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

2023-04-16 11:52張京
關鍵詞:輔導員思政政治

張京

(華北理工大學 遷安學院,河北 唐山 06321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研究能力直接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行,關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此處高校輔導員是指 “高等學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擔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任務的在職在崗的專職輔導員,具體包括一線專職輔導員和院系學工組長、團總支書記、黨總支副書記等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盵1]

一、河北省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研究現狀

(一)政策扶持與制度保障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43號令)》《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等文件的頒布,為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指導和制度保障。

各級各類社科基金項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思想政治研究獎勵的設置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交流平臺和發展空間。調查結果顯示,有41.82%的被調查者參與過市廳級學生思政教育課題研究;26.18%參與過省部級學生思政教育課題;主持市廳級學生思政教育課題的占29.09%;主持省部級學生思政教育課題占11.27%,教育研究梯隊建設基本合理。另外,有近七成的輔導員發表過學生思政教育相關理論文章,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水平的文章約占21.82%,發表過學生思政教育相關專著的教師占16%,輔導員參與思政研究熱情較高,研究成果數量和質量較高。

(二)教師素養與能力提高

河北省高校輔導員隊伍龐大,專業和教育背景多樣,個人政治素養較高,具有承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條件、能力和優勢。教師注意自身思想素養的學習與提升,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思想政治工作和研究能力。調查對象中64%的教師平均每周學習時事政治時長4小時及其以上。

同時,河北省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的職前、職后培養,已逐漸形成較為完備的高校教師入職培訓、崗前培訓等進修機制,夯實了學生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基本研究能力。教育廳每年定期舉辦高校輔導員培訓,校內外思政類、研究類講座、研討會和相關活動的召開助力教師研究和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絕大部分高校已經建立了定期培訓或例會制度,方便教師之間的研究交流、溝通與學習,并以此促進研究團隊的建立與發展。特別是河北師范大學已經落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輔導員培訓和研修中心,搭建起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培訓研修、政策咨詢、理論教育、實踐探索為一體的研究和實踐平臺。

(三)課堂內外與工作創新

“課程思政” 要求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課堂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的沃土。調查中有77.82%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授課內容涵蓋黨課、團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政治教育課、軍事國防類課程、職業規劃或就業創業類課程、學科專業課,通識課程等方面,授課范圍廣、教育影響直接。高校輔導員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在課堂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發現學生思政教育研究的新論題、提出新觀點,豐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內容。另外,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精品課程或網絡教育開發形勢較好。輔導員積極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精品課程和網絡教育開發,相關課程具有極強的示范性、引領性和輻射度,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

另外,學生活動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的最直接途徑。近年來河北省大力推廣 “第二課堂成績單” 制度,一方面從制度上肯定學生思想政治活動的作用和意義,推動學生活動的健康快速發展,明確學生活動實踐和研究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 “第二課堂成績單” 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提供了科學、客觀的依據。 “第二課堂成績單” 通過對學生參加黨課培訓經歷;文學、藝術和人文素養類活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與志愿公益情況、參與專業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類活動經歷及相關榮譽等數據進行記錄,既提高了大學生的活動參與率,也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水平評價提供依據。

二、河北省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研究中的突出問題

(一)成果推廣難與科研助力不足

學生活動是高校輔導員進行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最主要手段。通過對比調查結果, “學生活動” 、 “實習實踐” 和 “互聯網平臺” 既是教師最常采用的影響途徑又是最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育方法,而調查研究和課程講座這種理論性強、趣味性弱的教育途徑,受教師推崇卻未受學生青睞,這也反映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去娛樂化和保持學生興趣之間的矛盾。另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受學分和學業限制,更多取決于學生的個人意愿,沒有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支持,活動的教育影響對象范圍受限。

此外, “精品課程” 或網絡教育資源的推廣情況并不理想。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不足,沒有明確的課程推廣體系,課程和資源多局限于校內發揮作用,教育影響和成果受益范圍不大。

(二)進修機會少與高層次人才缺乏

被調查者中,取得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兼職輔導員僅一人,研究生占60.36%,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隊伍學歷提升空間較大。然而,參與進修或提高學歷用時周期長、花費多、見效慢,許多高校對此問題態度并不明朗,僅有41.82%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支持進修提升學歷,全額或部分享受薪酬及待遇。相反,有人認為高校輔導員隊伍重在實干、肯干,不需要高學歷支撐,導致高學歷高校輔導員稀缺,影響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發展,特別是造成研究型人才的匱乏。被調查者中4.36%參與過國家級學生思政教育課題,主持國家級課題的僅占2.91%,學術研究水平出現兩極分化,高層次研究儲備人才不足。

(三)職業壓力大與評價體系不健全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調查對象中超七成教師負責學生等于或大于200人。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是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導致輔導員學術研究時間嚴重不足。每天工作超過八小時的高校輔導員占80%,94.91%每周加班,僅有2.18%的被調查者表示從未感覺工作壓力大、負擔過重。除本崗工作外,66.18%的被調查者還兼任資產管理員、安全員等其他事務性工作,更有5.45%的學生思政教育教師身兼五項甚至更多其他事務性工作。

職稱評定是高校輔導員個人學術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標準。目前部分高校執行的職稱認定標準對輔導員思政教育研究成果的認定有降級或不予認定等情況,直接影響輔導員教育研究的積極性,對輔導員專業化、輔導員研究隊伍建設均產生不良影響。被調查者反映最多的是非教學單位組織的比賽與活動不予認證或降級的問題。高校組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或比賽最多的機構是團委,而職稱評定時,除 “五四獎章” 外,單獨或聯合以團委名義頒發的證書有不予認定或下調一個檔次認定的情況。輔導員本職工作所獲獎勵不予認定或降級認定,必然會導致工作重心的偏移。其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機構多為黨委及相關部門,職稱認定時以行政單位簽發證書、通報為準,存在黨委相關部門的課題、成果、獎勵被降級或不予認定的情況,容易造成輔導員思政教育研究重點的模糊。再次,打造優秀學生團隊是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團隊獲獎證書中未明確標明指導教師的,所帶團隊獲得獎勵不予認定,影響輔導員教育、培養優秀學生團隊的積極性。最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成果影響以隱性為主,作用時間長,極難帶來直觀的經濟價值。而在職稱認定時,存在以經濟效益為衡量標準的做法,思政類課題和成果被降級或減分。

三、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思想引領,突出崗位特色,拓寬研究范圍

首先,高校必須持續將輔導員的政治學習作為教師隊伍能力提高的首要大事來抓,牢記 “四個意識” 、堅定 “四個自信” ,明確學生思想政治研究方向,強調研究的思想性。高校輔導員通過專題講座、集中學習、網絡平臺等形式豐富知識儲備,提高個人思想認識,關心時事政治,關注熱點問題。同時,輔導員要認真學習《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熱愛教育事業,踏實工作,服務學生,服務社會,踐行立德樹人的重要思想。

其次,在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鼓勵輔導員參與業務培訓、求學深造,提高專業技能,增強科研能力。另外,可以根據輔導員不同的專業背景和工作分工, “建立思想政治、職業生涯、心理健康、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資助等專業化、多門類的職務崗位”[2],有方向性地提供進修或學習機會,實現輔導員隊伍內部的專業化分工,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更加深入、細致,實現研究的專業化。

再次,鼓勵輔導員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與困惑,選擇貼近學生、貼近國計民生,緊跟時代步伐的研究內容。緊緊圍繞黨中央新思想的解讀和宣傳、學生日常管理與心理疏導等方面撰寫理論文章。轉變工作理念,牢牢把握新媒體陣地,在班團會議、主題教育、重點幫扶、談心談話等過程中發現研究問題,運用研究成果,做好學生事務的管理者、學生思想的教育者、學生生活的服務者、學生心靈的守護者。

(二)踐行 “課程思政” ,提高研究能力,打造研究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要 “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3]。高校應鼓勵輔導員承擔教學工作,爭取做到 “人人有課講,科科有思政” ,在踐行 “課程思政” 的過程中豐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鼓勵以問題為核心,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及時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和時政熱點,探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和實施方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影響。借助新舊媒體,通過科研沙龍、集體備課、研究座談、參觀訪學等形式定期開展校內外交流,制作優秀慕課,開放線上交流平臺和精品課程。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在研究經費、時間、培訓機會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關注輔導員科研能力發展情況,提高思政類獎勵成果的影響力,選擇研究能力強、學術水平高的教師參與重點項目研究,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研究的整體水平和層次。另外,高校還應將新媒體教育納入學生思政教育教師的職業培訓體系,鼓勵教師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靈活利用微博、宣傳欄等新舊宣傳媒體,更新研究內容,提升學生對研究成果的認同感。同時,注意培養高校輔導員發現問題、科學研究及運用創新成果指導工作實踐的能力,組建高校輔導員研究梯隊。在理論研究過程中找準個人研究重點,明確學術發展方向。鼓勵研究方向相關或相近的輔導員組成研究團隊,進行深入研究,申請學術課題,承擔科研任務。

(三)創設良好環境,完善評價體系,肯定研究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盵4]高校需嚴格落實《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按師生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這既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量的減負,也是對學生成長和教育質量的負責,更是輔導員高效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先決條件。教育主管部門應制定規程,明確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功能定位,規范校內外活動承接部門權責,杜絕 “千條線一根針” 。高??蓢L試采取彈性工作制,改變高校輔導員 “工作時間上班,非工作時間加班” 的工作現狀,將平均日工作時長控制在八小時以內,使教師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開展自我學習、參與培訓進修、從事學術研究。

河北省各高校必須嚴格落實《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河北省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等相關文件精神,實現高校學生思政教育教師職稱評審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思政工作主管部門直接參與高校輔導員的職稱、職級管理評定等相關工作,參與制定學生思政教育教師職稱評價標準、教學科研項目類別與級別認定標準,摒棄 “唯經濟,論效益” 的評價指標,肯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在實現量的發展的同時提高輔導員研究成果的質量和層次。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研究離不開輔導員的積極參與。輔導員學術能力的發展亦需要各級主管部門、高校和學生的支持、認可和鼓勵。只有堅持正確的研究方向,從本職工作出發、從實際出發,堅持服務導向、加強合作交流才能實現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思想性、專業性、實用性,研究成果才能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從而服務學生、服務高校、服務社會。

猜你喜歡
輔導員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