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剡川筆記兩則

2023-04-11 08:36高鵬程
文學港 2023年4期
關鍵詞:朱熹

高鵬程

其一

秋日過晦溪兼與朱子書

一條清淺明亮的溪坑,因為一個 “晦”字

而變得意味深長。

據說它的得名源于你的名號。

無法確切考證你和它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淵源。

村民宗譜里的記載語焉不詳。

也無法得知,你的名號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 “晦”字

你生前的時局動蕩不安

即使精通河洛之學如你者,也無法看清楚它的走向。

我想起你有關方塘的詩句,而你的時代已經很少活水。

這也許就是你曾矚目這條溪水的原因,

答案同樣晦澀不明。

經歷了鵝湖論辯之后

你在晚年洞究淵微,更加專注于理與氣的辨識。

命運似乎總是和你開玩笑

在你心機逐漸澄明之際,也恰是

你目力幾近失明的時刻。

先生,彼時你的心中是否依舊有一條明亮的晦溪

它也許是你,引以為念的源頭活水。

在你之后,時間又過去了很多年

自晦溪而下,九曲剡溪繼續著它的流淌。

今天,當我站在架設于它上面的廊橋

再次矚目于這條因你命名的溪水

它依舊保持著清亮的本色。

它已更名為明溪,但并未失去你帶給它的幽微深意

即使再過更多的年份,它蘊涵的隱喻

也不會比任何一條江河更少。

注:明溪,原名晦溪,發源于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彥坑村一帶,既是奉化江之源,也是甬江源。明溪之水,從源頭至亭下湖水庫,迂回宛轉,依次經過一曲彥坑、二曲壺潭、三曲明溪、四曲敏坑、五曲石門、六曲葛竹、七曲駐嶺、八曲斑竹、九曲大晦,沿途形成了美麗的九曲勝景。明溪村在三曲處,原名匯溪。相傳族人有與朱熹交往者,在朱熹去世后為紀念故友而改名為晦溪。

詩外音

東隱人兮何處尋,看來只在白云深。

圍棋心事卑商嶺,報甕情懷尚漢陰。

曉日三竿安穩睡,春風兩屐短長吟。

紅塵世路休相問,管取陶風酒獨斟。

文章開頭列出的這首七律,筆者問遍百度,都不曾查出題目。事實上也不大可能找到。這不是見諸典籍的一首詩。如果不先說明這首詩的作者,多數人想必和我一樣,會認為這應該是一首唐詩。抒寫詩中的那位 “東隱人”的隱逸之風。詩風整體上確實更接近唐詩,唐人重韻,宋詩尚理。這首明顯偏于前者。詩寫得并不難懂,唯一的難點在于隱含詩中的四個典故。一個是白云先生王子喬的金庭隱事,一個是商山四皓的圍棋心事,一個是漢陰丈人的抱甕情懷,還有一個,就是陶潛隱居飲酒賦詩的故事。

這四個典故中的圍棋心事和陶風斟酒,稍有文學常識的讀者應該都有所了解,茲不贅述。有關金庭隱事和抱甕情懷,簡介如下:

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本名晉,世稱王子晉。相傳周靈王生太子于諸侯國晉,故以晉命名。太子晉聰敏早慧,十五歲參與朝政,提出以聚土、疏川、障澤、陂塘之法治理國都洛陽的水患。但在某些問題上與父王意見相左,年少氣盛的太子晉,竟以先祖厲王阻塞言路之過,當廷直諫,激怒靈王,被逐出宮廷。在桐柏山金庭洞天隱居修煉,號白云先生,后羽化登仙。金庭晉人仰晉,皆稱王子晉,王姓由此而起,故崇敬冠以王姓。在中國,由姬姓改為王氏這一派,以王子晉為創始祖,王羲之就是他的第三十四代孫。

據 《莊子·天地》載: “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 ‘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印(仰) 而視之曰: ‘奈何?’曰: ‘鑿木為機,后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癁槠哉叻奕蛔魃υ唬?‘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 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迂暡m然慚,俯而不對?!?/p>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子貢去南方楚國游歷,見一老丈挖地道入井,抱甕打水澆田,子貢勸他使用桔槔,可以提高效率,老丈卻說,使用機械,必定行事圖巧,會使心思也變得巧詐,失去純白無瑕的本心,無法求取真道,因此不用它。后以此典指保持純樸的本心,不追求變詐機巧; 也以 “漢陰機”等指巧詐的用心。

讀完全詩,了解這四個典故之后,讀者應該明白這首詩的題旨是借東隱人以及商山四皓、陶潛等一些隱士的自在生活表達自己向往林泉之意。其語言自然清新,如山風拂面,頗得唐人風韻。

但這首詩的確不是一首唐詩,而是一首宋詩,它的作者據說是大名鼎鼎的南宋理學宗師,大儒朱熹。其詩與事出自寧波奉化的一部單氏宗譜。據說是朱熹提舉浙東時應好友單欽邀請前往單氏居住地尋訪故人時所作。

拋開宗譜中所記之事暫不提。但就此詩而論,還真有可能。這首詩表面上似乎是即景成句隨意抒寫,看上去自然曉暢了無深意。但事實上卻含蓄蘊藉,義理幽微。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則典故,其余詩句用語也頗講究。幾乎無一句無來處。比如 “曉日三竿”一句,出自 “紅杏尚書”宋祁的 《將東歸留別楊宗禮十韻》(中有: “曉色三竿日,離歌十里亭”句)以及蘇軾的 《題潭州徐氏春暉亭》 (中有 “曈曈曉日上三竿,客向東風競倚欄”句),而紅塵世路一句出自宋釋居靜的 《住東巖》 (中有“紅塵世路有多端,米面倉儲無顆?!本洌?。春風兩屐句則出于宋劉子翚 《送暐侍者之湖南》一詩 (中有 “春動閩山迎兩屐,夜涼楚月趁孤舟”句)。

整首詩既多方引用、用典,又自然曉暢,非大家不能為。且所引之句多為朱熹同代稍早時期的詩人之句,最重要的是,劉子翚恰恰也是朱熹早年的授業恩師。所以,此詩歸于朱熹名下,也應該是可信的。

如果再仔細琢磨,你會發現,詩里面選取的一些人物典故大都是因對時政的失望而選擇退隱,所以其中也自然暗含了作者自身對于時政的失望,以及在江湖和廟堂之間徘徊踟躕的猶疑心態。比如春風兩屐,原本是謝靈運設計的一種山行木屐,上山時可把前齒卸下置于后部,下山時則相反,這樣就能保持身體重心平衡。用來喻指作者在廟堂與江湖之間的心態平衡,非常妥帖而不露斧鑿。

朱熹創立了體系龐大的理學體系,后世尊為一代宗師。其詩文作品也多有名篇遺世。但遍查資料,有關這首詩的成詩年代,寫作背景都不見記述。一代大儒究竟是什么時候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為什么竟然沒有題目?帶著這個疑問,我走進了奉化溪口明溪村,一個隱藏于四明山深處的古老村落。

驅車出市區,沿彌勒大道往溪口方向,一路向西,過溪口后拐入國道,沿著亭下湖岸漸入山腹。四月的山間景致,一切都是新的。各種綠色層層堆疊,各種顏色隨意點染,間或鳥鳴水聲,泠然有聲。不覺已入山腹深處。

春山如黛。沿途大大小小的村莊點綴其中,如同隱藏在眉峰內的美人痣。而明溪村大約是藏得最深的一顆。車子不知兜兜轉轉多少彎,總算開到了明溪村的村口。清澈見底的溪流上架設著一座廊橋,杉木的倚廊顏色已經發黑,很明顯,已經很有些年份了。一打聽,是明清間的遺筑。

而明溪村的歷史則更久。珍藏于村民會所內的單氏宗譜有如下記載:單氏本姬姓,自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單邑 (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厥后單氏受姓之祖。至六代世孫名子雅,字熙,祖居山東,進士及第,任會稽太守,占籍東陽。傳至第八代世孫譜名元晟,字延晟,由東陽遷居奉化晦亭下,為奉化單氏鼻祖。

發源于紹興市嵊州市北漳鎮彥坑村一帶的彥坑溪,與考坑會合后,流經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壺潭村,蜿蜒而下兩公里,就到了現在的明溪村。溪水上游先后流經一曲彥坑和二曲壺潭,與南來的白坑溪相匯于三曲明溪,兩溪相匯,古時因此而名匯溪,村以溪名,古稱匯溪村。因當地方言匯、渭同音,有時候也寫作渭水。

宋時,延晟長子邦彥在晦亭下游歷至渭水,見此地重巒疊嶂,水源綿延,遂從晦亭下移居渭水,傳至第七世孫單欽,開修單氏族譜之先河。單欽與理學大家朱熹交好,致仕回鄉后,朱熹曾兩次前來渭水訪見單欽并贈詩一首,即文中開頭所引之詩。朱熹辭世后,單欽為紀念好友,遂將渭水更名為晦溪。2004年,奉化調整行政村建制,又把晦溪改名為明溪,從此晦溪成了歷史的記憶。

相對一個家族的輾轉遷徙和一座村莊的興衰更迭,我更感興趣的是眼前這條溪坑和一位文化巨子之間的機緣邂逅。根據單氏族譜記載,以及奉化當地的一些地方史料,大都認為朱熹與奉化及晦溪的淵源瓜葛大約出現于乾道年間 (1165-1173年)。朱熹到奉化講學期間,受老友單欽相邀,不辭旅途勞頓,到單欽所在的匯溪村游訪。此詩應該正是寫于這一時段。

筆者遍查朱熹生平活動年表,未嘗有一句有關他來過奉化的記載。但吊詭的是,奉化確實有多個與朱熹相關的歷史遺留點。比如奉化中學的前身龍津書院,據載就是朱熹來奉化講學時登船點。如果朱熹確實于乾道年間來奉,那筆者推測最有可能的時間節點應該是乾道元年 (1165年)他36歲之時。是年二月,朱熹從崇安赴臨安,召赴臨安供武學博士,四月入都。也許途經奉化稍稍逗留。但是根據單氏族譜記載的當事人的年齡推測,又似乎并無可能。

據單氏族譜記載,朱熹在奉化的好友名叫單欽。單欽其人名不見經傳,但其有一子名單庚金,歷史上確有其人,出生于1237年。即便單欽是老來得子,假定是七十歲生子,單欽應該是1167年出生。而朱熹是1130年出生,與單欽差距有37年。而乾道年間,朱熹正值四十歲左右的壯年,單欽還只是幾歲黃口小兒,如何成為忘年交?所以,朱熹即使在奉化確有單姓好友,也不可能是單欽。所以根據筆者推斷,如果單氏宗譜所記確有其事,也當是單氏宗族的其他人物。

但從目前所見史料推測,朱熹應該來過奉化。南宋嘉定四年,奉化縣令馮多福為紀念朱熹到奉化講學之功,在朱熹泊舟處之北始建龍津書院,又名龍津館。嘉定四年即公元1211年,距朱熹去世僅十余年,所記之事當可信。

如果朱熹的確來過奉化,那么根據朱熹年譜推敲,其來奉時間最大的可能應是淳熙年間。南宋淳熙八年 (1181年)八月,浙東饑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薦任提舉兩浙東平常鹽公事;到職后,微服察訪,調查時弊及貪官污吏的劣跡;后革除陋習,彈劾了一批貪官以及大戶豪門, “皇上稱其政績大有可觀”。

朱熹在浙江活動時間僅有九個月,忙于政務,雖不曾有重大復興或創辦書院之舉,但他與浙江書院交往十分密切。他不僅直接在當地一些書院講學,而且常因訪友、問學、論道而成為各地書院、講舍、讀書堂、精舍、道院之???。朱熹在浙東施政講學,不僅使理學得到弘揚,而且還發展了一批門徒,促進了浙東書院的興建。有關朱熹這段時期的事略,浙東余姚等地的地方史志多有記述。朱熹年譜中雖無明確記載到過奉化,但當地書院多存,朱熹于這段時間來奉訪學,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一代大儒與奉化乃至晦溪單氏確有瓜葛,那么應該正是這一時期。只不過他所訪之人是否就是單欽,則需要打一個問號。

我們現在可以想象一下彼時的情景:朱熹來到匯溪村,被這里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致與人文風情深深吸引,對單氏好友 “曉日三竿安穩睡,春風兩屐短長吟”式的生活狀態羨慕至極。離別時,朱熹贈詩給他。詩中的 “東隱人”,喻指的就是這位好友。能看得出,朱熹對他遠離塵世紛擾、逍遙山水間、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由衷羨慕。 “紅塵世路休相問”,道出了隱居生活的真諦以及對這種林泉生活狀態的向往。

那么另一個問題又隨之出現。朱熹一生,秉承儒家遺訓,積極入世。為什么又對好友的這種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隱逸生活心生欣羨,以致寄于詩文?

這需要從朱熹一生的經歷運勢說起。但首先,還是讓我們回頭再看看這首詩。

其實理解這首詩的關鍵處是在第二句。朱熹連用兩個典故:一個是圍棋心事,借用傳說中商山四皓以圍棋坐而論道的故事,強調在崇尚隱逸之趣之余不忘心憂天下。二是漢陰抱甕汲水澆田指點,崇尚的是不加機巧的自然之道。朱熹用在這里,一方面是贊許好友的隱逸生活,另外一方面,也在隱約強調其施政為學不屑于取巧。而朱熹的這種觀念,也和他自身一段時間的經歷相關。

朱熹一生的字號不斷變換,元晦、仲晦、晦庵、晦翁,改來改去,但始終都有一個“晦”字。

晦,取意于木晦于根而旺,寓韜晦之意。所謂 “《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取義理深微,隱晦含蓄之意。細考朱熹這些名號的來歷,揣摩其后面的相關事由,也就能約略把握朱熹此詩的意味。

乾道年間的朱熹,正值人生壯年,然已以老夫自稱。一個明顯的界限是乾道五年 (1169年)九月其母去世,朱熹還鄉守孝。葬母于距潭溪百余里的建陽崇泰里后山天湖之陽的寒泉塢。為便于往返守墓,在建陽西北蘆山峰巔之云谷構建草堂三間,匾曰 “晦庵”。自此以“晦庵”自號,亦稱 “云谷老人”、 “晦翁”?;掴治闯?,在寒泉塢建寒泉精舍接納來學士子,開始了他長達六年的寒泉著述時期。

宋朝淳熙二年 (1175年)正月,呂祖謙從浙江東陽來訪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個半月,編次 《近思錄》成,史稱 “寒泉之會”。五月,送呂祖謙至信州鵝湖寺 (今鵝湖書院),陸九齡、陸九淵及劉清之皆來會,史稱 “鵝湖之會”。鵝湖之會期間,朱熹與陸氏兄弟論辯、講學達十日之久,但并沒有達成雙方統一思想的目的,卻使他們各自對對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進一步認識,也促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省。

直到淳熙九年 (1182年),朱熹52歲時,才將 《大學章句》 《中庸章句》 《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經學史上的 “四書”之名才第一次出現。之后,朱熹仍嘔心瀝血修改 《四書集注》,臨終前一天他還在修改 《大學章句》。 《四書》構成了朱熹完整的理學思想體系,而 《四書集注》作為治國之本,成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范,成為歷代科考的標準教材。

淳熙十年 (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隱屏峰腳下創建武夷精舍,潛心著書立說,廣收門徒,聚眾講學。淳熙十二年 (1185年),朱熹到浙江,與陳亮展開義利王霸辯論,力陳浙學之非。這時候的朱熹,不但將儒家經典融會貫通,而且融入了早年的易學之思,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儼然一代大儒和理學大師。他格物致知,見微知著。一生中在出世和入世之間自如切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義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早年精研易經和河洛之書也讓他對人性幽微和時勢動向有著超乎尋常的把握。他知先行后,越是晚年,越是目力如炬。及至失明之際,他已經覺察出了一場蓄謀已久的風暴,但卻仍舊不避其禍,不改其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慶元二年 (1196年)十二月, “黨禁”正式發生,朝廷權貴對理學掀起了一場史所罕見的殘酷清算。朱熹被斥之為 “偽學魁首”,以偽學罪首落職罷祠,朱子門人或遭流放,或被下獄。至慶元五年 (1199年),朱熹已被各種疾病所困擾,他預感到死亡的逼近,更加抓緊著述。

慶元六年 (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病情惡化,生命垂危。彼時他左眼已瞎,右眼也幾乎完全失明,卻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緊整理著作。三月初九,一代大儒在血雨腥風中走完了一生。

秋天的明溪在純凈的天光映照下顯得格外澄澈。寫完上述文字,筆者再次來到明溪村。試圖能再次尋訪、感受一下一代大儒涉足過后的山水氣息。明溪村后山有著書塢,為單欽之子單庚金閉門著述之處。如今具體地址已無從確定。站在后山腳,目力所見,只有一脈清流緣山而瀉。這是自然的流淌,也是文脈的傳承。

單庚金,譜載為單欽之子,字君范,少承家學,克自勉勵,咸淳六年 (1270年)登進士,舉漕試預兩浙鄉薦,以母喪不出。十年就禮部別試見黜,隨歸剡源渭水三十年,他在離村三五公里外的后山上辟一室,潛心理學,閉門撰書,著有 《春秋分紀集略》 《論語說約》《晦溪余力》等書。這一室也被后人稱為 “著書塢”。如果說與朱熹交往的單欽其人其事尚有存疑,而單庚金卻是見于史志的真實人物。居于晦溪的青山秀水之間,自然能與朱熹隔空相交,神與之游。他的身上也許更能體現一種文化傳承的士子情懷。

據載,奉化籍南宋進士、元初東南文章大家戴表元,曾這么評說單庚金: “明經之學者單氏,諱庚金,字君范。君范初與余俱以詞賦行州里間,有徵名?!焙髞?,比單庚金年輕六歲的戴表元中了進士,而單庚金卻不再有志于科舉,棄學而他游。宋亡后,單庚金絕意仕進,深居晦溪山中三十年,日夜取讀圣賢經傳,閉門著述,終成一代學者。

游歷明溪村,除了澄澈的溪流以及溪流沿岸的山水風光令人流連,還有一橋一堡,值得鑒賞。

村口廊橋,進村時就可以看到,名叫金山廊橋,橫跨明溪之上。廊橋雙孔石木結構,全長28米,寬4.5米,上建單檐廊屋,十一開間,置有長條木椅,可供行人休憩。據說金山橋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間,至今近150年。橋面上方木質構件因年久損壞,2012年由村民集資修葺。但橋墩仍為原物,歷經歲月沖蝕,依然屹立在村口。

而村中古堡,則為夯土鑄就,同樣已近百年,兀自挺立,自成一景。明溪村舊時地處三縣交界處,三角地帶,山高路遠,偏僻隱蔽,因此曾經土匪強盜出沒,村民屢受侵擾,但他們并沒有選擇躲避和逃離,而是集資筑堡,同仇敵愾,共同御敵。筑堡成功后,村民日夜駐守,加強瞭望,若有土匪強盜來擾,即提前預警,團結御敵。如今,這座建于民國時期的碉堡,歷經近百年風雨侵蝕,其木構件早已腐朽,但是黃泥夯成的墻體,雖歷經風雨斑駁滄桑,卻依然堅挺。

登樓而望,烽火早已遠去,盛世安寧,只有明溪水不舍晝夜蜿蜒流淌。依次流經一曲彥坑、二曲壺潭、三曲明溪,盡管一度被命名為晦溪,盡管河道彎曲,山巒阻隔,但是這條溪流仍舊不肯改弦易轍,而是迂回曲折,繼續向四曲敏坑、五曲石門、六曲葛竹、七曲駐嶺、八曲斑竹奔流而去,最終在九曲大晦處匯溪成湖,而湖下,已是一條更為寬闊的河流,向著大海奔流。

其二

丙申秋日,烏陽觀山尋訪萬季野墓

1

要請你原諒我的薄學和孤陋寡聞

先生,時至今日

我才知道你竟然長眠于此

也要請你原諒我的路盲癥

駕著車

繞山三匝也沒能找到你的墓冢

先生,這是不是也有些類似你當年

空懷一身絕學

像一只烏鵲,繞樹三匝卻發現無枝可依

此間不同的是,我終歸是一介碌碌無為之人

而你,卻以布衣之身和失明的代價

完成了煌煌五百卷的巨著

先生,即便如此,我仍舊來此試圖感受你

彼時的無奈

和苦痛——

當你意欲治學而時無寧日,當你意欲報國

而國已不在

2

從白云莊到京畿再到烏陽觀山

64年人間路

似乎并不漫長,但足夠用來開啟一個時代

的風氣和方向

“四方身價歸明水,一代奸賢托布衣”

先生,當你以一介布衣,一條

春蠶一樣,吐出500卷明史之后

你知道已經到了歸隱之時

如同你將一腔抱負最終隱于故紙堆

最終,你將肉身隱于這烏陽觀山

像一只歸鴉,終于找到了日暮時節的巢穴

只是先生,不知這漫山遍野的斜陽衰草

可還是你眼中的故國秋色

不知你墳頭前方,象山港夜夜到來的濤聲

能否撫慰你心底的亡國之痛?

3

先生,請原諒我遲來的探望

天色漸晚,請讓我披著最后一縷斜陽

在你的墳前

繼續小駐一會兒

此刻暮鴉已停止了啼鳴

此刻的象山港海晏河清

而你曾經被毀的陵寢也已經修葺一新

沿著平緩的山階拾級而上

你的墓道開闊平整

但我知道,通往你的道路依然逼仄

一道窄門,一條人跡罕至的幽徑

藏著窮經皓首才能懂得的陡峭,而你

墳頭墨色尚新的字跡仿佛一雙失明

卻能洞見幽微的眼睛

還在持續打量著零星造訪的后人

陪柯平再謁萬季野先生墓地

剛剛辦好退休手續,這多少影響了你的心境。

我開玩笑說,以后你就是

社會閑散人員啦,有了更多自由

和可供沉溺于文史的時間。

兩日半的行程,一路上

你揮舞著雙手,向我介紹有關奉化的掌故。

從堇子屠母到 “剡”字的溯源。

這山水和人世之間,還有另一些編碼,未

曾被我們破解。

你給我談起古文里 “中”字的本意,其中不乏

天才、大膽的推測和戲謔的成分,

這是書齋里一本正經的學者,所不能及的。

但是到了萬季野先生的墓前

你的表情變得莊重,雙腳并攏

習慣揮舞的雙手,也緊貼于褲縫,

我知道,你是在向一種力量致敬

某些薪火相傳,或者薪盡火傳的秘密

并不停留于紙上

在摁下快門的瞬間,我看到了一束光從

萬季野墓地后的林間射出

一種絢爛之后的寂靜,控制著這里的一切

那同樣是一種來自暗處的力量

我們的車子一路向前

車輪摩擦著沙石路面,沉重,遲緩

2016.4.13作,2022.11.4改定

詩外音

萬斯同墓,位于奉化市莼湖鎮烏陽觀山(一名烏鴉冠山)南麓。2016年3月26日,筆者陪著名詩人、文史學者柯平取道莼湖謁季野先生墓后作此詩。

知道萬斯同墓在奉化,是2015年底。我在奉化謀得了一份與文字相關的差事。于是在去奉化之前,我找來一部奉化史志翻了翻。目的是想事先對這方土地上發生過的人事有個粗淺的了解和大致的印象,不至于到了之后,對當地文史一無所知,言談間被方家笑話。

萬斯同就這樣闖入了我的視野。有關這位史學大家,之前也只是在中學的歷史課堂上被老師灌過一點耳音。只是約略記得他是寧波鄞州人,修過明史,但具體情況從未有過深究。未曾想,他的墓居然就在奉化莼湖岙。于是就想著到奉化后一定要去墓前拜謁一番。

2016年年初,我入職奉化文聯,初來乍到,各種事務纏身,等到騰出空閑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暮春之際。查地圖,先生墓葬就在我開車往返象奉的路途之間,于是在一個周末駕著車子去找,哪知到了莼湖附近的山間,跟著導航兜兜轉轉轉了好幾圈,依然沒找到,只好掃興而歸。

不久之后,適逢著名詩人、文史學者柯平教授來奉講學。課后和他說起尋訪萬斯同墓地之事,哪知柯平老師也一直沒有去過,聽聞之后馬上確定要去尋訪。于是約了奉化幾位文友一同前往。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柯平原姓毛,原籍就在奉化。估計他平時治學之際對奉化的歷史沿革、文史地理多有浸淫,所以一路上舉凡所經之處稍有遺存掌故,均信手拈來,為我們普及了很多聞所未聞的史識。及至進入莼湖界,話題則基本不離萬斯同,又為我們講述了許多與之相關的稗官野史,言談中不難看出柯平老師對這位布衣史家的崇敬。

同行的幾位奉化文友,居然大多數未曾拜謁萬斯同墓。只有其中一位,很早以前去過,但因時間久遠也已記不清路徑。這讓我們的尋訪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挫折。最后,總算在當地村民的指點下,在一座名叫烏鴉冠山的山坳里找到了先生的歸宿之地。

先生的墓地和想象中大致相同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墓葬的形制一如我百度到的照片顯示,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剩余一面朝向象山港。周邊的環境清幽靜謐,確是一處適合終老長眠之所。不同的是,墓道以及墳冢,很明顯已經很久無人光顧,青苔遍布、荒草葳蕤,略顯荒闃破敗之象。

所幸的是,我在百度上了解到的有關先生墓葬的一些形制,也都一一有了對應。墓道前的華表上,用正書書寫著 “萬鄉賢墓”的字樣。華表后的牌坊也在,正面是蔣中正題額的“萬季野先生墓道”。兩邊的聯語 “史筆殿千軍先生不死,布衣終一世后進群瞻”,據說為蔣中正的老師莊崧甫所撰,背面墓坊題額 “高風亮節”四字則為曾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所書。

繞過牌坊后,就是方形拜壇,放著一張祭桌和兩張石凳。墓葬前的墓碣為清代遺物,上面的 “鄞儒理學季野萬先生暨配莊氏傅氏墓”的字跡為清英武殿大學士華亭人王頊齡題寫,兩邊 “班馬三椽筆,乾坤一布衣”對聯為慈溪籍翰林裘璉所題。墓碣后面,就是先生的墓壙。也許是被周圍的寂靜籠罩,也許是敬慕于先生的道德文章,一行人在墓前默默佇立了許久,竟無一人發聲。只有墓冢封土堆上,幾株茅草,混合著來自林間的瑟瑟風聲在逆光中搖曳。

許久之后,幾乎從不在景區拍照的柯平老師,居然主動要求我為他拍一張照片。在舉著手機按下快門的瞬間,我看到柯平老師的表情忽然變得肅穆,習慣性揮舞的雙手,緊緊貼在了褲縫兩邊。我知道,他是在向一種力量致敬,那是一種穿透時間和寂靜,穿透歷史和書齋的力量。

萬斯同,字季野,號石園,門人私謚貞文。浙江鄞縣人,是黃宗羲的學生,博通諸史,著作等身??滴跏四?(1679年),清廷開明史館,萬斯同拒絕了翰林院纂修官的七品俸祿,而以平民身份進入明史館參與明史編纂,先后十九年,手訂 《明史稿》五百卷,創修史之特例,啟浙東之史派。

先生于崇禎十一年 (1638年)出身于明朝一個累世勛臣的家庭。其先祖萬斌在大明建國時因功授武略將軍,賜封世襲將軍。自此肇始,萬氏家族凡九代男兒皆有一人為世襲武官,凡九代婦女皆有一人敕封為 “夫人”或“恭人”。因從萬斌之子萬鐘開始 “賜第于鄞”,萬氏便世代居住在寧波城內,成為甬上望族,一直延續到明末。

萬斯同從小就有異于常人的稟賦,讀書過目不忘。據稱8歲時,在客人面前能背誦 《揚子法言》,終篇不失一字,顯示出了驚人的記憶力。到14、15歲讀遍了家藏書籍,以后專攻史部,并受業于浙東著名史學家黃宗羲,后又博覽天一閣藏書,學識銳進,博通諸史,尤熟明代掌故。

萬斯同出生時,清王朝事實上已經建立,作為明朝簪纓世族的萬氏家族,已經淪為前朝遺民。少年萬斯同成長于山河變色、家國變亂之際,承受了家道中落和亡國之恥的打擊,也更加堅定了他潛心治學的決心。成年后他聽從黃宗羲的引導,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放棄 “古文詞詩歌”之學,轉向 “經國有用之學”。先生曾道: “吾竊怪今之學者,其下者既溺志于詩文,而不知經濟為何事;其稍知振拔者則以古文為極軌,而未嘗以天下為念;其為圣賢之子者又往往疏于經世,意以為粗跡而不欲為。于是學術與經濟遂判然分為兩途,而天下始無真儒矣,而天下始無善治矣?!?/p>

萬斯同不僅繼承了黃宗羲嚴謹治史的方法態度,也繼承了他的民族氣節??滴跏吣辏?678年),清廷因詔請黃宗羲修 《明史》,被黃宗羲拒絕。朝中大臣便推舉萬斯同為博學鴻詞科,萬斯同也堅辭不就。以后,大學士徐元文出任修 《明史》總裁,又薦他入史局。而此時黃宗羲覺得修 《明史》,事關忠奸評判和子孫后世的大業,有萬斯同參加,可以放心,便動員萬斯同赴京,并在贈別詩中以 “四方身價歸明水,一代奸賢托布衣”相勉。

當時,凡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銜,授七品俸祿。但萬斯同上京后不署銜,不受俸,以布衣入史局,修 《明史》,前后19年。主要職責是在其他史官草擬史稿的基礎上,協助徐元文等對其進行審訂、刊改、補充和通纂,充當實際上的 “主編”,即所謂 “不居纂修之名,隱操總裁之柄”。

在萬斯同和館內各纂修官及監修總裁的長期努力下,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左右,第一部紀傳表志俱全的 《明史稿》初步編成,凡四百一十六卷??滴跞?(1694年),詔令續修 《明史》。萬斯同盡管年事已高,但應總裁王鴻緒聘請,毅然從江南會館來到王氏京邸,再次承擔了史稿列傳部分的修改審訂工作。編寫和審訂史稿凡三百多卷。雖然 《明史》最終定稿于乾隆初年,但可以說 《明史》的初稿,在萬斯同時代已基本上完成。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二月,時任《明史》監修官熊賜履徑自向康熙帝進呈 《明史》全稿416卷,共34函。不但無一字提到萬斯同等朝野史家對 《明史》修纂的貢獻,甚至連當時 《明史》修纂的其他總裁如王鴻緒等人的名字也未提及。但萬斯同并不在意。他以布衣修史的初衷已經達成,用他自己的話說,即為: “吾此行無他志,顯親揚名非吾愿也,但愿纂成一代之史,可藉手以報先朝矣!”

在編修明史之余,萬斯同還為尚書徐乾學纂 《讀禮通考》二百余卷。居京期間,萬斯同屢開講席,啟導后學,學者尊稱 “萬先生”。晚年雙目失明,仍口授答問、講學。

從康熙十八年 (1679年)九月抵京到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四月客死京師,萬斯同只短暫返鄉三次。他為修 《明史》拋妻棄子,隱忍時局二十余載。長期焚膏繼晷的治史生涯,終于耗盡了他的心血??滴跛氖荒辏?702年)四月初八,一代史學大家溘然而逝,享年65歲。

萬斯同赴京之時,曾攜書10數萬卷,藏書樓 “寒松齋”。去世時,因旁無親屬,所有藏書被錢名世以弟子名義竊取。王鴻緒在籌辦萬斯同喪事時,未等萬斯同的兒子等人赴京扶柩,就派人把萬斯同的靈柩運回了寧波故里,而 《明史稿》手稿則落入王鴻緒手中,每卷均改為王鴻緒著,此二人行徑始終為后世論者薄之。據說萬斯同靈柩返鄉后一直暫厝于白云莊萬氏祖墓旁邊,一直到十七年后于清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葬于奉化烏陽觀山。

至于萬斯同為什么不入祖墳而最終歸葬烏陽觀山,史載不詳。據部分資料顯示,萬斯同客居京畿以布衣修史近二十載,不受俸祿,其間其家道急劇衰落。元配莊氏故去后,繼配傅氏是奉化人,因生活艱難便攜幼子回到奉化勉力維持。萬斯同為償對妻兒的愧疚,臨終之際留下遺言,囑與傅氏共眠于莼湖之畔。后元配莊氏也隨之遷入。

另有一說則是,萬斯同盡管殫精竭慮編修明史,但這一巨著的部分觀點并未完全切合他的心意。對于前朝之史,清政府注定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加以裁定。先生生前曾說,明史如無達到他的預期,他便無顏去見先祖。這也許是他不入祖塋的另一個原因。

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史家學人,懷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志向,或竹杖芒鞋于外遍訪遺存,或青燈黃卷于內遍查故紙,苦心孤詣孜孜以求,以期還原歷史真相,裁定忠奸標準。尤其是當外族入侵,山河易幟之后,修史更成為文化承傳的一種重要手段。國可滅、史不可滅的觀念,在宋明以來的遺民意識中尤為強烈。萬氏視史學為家國民族所托之本,矻矻不休,孜孜以求,為民存文,為國傳史??梢哉f,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絕以至于今日,也正因為有像他們一樣以治史傳文為奉身立命之大義使然。

而他們中間的大多數,卻甘愿簞食瓢飲不求聞達。更有如萬斯同者,不但生前拒銜辭俸,貧病交加,死后隨著家族流散,連墓穴也逐漸湮沒于荒煙蔓草之中。但是他的道德文章卻傳之后世,終不磨滅。正所謂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萬斯同死后,家族四散,其墓葬由于地處偏僻,遠離村、縣治所,故此后百余年間幾乎無人知道。直到清同治年間,由奉化貢生謝午峰于一次偶然的機緣再次發現。是時,其墓榛莽叢生,滿目荒涼,碑文也漫漶不清。經謝午峰細辨后方才確認。此后便邀約同里吳文江、劉紹琮等七八人輪流祭掃。

1936年,抗日峰火四起。民族危亡之際,為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國人的愛國心,國民政府褒揚萬斯同為鄉賢,由奉化人應夢卿、莊崧甫等人發起修復先生墓葬和祀祠募捐活動。很快就遍及全國,上自蔣介石、林森等黨政巨頭,下至普通平民百姓,500余人慷慨捐助,所得捐款及息金共計11544.99元,全部用作墓、祠修復。建成之際,國民政府印發 《建修萬季野先生祠墓紀念刊》,蔣中正還撰寫了弁言。

文化大革命期間,先生墓葬不幸被破壞,墓穴被平毀,墓坊、華表、墓圈石材被拆除,僅存祭桌和墓碑無法搬走。撥亂反正之后,先生墓葬于1982年6月被列入奉化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奉化縣政府多方籌措資金,根據1936年出版的 《紀念刊》對先生的墓葬進行了修復。2012年,奉化對墓所再次進行了修繕,重葺墓圈和拜臺,修復墓道,重建墓坊和華表。一代先賢的墓葬,終于恢復了舊有的形制。一代史家終于重歸 “托體同山阿”的平靜。而稍稍遺憾的是,當年與墓葬一起建成的先生祀祠,被莼湖爾儀小學改為大禮堂使用,并于1997年莼湖爾儀小學擴建時拆除,今已不存其貌。

“班馬三椽筆,乾坤一布衣?!碑斈旰擦拄铆I為先生所題的墓碣,字跡依舊清晰。這句脫胎于唐太宗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聯語,反其道而立意,卻恰切地概括出了先生秉筆修史的功績意義。正如莊崧甫的 《建修萬季野先生祠墓記》所寫:萬氏有卿相之才,有事則著武功,承平則顯儒術。余以際此風雨飄零之日,正宜著武功以捍衛邦國;但儒術為人倫大道,亦當丕振以正末垂之人心。是則建修萬先生之祠、墓,豈徒得以興復地方古跡目之!亦以拯民族國家之余緒于不墜,使吾華夏不至為亡明之續,其可不垂崇萬祀而為吾民之師表乎!

當我們站在先生墓前,距離那個烽火蔓延的年代,同樣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今天的我們身處的環境較之先生彼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學人治學,較先生那個時代也已經有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學精神卻一脈相承。一同前來拜謁先生的柯平教授,這些年,在詩歌創作之余,將精力志趣傾注到了江南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同樣也是無“銜”無 “俸”,完全出于一個學者對文化傳承的自覺。盡管有更先進的文獻檢索工具,但是柯平老師每到一處,必親與尋訪,多方探勘,并與紙上得來互訓互證,秉承的,是學者史家一脈相傳的治史態度。

古人治史,最難之處在于檢索手段的落后。面對卷帙浩繁的各種史料,不但需要博聞強識的能力,更要有洞幽知微的見解。沒有異于常人的先天記憶力稟賦和后天縝密思辨、勤勉謹慎的態度,是很難做到的。以我有限的視野,放眼歷史,若論博聞強識和勤勉之思,能與萬季野匹敵的,恐怕只有南宋的治史大家鄭樵;在現當代,恐怕只有寫下 《管錐篇》這一煌煌巨著的錢鐘書默存先生能夠望其項背。

即使放在現在,文史研究仍舊是一項寂寞和艱苦的工作。不僅要對史料進行艱辛的搜集整理,還要做更為艱苦的考證和研究,這是一個發隱抉微、鉤沉考逸的過程,一個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過程,一個去蕪取箐、去偽存真的過程。所謂 “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只有兼收并蓄、篤行不怠,才能夠有所成就。 “吾道悠悠,憂心悄悄”,個中艱辛,也只有作為后學晚輩,同樣浸淫浩瀚史料多年的柯平老師,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到同道中人的辛酸甘苦,感知到先生身上傳遞出的史家的蒼茫之氣和孤勇之力。我們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對這位隱忍修史的布衣大家報以無限的崇敬與緬懷。

“西風林外有啼鴉,斜陽山下多衰草?!薄扒锊莳殞と巳ズ?,寒林空見日斜時?!贝丝?,也許只有稼軒詞境和劉長卿當年過賈誼舊宅而作的名句,能夠代替我們說出心中的無盡之意。

猜你喜歡
朱熹
從習總書記考察朱熹園說起
春日
朱熹語音濁上變去字次考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博白·客家·朱熹
論朱熹詩歌的沖雅之風
論朱熹對孟子思想的工具化注解
“朱子深衣”與朱熹
朱熹的《四書》與“五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