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探析

2023-04-08 13:12王凡雨熊晨焜雷永杰馮海韻王天宇苗振坤周建波
林草政策研究 2023年2期
關鍵詞:林業機械森林經營

王凡雨 熊晨焜 雷永杰 馮海韻 王天宇 苗振坤 周建波

摘要:我國擁有豐富的林草資源,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對我國林草產業高效化、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中概述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定義,分析了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森林經營、木本糧油作物種采、木竹采運、防沙治沙等領域的應用現狀及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析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及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林業機械發展及應用的5點建議:1)加大科研投入,彌補裝備空白;2)建設完善人才體系,培養專業技術人員;3)加強多方資源整合,完善網格化服務站體系;4)推進先進技術交叉融合,組建林機專業化服務隊伍;5)構建綜合服務團隊,完善售后服務水平。

關鍵詞:林業機械;社會服務體系;森林經營;木本糧油;木竹采運;防沙治沙

中圖分類號:S77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9546(2023)02-0046-06

DOI: 10.12344/lczcyj.2023.04.15.0006

王凡雨,熊晨焜,雷永杰,等.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探析[J].林草政策研究,2023,3(2):46-51.

Construction of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for Forestry Machinery

Wang Fanyu1,2,3 Xiong Chenkun1,2,3 Lei Yongjie1,2,3 Feng Haiyun1,2,3

Wang Tianyu1,2,3 Miao Zhenkun1,2,3 Zhou Jianbo1,2,3

(1. Harbin Institute of Forestry Machinery,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Harbin 150086, Heilongjiang,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for Forestry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arbin 150086, Heilongjiang, China;

3.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for Forestry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rbin 150086,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forest and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for forestry machine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fficient and standardized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ector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ized forestry machinery service system,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to the fields of forest management, woody grain and oil, wood/bamboo harvest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sandification control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its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regime. On this basis, f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machinery, including: 1)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fill the gap in equipment development; 2)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o train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3) strengthening multi-sourced resource integration to improve the service station grid system; 4) promoting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setting up a professional service team for forest machinery; and 5) establishing comprehensive service group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fter-sales service.

Keywords: forest machinery;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forest management; woody grain and oil; wood and bamboo harvesting; sandification control

我國林草資源種類豐富,居世界前列,林業產業總產值由2012年的3.95萬億元攀升至2022年的8.37萬億元,現已成為林產品世界大國[1]。但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瓶頸問題也逐漸顯現,如技術裝備缺乏系統研究、裝備資源整合度低、資金人力投入不足、全產業鏈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長期存在,并制約著林草產業的發展。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過程中[2],建立健全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以及推動林業機械的現代化發展是林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本文將分析林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在森林經營、木本糧油作物種采、木竹采運、防沙治沙等領域的應用現狀及現存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通過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為林機行業提供一種新型作業模式,降低產業全過程機械化成本,從而推動林機產業發展及全面機械化水平。

1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現狀及現存問題

1.1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概述

林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指與林機相關的社會經濟組織為滿足林業生產的需要,向林業生產的經營主體提供如撫育、栽培、采收、植保、設備維修、林機供應等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而形成的網絡體系。參考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圖1)是以林業機械領域的政策法律、經濟條件及社會文化作為上層理論與經濟基礎,林業作業環境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配套條件,開展林機體系化研發、組織化利用等,實現產業化林機服務及林務與服務體系之間的互動、溝通。林務主要是指挖坑、施肥、栽苗、林間管理、采收、貯藏等人為作業的林業生產活動。服務體系主要由公共服務機構、龍頭企業、合作組織,以及其他社會力量構成。其中,公共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倉管設立、站點建設、道路運輸等,龍頭企業主要包括林機大戶、林機龍頭企業等,合作組織主要包括林機站點、林機合作社等,其他社會力量主要包括林業散戶、林機技術人才、林機經紀人等。建立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旨在降低人員勞動作業強度、林業產業各環節成本,提高作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林業生產效率、裝備更新速度,推動服務主體多元化,滿足行業發展需求,促進產業經濟效益提高,推動林機行業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

1.2 國內外林業機械社會服務體系現狀

目前,需要大宗林業機械作業的應用領域主要為森林經營、木本糧油作物種采、木竹采運、防沙治沙等。

1.2.1 森林經營

目前,由于我國營林作業受季節性、地域性影響大,在大部分地區的營林撫育無法采用機械設備作業。針對小規模林場,其挖坑種樹、撫育剪枝仍采用人工作業,只有在灌溉、施藥等過程會采用小型灌溉、噴藥設備[3]。大規模、條件較好的大型林場會采用機械化營林設備,但高昂的設備成本嚴重制約了營林作業機械化進程[4]。

國外營林作業設備大多以多工序智能化設備為主[5],其作業模式往往采用多種設備聯合作業,且作業設備兼顧操作人員的安全健康保護,噪聲小、損傷小、效率高,對作業人員更為友好[6];其營林設備一般由林機企業或公司提供租賃或銷售等相關服務[7],私有林場雇傭相關作業人員、租賃林機設備進行整地撫育、森保施藥等作業。因此,在作業過程中設備配合更專業,且產業規?;潭雀?。

1.2.2 木本糧油作物種采

木本糧油產業是我國林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我國木本油料種植面積已達1 640萬hm2,年產食用油約104萬t[8]??晒╅_發的木本糧食植物有100多種[9]。而我國木本糧油在育苗、栽培、撫育、采收等環節仍以人工作業為主,機械設備的作業成本高,且無法適應復雜多樣的林地環境。以油茶果產業為例,目前油茶果人工采摘成本占總成本的30%以上。據調查,國內油茶油價格平均高達120元/kg,高純度茶油價格更加高昂。因此,研制油茶果采收設備是該產業發展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環節。目前針對平地、宜機化的油茶園,研制了自走式振動油茶采收機、龍門架式振動采收設備等[10-11],但大多以單機作業模式為主,缺少體系化裝備的研制[12],且成本高昂,農民購買困難,亟需將各類作業裝備統籌規劃,解決農民購買、使用困難等問題。

國外的木本糧油產業大多以家庭式林場為主,采用私人經營的方式,在采收環節往往會聘請專業的林機服務團隊進行采收作業。以橄欖果為例,國外Moresil林機公司作為采收設備的生產與銷售方,為橄欖果林戶提供橄欖果采收服務,針對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作業設備。在針對規范化修剪的橄欖樹采收時,采用龍門架振動設備與收集車配合的作業模式;在針對人工修剪的橄欖樹采收時則采用收集傘配合人工采打的方式進行作業,服務更為專業化。

1.2.3 木竹采運

中國是木材需求大國,進口依存度超過50%[13],供需關系緊張。竹材作為我國特有的林木資源,“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的理念不斷推進,竹材的采集運輸也愈發關鍵。目前,木竹的采伐集材以及運輸仍以人工作業或溜坡下山為主,安全性低、集材成本高。針對現狀,國內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蘭勤等[14]研發出一種覆蓋面廣的竹材采集系統,利用索道在山地塔架間牽引集材。陸美珍等[15]研發出利用管道運輸竹材下山的方式,通過鋪設輕簡管道,對竹材進行無動力管道運輸,但尺寸要求較高,存在較大局限性。姚文斌等[16]則利用PLC控制及無線傳輸系統,采用無人運輸車進行軌道運輸,通過自動化智能引導進行運輸作業,但仍存在軌道鋪設困難、集材效率有限等問題。目前,國內正將運輸的研發轉向可移動式塔架方式,通過利用可移動式塔架來降低搭建成本,并結合服務隊形式進行設備搭建、采集作業。

歐美等木材產業大國在進行木材采伐集材作業時往往為服務隊體系化作業,由采伐集材公司派遣作業,統合采伐聯合作業設備、抱木集材設備、索道運輸設備等體系化作業,以大面積采伐聯合作業為主,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作業連續性強等優點。在北美地區,由于地廣人稀的地域特征,闊葉林種植面積廣,種植地形相對平緩,大型采伐集材設備聯合作業能力強,通過設備的智能化信息化可以實現設備與設備間的信息共享以及人機交互。

1.2.4 防沙治沙

防沙治沙是我國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截至2022年底,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 033.3萬hm2[17],封禁保護總面積達180.51萬hm2。我國在防沙治沙領域成效顯著,但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反復性和不確定性[18],這意味著防沙治沙需要高效的、適應性強的防沙治沙設備以及完備的作業體系。治沙機械設備主要分為智能治沙機器人、牽引式固沙機、手扶式沙障機,但設備適應性弱,成本高昂,市場推廣困難[19],尚未形成體系化設備研制,缺少規范化、專業化的服務隊建設。

1.3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現存問題

目前,在林機裝備方面,我國戶外林草機械化率不足15%[20],而國外機械化率已超過80%;我國現有設備仍缺乏體系化,傳統“一機多用”的模式無法適應復雜林地環境。在社會服務網絡建設方面,組織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缺乏合理的網絡化林機站點建設。規?;?、標準化的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缺失,沒有形成服務網絡,缺乏統一的組織以及技術服務。在市場經營方面,未形成良好經營模式,人工及設備費用導致了高昂的生產成本,效率低的同時經濟效益有限??傮w而言,我國林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尚處于探索階段,主要存在以下5方面問題:

1) 林機裝備缺乏。首先,我國的林機裝備研發起步較晚,常采用通用設備進行作業,缺乏針對不同地形、樹種、栽培模式的作業裝備;其次,我國目前裝備僅針對某一環節進行研制,缺乏體系化裝備的研制;另外,我國現有的作業裝備無法涵蓋整個作業流程,仍有大部分作業環節處于無機可用的狀態。

2) 裝備技術人員短缺。我國林業裝備行業技術人員培養體系不完善,林機技術人才斷檔嚴重。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導致作業裝備的維護難度大幅提升,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另外,專業技術人員的稀缺嚴重制約產業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3) 林機站缺乏。目前,我國的林機站建設尚屬空白,基礎建設并不完善。國內擁有系統性、多樣性林機裝備的大型企業、林機大戶較少,缺乏行業頂尖力量。統籌、集中管理體系缺乏使得行業力量分散也是難以忽視的問題。

4) 專業服務隊空白。我國農機領域專業服務隊建設已初見成效,但林機服務產業化、組織化、數字化程度低,缺乏統籌與規劃管理,不具備提供大規模服務的團隊能力,亟需填補專業服務隊空白。

5) 裝備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由于產業落后,我國林機行業售后服務整體落后于國際水平。技術咨詢能力的不足導致裝備售出或租賃后缺乏操作技術指導,無法安全正確地操作設備進行作業。由于售后體系的缺失,裝備維護困難,難以及時修復裝備作業時因環境帶來的損傷;無法與客戶及時進行信息交互,使得行業難以及時吸取實踐經驗并進行迭代升級。中介服務的缺失,使得產品的推廣效果不佳,嚴重制約產業的利潤空間,難以實現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及運行機制

2.1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

隨著對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理論探索與初步實踐,亟需通過整合林機資源、專業服務配置、構建體系化服務組織的方式進行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搭建。

1) 整合林機資源。通過資源整合,充分提高林業機械社會服務效率,推動林業機械跨部門、跨地區作業,形成產前、產中及產后各環節項目關聯,提高林機服務的社會化與產業化水平(圖2)。其中,相關企業負責林業機械的生產制造,科研單位主攻林草裝備的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林機合作社及個體戶為林機的實際使用對象及相關問題的反饋主體,中介組織則為企業、合作社與客戶之間的紐帶,最后由林機監管部門進行政策制定及統籌協調。

2) 專業服務配置。提高服務隊裝備、服務人員、服務隊建設等全體系服務水平,為林業行業提供可靠的專業服務保障(圖3)。在為

林機社會化服務提供作業服務中介、信息作業等服務時,要秉持“需要什么、補充什么;缺乏什么、研發什么”的服務理念,向實際需求靠攏。

3) 構建體系化服務組織。體系內各單元各有所長、各司其職,逐漸完成一個規模大、響應快、結構完整的服務體系,通過林機中介組織、林機企業以及林機合作社搭建新型服務模式和組織體系,林機中介組織妥善搭建服務主體與林機服務間的溝通橋梁,完善社會服務體系架構。林機企業研發體系化、智能化作業裝備,提升林機整體作業水平。林機合作社充分發揮其管理調配職能,合理分配人員和裝備。

2.2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運行機制

針對森林經營管理、木本糧油種管采收、木竹采運、防沙治沙等需要大宗林業機械作業的應用類型,林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應更注重為農民提供高效便利的林機裝備,降低勞動強度與產品成本。林業機械社會服務體系的運行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內容。

2.2.1 構建林機服務站網絡

組織林機企業、林機大戶、栽植大戶等建立林機專業社會服務隊及服務站點,充實專業裝備和專業人員儲備。通過構建林機服務站網絡,覆蓋各產業產區,實現跨區域跨領域協同作業。各林機服務站統一管理、統一派送、單機核算,建立規?;?、標準化的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

2.2.2 針對作業需求提供林機社會化服務

針對農民作業需要,提供撫育、栽培、采收、植保、林產品預處理、維修、林機供應、技術培訓咨詢等林機社會化服務。1)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和作業機械的特點制定作業方案,并對現場進行合理的布置。2)根據不同的作業需求,對選定的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保養,確保作業機械、運輸等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按照設備的操作要求作業。3)對操作機械的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包括操作技能、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等方面,并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4)準備好所需的油料、電池、工具、維修設備等物資,并進行質量檢查和使用前處理等,以確保物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5)針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制定應急預案等。

2.2.3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保障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保障主要關注4方面:1)協助農民將產品推向市場,尋找銷售渠道,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產業鏈的健康發展。2)開展培訓活動,向農民和相關從業人員傳授作業及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3)幫助農民了解相關的扶持政策,提供申請指導,促進林業產業的規范化和規?;l展。4)建立穩定的林機服務人員隊伍。其主要來源包括專業招聘、人員培養以及林機大戶,人員按工作內容主要分為研發、調度、作業、維修4個部門,將林業機械設備研發、林機站點管理調度、林機實地作業、林機售后服務4個主要環節緊密聯接,為林業大戶、林務人員提供可靠完備的林機服務,通過校企聯合配備專業服務隊人員,保證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穩定性。

3 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建議

針對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目前的發展趨勢,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大科研投入,彌補裝備空白。裝備是林機服務的基礎,要積極推動科研攻關,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林機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推廣“適樹適機,多機聯合”的作業理念,研發體系化、全程化林機作業裝備;加強政產學研推用結合,按照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及時調整林機裝備結構,推動裝備更新加速。

2) 建設完善人才體系,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我國林機行業缺乏高尖技術人才。要充分發揮林業機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依托行業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集聚和培養林機行業中、高級科技人才;加強服務體系基層管理人員及林機駕駛、操作、維護、修理等技術人員培訓,注重培養技術人員,優化人才年齡結構。

3) 加強多方資源整合,完善網格化服務站體系。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安排公共服務搭建;統籌規劃多種作業裝備,建立完備管理調度體系;完善資源補貼政策,通過政策標準與規范,優化人員裝備扶持體系。

4) 推進先進技術交叉融合,組建林機專業化服務隊。建立健全林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體系,依托“互聯網+”構建高水平遠程技術服務平臺;構建林機社會化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整合生產作業的前、中、后各個環節,實現林機社會化服務全過程的數字化與可視化;探索新型服務模式,拓展服務主體,吸取國內外優秀服務隊相關經驗,提高服務隊整體專業化程度。

5) 構建綜合服務團隊,提高售后服務水平。要建設林業機械經營服務中心,推動一站式綜合服務團隊服務創新;引導林機服務組織建立各類全程林事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實現線上線下主體互動,提升售后專業服務能力;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林機售后服務水平,加快林機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應用,推動林機智能化、信息化示范應用。

參考文獻

[1]數說林業[J].中國林業產業,2023(3):14-15.

[2]楊莉,劉海燕.習近平“兩山理論”的科學內涵及思維能力的分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9,35(10):107-111.

[3]康尚娟,王維虎.新時期林業發展中營林機械的作用[J].農業機械,2021(5):87-89.

[4]羅梅,張超.廣西桉樹人工林機械化營林現狀與發展建議[J].林業科技通訊,2021(7):3-6.

[5]肖冰,白帆,吳昊,等.國內外營造林機械及森保、采運設備概述[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8,46(12):15-31.

[6]王巖巖,王猛猛,孫悅,等.營林機械的應用及發展探究[J].綠色科技,2018(10):235-238.

[7]馮彩云.瑞典、日本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比較與借鑒[J].林業經濟,2006,28(12):70-72.

[8]杜雅琦,趙榮,趙鐵蕊.我國木本油料產業發展潛力與對策分析[J].林產工業.2023,60(1):64-68.

[9]戴永務,劉偉平,洪燕真,等.中國木本糧食產業發展制約因素與策略分析[J].林業經濟,2012,34(10):46-50.

[10]杜小強,寧晨,賀磊盈,等.履帶式高地隙油茶果振動采收機設計與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22,53(7):113-121.

[11]楊志敏.油茶果采摘機振動特性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12]伍德林,楊俊華,劉蕓,等.我國油茶果采摘裝備研究進展與趨勢[J].中國農機化學報,2022,43(1):186-194.

[13]朱光前.2022年我國木材進口概況[J].中國人造板,2023,30(5):36-43.

[14]蘭勤,張立忠,童丙洪,等.一種覆蓋面高的竹材采集系統:CN111874010A[P].2023-02-10.

[15]陸美珍,楊倩倩,陳碧芽,等.竹材無動力管道運送下山新技術[J].世界竹藤通訊,2018,16(5):39-41.

[16]姚文斌,周超.一種竹材運輸用智能運輸車:CN105867385B[P].2018-08-14.

[17]董絲雨.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寫在第二十九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到來之際[N].人民日報,2023-06-17(4).

[18]關志鷗.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 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J].國土綠化,2023(7):4-8.

[19]孔德榮,孫步功,張克平,等.我國草方格沙障鋪設機械研發現狀與展望[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22,50(11):24-30.

[20]周建波.“百年黨史”視域中林業機械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20(3):3-8.

猜你喜歡
林業機械森林經營
淺析林業機械故障的成因、特點與預防
淺析林業機械液壓系統的維護與保養
林業機械在生態林業修復發展中的應用
林業機械故障的形成及其維修管理
小議林業機械在林業工程中的作用
論泉陽林業局對天保工程實施的森林經營
中國林業機械2016年行業信用評價結果
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森林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謀求森工林區經濟新發展
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撫育設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