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食品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實現路徑

2023-03-31 13:51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3年6期
關鍵詞:綠色食品生態農業綠色

楊 旭

(遼寧省農產品加工流通促進中心,沈陽 110034)

生態農業是發展農村綠色產業的基礎,也是擴大綠色食品生產規模的先決條件。綠色食品以其有機、安全、健康的特點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為鄉村振興、農業升級帶來了新契機。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綠色食品產業的興農、助農作用更加明顯,在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富民產業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村就業崗位,不僅為市場提供更多安全可靠、質量優良的綠色食品,同時也可提升綠色產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1 綠色食品與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分析

鄉村振興戰略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導向,通過各類措施來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美麗鄉村,最終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在此戰略導向下,農村綠色食品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綠色食品經濟以“生態化”發展為特色,采取種養循環方式,既能夠減少農業污染,又能實現生態物資的循環利用,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建設美麗鄉村、提高農民生產生活質量的關鍵在于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業資源消耗。隨著農村吸引力和生產力的提高,在農村會出現更多富余勞動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將會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型,同時也能為社會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綠色食品。將生態農業優勢轉變為綠色經濟發展優勢,加固食品安全防火墻,能夠提升農村產業鏈的收益價值,促進農民增收,打造和建設鄉風文明、經濟發達的新農村,從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實施。

2 鄉村振興背景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產業發展受限

我國農業生產多以家庭為單位,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和市場優勢,很難打造農業品牌,這也是影響農村綠色食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數農村的綠色技術培訓缺位,農民不懂得如何申請綠色農產品標識,缺乏綠色食品銷售渠道,很多農產品還在被價格戰困擾,為了降低農產品價格,只能縮減生產成本,導致綠色技術、生態技術難以推廣應用。因此,農民不得不采取傳統的種植方式,使其很難在綠色經濟中受益,從而直接影響到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

2.2 產業層次較低

綠色產業由于受到技術和產能等因素的影響,在綠色食品生產經營中多為初級農產品,深加工比例較小。綠色食品主要集中在種植領域,養殖類產品相對較少,綠色畜牧產品、水產品發展滯后,產業結構有待優化。此外,在綠色食品技術研發、生產資料投入和技術創新方面仍存在瓶頸,尤其是在新產品開發、原材料深加工中還有很多限制因素,如資金不足、人才配置不到位、產業渠道不暢等,這導致科技成果缺乏轉化途徑和轉化空間,同時數字技術、設施建設以及資金投入的不足,也影響到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

2.3 價格障礙明顯

從市場行情來看,綠色食品較普通農產品的價格偏高,這是因為綠色食品從生產加工到經營銷售的各個環節的附加成本較高,所以一些消費者會因為價格原因選擇更便宜的普通農產品,導致綠色食品市場空間窄化,甚至被消費者貼上“高端消費”的標簽。此外,由于包裝和冷鏈運輸技術落后,造成綠色食品運輸過程中出現破損、霉變等問題,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了市場供應成本,形成較為明顯的價格障礙。

3 綠色食品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3.1 構建聯結利益,保障農民受益

目前,國家針對綠色農業發展給予了諸多政策支持,比如發放生態農業補貼,幫助從事綠色農業的農民獲得相對更高的收入,從而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從低效農業向高效、生態農業方向發展。在綠色食品生產企業中,多為實力雄厚、信譽度高的骨干企業,還有當地的一些龍頭企業,這些企業與當地農戶合作,穩定性較高。企業和農民簽訂綠色農產品供應訂單,開展專項投資,對履約質量高的農戶給予一定獎勵,從而吸引更多高質量的農戶合作參與,這樣可慢慢形成結構穩定的利益聯結主體,并讓更多農民從中受益。

從區域經濟發展層面出發,大力建設生態資源,以此來促進綠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一方面加大生態農業的發展力度,另一方面則要提高綠色食品產業的生產效率。綠色食品企業應逐漸向原料基地靠攏,并在周邊建立物流集散點;在綠色食品開放研究中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從而提高研發成果的轉化效率;依托綠色食品經濟來促進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并結合鏈上各供應環節來加大技術投入,從而提高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的技術含量。

3.2 健全產業鏈條,保證發展質量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還會帶動周邊產業鏈的形成,比如生產資料配送、生態農業管理、綠色加工包裝等,從而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不斷下沉綠色食品產業鏈,可為農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并讓農戶步入利益鏈中受益,以此避免產業發展過程中架空農民利益。在此基礎上開發直供直銷的新型供應模式,通過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觀光農業等措施來提升公共設施建設水平,構建新型利益共同體,從而真正為農業生產帶來增值效應。

健全綠色食品產業鏈的同時,還要不斷發掘資源、環境以及地緣優勢,將符合綠色生產條件的農村產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在發展綠色食品經濟的同時推動產業融合,建立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的產業園區,并將綠色食品企業集中到園區內發展,形成集群效應。深度發掘綠色食品產業潛能,有利于實現綠色經濟產業鏈的有序延伸,實現助農興農的目標,從而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促進農村綠色產業不斷升級、高質量發展。

3.3 優化市場渠道,保證優質優價

鄉村振興必須有穩定的經濟基礎,而經濟發展要有完善的市場體系,因此,在綠色食品的生產經營中,要注重市場和渠道建設,從而實現“優質優價”的良性循環。這就需要政府在發展理念、制度建設、利益分配中發揮引導和促進作用[2],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建立正確導向,比如在綠色食品基地建設中,政府要多方考察、論證,對當地農業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設施、道路交通等情況進行全面考察評估,以此避免盲目上馬所造成的經營風險。引領當地綠色食品企業創品牌、創效益,加快綠色食品標準化建設步伐,做到食品生產過程、生產標準全程透明,這樣不但能塑造良好的市場口碑,而且還能完善當地綠色食品監管體系。一旦形成區域品牌或國內外市場有影響力的綠色品牌,就能大幅降低宣傳推廣、市場拓展成本,并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資投入,這樣就能打造綠色食品優質優價的嶄新發展格局,建立產銷一體化的市場發展模式,從而為農村經濟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3.4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市場影響

要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食品品牌的宣傳力度,轉變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認知[3],從而改變其消費習慣。在綠色食品投入市場后,不能僅以價格作為唯一競爭要素,還要注重產品質量,可面向特定人群進行個性化營銷,建立起綠色食品品牌的差異化發展戰略。在政府主導下公布綠色食品目錄,讓消費者更多了解綠色食品的優勢,從健康、品質方面引領其轉變消費觀,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從地頭到餐桌”的新鮮度和健康度、全程質量可溯源,這也是打造綠色食品文化的關鍵一環。此外,企業還可以采取網絡直播、意見領袖推介、線上預約線下試用的方式來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接觸綠色食品,只有消費者對綠色食品保持信任,形成一定的消費粘性,才能提升其市場消費信心,從而提高綠色食品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4 結語

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要緊扣供給側改革需求,以綠色農業、循環發展、高效供給為目標,加大綠色食品的生產、加工、經營力度,開發新產品、創新綠色服務,以綠色生產為基礎,著力打造“建設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經濟、優化綠色生活”的良好格局,讓綠色食品產業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張新名片,從而促進農村綠色經濟更快、更好發展。

猜你喜歡
綠色食品生態農業綠色
綠色低碳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綠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綠色食品
第八屆“一帶一路”食品安全與生態農業論壇
一位90后的生態農業夢
安鄉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實踐
保證糧食安全,發展生態農業
綠色食品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