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江文脈長

2023-04-10 21:27葉子
閩南風 2023年3期
關鍵詞:漳州林語堂文化

葉子

漳州文化從開漳圣王陳元光入閩以后開始有跡可循生根發芽。如果以為陳元光只是一介武將,那就大錯特錯了。且看看他的《題龍湖》(其三):“地極綏安鎮,天隨使節存。民風移丑陋,土俗轉醞醇。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陣云。宣威雄劍鼓,導化動琴樽。石裂磨刀處,溪留飲馬痕。龍湖魚鳥眼,認此第三巡?!痹娢拇髿?,有大視野大格局。史書記載,陳元光自幼博覽群書,貫通經史,有《龍湖集》《玉鈐集》留存于世。武則天盛贊他“以儒術代將父兵”。陳元光主張懷恩報義、舍生取義,感化番僚,“導化動琴樽”就是他行動的寫照。他的兒子陳珦有乃父之風,籌建松洲書院,遵循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來引導士民禮樂。開漳圣王從河南帶來的文化和閩南原有的本地文化加以融合,不斷發展與進步,形成了敢打敢拼、崇德守法,尚學尚文、愛國愛鄉的閩南文化。我從一些河南作家的作品中發現,河南也有“胎里帶”的說法,筷子稱為“箸”,這些方言有力地證明了閩南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傳承。陳元光的隊伍還帶來了家鄉所奉祀的關羽神像香火入閩,用以安撫將士,如今東山關帝文化聞名兩岸??梢哉f,陳氏父子種植下的是漳州文化之根,爾后成長為參天大樹,開花結果。唐代以后漳州大地上涌現出許多文化名人,猶如群星璀璨。地處偏遠的漳州在唐代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有12人,居全省第4位,后經一代代傳承發揚光大,成為了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海濱鄒魯。

漳州的第二個文化名人當屬1190年在漳州主政的一代理學宗師朱熹。紫陽過化,漳州何其幸運!朱熹知漳時,德治善政,大興教育,弘揚理學,傳授弟子,他經常在漳州市龍海區白云巖講經,講完經后在山頂遠眺沉思。漳州府衙有他秉燭夜讀的身影,仰文樓、府埕、中山公園都留下過他的腳印。他非常自律,恪守清廉,謹遵為官者的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道德修養自覺性,他的一言一行如春風化雨,感化改變了原本落后的當地民風。一代名人以他偉大的人文修養與人格魅力吸引了眾多追隨者與信徒,其中龍溪人陳淳為朱子得意門生,陳淳提出“理”生氣、氣化生萬物出發,理氣結合產生“心”,人應該立志、虛心、下學與上達,這些主張都存有天氣正義,把漳州文化指引上正能量的陽光大道。

緊接著崛起的明代大學者、民族英雄黃道周,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曾在漳浦明誠堂、龍溪鄴山等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有學問有氣節的人。到了清代,漳浦的蔡世遠、蔡新叔侄以學問、文章、道德享譽朝野,得到朝廷重用,深受百姓愛戴,堪稱廉官能吏。叔侄分別是乾隆、嘉慶的老師,蔡世遠當帝師10年,蔡新當帝師40年,成為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村兩帝師、叔侄皆名臣的傳奇佳話,至今后人難以超越。

漳州大地上人才輩出,直到近代的楊騷、許地山、林語堂等文壇名家皆是漳州的驕傲。祖籍漳州華安的楊騷是富有愛國熱情的左翼作家、詩人,他的《福建三唱》飽含對家鄉的深情。許地山在甲午戰爭之后跟隨父親許南英舉家從臺灣內渡大陸,落籍漳州,居于管厝巷。他的《落花生》提倡做人要像花生一樣純樸,所有小學生朗朗上口,耳熟能詳。他的《春桃》改編成電影后更是紅遍大江南北。林語堂則是從漳州大地上走向國際的文化大師,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寫宇宙文章,一生著作等身,《吾國吾民》榮登美國暢銷書榜,《京華煙云》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林語堂站在文化巔峰之上,高山仰止,是后輩學習的榜樣。

龍江水流潺潺,永遠奔流向前的是漳州生生不息的文脈!文化是一座城市照亮世界、溫暖人心的長明燈,也是打開世界的鑰匙,同時是留住鄉愁的記憶。文化能溫暖人心,文化能激勵斗志,文化能凝聚力量,相信后代人在傳承中將漳州文化發揚光大,讓其更加燦爛、更加耀眼,為漳州文化增添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漳州林語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林語堂:幽默藝術與快樂人生
南康漳州龍
福建漳州面煎粿
誰遠誰近?
探訪林語堂故里
1940年林語堂短暫的重慶之行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