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改革背景下依托SimTrade的“外貿英語實務”課程實訓教學改革

2023-04-10 07:49侯裕英
職業時空 2023年4期
關鍵詞:課堂革命實訓教學教學改革

侯裕英

摘要:課堂革命背景下,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通過引入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對2020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外貿英語實務”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首次實現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訓結束后,面向2020級商務英語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結果分析表明,基于SimTrade的實訓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外貿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外貿操作能力、函電溝通能力等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反映出在實訓學時安排、考核方式、SimTrade外貿實訓環節設計、課程思政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為“三教”改革背景下本課程和其他課程的課堂革命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外貿英語實務;實訓教學;教學改革;課堂革命

“外貿英語實務”是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一門著眼于融合國際貿易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專業核心課程,研究外貿交易磋商、進出口買賣合同條款的訂立與履約、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保險、國際結算等內容。該門課程的教學遵循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原則,注重“系統性”“實用性”和“實訓性”,目的是使本專業的學生了解Incoterms 2020中11個貿易術語的含義及國際慣例,掌握合同條款的基本內容及其規定辦法,明確合同成立的法律步驟和履行合同的基本程序[1],掌握外貿各個環節的實際操作技能,具備分析和處理外貿實務問題的能力,能夠勝任不同環節的崗位。

在2020級商務英語教學的第三學期,為加強創新、創業、高技能技術型高職外貿人才培養,結合“外貿英語實務”課程特點和教學要求,在“50%理論+50%實訓”雙軌模式下,學生于2022年3月30日開始使用SimTrade南京世格外貿實習平臺模擬交易。SimTrade 外貿實習平臺可供各級職業院校外貿相關專業進行教學實訓和認知實習,通過在互聯網上構建整個外貿行業的流程,模擬國際貿易慣例,建立起國際貿易虛擬環境。[2]在這個虛擬環境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扮演出口商、進口商、工廠、出口地銀行、進口地銀行等五個角色,共同模擬國際貿易。通過組員間相互競爭和協作的模式,學生可以體會出口商、進口商、工廠、進/出口地銀行、政府機構(如外管局、國稅局、海關、商檢)以及非政府機構(如保險公司、船公司)之間的互動關系,真正了解到國際貿易的物流、資金流和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老師的教學質量,豐富教學手段,最終達到師生共成長的目的。

基于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的實訓教學改革,商務英語專業外貿實務類課程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并獲得預期成效,以及以后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如何繼續開展,成為本次教學改革的關注點。

二、基于SimTrade的“外貿英語實務”課程教學改革

在學習完Incoterms 2020的11個貿易術語、價格核算和成本核算后,學生按自己意愿進行分組,每組3~5個人,進入SimTrade實訓教學環節。每個學生注冊獨立運營的出口公司、進口公司、工廠、出口地銀行和進口地銀行,以CIF為貿易術語,以L/C為支付方式,選好品后開始體驗第一筆國際交易的各個環節,此為第一輪實訓教學。熟悉系統后,學生更換角色,繼續以FOB、CFR為貿易術語,以T/T、D/P為支付方式進行實訓。在SimTrade虛擬環境中,出口商可在公司庫選擇本校學生進行貿易,也可選擇外校學生進行貿易,同樣,進口商和工廠也可選擇本校學生或外校學生進行交易。通過分組、交易磋商、簽約、履約四個環節,從不同方面掌握進出口業務各個環節的技能,如報盤、還盤、租船訂艙、投保、報檢、報關、申請和審核信用證等。為了檢驗教學改革成效,在實訓環節結束后,即第18周,面向2020級商務英語專業66名學生就引入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進行課程實訓改革的情況做了問卷調查。

(一)問卷調查設計與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設計。此次問卷調查的發放平臺為問卷星平臺,對象為人文與教育學院2020級商務英語專業66名學生。通過問卷星二維碼發放問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寫。調查問卷內容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使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的基本情況,包括使用場合、使用時間段、使用頻率、使用時還使用了什么軟件來輔助完成交易任務、常使用和不常使用的功能等;第二部分是對學生交易對象的調查,包括第一筆交易的對象、是否與本校學生做過交易、交易對象專業、學生更愿意與哪類對象進行交易等;第三部分包含兩個方面的調查:一是關于學生實際操作的調查[3],二是學生對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的負面評價量表調查。

2.調查結果分析

(1)依托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進行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問卷調查數據顯示:66.13%的學生認為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有助于外貿英語實務的學習,通過實踐解惑,提高了填制單據、出口報價、進口價格核算等外貿實務操作技能。66.13%的學生認為平臺提供的產品豐富,價格基本符合現行市價,國別也多,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真實的國際貿易情境。51.61%的學生對SimTrade Help功能很滿意,表示能夠在該功能的指引下順利完成任務,并且拓展了知識面。由于工廠這個角色報價時價格構成比較簡單,且不用做過多的操作,因此對工廠角色和工廠產品成本的評價出現高達95.16%的滿意度。在輪換角色扮演時,大部分學生表示愿意做工廠的角色,因為工廠的預算表和操作流程相對于進口商和出口商來說簡單很多,易于熟練操作。從教師端后臺可以看到,學生出口預算表和進口預算表得分不高,原因在于對進出口成本的核算公式不熟悉。

(2)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實訓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調整方法。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該平臺進行實訓教學改革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關于使用場合的問題。96.77%的學生表示只能在課堂上使用該平臺,3.23%的學生表示他們是自愿在課后留下來訓練才能在課后使用到該平臺,因為該平臺的服務器只安裝在實訓室里,無法在宿舍繼續操作,這使得他們無法及時鞏固技能。

第二,83.87%的學生認為一周只進行一次的實訓實在太少了,雖然教師分配的任務不多,但是由于實訓時間少,任務堆積至后期完成不了。

第三,僅有3.22%的學生認為該平臺的評分系統準確,剩余學生認為不準確或準確性一般,他們認為無論自己怎么仔細,就是不能與平臺最終給的相關數值一致,預算表缺乏準確率讓他們很受挫,加上有30%的學生認為該平臺操作不便捷,從而導致學生一開始學習情緒高漲,后期出現倦怠情況。

第四,70%的同學脫離了SimTrade Help指導后需要花15學時以上的時間來完成一筆業務,過于依賴系統指引,讓他們忽略了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100%的學生依賴檢查功能,甚至在填制外貿單據時,直接點擊檢查,出現提示后再慢慢填寫,此為學生投機取巧行為,不利于他們掌握相關知識。

第五,77.42%的學生表示更愿意與本校認識的同學(包含但不限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線下提前說好的方式進行交易。他們基本不跟校外學生交易,他們第一筆交易的對象98.39%是本校同專業學生。

針對以上問題,教學團隊應在軟件使用場合、實訓時長和頻率、考核方式、引導尋找交易對象等方面做出調整:第一,聯合平臺技術人員開通更多平臺登錄渠道,使學生能在課后多進行外貿技能訓練;第二,由于學生反映實訓學時太少,考慮“50%理論+50%實訓”雙軌模式是否繼續適用;第三,是否改為另開一門外貿實訓課,而不是理論和實訓放在同一門課程里;第四,考核方式僅由系統評分是否合適,是否加入教師干預評分;第五,是否另外開設一門經濟學相關課程,如微觀經濟學,以提高學生對于成本核算的敏感度,從而提高預算表填寫的準確性;第六,是否取消檢查功能,從而改變學生依賴提示的習慣。

(3)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自身亟待更新。問卷第三部分中的第二個方面是學生對平臺本身的負面評價量表,評價維度包括評分系統準確性、操作便捷性、產品豐富性、交易國別多樣性、SimTrade Help 和保險險種六個方面,使用SPSS分析該量表的信度,發現Cronbach α系數值(克隆巴赫信度系數)為0.901,高于0.8,表明該問卷調查的量表信度非常好,調查結果具有高度的穩定性或一致性。

結果顯示,96.77%的學生認為該平臺的評分系統欠缺準確性。教師在后臺審核他們的預算表時發現,無論是進口預算表還是出口預算表,得分都不高。經了解發現,他們在做預算表時,SimTrade Help無法為他們提供清晰的指引,他們認為應該增加不同貿易術語的預算表樣例。98.37%的學生認為該平臺的操作不便捷,無法隨時使用,網頁經??D,影響使用體驗。72.11%的學生認為該平臺的保險規則有巨大的漏洞,因為在模擬交易過程中,雖然在B2B里的“保險”一欄有各種一般附加險和特殊附加險供他們選擇,但是保險單中缺乏對應的險種選擇,導致做預算的時候做多了保險險種的預算,卻無實際金額發生,從而影響他們的得分,因此SimTrade應該完善其投保單上的險種。100%的學生認為該平臺只有海運一種運輸方式,缺少空運,導致在以后真實的外貿業務中對空運環節的業務不熟悉。

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作為各大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專業培養外貿人才的重要實訓平臺,應當不斷完善,為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創造更加真實的國際貿易虛擬環境。

三、基于問卷調查的實訓教學改革方案

(一)繼續使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加強學生外貿技能的培養

問卷調查表明,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能夠激發學生對外貿的學習興趣,通過虛擬仿真情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掌握外貿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夯實外貿技能,提高撰寫函電的能力,重視業務細節,因此,應繼續采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進行實訓教學。

(二)針對初次使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教改方案

1.“理論50%+實訓50%”教學安排問題。由于“外貿英語實務”課程涉及的國際貿易基礎理論知識較多,安排的課時有限,出現了“理論未教完、實訓任務堆積”的問題。因此,應修改2021級人才培養方案,將“外貿英語實務”授課學期數量由1學期變為2學期,即由第3學期的“理論50%+實訓50%”變成“第3學期理論教學+第4學期實訓教學”,課時數保持4學時/周不變。

2.理論與實訓銜接的問題?!巴赓Q英語實務”課程包含的基礎理論知識有:國際貿易術語(Incoterms 2020中的11個貿易術語)、進出口貨物價格核算、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貨物保險、國際結算、進出口貨物報檢報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各條款的磋商(如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價格等)、合同訂立和履約等內容。該課程知識體系成熟完備,然而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只有FOB、CFR、CIF三種貿易術語,L/C、D/P、D/A、T/T四種支付方式,以及不全面的險種,模擬實訓的技能與理論學習內容并不完全吻合,加上課時限制問題,直接影響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的效率。因此,在講授理論時,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提前在超星學習通發布任務、視頻、PPT文件、案例等資料進行課前導學,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并在課后進行測試引發其深度反思,進一步鞏固課中所學,提升外貿技能。期末考核采用閉卷理論考試與系統實訓評分相結合的方式,有助于督促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

3.實訓環節設計問題。本學期下達給學生的任務為按照CIF+L/C、CFR+T/T、FOB+D/P的模式完成三筆業務,但是學生普遍反映不能在學期結束前完成任務,按照一周一次實訓課、每次課80分鐘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長是不夠完成三筆業務的。調查發現,高職學生要完成三筆業務,并取得三星的成績,至少需要53天。問卷調查表明,要想很好地掌握外貿技巧,86.4%的學生選擇專門開設一個學期的實訓課程,每周2次課,共160分鐘,才能很好地完成六個貿易術語的實訓。整個學期實訓下來,最低交易單數為6~8筆業務。他們認為由于第一次使用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一周一次實訓太少,但有13.6%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實訓時長是最適合的。100%的學生傾向于和認識的本班同學甚至是同宿舍同學通過線下提前商量好的方式進行交易,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提高他們的溝通效率和業務完成度。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跨組、跨班、跨校尋找交易對象,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業務工作夯實基礎。同時,教師應該在后臺根據國別、市場需求和市場動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加可供學生選擇的產品,短時間內完成內容更新,解決SimTrade平臺產品種類更新滯后問題,保證學生學習的即時性與便利性。

4.課程思政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學生要既掌握高水平技術技能,又擁有良好職業素養。當前,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追求技能培訓,忽視了提升學生素養和道德養成的育人功能,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難以滿足新時代的新要求。因此,教師在分配任務時,應引入職業能力標準,讓學生了解需掌握的知識點和能力點,設置多個引導問題,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形成初步認知,引導他們梳理外貿流程中的重要業務環節,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和技能點。[4]根據育人目標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將企業規章制度包括職業準則、行為準則、保密制度等嵌入實訓教學中,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貫穿實訓教學過程,在項目教學中強化職業道德認知,培養職業道德情感,提升職業道德判斷能力,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外貿人才。

5.考核評價問題。2022年“外貿英語實務”課程考核評價分為兩部分:(1)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活動參與、磋商階段e-mail的調閱、組員間協作狀況;(2)期末成績,第一部分為實訓過程中系統根據財務狀況、庫存狀況、供求信息、郵件管理、業務能力、單據制作、基本資料等七個綜合能力指標對實訓成果做出評定,第二部分為閉卷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占60%。期末成績中,系統給出的成績評定占40%,卷面考試成績占60%。由于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看到系統以星號表示的能力評價,很多學生為了獲得更多星評,會請其他成績好、更熟悉業務的同學幫忙完成任務,不斷刷星,導致出現不公平現象,教師在后臺看到的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水平。因此,50.1%的學生表示不建議將SimTrade系統評定的成績納入期末考核,以顯示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他們認為應將系統評定的成績納入到平時成績中。因此,考慮按以下方式改革2021級培養方案:建立校企多元考核評價機制,提升學生崗位綜合競爭力,培養學生職場有效溝通能力、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提高個人政治和道德修養,培養真正“一好三高”的運用商務英語和國際貿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結 語

實踐證明,在“外貿英語實務”教學中引入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V5.1,改變了傳統灌輸式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并將一半時間歸還給學生,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將教師傳授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外貿技能,增強學生業務磋商能力,從而塑造學生的價值。通過引入SimTrade,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增加了精細管理。課堂革命背景下基于SimTrade的“外貿英語實務”課程實訓教學改革,將理論學習與國際貿易模擬相結合,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訓課程建設進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與嘗試,為“三教”改革背景下其他課程的課堂革命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文繼. 基于Web的中專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訓練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2] 金旻.國際貿易學科實驗模擬教學研究——以中央財經大學“國際商務實驗”課程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01):67-71.

[3] 張馨文,李麗.基于POCIB的《進出口實務(英)》課程實驗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7(24):124-126.

[4] 陳娟.基于“1+X”課證融通的活頁式教材開發研究——以《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測與維修》教材為例[J].時代汽車,2022(08):59-61.

猜你喜歡
課堂革命實訓教學教學改革
從細微處做實小語“課堂革命”
淺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課程中推行“課堂革命”
淺談APP學習軟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高職商品學課程實訓教學探討
分析任務式教學在中職會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為明天的課堂做準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