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齡游戲,發現“更大的世界”

2023-04-05 00:50郭曉艷盧小娜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教育家 2023年3期
關鍵詞:大齡游戲幼兒

郭曉艷 盧小娜 |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自主游戲開展過程中,中大班幼兒表現出強烈的“一起玩”的意愿,結合對異齡同伴互動價值的分析,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積極打破班級區域界限,整合多元游戲空間,為中大班幼兒混齡游戲提供支持,讓幼兒在“更大的世界”中更好地發展。

看見兒童需求,營造開放自主的游戲氛圍

延展游戲時間,滿足暢玩需求?;忑g游戲開展之初,游戲時間為每周一次,但異齡幼兒彼此熟識后,在規定時間內一起玩不盡興的傾向愈發明顯。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將每周一次的游戲時間調整為每周三次,為幼兒的持續探究以及異齡同伴間的充分互動提供時間保障。

鋪展游戲空間,滿足活動需求。我們積極整合園內六個專用活動室資源,打造活動室、走廊、室內公共空間為一體的幼兒游戲場。傾聽幼兒“一起玩什么”的想法,調整專用活動室布局,如打通搭建室和智高坊,將積木搭建與低結構、多變通的拼插游戲融為一體,滿足幼兒場景搭建以及搭建后角色扮演的多重需要;變錄播室為小劇場,舞臺、屏幕、音響、燈光等環境,方便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的表演游戲。游戲中,鼓勵幼兒打破區域界限活動,如小劇場的演員們游走于各游戲區做表演宣傳,表演需要的道具、背景裝飾去美工室、木工坊“下訂單”定制等。游戲區域的聯動與融合滿足了幼兒多重的活動需求,為異齡同伴互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尊重游戲決定,滿足自主需求。在游戲場地的布局、主題的確立、材料的使用、規則的制定、同伴的選擇等環節,尊重和支持幼兒的自由選擇、自主規劃、自發交流。游戲開展前,鼓勵大齡幼兒主動邀請小齡幼兒一起游戲,“大帶小”共同制定游戲計劃;游戲中,鼓勵大齡幼兒帶領小齡幼兒一起發現問題、探索分析問題、嘗試解決問題;游戲后,鼓勵異齡同伴間互相評價,共享游戲創意。

關照品質涵養,滿足發展需求?;忑g游戲創設了自由、開放的人際交往環境,我園立足幼兒長遠發展的需要,將“以混齡游戲涵養幼兒社會性品質”作為重要的研究命題,深挖中大班混齡游戲價值,不斷涵養幼兒自主、自信、友愛、合作等社會性品質。

強化“四項支持”,構筑暢玩智玩的游戲空間

以環境支持建游戲之序。

大齡幼兒較多充當組織者的角色,可以帶領弟弟妹妹一起討論、制定、表征和熟悉規則,形成約定共同遵守,確保游戲活動有序開展。例如,對于游戲中出現的人數較多、場面混亂、教師不易辨識幼兒身份等問題,幼兒發明了各個游戲區獨特的“身份牌”作為游戲通行證,數量以教師和幼兒基于實際觀察、體驗共同核算的人數為準,方便師幼、幼幼的觀察與互動。

此外,受年齡或經驗水平影響,游戲中幼兒遇到困難、游戲無法繼續的情況時有發生,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巧用照片、圖示、符號,增加環境中的隱性支持。同時,注重幼兒游戲過程以及游戲成果的記錄、保留,通過創設精彩瞬間、問題探究、作品展區等引導異齡幼兒在相互學習中豐富經驗、生發靈感。

以材料支持增游戲之趣。

首先,提供多層次材料。既要考慮中大班幼兒的年齡差異以及能力水平差異,投放多層次、彈性化的游戲材料,又要結合不同游戲階段的需要合理控制材料的數量。

其次,提供多結構材料。高結構材料與低結構材料需要有機結合:既依據幼兒興趣以及游戲活動開展的需要,提供諸如演出服裝、交通指示牌、塑料玩具等高結構材料,引發幼兒游戲欲望,又提供插塑、管子、木板、松果、石頭、紙箱等低結構材料,啟發幼兒想象,支持幼兒的創造。

再次,材料提供開放、可變。打破游戲材料相對固定的模式,既有各區域的材料區,又有公共空間的材料超市,允許材料根據幼兒游戲需要跨區流轉,讓游戲材料“活”起來;肯定幼兒“一物多玩”的創意,讓游戲材料“變”起來。

以觀察支持啟游戲之智。

基于中大班混齡游戲的研究重點,我們將觀察聚焦于“中大班幼兒的交往互動”,重點關注交往頻次、交往水平、交往中的障礙、促進異齡交往的事件以及交往引發的行為改變等。為增強觀察實效,可采用游戲區負責制,各游戲區固定指導教師,注重激發幼兒持續游戲的熱情,為教師長期且持續的觀察創造條件。

為破解混齡游戲的觀察難題,采用一巡(每次10分鐘的掃描式觀察)、二定(每次至少20-30分鐘的駐足觀察)、三采(錄制游戲過程或記錄幼兒的行為、對話)、四理(梳理游戲中的關鍵事件、關鍵行為)、五析(從“幼兒行為體現了哪方面能力的發展”“表現了怎樣的品質”“反映了哪些需求”三維角度深入分析)的觀察“五部曲”,確立“游戲前撰寫預案明晰觀察目的—游戲中多元方法客觀記錄行為表現—游戲后聯動分析評價向班級教師反饋結果”的觀察“三路徑”。

以評價支持促游戲之思。

多主體評價。主要包括:幼兒評價,依托游戲后的回顧反思,支持幼兒自評、互評,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經驗、共同反思問題,激發幼兒持續參與游戲活動的熱情;教師評價,將過程中的回應與游戲后的分析評價有機結合,既針對不同的游戲情境,巧用及時回應、適時回應、延時回應等策略指導,支持幼兒游戲,又利用觀察記錄或過程中的圖片、視頻對幼兒互動行為細致分析,為個別指導提供依據;家長評價,借助游戲故事分享,通過聆聽“大帶小”游戲中的趣事或游戲中的新點子、新問題,增進家長對幼兒的了解,并依據幼兒需要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家教指導。

多形式反饋。將動態的追蹤式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遵循“記錄游戲表現—拍攝精彩瞬間—評價分析跟進”的流程開展跟蹤式評價。同時利用圖表、數據分析等,呈現一段時間異齡幼兒的交往水平,為游戲活動的調整及幼兒游戲的支持、跟進提供依據。

享受雙邊成長,放大多元發展的游戲效能

幼兒:異齡互動,情智共生。

游戲中的幼兒能自主。小齡幼兒從饒有興趣地旁觀,到模仿性平行游戲或者提出建議性評論,再到獲得大齡幼兒的邀請或自然融入游戲,其游戲的主動性在不斷增強;大齡幼兒則在被弟弟妹妹模仿的過程中,領導力和責任心得到激發,做好榜樣的同時,其自主規劃、自主決策、自我調控和反思等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游戲中的幼兒會合作。童話劇的妹妹協助姐姐準備表演道具,一起去演出;美食街的小朋友分工合作,加工食材、推銷叫賣、清點收益,計劃著可以用“錢”去換一些裝飾品來美化餐廳……幼兒在與不同伙伴的交往中、在異齡同伴不經意間的“教和學”中,進一步學會了遵守規則、互幫互助、協商合作。

游戲中的幼兒能共情。在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大齡幼兒充分展示自我、自己玩盡興的同時漸漸懂得換位思考,關照他人感受;小齡幼兒也在觀察、模仿、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游戲中的幼兒會創造。幼兒的創造孕育在各種奇思妙想中,生發在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中。例如,異齡伙伴在共同搭建海底隧道收費站,遇到插塑拼成的欄桿總是掉落的問題時,大班幼兒將生活中乘坐電梯的經驗遷移到游戲中,用薄積木做成推拉式電梯門代替起落欄桿,巧妙化解了這一難題。幼兒在與多元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教師:深學互研,思中生變。

從“看到孩子”到“看見孩子”。游戲活動實現了由教師預設到幼兒自主規劃的轉變,教師能夠肯定幼兒的主體價值,聆聽幼兒的想法和意見,關注不同年齡幼兒的愿望、愛好、感受和體驗,逐步學會從兒童的視角探析不同年齡、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內在需求。

從“發現孩子的玩”到“在玩中發現孩子”。觀察經驗的累積提升了教師解讀不同年齡、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發展的能力,追隨幼兒、向幼兒學習,已然成為教師們的共識。他們能夠發掘混齡游戲中潛藏的價值與教育契機,在和幼兒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深入了解幼兒、有效回應幼兒。

從“支持孩子的玩”到“在玩中支持孩子”。教師通過材料的投放與更新、游戲環境的變換等,引導幼兒提升混齡游戲水平,并注重創生新的問題情境,愈發能夠扮演好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

猜你喜歡
大齡游戲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大齡女也該有春天
大齡兒童的春節萌囧CUT
大齡海蟾蜍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