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基礎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2023-04-16 23:18徐偉
傳播與版權 2023年7期
關鍵詞:新模式

[摘要]基礎寫作課程是傳播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在傳播學學科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傳統教學中,該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存在定位不明確等問題,使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傳統的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已不能滿足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傳播學專業發展的要求。因此,傳播學專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基礎寫作課程教育范式,引入“一軸兩翼三動力四融通”的新模式,提高傳播學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努力達到新文科建設的創新性、融合性、戰略性、發展性要求,從而發揮基礎寫作課程的育人作用。

[關鍵詞]傳播學專業;新文科建設;基礎寫作課程;新模式

基礎寫作課程是傳播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是新聞采訪與寫作、文案寫作、新聞評論等課程的先行課程。傳播學專業的畢業生是未來新聞傳播領域的主要從業人員,其新聞傳播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個人表達能力影響,而寫作類課程能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新文科建設具有創新性、融合性等特征,在此背景下的傳統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傳播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需求。因此,傳播學專業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基礎寫作課程教育范式,從新文科發展要求出發,利用融媒體資源,培養學生的多媒體寫作能力。

一、傳播學專業基礎寫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方案方面

1.人才培養方案定位不明確

寫作能力作為一項基本技能和素質,歷來受到各學科的重視。在桂林旅游學院傳播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基礎寫作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設置有34個課時,其中8個課時是實踐課時,在一定程度上課時量偏少,這未能突出該課程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教師在基礎寫作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輔,使學生聽得多,寫得少,既不利于學生開展寫作,也不便于學生進行寫作交流互動,可見,基礎寫作課程需要得到明確定位。

2.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橫向聯系不夠明顯

基礎寫作課程看起來與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科體系相關性不大,有部分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認真對待基礎寫作課程。實際上它是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橫跨“傳播者—信息—媒介—受眾—效果”這一整個傳播學學科體系,也是傳播學專業學生學好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傳播學專業教師只有從專業、課程、人才培養等層面加強基礎寫作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的橫向聯系,才能真正契合新文科建設的要求。

3.忽視人才培養的內生性需求,片面追隨人才市場需求

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人才招聘簡章中,招聘單位列出的條件常常是一些技術方面的要求。而傳播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專業課程教學,較少關注對學生寫作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這既不符合傳播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內生性需求,也不符合國家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中的要求。傳播學專業教師只有推動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和人文學科的融會貫通,才能培養出立足我國、放眼全球的高綜合素養、高創新能力的優秀新聞傳播人才。

(二)教師教學方面

在傳播學專業教學中,教師多沿用傳統的寫作范式和教學模式,重課堂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重文字表達方式,輕其他表達方式;重書面寫作,輕媒介寫作。傳播學專業學生寫作能力難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導致其寫作積極性不夠高,成就感不夠強,寫作內驅動力不夠足。此外,傳播學專業學生的作品如果不能在更大范圍內傳播,易使寫作主體與寫作對象之間缺乏交流和反饋機制。傳播學專業教師如果不能及時把握最新的寫作趨勢和動向,或是學生對寫作熱點不夠了解,他們寫出的作品則較難符合時代和市場的需求。傳播學專業學生的作品立意有待提升,寫作主體意識也有待加強。傳播學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應深刻領會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基礎寫作課程教學的新要求,增強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

(三)學生方面

1.對寫作認識不足

基礎寫作課程的教學目的不是培養專業作家,而是系統地、科學地培養學生對普通文章的寫作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好根基[1]。部分學生對寫作內涵缺乏正確的認知。新聞傳播類寫作不僅對文章的體裁、結構、格式等有要求,也對寫作用語、文字語言的內指性和外指性的把握、語言的規范性使用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缺乏理論指導的、不符合要求的傳播學專業作品,并不是真正意義的寫作。

2.忽視練習的作用

一方面,部分學生認為寫作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不需要過多練習就能具備的能力。另一方面,融媒體時代要求傳播學專業的學生不僅能夠用文字開展創作,還要能夠將文字與圖片等各類視聽語言相結合,融合使用多種傳播媒介,從而滿足受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但在具體實踐中,傳播學專業學生看得多、練習少,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圖文視聽進行語言創作的能力不足。

二、新文科建設對基礎寫作課程提出的要求

(一)創新性特征

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厚基礎、寬口徑、專業化、創新型的復合型人才成為新的時代發展需求。寫作能力是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養之一。傳播學專業學生要積極汲取中外優秀文化精髓,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和范式,增強話語表達能力,夯實人文基礎。傳播學專業教師要在加強學生話語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基礎上培養傳播學專業人才,發揮傳播學專業的作用,正向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精神品格、價值取向。傳播學專業教師還要在基礎寫作課程教學中創新性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與文明素養,并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轉型、改造和升級,在繼承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尋求該課程在新領域的突破點,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機制創新和模式創新。

(二)融合性特征

新文科是相對傳統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背景,突破傳統文科的思維模式,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文科的更新升級,從以學科為導向轉向以需求為導向,從專業分割轉向交叉融合,從適應服務轉向支撐引領[2]。在此背景下,基礎寫作課程教學既要基于現有傳統寫作課程基礎,即教師要對課程進行重組,推動課程交叉、文理融合,又要把現代傳播學技術融入基礎寫作課程,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跨專業學習機會,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培養其創新思維。這就要求傳播學專業教師具備將知識高度融合運用的能力,不僅要將基礎寫作課程知識與傳播學知識相結合,還要將寫作知識與當前社會背景緊密結合,使學生既會傳統文字形態的創作,又要善于利用現代傳播媒介,運用圖片、視頻等視聽語言進行創作。傳播學專業教師既要帶領學生寫出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作品,又要幫助學生嘗試在互聯網平臺創作流行的、符合大眾價值取向的作品。

(三)戰略性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清醒認識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妥善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準備”[3]。新文科建設的戰略性特征要求傳播學專業教師在基礎寫作課程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汲取中外優秀文化,夯實人文之基,牢牢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的正向價值導向,在新形勢下突出重圍,努力把傳播學專業學生培養成有擔當、有見識、有戰略眼光的新型人才。

(四)發展性特征

發展性是新文科建設的動態特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的問題存在較多不確定性,許多新問題會隨著社會發展層出不窮,傳播學專業的基礎寫作課程也是如此。尤其是互聯網時代,融媒體的高速發展,各種社會發展熱點會對傳播學專業的基礎寫作課程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傳播學專業教師需要在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完善相應的教育模式。

三、解決思路:“一軸兩翼三動力四融通”的新模式

(一)以幫助學生寫出高質量作品為軸心

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和設計要緊緊圍繞“幫助學生寫出高質量作品”這一軸心。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和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傳播學專業教師也要注重講練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著重解決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作品的質量。

(二)以拓展寫作寬度和延伸寫作深度為兩翼

1.開闊視野,拓展寫作寬度

新文科建設要求傳播學專業教師在基礎寫作課程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入多個專業學科的知識,使這些學科知識交叉、融合、滲透與拓展,呈現多個學科維度的交叉,如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融合,融入多學科知識,引導學生注重對寫作素材的積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傳播學專業學生在創作時,要充分利用課堂學習的專業知識以及在互聯網上獲得的知識,融會貫通,拓展自己的寫作寬度。在基礎寫作課程教學中,傳播學專業教師應借鑒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學生要創新寫作手法,創作更多形式新穎的作品,教師還要強調創新寫作思路、寫作樣式、寫作內容等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拓展寫作寬度,從而創作更多題材新穎、內容豐富的作品。

2.融合呈現,豐富寫作深度

在融媒體時代,傳播學專業學生要善于利用音頻、視頻、漫畫、H5等生動形象的傳播方式,使作品的表達更生動、內容更豐富、內涵更深刻。尤其是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給傳播學專業教師的基礎寫作課程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4],也為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更有深度的寫作活動提供幫助。傳播學專業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挑戰新聞評論、文學創作等復雜程度較高的寫作形式。新文科建設要求強化文科教育對人的影響,而基礎寫作課程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塑造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獨立的思維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傳播學專業學生的作品不僅要深度融合和呈現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素材,還要在內容上深刻體現思想性、領域性、專業性、學科性。傳播學專業教師則要發揮基礎寫作課程的育人作用,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作層次。

(三)以文字表述能力、圖文呈現能力、智能寫作工具使用能力為動力

1.良好的文字表述能力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

基礎寫作課程的最基本要求學生要在文字表述過程中把意思說清楚,再高一點的要求是學生的文字表述要有條理、有邏輯,最高的要求是學生的表述語言應簡練生動、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情感充沛。傳播學專業教師在基礎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要求學生盡量欣賞文質兼美、風格多樣的佳作名篇,使其通過各種方式掌握優秀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傳播學專業學生則要在日常寫作練習中善于借鑒、學習別人的優秀作品,根據“積累—感悟—仿造”的學習思路,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

2.優秀的圖文呈現能力是新媒體傳播時代的必備技能

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圖形可以說是文字的抽象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視覺化展示。因此,圖文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題和重點。一方面,新媒體傳播時代的作品要能吸引受眾的目光。圖文結合的呈現方式具有場景化強、代入感強的特點。因此,傳播學專業教師要在基礎寫作課程中使學生善于運用各種圖文方式,可視化地呈現信息,從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一份作品的排版方式和作品中出現的圖片,會影響讀者的視覺感受。排版精美、圖片清晰的作品往往更能吸引受眾注意。此外,新媒體傳播時代作品的美工、設計、編輯、審核等工作大多數由一個人完成,這就要求作者有一定的圖文呈現能力、美化能力。

3.高超的智能寫作工具運用能力是創作者的寫作利器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各類寫作機器人層出不窮。人工智能寫作是在一個擁有海量數據、素材和寫作模板的數據庫基礎上,依據任務要求進行智能抓取,然后對抓取的數據和素材進行分析處理,以便確定寫作的角度,選擇適合的寫作模板,最后生成作品[5]。人工智能寫作工具能夠極大提高創作者的寫作速度。但是,人工智能寫作常常是冰冷的數據,客觀的分析、理智的結果堆積起來的東西,缺乏人情味和溫度。傳播學專業學生在學習基礎寫作課程后,應該善于利用各種智能寫作工具,創作出富有人情味的、有溫度的作品,使作品能夠慰藉人們的心靈、滌蕩人們的靈魂,為人們指引前進的方向,從而學會正確處理與自然界、與社會群體的關系,提升生存交往能力。

(四)以項目探究、每課一練、師生共評、多方展示四位一體相融合

1.項目探究

傳播學專業基礎寫作課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礎寫作教程》,該書分兩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寫作基本原理,后一部分是文體寫作。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寫作基本原理,傳播學專業教師在講完一章原理內容后,應該要求學生完成包含三個任務的項目探究活動:第一,思考本次課程中哪一部分內容最有意義和啟發;第二,思考本次課程學習中自己學到的知識點;第三,總結本次課程學習中仍存在疑問和困惑的地方。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項目探究的切入點,讓他們分小組探究問題的真正答案,最后再由教師總結。

2.每課一練

在每次基礎寫作課程后,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程的寫作基礎理論以及前期項目的探究結果,共同協商一個寫作主題和提出相應的寫作要求,再要求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創作。傳播學專業教師與學生共同商定寫作主題與要求,改變以往命題作文的形式,使學生從“受命而作”轉變為“緣情而作”,由此充分發揮其參與性與自主性,提高其寫作積極性。

3.師生共評

首先,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品以匿名方式隨機分配,這樣一方面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另一方面使評價具有不確定性,能給學生帶來新奇感。其次,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基礎寫作課程中學習到的寫作原理,在共同協商出寫作主題和要求后,結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基礎寫作課程教學的要求,全員協同,從多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價。最后,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整體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協助學生評選出優秀的作品。

4.多方展示

互聯網時代的傳播學專業基礎寫作課程教學要有傳播環節和反饋機制。因此,傳播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置兩類作品展示項目。第一,線下展示。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推薦優秀的作品,學生如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鄭重推薦,其內心容易產生成就感,寫作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桂林旅游學院的文化與傳播學院有舉辦教學成果活動展的傳統,各專業會在每學期期末進行教學成果匯報展示。傳播學專業教師則從當學期的所有作品里優中選優,篩選出符合教學成果展主題和要求作品,并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展示。傳播學專業教師通過聽取全校師生對展出作品、本門課程的建議和意見,可對后續基礎寫作課程教學進行調整,并給予作品參展學生一定程度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進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桂林旅游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的傳播學專業教師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再進行投稿。第二,線上展示。傳播學專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優秀的傳播學類作品,也可向學生推薦寫作平臺,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相應的寫作平臺,在更大范圍內與更多讀者進行溝通與交流。

四、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新文科建設要求傳播學專業的學生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在傳播學專業教師的帶領下,通過基礎寫作課程傳遞信息、講好中國故事,努力創作出有助于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裴顯生,尉天驕.基礎寫作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王銘玉.新文科:一場文科教育的革命[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1):19-22,30.

[3]習近平: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開

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EB/OL].(2019-05-23)[2023-01-1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098722.

[4]周菁.媒介融合視域下新聞傳播專業基礎寫作課程的教改探析[J].東南傳播,2015(01):112-114.

[5]王韻婷.新聞寫作機器人的應用與反思:基于媒介進化理論[J].西部廣播電視,2021(23):22-24.

[基金項目]桂林旅游學院2022年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文科視角下的‘課程思政實踐研究—以《基礎寫作》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22KCSZJG020)。

[作者簡介]徐偉(1984—),女,安徽廬江人,桂林旅游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新模式
淺談刑事現場勘查與圖偵相結合的新模式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中職“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訂單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
禮儀文化引領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