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及進路探究

2023-04-16 23:18楊賓
傳播與版權 2023年7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

[摘要]紅色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系與耦合邏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現其資政育人、春風化雨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這就要充分認識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理論價值、教學價值、實踐價值及政治價值,切實實施建設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專業隊伍、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課堂教學、加大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力度及構建紅色文化資源校園物態教育場域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進路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歷經生與死、血與火的壯闊歷程的光榮寫照與實踐縮影,蘊含充沛的歷史經驗和厚重的文化底蘊,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生動教材與不竭源泉。習近平

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保?]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高校踐行立德樹人的重要課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挖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價值,并將其通過具體路徑融入高校思政課,既有助于激活高校思政課的時代偉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勁引擎,又能促使學生繼承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品質,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不竭的文化養分,為學生澆筑堅實的精神基礎,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和建設時期的偉大精神積淀,蘊含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高校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對延伸思政課教學內容、提升思政課教學影響力、革新思政課教學形式、實現思政課資政育人目標具有深遠影響。

(一)理論價值:延伸思政課教學內容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保?]思政課不是簡單說教,而是用厚重的知識為學生答疑解惑。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延伸應依托教學資源,若教學資源越豐富,教學內容就越充實,教育成效也就越顯著。紅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發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和愛國主義等精神和思想,與思政課的育人理念高度吻合。傳統的思政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內容較枯燥、以教師授課為主的問題,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價值認同和思想共鳴??梢?,其教學效果亟須增強。紅色文化蘊含著理論智慧和實踐經驗,其作為教育資源,能為延伸思政課教學內容提供豐富素材,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道德信仰產生深刻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既能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拓展思政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又能使思政課與學生建立深度連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價值引領和培育,讓學生更易產生價值認同和思想共鳴,形成優良品格。

(二)教學價值:提升思政課教學影響力

思政課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培育的必要課程,也是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思政課教學影響力至關重要。傳統的思政課理論性強,但其教學影響力相對不足,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亟須增強教學成效。而紅色文化資源既蘊含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精神、高遠的革命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又包含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的革命歷史、紅色遺址、紅色人物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既能有效解決傳統思政課存在的問題,提升思政課感染力,滿足學生精神文化學習需求,又能促使學生通過感悟紅色文化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來增強自身的精神文化底蘊,并以紅色實踐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有機融合,用紅色文化精神滋養學生品格、影響學生行為,還可拉近思政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打造思政課教學影響力的強勁引擎,提升思政課教學影響力。

(三)實踐價值:革新思政課教學形式

高校思政課應明確理論與實踐不可分割,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引導學生既注重理論學習,又重視社會實踐。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相結合,把紅色遺址、紅色器物等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參與紅色實踐,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在紅色實踐過程中體悟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鍛造崇高的精神品格,即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獨特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一路櫛風沐雨、篤定前行的歷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使學生信服紅色理論、堅定信念,在紅色實踐中踐行紅色理論。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也是高校革新思政課教學形式的有效路徑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通過“課前分享”“課中討論”“課后扮演”的形式將紅色文化資源的典型故事和紅色榜樣與思政課巧妙連接,運用穿插性強、互動性高、探討性足的教學方法密切紅色文化精神和學生的聯系,創新思政課育人形式。當前,紅色文化資源的資政育人功能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高度吻合,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是實現高校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有效舉措。紅色文化資源為高校思政課提供了理論素材與實踐支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認識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將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革新思政課教學形式,實現思政課教學內容的“鮮味十足”和教學形式的“活力滿分”。

(四)政治價值:實現思政課資政育人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保?]思政課資政育人目標是培養學生樹立高遠的政治理想,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紅色文化始終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品質,這種追求和品質具有一定的資政育人屬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就是用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品質進行資政育人,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實踐過程?!耙粋€階級或一個社會集團是用思想理論去鞏固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自己的理論去轉變思想、塑造人格,培養本階級所需要的人?!保?]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高校必須充分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可利用紅色文化獨有的價值理念和崇高精神滋養學生思想、涵育學生言行,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尋夢、逐夢和圓夢的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讓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背后緣由,從而發揮紅色文化凝聚力量和鼓舞精神的實踐作用,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偉大情懷,使學生高度認同紅色文化,將紅色精神入腦、入心,鑄牢守初心、擔使命的精神根基,進而增強文化自信,將遠大理想落實在行動中。

二、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進路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是符合當今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進路。為了進一步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高校要建設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專業隊伍、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課堂教學、加大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力度、構建紅色文化資源校園物態教育場域,從而將紅色文化資源貫穿高校思政課教學各環節。

(一)建設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專業隊伍

當前,在高校思政課中,部分學生存在學習不積極等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高校應建設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專業隊伍。第一,高校應組建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專業隊伍。一方面,高校應及時監督思政課實際開展情況,準確掌握并及時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狀況,加大對其思想管理和學術培養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體系,聘請紅色教育專家或革命后輩進行講學和講座,夯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學術基礎。第二,高校應激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紅色課題研究。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是高校承擔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激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紅色課題研究是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應有之義。這既可以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中提高知識儲備,準確把握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的最佳切入點,不斷補充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深度、激發教學活力,從而增強高校思政課對學生的感染力,促使學生從“自為學習”轉向“自覺學習”,也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強化不怕科研和教學困難的意志力,提高學術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自信心。第三,高校應凸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優勢。高校應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中心,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思政課評選活動,激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參與優質思政課評比,不斷淬煉教學意志、夯實理論基礎,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學術水平,實現高校思政課培根鑄魂的育人目標。

(二)重視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課堂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的這個主渠道[3]。因此,高校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第一,在教學內容上,高校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專業隊伍優勢,引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歷史主線和邏輯主線,發掘紅色文化資源中的經典人物、典型故事,結合紅色精神、紅色歷史,編寫高校紅色文化讀本和紅色教材,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第二,在教學形式上,高校要創新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的方式,倡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用體驗性強和互動性足的教學形式,將紅色文化資源貫穿思政課教學,增強教學趣味性,如組織學生觀看《長津湖》《建國大業》等電影,講述“神舟十五號載人出征太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等事件,讓學生在課堂中受到思想震撼和精神鼓舞,增強學生思政課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加大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睂嵺`是檢驗思政課實效性的有效方式之一,理論只有經得起實踐檢驗,才能發揮其更大價值。高校應加強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利用社會實踐,提升學生對高校思政課的參與度,讓學生感悟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以學促思,以踐達悟。一方面,高校應在寒暑假開展調研活動,組織學生參觀革命舊址、紀念場館、偉人故居等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讓高校思政課堂連接社會實踐課堂,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的教科書”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涵育和思想熏陶,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悟革命前輩的精神品格和革命氣節,實現情感連接,并組織學生將學習經驗整理成理論報告,鼓勵學生將實踐經驗轉化成理論成果,從而增強教學實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要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成立紅色文化社團,鼓勵學生參與紅色課題研究,增強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實踐體驗。紅色文化社團和課題研究以多人商討和集體學習為主,不僅能豐富學生校園活動,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汲取精神滋養、接受文化洗禮,而且能增強高校思政課內容的新鮮感和形式的趣味性。

(四)構建紅色文化資源校園物態教育場域

當前,高校要發揮構建紅色文化資源校園物態教育場域的優勢,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校園物態教育場域建設,讓高校寢室、食堂、道路等“活起來”。這既可以為學生營造紅色實物育人環境,厚植紅色文化底蘊,又能提升紅色文化資源的實際應用效果,實現對學生的鼓舞和教育。第一,高校應充分注重將校園物態教育場域與紅色文化資源相連接,加大紅色文化資源校園物態景觀的布置力度。例如,高??稍诟鲗W院教研室和會議室等場域擺掛與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有緊密聯系的偉人畫像或至理名言,在學生教室、寢室、餐廳等場所擺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肖像或名言警句,并利用校園廣播和多媒體等實時講解或播放紅色文化資源相關的內容,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促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歷史責任感。第二,高校要加大校園物態教育場域與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合力度,提升紅色精神傳播效果。高校應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宣傳紅色精神內涵,適當用紅色人物命名教學樓棟、教室、校園道路,巧妙實現校園物態教育場域與紅色文化資源相滲透,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樹立高遠志向,成為腳踏實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結語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是事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在新的偉大征程和歷史起點上,高校應充分認識和理解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價值,厘清當前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完善和落實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具體進路,實現紅色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政課的動態融合,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培根鑄魂的育人實效性,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優化和教學形式的創新,從而促使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楊賓(1994—),男,新疆伊犁人,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價值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SWOT理論視域下商洛市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戰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