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應用

2023-03-26 14:24汪麗萍陳寧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字閱讀融媒體高校圖書館

汪麗萍 陳寧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的飛速發展,數字閱讀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緊跟時代發展,利用融媒體等手段推廣數字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滿意度。文章探討了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應用,并對相關策略和實踐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融媒體;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699(2023)06-0070-04

數字化閱讀以其便捷性、多樣性和互動性,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和信息的重要載體,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深入探討數字化閱讀的特點和趨勢,積極利用融媒體等手段推廣數字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滿意度。

1 融媒體與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的關系

1.1 融媒體的定義與特點

融媒體是指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環境下產生、傳播和應用的媒介形式,不僅包括傳統媒體的數字化形態,還包括全新的網絡媒體和移動通信媒體。融媒體具有互動性、實時性、個性化、全球化等顯著特點?;有允沟萌诿襟w的傳播過程參與性更強,用戶可以主動參與到信息的傳播和內容的創作中。實時性體現在融媒體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信息,滿足用戶對即時信息的需求。個性化則表現為融媒體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興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內容服務。全球化意味著融媒體使信息傳播不受地域限制,跨越國界,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快速共享。中國融媒體用戶增長迅速,平臺使用和APP活躍數據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1],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10.7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6.4%。其中,手機網絡用戶規模達到10.76億,用戶數量逐年上升,占網民總數的99.8%(見圖1),作為通信終端的通用設備———手機是目前最主要的上網工具。

短視頻、直播、音頻等融媒體形式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和使用。截至2023年6月,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65億,占網民整體的71.0%(見圖2)。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5.26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94萬人,占網民整體的48.8%;游戲直播用戶規模為2.98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3188萬人,占網民整體的27.6%;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為1.94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657萬人,占網民整體的18.0%;演唱會直播用戶規模為1.87億人,較2022年12月減少2066萬人,占網民整體的17.3%;體育直播用戶規模為3.23億人,較2022年12月減少5072萬人,占網民整體的29.9%。

1.2 融媒體在閱讀推廣中的優勢

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優勢表現在其互動性、實時性、個性化和全球化等方面?;有允沟萌诿襟w在數字閱讀推廣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與讀者溝通和互動,引導讀者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提高閱讀積極性;實時性使得融媒體可以快速傳播和推廣數字閱讀資源,滿足學生對即時信息的需求;個性化體現在融媒體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喜好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閱讀內容,從而提高閱讀體驗;全球化意味著融媒體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實現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全球共享,豐富學生的閱讀選擇。

例如,某高校在微信公眾號上通過線上閱讀挑戰、書籍推薦和閱讀分享等互動形式,進行數字閱讀推廣活動?;顒悠陂g數字資源使用量較活動前增長了35%,其中電子書閱讀量增長50%。這表明融媒體的互動性和實時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字資源的認知和使用。另一個例子是某高校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服務,經過一個學期的試運行,參與試點的學生的閱讀量較未參與試點學生平均提高了20%,說明個性化推薦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 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的實踐與案例分析

2.1 國內高校圖書館實踐

清華大學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推廣方面積極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定期發布圖書館資訊、電子資源、學術活動等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和使用數字閱讀資源。此外,圖書館還推出了“‘我是讀書人讀書經驗分享會”,邀請師生共同參與,分享閱讀心得。據統計,自從推出這一欄目以來,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關注人數和推薦的電子書閱讀量同比都有增長了。另一方面,清華大學圖書館為了提高學生數字閱讀的良好體驗,引入了個性化推薦系統。通過分析學生的閱讀行為數據,推薦與興趣和需求相符的電子資源。經過試運行,清華大學圖書館發現參與試點的學生的閱讀量較未參與試點學生平均有明顯的提高。這表明個性化推薦系統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復旦大學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推廣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過與國內外知名電子資源平臺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字資源,如電子書、數字期刊、多媒體資源等。為了方便學生獲取資源,圖書館開展了“復旦大學圖書館微服務”,學生通過手機即可快速訪問相關資源。據統計,在開展“復旦大學圖書館微服務”后,復旦大學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使用量和圖書的閱讀量都有明顯增長。此外,復旦大學圖書館還組織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如“數字閱讀節”“閱讀沙龍”等,旨在提高學生對數字閱讀的認知,激發閱讀興趣。同時,圖書館還邀請了專家學者、作家等參與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拓展閱讀視野。學生不僅對數字閱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增強了對數字資源的興趣和需求。隨著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推廣方面仍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需要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優化數字資源服務,提升學生的數字閱讀能力和素養,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任務。

2.2 國際高校圖書館實踐

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推出了名為“虛擬現實圖書館”的項目,充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部分實體圖書館場景、特色館藏等數字化,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到豐富的數字資源[4]。據統計,自從推出虛擬現實圖書館項目以來,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使用量同比增長了50%,其中,虛擬現實資源的使用量占總量的15%,表明虛擬現實技術在提高學生數字閱讀體驗和推廣數字資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通過自動化信息推送系統,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閱讀服務,開發名為“智能閱讀推送”的系統,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根據學生的閱讀行為和興趣進行分析,推薦最符合需求的電子資源。此外,系統還會根據學生的研究方向和課程設置,定期推送相關的學術資訊、論文、報告等資料。據多倫多大學圖書館統計,自從實施智能閱讀推送系統以來,學生的數字閱讀量同比增長了40%,其中,定制推送資源的使用量占總量的20%。由此可見,通過引入虛擬現實技術,高校圖書館可以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字資源的興趣和需求。同時,通過開發智能信息推送系統,圖書館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量。

3 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3.1 用戶閱讀習慣的轉變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的普及,用戶閱讀習慣正經歷著深刻的轉變,不僅表現在閱讀形式上———從實體書籍向數字化資源的轉移,還體現在閱讀方式、內容和時間等方面的變化。在閱讀形式上,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受和喜歡數字化閱讀,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平板、電子書閱讀器等設備獲取和閱讀電子書籍、數字期刊和多媒體資源,這種閱讀方式較為便捷。此外,用戶逐漸從線性閱讀轉向碎片化、多任務化閱讀,更加傾向于獲取簡短、直接的信息,而不是深入研究的長篇大論[5]。同時,在閱讀時可能還會同時處理其他任務,如瀏覽社交媒體、收發郵件等。用戶的興趣和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化,獲取各種類型的閱讀資源,如小說、散文、詩歌、新聞、科技、藝術等,滿足用戶的求知欲,激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用戶的閱讀時間分布更加均勻,這意味著用戶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都可能進行閱讀,如早晨、中午、晚上等,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閱讀時間,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3.2 知識產權與版權問題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數字資源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信息被轉化為數字形式傳播和分享,也導致了知識產權與版權保護的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對創作者的權益造成了不小的威脅。知識產權是指在文學、藝術和科學等領域,創作者和發明者擁有的對其創作和發明成果的專有權利,版權則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主要指作者對其文學、藝術作品享有的獨家權利。在數字閱讀領域,知識產權與版權問題主要表現為未經授權的傳播、復制、改編等行為,侵犯創作者的權益,破壞市場秩序,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和版權,各國政府和有關組織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例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制定了《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旨在加強國際版權保護;各國政府也制定了國內的版權法和相關法規,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過程中,知識產權與版權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高校圖書館需要確保所提供的數字資源是合法的,遵守知識產權和版權法律法規,有助于保護創作者和出版商的權益,也有利于維護圖書館的聲譽和法律責任。具體而言,高校圖書館在采購和提供數字資源時,需要與版權持有者或其代理機構簽訂授權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圖書館還需要加強對用戶的版權意識培訓,引導他們遵守法律法規,杜絕非法傳播和復制行為。此外,圖書館可以利用數字水印、加密技術等手段,保護數字資源的安全,防止未經授權的使用[6]。

4 數字閱讀推廣策略及融媒體的應用

4.1 創新宣傳手段

創新宣傳手段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社交媒體平臺、二維碼技術和信息推送服務的應用。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等,圖書館可以直接與讀者互動,發布數字閱讀資源、活動信息和書籍推薦等,吸引讀者關注;通過線上互動、閱讀挑戰和分享等方式,高校圖書館可以提高數字資源的使用率和學生的閱讀積極性[2]。在圖書館內部的宣傳海報和公告欄等地設置二維碼,學生掃描即可快速獲取相關的數字閱讀資源,減少了查找和訪問的難度。此外,二維碼還可用于推廣活動報名、用戶反饋和調查問卷等方面,提高活動參與度和用戶滿意度。以某高校為例,在開展“數字閱讀月”活動時,通過設置二維碼實現快速報名,活動參與人數較往年同期增長了40%。信息推送服務則是通過郵件、短信、APP通知等方式,將高校圖書館的數字閱讀資源、活動信息和個性化推薦發送給目標用戶,這種方式可以提醒學生關注和使用數字閱讀資源,激發閱讀興趣。

4.2 豐富數字資源形式

電子書是數字化的圖書,具有便捷、綠色、易保存等優點,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閱讀需求。隨著電子書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開始引進和推廣電子書資源。例如,某高校圖書館通過與知名電子書平臺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電子書資源,電子書閱讀量在一年內增長了60%。數字期刊則是以電子形式出版的學術期刊,具有實時更新、易檢索、跨學科共享等特點。高校圖書館通過訂購數字期刊數據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術研究資源,如某高校在開展數字閱讀推廣活動期間,數字期刊閱讀量較活動前增長了25%,說明學生對數字期刊資源的需求較大。多媒體資源則包括音頻、視頻、動畫等形式的數字內容,可滿足學生在學術研究、課程學習和興趣拓展等方面的需求,通過引進和整合多媒體資源,打破傳統閱讀模式的局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閱讀選擇。以某高校為例,在推廣多媒體資源期間,學生對音頻、視頻等資源的使用量增長了30%。

4.3 提高數字閱讀體驗

用戶界面設計是提高數字閱讀體驗的基礎,通過簡潔易用的界面布局、合理的導航結構和美觀的視覺效果等,可以讓學生在使用數字閱讀資源時感受到便捷和舒適,以某高校圖書館的電子書閱讀平臺為例,在經過一次界面優化后,用戶滿意度提高了20%,使用時長增長了15%。個性化推薦系統則是通過分析學生的閱讀喜好和行為數據,提供定制化的閱讀內容,這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體驗,某高校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個性化閱讀推薦,經過一個學期的試運行,參與試點的學生的閱讀量較未參與試點學生平均提高了20%?;釉氐囊肟梢栽黾訉W生在數字閱讀過程中的參與度,提高閱讀體驗,通過在閱讀平臺設置評論、打分、分享等功能,鼓勵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和反饋,使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某高校在其數字閱讀推廣活動中加入了互動元素,如閱讀挑戰、線上分享會等,活動期間,學生對數字資源的使用量同比增長了30%,閱讀積極性得到了顯著提高[3]。

5 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創新宣傳手段、豐富數字資源形式、提高數字閱讀體驗,以滿足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閱讀需求。此外,圖書館還需關注用戶閱讀習慣的轉變,重視知識產權與版權問題,加強數據支撐與成效評估,以提高數字閱讀推廣的效果,高校圖書館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優質、更具吸引力的數字閱讀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3-03-02)[2023-05-18]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3/c88-10757.html.

[2]張美娟,蘇華雨,王萌.數字閱讀空間中的信息流動、情感凝聚與虛擬互動[J].出版科學,2023,31(2):47-55.

[3]周紅利,李軍,張紅英.5G時代青少年數字閱讀心理分析與數字出版對策[J].傳播與版權,2023(6):51-53.

[4]喬丹,劉凌.數字閱讀對2-12 歲兒童學習能力的影響[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3,44(3):139-144.

[5]范文婷,張志強.多邊數字閱讀平臺:概念、分類與多維屬性[J].現代出版,2023(2):85-92.

[6]陳寧.融媒體時代圖書館有聲數字資源自制可行性研究[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2,37(6):133-136.

責任編輯:洪麗

猜你喜歡
數字閱讀融媒體高校圖書館
淺析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
農村用戶數字化閱讀培養策略研究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試論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
近十年我國數字閱讀的發展狀況與趨勢
手機閱讀平臺用戶體驗影響因子分析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