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效應在學習小組管理中的應用

2023-03-29 06:24趙慧
高考·上 2023年12期
關鍵詞:鯰魚效應心理學

趙慧

摘 要:“鯰魚效應”“霍桑效應”“投射效應”等心理學概念,可以應用到學習小組管理實踐中,解決學習小組管理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能讓小組更加和諧、充滿生機、健康成長。這些心理效應的合理運用不僅是有效實施學習小組管理的科學手段,也會在學習小組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種心理效應在學習小組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充分證明了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心理學;學習小組管理;鯰魚效應;霍桑效應;投射效應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教育的對象是人,要做好教育工作,自然離不開心理學的支撐。時至今日,心理學在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教師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并有意識地將心理學應用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中,必將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分組管理是一種已經得到實踐驗證的科學的學習管理機制。學習小組管理既符合心理學的競爭機制效應,又完全符合“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課程理念要求。但是,這種成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具體實踐中,依然會出現一些“必然問題”——小組競爭帶來的組內矛盾、長期固定模式下的惰性心理、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情緒摩擦等。不難看出,這些“必然問題”都屬于心理問題,都是行為活動下的常見心理反應。那么,既然是心理問題,我們就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解決辦法,用心理學理論來規避學習小組管理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實踐可知,用心理學的視角去觀察學生,對標“心理效應”理論,進而靶向解決學習小組管理機制中出現的問題,必定是一條教育的捷徑。

一、發揮“鯰魚效應”,改變惰性情緒,讓小組充滿生機

何謂“鯰魚效應”?這個心理學概念源自有智慧的挪威漁民。漁民在海中打撈了許多沙丁魚,放到船艙里,由于空間狹小,讓原本群居的沙丁魚安逸得不再游動,很快死去。死去的魚是賣不上價錢的。勞動產生智慧,這樣的情形逼迫聰明的漁民想出了辦法,他們在捕撈上來的沙丁魚中,放入幾條活潑好動的鯰魚,鯰魚在沙丁魚群中左突右沖尋找獵物,攪得沙丁魚游動起來,保持活力躲避鯰魚的攻擊,這樣游動的沙丁魚,就會活得更久。這個智慧故事被心理學家稱為“鯰魚效應”,廣泛應用于各種團隊建設。在一個缺乏斗志和生機的團隊里,有意識地投入像“鯰魚”一樣的人或其他元素,就會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必然會帶動團隊煥發生機,創造新的成績。

學習小組管理正適用這個“鯰魚效應”。任何一種形式的長久存在,都會讓人心生厭倦,分組管理也不例外。小組管理機制長時間不改變,小組成員長時間不變換,小組獎懲辦法長時間不改變等,都會讓分組管理機制的意義走向虛無,使小組成員失去活力和斗志,產生惰性情緒。此時就必須利用心理學的“鯰魚效應”,讓小組團隊活起來。

首先,可以適當調整各小組成員,使每個被調整的小組成員成為一條“鯰魚”。小組成員在一起久了必然會在彼此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各種惰性問題,甚至有各種逃避學習的“交易”。如學優生代替學差生完成學習任務,學差生代替學優生勞動等與分組管理初衷背道而馳的反現象。治理這些現象的手段除了批評、懲戒等消極手段之外,還可以采取積極手段,如適當調換組員,尤其是可能發生“交易”的那些人,打亂原本的組內生態。這些調換的同學不僅要改變小組原來的“潛規則”,更要讓他成為攪動新小組惰性生態的“鯰魚”。這些“鯰魚”的加入,會給一些“秘密交易”斷血,使小組秩序恢復正常,更會發揮“鯰魚效應”,攪動起來,讓小組活起來。有些小組沒有活力,死氣沉沉,爭先態度不積極,這時也要找一條“鯰魚”,投入到死水中;有些小組的成員性格都很內向,不愛交流,就可以調換一個話癆到這個小組來,把這個小組攪動起來;小組中的某個同學與另一小組某個同學平時關系緊張,性格迥異,可把這兩個人調成一組,這會在小組形成內部競爭,激發小組活力。

其次,可以不斷改變學習小組管理的獎懲機制,這個新的獎懲機制就是一條“鯰魚”。再好的獎懲機制用久了都會因熟悉而失去最初吸引力和威懾力,進而降低效用。學習小組管理的獎懲機制是促進小組發展的關鍵和保障。但是一成不變的獎懲機制,會因失去新鮮感而難以發揮該有的作用,讓小組學習和小組之間的競爭產生疲態,降低了學習和競爭的興趣,小組也將陷入惰性狀態,失去活力。這時就必須應用“鯰魚效應”,投入新的獎懲辦法,重新激發小組的活力。如:以獲得一個到多個權益,或獎勵看電影、體活課、參觀場、郊游團建等活動來替代常規的減少作業等簡單獎勵辦法;以取消某些權益,取消參加文娛活動資格等懲罰方式代替簡單的罰抄寫、加作業等懲罰辦法。

二、利用“霍桑效應”,消除負面情緒,讓小組健康成長

何謂“霍桑效應”?“霍?!笔敲绹姎夤镜囊粋€工廠,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梅奧帶領研究小組進駐工廠,初始目的是研究客觀環境條件對工人工作積極性的影響,可是研究過程卻出現了意外的收獲。他們發現更能促進工人們提高工作效率的,不是客觀的環境條件,而是兩年中研究小組和2萬多人的談話。這個漫長反復的談話過程,使工人們長期淤積內心的情緒得以宣泄,身心輕松,并且因為被認真傾聽,心理上認為得到了重視和認可,竟大大促進工人們的工作積極性。這個研究項目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得到了意外的研究成果——證實了心理宣泄對人的重要性。這個心理學上的發展被稱為“霍桑效應”,也叫“宣泄效應”[1]。

但凡為人,必然會有情緒,鬧情緒也正符合學生年齡段的特征。學習小組的生態環境也是小組成員產生情緒的溫床。正面情緒自然會讓小組健康成長,但是負面情緒也會毀掉小組存在的意義。不可回避的是,在學習小組管理過程中導致負面情緒產生的因素很多,如果不及時制止,便會呈現出暗流涌動、此起彼伏的態勢。這時應用心理學上的“霍桑效應”,就會幫助我們及時有效地解決“負面情緒”問題,讓小組恢復健康成長狀態。

那么如何運用“霍桑效應”呢?首先要定期給小組長們召開座談會,在會上要求每個組長必須發言,必須說出3個以上不滿的事情,包括對教師的、對同學的、對自己的不滿情緒。最后小組長們還要暢所欲言,互相提出問題,指出問題,補充問題。這期間非必要不可以加以肯定或否定,避免小組長們在教師的威懾和引導下隱藏自己的情緒。座談的目的是讓小組長們宣泄情緒,而不是分辨是非。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認真觀察,判斷,發現還沒有徹底解決的情緒問題要記錄下來。會后找恰當時機,和那位組長單獨談話,解決個別情緒問題。要注意的是,座談會上教師不要做一概而論的肯定或否定,那會適得其反,讓小組長產生新的負面情緒。在會上,唯一要做的就是傾聽,傾聽組長們情緒的宣泄。第二步,就是要布置小組長們按照會議形式,召開組內座談會,要強調組長的任務就是組織和傾聽。對于小組內情緒過大的,教師要親自參加,控制局面,滿足其渴望被理解和接受的強烈心理要求,關注他們每一個人,把“霍桑效應”落到每個人

身上。

“霍桑效應”在小組學習管理中有著起死回生的作用。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高中生來說,管理好一個小組,領導一個團隊參與競爭,的確是一件有壓力的事情。有一個小組在組建伊始表現非常優秀,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信心和斗志。但漸漸地,小組的成績開始落后,每個人都打不起精神,失去了交流的眼神,似乎存在著某種隔閡。這時必須先找組長,在了解情況的同時,給他宣泄的機會,盡量保持沉默,認真傾聽。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和矛盾都不是什么大事造成的,只是因為一個個小情緒的積攢,淤積成了“結”,使小組失去了向上的活力。而此時,就必須利用“霍桑效應”幫助小組走出困境。教師的傾聽讓組長宣泄了情緒只是第一步,之后還要找到各位組員,給每個人宣泄的權利和機會。教師傾聽了每個人的宣泄之后,那一個個小情緒已經消散了大半。最后,還是要把小組成員召集在一起,教師做調解員,讓同學們面對面地進行一次傾心的交流,發現自己的問題,解除誤會,清除心里還剩下的那一點情緒陰影,漸漸地他們臉上浮現了笑容,恢復了以往的斗志。就這樣,一個毫無生氣、即將解散的小組重獲生機。

如今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身上烙印著獨生子女特有的情緒,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更容易在團隊合作中產生負面情緒。長期積壓的情緒會掏空小組合作的實際效用,使小組名存實亡。實踐證明,應用“霍桑效應”,進行有“組織”的宣泄,會大大減少小組內部和小組之間的矛盾,增強了小組的生命力,讓小組健康成長。

三、謹防“投射效應”,解決組內矛盾,讓小組更加和諧

何謂“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好惡,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如:一個人愛說謊話,他也經常認為別人是在說謊;一個人認為散發臭味、但價格不菲的榴蓮好吃,就會強烈推薦給別人,覺得別人也一定愛吃;一個天資聰穎的學生很快就能完成背誦,就覺得那些花費很多時間也背誦不下來的同學真的無法理解。我們的古代先賢,早已悟出了這個“投射效應”,《莊子》中就有這樣的故事。有一天堯到華山視察,華封人祝福他“長壽、富貴、多男子”,認為這是最美好的三件事。堯卻說:“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肚f子》通過這個小故事已經告訴我們,每個人對生活的認知都不同,心理特征也不同,我們絕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的認為當作別人的想法,造成矛盾。因這種“投射心理”產生的矛盾在學習小組管理機制中也會經常出現。

通過多年實踐的驗證,學習小組管理的積極意義已經得到了肯定。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小組內部矛盾就是問題之一。在小組中,經常有人憤憤不平,覺得自己盡心盡力為小組做出了很大貢獻,而有些組員卻沒有盡力,沒有做到應該做到的事,沒有做到能做到的事,拖了小組的后腿。比如:某位同學,總因為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背誦,經常給小組扣分。其他同學因為“投射效應”,必然會用自己的認知能力去衡量他,認為背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背不下來的那位同學就是不負責任,不想背,這樣的“投射效應”造成了必然的矛盾,不僅使小組內部無法團結,失去了學習的合力,無法達到小組學習互幫互助的初始目的,還不可避免地傷害到了那位“落后”的同學,更會讓分組管理走向實際意義上的失敗。作為班級管理者一定注意這個心理效應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不僅要將工作做到前面,還要經常性地教育,著力引導學生避免“投射效應”帶來的不理解和矛盾,懂得“你的能力不是別人的能力,你的想法不等于別人的想法”的基本道理,學會換位思考,用耐心和熱心幫助組內同學完成學習任務。

引導學生避免“投射心理”的方法有很多。讓同學們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認識和對他人的認識是根本。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而做出“我就是他,他必須是我”的簡單判斷,懂得這樣的簡單判斷是低級的思維,是負面的情緒,是沒有素質的表現??照劦览磉€不夠,還要舉一些實例,講一些鮮活的故事,讓同學們去體會“投射效應”的諸多弊端,甚至會帶來可笑的結果。古代典籍中有這樣的故事: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边@個故事看似“子非魚”之樂,實則是在闡釋以己度人的“投射效應”的道理。教師講完了,還要讓同學們去講。讓他們想想生活中類似的故事——家庭中的、同學間的、自己的、別人的都行。還可以引導學生暢想未來工作中的自己如果不去規避“投射心理”會發生什么。經過這樣的認識過程,同學們就會主動規避“投射心理”,避免吃到“投射效應”帶來的“苦果”。

謹防“投射效應”,不僅僅可以解決眼前問題,解決小組內部矛盾,使小組內部形成和諧的氛圍,從長遠角度看,也是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提升,對學生的健全人格和未來發展的完善和保障。

以上談到的三種心理效應,能夠在學習小組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分組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負效應,讓小組充滿活力,保持健康發展,實現分組管理的重要意義[2]。

結束語

三種心理效應在學習小組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充分證明了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三種心理效應只是心理學在教育中應用的小小一隅。劉儒德教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中,闡釋了六十六條教育中可以應用的心理效應,從理論角度肯定了心理效應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意義,也用許多鮮活的事例證明了心理效應在教育活動的應用,可以讓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教者,拓寬教育思維,在教育活動中研究并實踐這些心理效應,定能為教育的智者。

參考文獻

[1]劉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應[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47-85.

[2]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70-273.

猜你喜歡
鯰魚效應心理學
“沒有用”的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給數學課堂注點“氧”
“鯰魚效應”與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研究
互聯網金融的“鯰魚效應”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什么
互聯網金融的“鯰魚效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