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盞分類與工藝研究

2023-04-14 23:07徐建偉
江蘇陶瓷 2023年6期
關鍵詞:兔毫建盞釉面

徐建偉

(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西甌徐氏建盞陶瓷工作室,福建 南平 354200)

0 引 言

中國為茶葉原產地,在茶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大眾喜聞樂見的茶器文化應運而生,建盞文化便是其中一種。建盞具有實用功能和藝術價值,為世人所追逐。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宋代建盞文化發展到了頂峰,當時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使藝術文化飛速發展。建盞以它的獨特釉色備受人們欣賞,宋代人喜飲白茶,喜以建盞品茗,象征黑白分明。宋代建盞燒制技藝和藝術亦有長足發展,遠銷海外,當前日本、韓國等地均可發現宋代由中國漂洋過海而來的建盞。建盞是土與火結合的高難度藝術作品,建盞使瓷器更加豐富多彩,為中國陶瓷文化做出了難以磨滅的巨大貢獻。建盞藝術所追求的就是要不斷地改變,于爐火純青之中捕捉到最優秀的影像。

1 建盞的屬性

通過對建盞色彩的判別可把建盞分類成黑釉瓷,從效果表現形式上可以把它歸為結晶釉,就燒制溫度而言它屬于高溫釉。

建盞因工藝復雜、做工精細,生產效率一般不高。建盞在造型設計上古樸渾厚,給人以莊重之感,建盞有敞口、撇口、斂口、束口四種類型,每種類型又有大中小之別。對建盞而言,在造型、釉色等基本元素方面有著不一樣的屬性,實際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建盞釉質亦有特色,燒造后色澤各異。

2 建盞的分類

建盞最具特色的還是其釉色,從各界收藏品與考古發掘采集的標本中可以看出建盞的釉色極為豐富,一般將釉色分為兔毫、油滴、烏金釉、曜變和雜色等。

(1)兔毫盞

兔毫盞是建盞中的一大類,它既有規?;纳a特征,又有深遠的影響,流傳歷史悠久,為建窯建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兔毫按色澤可分為金兔毫和銀兔毫,形如其名,紋如兔毛,整體造型似聚于杯中之扇,沿杯緣展開,宛如天女散花散布其中。盞身倒著看的時候,猶如黑暗中灑滿了金水或者銀水,其中心為茫茫宇宙和縹緲無垠的星空。呂巖在《大云寺茶詩》寫兔毫建盞“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蓖煤列螒B各異,有的細長如針密密麻麻,似流星呼嘯于天;有的中間粗兩頭細,好像魚塘中穿梭如流的魚兒;有的則如縷縷青煙,飄逸自如;有的仿佛是一座峰巒,瀑布跌落下來吐出千層浪花。

(2)油滴盞

油滴盞指建盞表面具有油滴斑紋,讓人覺得整個釉面像沸騰的油滴熠熠生輝,斑點呈銀灰、灰褐、黃褐色,分布或密集、或疏朗,有的油滴散布稀疏,有的油滴數滴相聚如珊瑚狀。油滴的成品率比兔毫更低,油滴等級僅次于曜變,油滴比兔毫表現更為豐富,質地大小、交疊排列等均可表現出不一樣的美。宋代流傳下來的油滴盞十分少見,完整的更是少之又少,極品的油滴盞在日本,國內完整的不多見。

(3)烏金釉盞

烏金釉盞就是純黑色的盞,也有的是黑中泛青,沒有任何斑紋,是建盞最簡約的釉色,也叫作紺黑釉。烏金釉面的建盞燒制技藝并不像表面那么簡單,雖說是單一色,但就是因為這樣,導致它在燒制技藝上更有講究,它對窯內的溫度和還原氣氛有著極高的要求,必須要求窯內處于完全無氧的狀態,這樣才有足夠的還原氣氛。

(4)曜變

曜變就是黑色釉面呈現大小不等的油滴,油滴被光暈一樣的光環包圍著,五彩繽紛,炫目的光暈變化和彩虹一樣瑰麗,釉點間區域還被薄層所覆蓋,杯口至杯底出現流動趨勢的條紋。日本著名的陶瓷學家小山富士夫在《天目》一書中曾給出曜變的釋義:“建密所燒,在掛有濃厚黑釉的盞面浮現出大小不同的結晶,而其周圍帶有日暈狀的光彩者為曜變……‘曜變’一作‘耀變’,是因為它含有光輝照耀之意?!碑敼饩€強弱改變或方向變化后,從不同角度看釉面時而發出彩色光芒,時而出現彩色光暈,如同銀河系變幻著的幽深和神秘。

(5)雜色

不能歸為以上類別的都算是雜色釉,主要有柿釉、鐵銹斑、龜裂釉、茶末釉、灰被釉等。其釉色有黃色、灰色、紫色、綠色及灰白色等,有些盞中間還摻雜些許黑色釉彩或兔毫紋。從考古發掘資料看,這類產品比例不高,約占總數的十分之一。這類盞的胎土、造型以及釉料與其他建盞是一樣的,只是在燒制過程中因火候溫度和氣氛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其釉色發生變異。雜色并非次品,其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例如茶末釉釉面透亮、釉色黃綠摻雜,在黃褐色的底釉中散布著許多細小的綠色斑點,頗似茶葉碎末而得名,其具有特殊的視覺效果和審美價值。

3 建盞燒制工藝

建盞燒制過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對成品產生影響,它們分別是溫度、濕度、空氣循環、燃料及時間等。建窯建盞燃燒溫度并不恒定,溫度與時間一定要準確把控。古時人們并無現代技術可言,建盞制作師傅們不得不通過觀察建盞燒制情況來了解狀況,所以成品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建盞制作師傅的經驗與才華影響,所以這也就導致建盞最后燒出來的成品是有區別的。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的背景下,可利用多種先進技術措施對建窯建盞燒成過程中溫度變化進行監控與控制,從而規避傳統燒成過程存在的諸多問題。同時,技術的延伸也使得建盞具有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魅力,但仍不能完全掌握建盞的釉色圖案,精確控制建盞釉色就更不容易了,建盞效果有很高的多樣性與偶然性,同時又產生了許多令人矚目的奇妙變化。

柴燒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以木材為燃料燒制,但是對木材的利用是具有選擇性的。不同種類的木柴燃燒速率不一樣,燃燒效果也不一樣。不同種類木材含油量不同,在建盞紋理生成過程中的作用不同。所以,古代選擇用哪種木材、木材的保存、何時加柴就顯得尤為重要。柴火使建盞回歸自然藝術的力量不斷增強,當代藝術家漸漸用木材燒制建盞,通常木柴燃燒效果決定于木材選擇及木材與火爐之間的關系及環境影響等,這一燒制技術之所以在晚清時期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其在相當程度上保證建盞燒制質量符合預期標準。與此同時,高溫燒制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爐體的均勻燃燒,受熱不均就會造成器皿的變形甚至是爆裂。宋代建盞燒制過程十分復雜,其制作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均有著嚴格要求與規范,如此才能保證作品做到盡善盡美。

盡管現代柴燒成本高,工藝控制標準高,但仍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宋代釉色的多樣性,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并在現代得到更好繼承和進一步發展,以延續宋代陶藝的輝煌。所以,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依然有一群工匠執著于柴燒,追求建盞生產的奧秘,期待著傳統藝術與生產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傳統主義者與創新者均為建盞文化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4 結 語

建盞初期并不被社會所接受與重視,但是建盞卻在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從而成為一種流行的文化藝術形式。建盞之所以具有魅力,與其燒制的過程息息相關,現代電燒能夠較好地對燒成時的環境因素進行控制,使得成品更穩定。雖然柴燒工藝不易控制,卻能更加自然地表現出建盞的神奇之處,凸顯出建盞所特有的特性,所以不少工匠仍恪守燒柴工藝,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大眾漸漸理解了建盞的藝術表現。

猜你喜歡
兔毫建盞釉面
沈鵬書法
一種具有閃光干粒效果的釉面的制備方法、磚體及其應用
兔毫建盞的鑒賞*
建盞的新發現
宋代建盞的科學研究
建盞之初探
從文化內涵解讀建盞之美
黃色兔毫釉的研制
一種高溫鎂質無光釉的研制*
工藝參數對日用陶瓷鎂質無光白釉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