研究作品來討論問題”(王玉括 90)。新時代中國學者編撰美國文學史時承續了重視作品的撰史風格,強調通過文學作品的分析和研讀提煉出文學史的事實和觀點,凸顯了作品在文學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義。例如,黃宗英在編寫《美國詩歌史論》時,試圖“ 通過釋讀美國詩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性詩人的代表性詩歌作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采用文學批評和文化批評相結合的方法,夾敘夾議,既勾勒美國詩歌發展的總體脈絡,又總結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文化背景的詩學理論和詩歌創作特點,同時窺見并揭示代表性詩人的個性風格及其在詩學理論和詩歌創作方面的區別性特征”(1)。在當下歐美理論至上的學術風氣之下,中國學界堅持文學根本,體現了一種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文學史觀和治史風格。

3. 強調中國立場。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更加自覺地體現了中國立場,突出美國詩歌史對中國關切、中國需要、中國傳統的回應,因而十分強調運用中國視角進行美國文學史/ 詩歌史的認知、理解和話語建構。例如,劉海平、王守仁主編的《新編美國文學史》明確表示,該書的編寫“ 力求從中國人視角對美國文學做出較為深刻的評述”(x)。在此思想指導下,該書挖掘和論述了愛默生與儒家學說的關系、惠特曼對中國文學的影響、龐德對中國古典詩詞的模仿和翻譯、艾略特詩歌在中國的傳播和對中國詩人的影響等等,并且對美國華裔文學的誕生、發展與演變的歷史過程進行了專門研究。虞建華概括了張子清著《20 世紀美國詩歌史》所體現的中國學者編撰外國文學史的基本立場:中國人編寫的美國文學史,應該站在我們的立場,服務于我們的讀者,考慮國內的關注和需求(156-157)??傮w而言,新時代美國文學史/ 詩歌史研究反映了中國學者自覺的中國立場,由此有助于建構有獨立的中國認知體系、回應中國的世界關切、服務中國社會文化需要的中國自主的美國文學/詩歌史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

四、美國詩歌史的中國知識創建

中國新時代的美國詩歌史研究在批判吸收和借鑒歐美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基礎上,堅持立足中國自主探索,初步完成了較成體系的美國詩歌史知識建構。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知識建構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確立了關于美國的概念,重構了美國詩歌史的時間疆界。1949年以來中國學界雖然一直將美國非裔和其他族裔文學作為美國文學的一部分,但改革開放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學界受到西方學術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影響,常常忽視少數族裔文學而強調以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為主體的美國白人文學,因而自20世紀末期,中國學術界開始擺脫這種話語的限制,而進入新時代之后,中國學界已經形成關于美國作為多元民族國家的共識,美國的印第安人、猶太人、非裔、華裔、西班牙語裔等少數族裔所創作的詩歌作品都被作為美國詩歌的組成部分。正基于此,張瓊和張沖等人在其美國詩歌史著作中將美國詩歌傳統前溯到歐洲人到達北美洲之前的印第安文學,很大程度上強化了美國詩歌史/文學史的時間架構,使美國詩歌史/文學史源起于殖民時期之前的印第安文學成為被公認的文學史觀念和新歷史架構,這也進一步明確了美國詩歌/文學的民族構成,進一步彰顯了美國少數族裔詩歌作為美國詩歌的合法性。

其次,重新定義了美國傳統意義上的“主流詩歌”。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不僅納入了21世紀的美國詩歌發展,而且對傳統意義上的“主流詩歌”進行了重構。一方面,傳統主流的詩歌詩學被重新敘述和定義。例如,錢兆明將現代主義劃分為“鼎盛期現代主義”“后期現代主義”“21世紀現代主義”,對美國詩歌的藝術特征加以重新闡釋。另一方面,許多在歷史上沒有得到重視或專門論述的美國“主流”詩歌在中國的美國詩歌史中得到關注。例如,張子清專門介紹了“莫納諾克新田園詩”“20世紀中晚期中西部詩歌”等詩人群體,指出這些詩人“在美國文學史中尚未見系統整理總結,甚至還沒有得到整體上的關注”(虞建華 157)。

第三,推動族裔詩歌史在美國詩歌史/文學史知識結構中得以完善和前景化。新時代見證了中國學界對美國族裔詩歌史研究的新發展,中國學者不僅合法地、明確地將族裔詩歌納入美國詩歌史的知識架構中,而且進一步深化這一領域研究,先后出版了關于美國印第安詩歌、猶太裔詩歌、非裔詩歌、華裔詩歌的專門史研究成果。新時代中國的美國族裔詩歌史知識體系得到了更加深入和豐富的發展,并形成了與國際學界同步對話的格局。

第四,豐富了美國詩歌史研究的領域和主題。新時代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研究除了書寫并評價美國歷史上重要詩人詩作及其藝術思想之間的關系外,研究領域和主題也得到了明顯擴展和豐富。美國族裔詩歌之間的交流史,美國詩歌與世界詩歌的對話史,美國詩歌在世界(中國)的譯介與傳播史,美國詩歌對世界(中國)文化的接受史,美國詩歌的生態思想、共同體思想、文類演變、跨藝術跨媒介詩學實踐等各類專題史逐漸成為中國的美國詩歌史知識架構中的有機促成部分。

新時代見證了美國詩歌史研究的中國特色話語的初步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國學者在美國詩歌史研究方面所采用的獨特的中國視角和對中國元素的挖掘與呈現,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國學者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中國特色話語,或者重構歐美話語,去敘述、解釋和評價美國詩歌。當然,在強調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建構的新時代,中國學者在美國詩歌史研究的話語建構方面表現出了更明顯的自覺意識。新時代中國學者基于學術與政治互滲、中西互鑒與中國自主相結合的歷史編纂觀,在美國文學史框架下的詩歌史、詩歌專題史和詩歌專門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美國詩歌史知識和話語,為新時代中國自主知識創建提供了注腳和范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