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意識導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3-04-05 21:08劉秀蓮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跨文化學習者意識

董 露 劉秀蓮

(江漢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8)

在語言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常見、最便捷的語言傳授方式之一,也是文化傳遞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材料涵蓋了源語言國家文化背景,歷史,習俗,社會規范諸等方面。只有當讀者充分認識到這些超越語言規則自身的要素時,他們才能夠領悟文章內涵并提高閱讀效率。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學習者有時會對部分語句和段落難以掌握,并不是因為他們詞匯量欠缺或是語言基礎知識薄弱,而是因為對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不夠熟悉。從一定意義上說,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要大于語言知識[1]。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生英語閱讀跨文化意識培養的意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僅符合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宗旨的關鍵所在??缥幕庾R培養旨在使當代中學生對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運用,并在經濟越來越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展現出卓越的價值取向,品格修養和文化意識。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不只是讀者單向、被動地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閱讀者理解閱讀材料的語言行為和心理認知行為,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2],是讀者通過語篇與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際行為。閱讀能力則是詞匯、語言結構、文化背景知識、閱讀速度綜合作用的表現。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讀者有時必須要運用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填補文中的空缺信息,銜接上下文意思,才能有效理解語篇的內涵。因此,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利于他們迅速克服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障礙,讓他們正確地掌握英語閱讀的方法,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2.有助于積極踐行素質教育

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也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關心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在中學英語課堂上的語言學習自然會聯系到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這可以使學生的視野不斷拓寬,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并對他國文化有客觀的認識,這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可通過對中外文化的對比學習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本國文化。在中外國家文化背景比較中,挖掘文化差異不僅有利于學生專業水平與文化內涵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建立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提高,以順應當代社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潮流。

3.有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終身發展的意義在于終其一生全面地發展一個人的德、智、體、美、勞。其中德育、智育和美育更是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即對待世界的態度。而世界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學生只有用包容且平等的價值觀來對待文化差異,用尊重的眼光來看待每一種不同于本土文化的外邦文化,才能實現終身發展。而這兩者之間最重要的介質,就在于對跨文化交際的學習。世界文化的形成具有歷史性,雖有差異但也有相似的地方,交流先進文化是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由此說來,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在世界舞臺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跨文化意識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生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障礙

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包括語言行為、副語言行為以及非語言行為。由于英語閱讀過程是學習者與作者之間通過文字材料進行的跨文化交際,缺少了面對面交際的語境,缺乏了跨文化知識,學習者對于字里行間所潛藏的信息就理解不到,這會給學習者帶來諸多理解障礙。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障礙主要體現在語言行為上,即詞匯、俗語和語篇層面以及非語言層面上。

1.詞匯層面的跨文化障礙

就語言要素與文化的關系來說,詞匯是關系最密切且反映最直接的要素。有些詞匯不僅具有通常的指示意義,還具有隱含意義,即承載著深層的民族文化內涵[3]。

例如,孔雀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英語中,peacock則帶有貶義色彩,寓意驕傲、自負和炫耀。英語閱讀中的專有名詞也會干擾學生的理解,舉例來說, Uncle Sam指的是美國政府,而非一個叫 Sam的叔叔。如果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這些俗語,就會直接導致誤解文章內容。此外,每一個文化體系都有描繪其特有的自然、社會環境的詞匯,而這些詞匯在另一種文化中往往缺乏對等的指示對象,例如Senate,Hostel,Midwest,Easter Eggs等,這些詞匯的英文指示意義在漢語中缺乏對等的指示對象,對中國學生比較陌生,因此造成閱讀障礙。

2.俗語層面的跨文化障礙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人民大眾根據本民族特有的地域文化或歷史文化所創造出來的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在地道的英語文章中,俗語經常出現,如果不了解這些語句背后的文化,就會產生誤解”[4]。漢語中“自助者天助”的英語表達方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由于中國人崇尚自然,認為天人合一,天是萬能的,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因而上帝是萬能的,故而出現了這種將漢語中“天”譯成英語中“God”的表達方式。如若中國學習者缺乏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不了解這些句子的文化背景,則會影響英語閱讀的理解。

3.篇章層面的跨文化障礙

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不僅需要了解詞匯俗語等要素的文化知識,還需要了解整個篇章結構和語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中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會引起交際風格的不同。如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螺旋式,寫文章時通常會采用歸納法,即不點明主題,較少運用具體事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而西方人是直線式思維,寫作時則大多會采用演繹法,即在文章一開頭便明確擺出自己的觀點,接下來的部分則是對論點的一一論證。這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引起的篇章結構不同,會讓中國學習者閱讀文章時會不自主地按漢語母語的思維去尋找文章主題表達的脈絡,雖然英語式的思維模式的表達已清楚表明了主題思想,但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學習者總覺得英語篇章里的潛藏之義還未全部挖掘出來而感到困惑和不適應。

4.非語言因素層面的跨文化障礙

價值觀念是跨文化交流的關鍵,它直接影響著人類的交流方式。不了解價值觀之間的差異,就不能真正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帶入到文章中,不自覺地以自我價值觀的去理解文章內涵,進而干擾了其對語篇的理解。而由于西方人寫作時習慣采取演繹式,而中國人寫作時習慣采取歸納式,在這兩個思維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學生往往無法真正掌握英語閱讀材料的核心內容。其次,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時也會帶著某種刻板印象來理解文章。比如亞洲人覺得歐洲人比較開放;歐洲人覺得亞洲人比較儉樸等。這種先入為主地利用刻板印象進行閱讀會對文章產生誤解。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導入策略

為了有效克服上文中所提到的各種跨文化障礙,深化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理解及認知,提高其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導入跨文化意識。

1.挖掘閱讀材料中的文化元素

現行中學課本教材的閱讀部分包含的內容豐富,選材多樣,但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部分原因是教師缺乏對課本中的文化元素的敏銳度。為此,教師首先需認真研讀閱讀文本,善于從中發現和提取文化元素,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英漢兩種語言差異。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5“ Welcome come to the zoo ”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提問: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zoo?”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讓學生討論自己在動物園見過的動物或者各自喜歡的動物,談論不同動物的特征,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回答,并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本大意。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討論大象的優點、生活方式及面臨的問題。最后,教師可以拓展一些中西方國家動物文化的差異,如“elephant”大象在文中提到其聰明、強壯等優點,“White elephant”在東南亞更被視為神圣之物,而在英語中則表示大而無價值的東西。又如牛和horse在中英民族中都有著踏實肯干、忍辱負重的形象。在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中,牛作為千百年來農耕文明的象征,不僅減輕了農民繁重的農活負擔,而且能給農民帶來經濟收益。而在早期的英國農民主要是利用horse進行耕地,眾所周知,馬匹具有速度快、強健有力的特征,所以人們給予了horse健壯的形象。同時,horse也是智慧和吃苦耐勞的標志。漢語里跟牛相關的詞都能跟英語里跟horse相關的詞相對應,稱贊任勞任怨的美德。魯迅曾用“俯首甘為孺子?!眮肀扔餍母是樵笧槿嗣翊蟊姺?,無私奉獻的人。英語中將“孺子?!狈Q為willing horse。知道這個原由,willing horse含義才會清楚明了。這樣教師即可幫助學生對于西方歷史文化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又培養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2.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多采用對生詞的解釋和對長難句子的翻譯。這種方法不但單調乏味,而且只傳授了少量的詞匯、語法知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效率不高。對此,可利用多媒體視頻等手段與學生的閱讀文本相對應,創設情境活動,將跨文化意識引入到英語閱讀中,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地體驗不同的文化。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閱讀課文“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以西方國家傳統節日感恩節為主題,對人們慶祝感恩節的方式及活動進行了描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西方人慶祝感恩節的紀錄片,創設濃厚的節日氣氛,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提出有關西方萬圣節的一些活動如晚宴、火雞、南瓜餅、蔓越桔競賽的游戲等,使之學習語言更加主動積極。其次,教師可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When is Thanksgiving? What is the origin of Thanksgiving?等問題再次細讀文本,使其了解更多感恩節的習俗,加深對這些文化現象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3.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

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中西方不同的社會形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所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應建立在對不同文化的正確理解和認識之上。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重視中西方文化差異,從而引導學生領會它所蘊含的文化。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2 Section A中的閱讀文本Full Moon, Full Feelings為例,主要介紹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起源。中秋節作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認識本國的歷史文化,并學會向他人介紹、傳播,探討如何更好地將傳統優秀文化傳承下去。

4.關注人文情懷培養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語言知識教學,還應關注語篇內容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挖掘人文情懷,給予學生人文關懷,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其更好地感悟文化內涵[5]。在中學階段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培育,并注意傳播奮發向上、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發展的教育信息,以傳達學生所應具有的人文主義情感,引領他們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目標,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的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閱讀文本,主要介紹著名登山者艾朗羅斯頓,在一次峽谷探險時遇到意外,但他靠著強大的決心與毅力絕處逢生。 教師首先可將艾朗羅斯頓的一系列圖片呈現在多媒體課件上,通過簡單的介紹其個人資料,激發其對所讀資料的背景了解,激發其閱讀興趣。其次,教師引導同學們讀這篇文章,學習艾朗羅斯頓是怎樣從危險中生存下來的。教師要讓學生們從文章中所表達的情緒和價值觀念入手,并從主體人物的親身體驗中感受文章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品質。最后,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周圍的真實事件談談個人感受,使其重新感知和體會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品質,從而幫助他們真正明白“We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that could mean life or death”這一句話的深層意義,在閱讀學習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文主義情懷。

結語

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養跨文化的意識對學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了解國外文化的起步階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善于發掘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利用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加深學生的文化體驗、同時注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從學生的長期發展出發,將跨文化意識滲透到英語閱讀中,通過多種形式來加深對國外文化的了解,提升其對西方文化的客觀認知能力,不僅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速度,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跨文化學習者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