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盞的原料及工藝研究

2023-04-14 23:07陳春華
江蘇陶瓷 2023年6期
關鍵詞:柴燒建陽建盞

陳春華

(南平市建陽區華御建盞陶瓷有限公司,南平 354200)

0 引 言

中國文化浩如煙海,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建盞以黑色釉面上散布斑紋為主,它們在窯爐內天然形成,古今陶瓷藝術家都在為找到最適合瓷器原料和研究合適燒制方法而嘔心瀝血,歷經數十年乃至數代人的辛勤耕耘,至今仍無法達到盡善盡美。在燒制過程中,既要注意燒制過程的完成程度,也要注意燒制工藝的標準化和特殊化,所以建盞在藝術價值上也有所不同??梢哉f,建盞是一種土與火的結合,是一種純粹的陶瓷藝術。

1 建盞發展歷史

建盞最早興起于東漢,至唐代已漸成,宋代在藝術文化、燒制技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建盞興盛于兩宋,曾經由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國外。建盞釉色大多較深,有黑、藍、紫色等,紋理自然,質感變幻無窮、絢麗多彩,卻并非人造。反之,它們則是釉料在燒制過程中自然生成。建盞釉色富麗,特別是兔毫紋、油滴、鷓鴣斑、曜變等少見的制品,其自然之美賦予建盞更加神秘與迷人的色彩,使得建盞文化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同時建盞還是品茶、斗茶的茶器,是我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為建盞鼎盛期,而宋代之后受飲茶習慣與審美意識改變、戰亂等諸多因素影響,建盞藝術日漸式微,乃至不再燒造。改革開放以后,失傳800年之久的建盞燒制技術又有所恢復,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 建盞的原料

建盞以“鐵胎”著稱,建盞所用的建陽紅土含鐵量高達7%~10%,是制作傳統建盞必不可少的原料。建陽紅土因其含鐵量極高,所以燒制后的建盞坯體如鐵一般厚重,具有較好的保溫功能。在燒制建盞過程中,釉面中的物質會與坯體中的鐵元素發生高溫反應,產生絢爛的斑紋。坯體材料中的鐵元素有助熔的效果,其含量過高,坯料的熱穩定性及耐火性就會受到影響,如果使用含鐵量低的黏土制作坯體,耐火性能提高了,但是無法形成令人驚嘆的釉面紋理。含有豐富鐵元素的坯體也是建盞有別于其他坯料的特點之一,也才能燒造出建盞特有的“鐵胎”。所以,在建盞燒制過程中需要對鐵元素進行特定的控制。

建盞的釉料中最主要的原料是釉石,釉石也含有較高的鐵元素,一般選用建陽南林出產的紅色釉石。使用時,將釉石放入水中攪拌、過濾雜質,添加草木灰形成釉水。不同植物種類或同植物不同年齡,抑或不同生長地區,其燒成的草木灰成分都有差別,對建盞的釉面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建盞中使用的草木灰一般為硬雜木灰,往往是龍窯柴燒后留下的灰燼即可。

3 建盞的制作工藝

3.1 制作流程

建盞原產于我國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所選的瓷礦要富含鐵,瓷礦應堆于通風處自然風化。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勻,碾碎篩去雜質。制成的坯泥要存放一定時間再脫水,經拉坯成型,修坯素燒后得到坯體。釉料也必須富含鐵元素才能燒制出建盞特有的質感,首先把碾碎的紅釉礦石投入水中形成釉泥,然后添加木灰和其他原料得到釉水。施釉時先用長柄勺將釉水舀入建盞坯體內迅速蕩勻,再將剩余的釉料倒回釉料桶內,使坯體內釉倒凈。然后用手指摳持建盞圈足,倒懸建盞,將盞坯迅速放在釉料桶中一蘸即起,使釉料蘸至盞外壁中下部為止,此種工藝叫蘸釉或施半釉。

釉料干了以后送入窯爐內焙燒,俗語說“一色入爐萬色出”,建盞經過燒制之后整個釉面呈現出一種渾厚古樸的金屬質感,并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顏色。

3.2 燒制特點

(1)燒成溫度

建盞土坯及釉料均含鐵元素,釉色及紋理均由這些金屬元素經高溫還原或氧化反應而形成。燒制時,在坯體可承受溫度范圍內提高升溫速度以減少燃燒成本,窯內溫度達900 ℃時釉料開始熔化,到了1 280 ℃左右時釉料就會流動,而最終質地則是由這一流動趨勢所決定的。而建盞對燒制溫度的要求又十分苛刻,這也是建盞難燒造的一個重要因素。

(2)燒成氣氛

還原氣氛和氧化氣氛均與窯爐內氧氣含量有關,建盞一般需要還原氣氛,在氧含量充足情況下,氧化反應會使鐵元素生成棕紅色氧化鐵,使建盞普遍呈棕紅色。在科技欠發達的古代,要想把握住氣氛全靠窯工的經驗。

4 現代建盞的燒制工藝

4.1 電燒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電燒已經漸漸成為了當代陶瓷燒制中的一種主流方式。一方面電燒能較好地控制溫度,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燃料飛濺造成成品缺陷。建盞燒制時,對成品影響較大的是溫度、濕度、空氣循環、燃料及時間等因素,建盞燒制溫度并不恒定,燒制時必須準確地把控溫度與時間。古時無現代溫控技術,建盞匠人須對窯爐狀況加以觀察和調整,所以古代建盞成品率主要是由建盞藝人們的閱歷與天賦所決定。另一方面電燒效率較高,能精確控制窯爐內溫度,便于建盞規?;a和降低建盞成本,使建盞文化能夠更好地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4.2 柴燒

建盞的燒成溫度很高,而且燒成溫度范圍非常窄,這對火候和窯爐的要求很高。柴燒是在依山而建的龍窯中燒成的,柴燒時需要窯工時刻守護在龍窯旁邊,依靠經驗把握燒制速度和燒制溫度。柴燒往往選擇建陽當地松木當作燃料,松木取材方便,火焰長、火力猛、升溫速度快、高溫狀態維持平穩。柴燒的主要火力通過窯頭投柴,窯身兩側具有添柴口。燒制前,將松木整齊碼放在窯頭及窯身兩側,方便窯工添柴。柴燒是人與自然的積極互動,是天人合一的建盞燒制理念。盡管電燒具有穩定性和高效性,但是它與自然的互動過程缺少一種出人意料的美,所以當代很多工匠仍固守柴燒古法。柴燒建盞花紋優于近代電燒建盞,但柴燒建盞造價極高、良品率不高,致使售價昂貴,常在收藏市場流通,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所以,即便是在技術發達的今天,依然有一群工匠執著于燒柴,追尋建盞創作工藝的秘密,期待著傳統藝術與創作技術的進一步突破,但傳統主義者與創新者均為建盞文化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動力,伴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當代工匠在燒制建盞的過程中又復原出很多古代柴燒的方式。

5 結 語

建盞這一藝術產品受到眾多藏家的大力青睞,建盞之所以具有魅力,是與其燒制過程息息相關的,現代電燒能夠較好地對燒成時環境因素進行控制,使得成品更穩定。柴燒過程雖然很難控制,但是比起其他陶瓷來說,能更加自然地表現建盞的魅力和凸顯建盞的獨特性能,所以不少工匠仍恪守柴燒原則,還原古法燒制,但還應不斷提高燒制工藝并掌握有關燒制理論與技術,為燒制技術的繼承提供支撐,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猜你喜歡
柴燒建陽建盞
建盞的新發現
宋代建盞的科學研究
建盞之初探
從文化內涵解讀建盞之美
由捷徑追尋古拙之美——探索創新性柴燒新思路
【陶藝柴燒活動】
龍窯柴燒:一盞一匠心
如果你還愛我
建陽:多措并舉開展產業扶貧
建陽區革命遺址修建紀念碑(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