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河流域綜合規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

2023-04-16 08:25王士勇生悅誠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23年12期
關鍵詞:敏感區江河水生

王士勇,生悅誠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武漢 430010)

流域綜合規劃是統籌流域范圍內與水相關的各項開發、保護、治理與管理任務的水利規劃,對流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規劃實施可能對流域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帶來一定影響,而對規劃實施潛在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并提出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對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推動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2]。本文以?江河流域為研究區,分析生態環境現狀,預測規劃實施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減輕不良生態環境影響的措施,為維護流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

1 流域規劃概況

?江河是岷江的二級支流,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和邛崍市境內。?江河干流河長為84 km,流域面積為496 km2,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15 億m3。?江河上游山區河段比降較大,水能資源豐富,全流域已建39 座引水式電站;中游河段植被良好,水質優良,它是大邑縣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下游河段水源豐沛,已建成5 座引水渠堰,灌溉大邑縣和邛崍市5 207 hm2耕地。

?江河流域綜合規劃涵蓋多個方面的專項規劃。一是防洪規劃,以確保河流水位的合理調控和沿岸居民的安全。中游河段新建三壩水庫,下游河段新建和整治加固堤防,實施山洪災害防治、排澇規劃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二是水資源利用規劃,涵蓋供水規劃、灌溉規劃和水力發電規劃,旨在高效利用水資源。嚴格控制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量不超過2.01 億m3,新建三壩水庫向大邑縣和天府新區供水,開展現有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三是水資源保護規劃,旨在減少污染和保護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完善流域內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措施,開展水污染防治及監控。四是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以維護河流生態系統的平衡。保障河流生態需水,劃定魚類棲息地并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實施魚類增殖放流,加強漁政管理,開展魚類資源保護科學研究。五是水土保持規劃,以防止水土流失并維護河流地貌的穩定性。重點預防保護和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110.12 km2,水土流失重點區域基本得到治理。六是重要樞紐規劃,旨在合理規劃和管理河流沿岸的重要節點。新建三壩水庫,開發任務以城鄉供水和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七是流域綜合管理規劃,以協調和管理整個流域的資源和活動。完善流域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綜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監測體系,加強綜合管理能力建設。

2 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2.1 陸生生態現狀

?江河流域上游植被類型以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灌叢等為主;干流中上部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竹林、灌叢為主;干流中下游植被以農作物為主,有水稻、玉米、油菜等[3]。?江河流域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4 種。?江河流域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37 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32種。四川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7種,其中,鳥類有5種,獸類有2 種。

2.2 水生生態現狀

?江河流域浮游植物有58 種(包括變種),其中硅藻門最多,有37 種,占種類總數的63.79%。浮游動物有21 種。底棲動物有17 種(屬),以水生昆蟲最多。?江河流域分布有45 種魚類。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 種,為青石爬鮡;長江上游特有魚類有8 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瀕危魚類有1 種,為黑尾?;重要經濟魚類有中華倒刺鲃、黃顙魚、泥鰍、白甲魚、草魚、鯉魚、鯽魚、鲇魚、斑鱖等。?江河中游和下游均為重要的水生生物棲息地。中游河段為山區河段,水流湍急,是齊口裂腹魚、青石爬鮡等高原魚類的重要棲息地,零星分布有產黏沉性卵魚類的產卵場。下游河段所在區域河床較寬,汊流淺灘發育,水流較平緩,水草較為豐富,分布有產黏沉性卵魚類的產卵場。

2.3 生態敏感區

?江河流域主要涉及5 個生態敏感區,保護對象包括重要水生生境、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等,生態敏感區涉及多項已建及規劃工程。一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敏感區內已建18 座小水電站。二是四川黑水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三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敏感區內已建22 座小水電站。四是西嶺雪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態敏感區內已建13 座小水電站。五是西嶺國家森林公園??傮w來說,要根據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做好小水電站拆除和下泄生態流量整改,按照水土保持規劃,開展植被修復、封山育林等生態保護與修復類工程。

2.4 流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一是水生生境受損,魚類資源被破壞。?江河流域目前已建有39 座引水式電站和眾多攔河建筑,阻斷上下游以及干支流之間的魚類洄游通道,魚類種類減少,資源量銳減,魚類小型化現象嚴重。二是生態流量下泄保障措施不健全。雖然各已建電站取水口均已增設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并建成在線監控系統,但部分小水電站壩下河段減水現象仍較為明顯,且在線監測系統只有視頻監控設施,缺乏流量監測設施,尚不能對落實生態流量泄放要求形成有效的監管。

3 規劃實施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預測

3.1 對陸生生態的影響

規劃實施涉及水庫淹沒、施工占地和移民安置,會破壞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將導致水土流失。但是,受影響植被占流域總面積的比例較小,且植物種類均為區域常見種,因此規劃實施不會造成植被類型和群落的消亡,也不會對區域生態景觀體系組成和結構造成不穩定的影響。對于陸生動物,規劃實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施工噪聲驚擾和生境占用。具體來說,施工噪聲可能會對當地的野生動物產生干擾,影響它們的正常生活和繁殖。此外,水庫蓄水、施工占地、土石方開挖、棄渣堆放等過程也會占用原有的動物棲息地和遷徙通道,對動物的生存和繁衍產生一定影響。

3.2 對水生生態的影響

?江河流域內已建梯級開發和攔河堰壩工程已對流域生態產生一定影響,主要包括魚類種群結構的變化、魚類洄游及交流受到阻隔、魚類多樣性降低等。?江河流域綜合規劃對水生生態產生影響的內容主要有3 項。一是三壩水庫工程。它會阻隔河道,影響水生生物的遷徙與洄游,同時壩下水文節律發生變化,水庫下泄水溫、水量也發生變化,影響壩下水生生境和水生生物棲息、繁衍。庫區零星分布的產卵場被淹沒,但庫區魚類越冬索餌的條件將得到改善。二是堤防工程。施工期擾動局部水域,導致底棲生物、水生植物損失;規劃實施后,河道基質發生變化,影響底棲生物、水生植物繁衍,對魚類棲息和攝食產生不利影響;傳統護岸工程多用塊石、混凝土等硬質材料,會降低河流生態廊道作用和自凈能力。堤防工程會改變沿岸帶底質,對沿岸帶產黏性卵魚類產卵場造成一定影響,魚類索餌區域將有所減少。三是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規劃。它有助于改善水質,維持生態環境需水量,促進生物物種保護與資源養護,緩解物種受威脅狀況;恢復河道連通性,保護流水生境,維護流域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減輕規劃工程的不利影響,促進水生生態系統健康穩定。

3.3 對生態敏感區的影響

?江河流域防洪、灌溉、供水等規劃內容均避開以上5 個生態敏感區。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中的電站拆除和下泄生態流量整改,水土保持規劃中的植被修復、封山育林等生態保護與修復類工程實施,將對各生態敏感區產生有利影響。

4 減輕環境影響的對策

4.1 規劃調整

本次規劃環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理念,注重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建議將小水電站退出、已建小水電站等攔河建筑下泄生態流量整改、河流連通性恢復、增殖放流等作為近期優先實施的工程。同時,為保障水資源安全,應加強水資源保護;為防止水土流失,應積極實施水土保持工程;為提高綜合管理水平,應不斷完善綜合管理規劃。

4.2 陸生生態保護

為確保施工活動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必須加強宣傳教育與監督管理。施工單位與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嚴格控制施工活動,并落實流域水土保持規劃。應合理安排規劃實施時序,盡量避開鳥類繁殖期,以減少對鳥類的影響。此外,規劃實施初期蓄水時,應盡量避開動物的冬眠期,并盡量延長蓄水時間,以便淹沒線以下的動物能夠順利遷移。同時,應優化規劃工程的設計,減少工程占地,避免對現有植被的破壞。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4.3 水生生態保護

首先,將三壩水庫庫尾至花水灣電站廠房尾水區約11.1 km、三壩水庫壩址至河口約25 km 的?江河干流河段劃為魚類棲息地進行保護。這些河段對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至關重要,必須予以重點保護。其次,規劃三壩水庫工程建設過魚設施,拆除?江等11 座小水電站,對位于棲息地保護河段的12 座攔河建筑補建過魚設施,恢復棲息地保護河段的連通性。這些措施旨在保護水生生物的遷徙和繁衍通道,促進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和保護。此外,依托規劃三壩水庫,開展魚類增殖站建設,促進魚類資源恢復。最后,開展魚類資源保護相關科學研究,為實際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加強漁政管理,嚴格控制捕撈行為,防止過度捕撈和非法捕撈,確保魚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

4.4 生態敏感區保護

對于涉及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與西嶺雪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已建小水電站,要進行全面的清理和整改,禁止新建任何水電站。對于整改類水電站,對生態流量泄放設施進行改造,確保生態流量的充足和穩定,并在已安裝的視頻監控系統上補建生態流量在線監測系統,實時掌握水電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將數據接入地方水利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的在線平臺,確保公開透明,及時響應任何可能出現的生態問題。

5 結論

?江河流域綜合規劃涵蓋多個方面的專項規劃。本文結合?江河流域生態環境現狀,對規劃實施潛在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并提出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傮w來說,要做好規劃調整,強化陸生生態保護和水生生態保護,突出生態敏感區保護,從而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推動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敏感區江河水生
江河里的水鳥
基于GIS的贛南地區城鎮生態安全格局研究
——以贛州市龍南縣為例
江河 萬古流
在某個敏感區如何協調區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探究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劉國緯的《江河治理的地學基礎》簡介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區劃分研究
三氯生對4種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ILS臨界區與敏感區淺析
山水謠
依托科技創新 打造現代水生蔬菜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