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的思考
——以社會資源的整合為視角

2023-04-17 11:47李志文田漢泉
中國監獄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強戒戒毒人員

李志文 田漢泉

(云南省第四強制隔離戒毒所 云南麗江市 674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推廣,各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強戒所)在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以下簡稱戒毒人員)的教育戒治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其進行心理上的干預,運用心理矯治措施改變戒毒人員的不良心理狀態,幫助戒毒人員戒斷“心癮”,重新找尋生活的動力和信念。整合社會資源并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能大大提升強戒所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強戒所自身能力有限

1.心理矯治專業化水平有限

戒毒人員作為違反法律法規的“違法者”、身患毒癮的“病患者”、毒品侵蝕的“受害者”,其身心健康均受毒品侵害,對他們開展心理矯治工作,要求科學化水平、專業化程度更高,需要專業工作人員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矯治。但是,目前戒毒系統心理矯治工作人員主要為原來從事管教工作的民警,只是通過考取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證取得心理矯治的基本資格,在實踐中,面對戒毒人員復雜的心理狀況,專業能力難免捉襟見肘。

2.心理矯治隊伍薄弱

在中國從事心理矯治的民警數量普遍不足,筆者所在的單位亦是如此。按照云南省戒毒管理局編寫的《推行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指導手冊》要求,戒毒場所具備國家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民警不低于收治定編戒毒人員的6‰,大隊在戒毒人員中設置心理輔導員不少于2%。這一標準已經提高了對強戒所心理矯治工作者人數配置的要求,但心理矯治工作者人數依然不能滿足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需求,導致難以將“一對一”專業心理咨詢、心理矯治手段等運用到每一個戒毒人員身上,心理矯治效果也很難達到預期,強戒所甚至會因為心理矯治任務的繁重而使工作處于應付和走形式的局面。

3.心理矯治效果受限

在強戒所中,心理矯治工作者既有警察的身份,又有心理咨詢師的身份,民警的雙重身份給戒毒人員最直觀的印象是自己處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中,導致戒毒人員在心理矯治過程中很容易對民警產生畏懼情緒,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咨詢關系,也影響心理矯治效果。

(二)整合社會資源是全面綜合治理的需要

1.禁毒戒毒形勢嚴峻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厲行禁毒是黨中央的一貫立場和主張。司法行政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是禁毒人民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受國際毒情的影響,國內禁吸戒毒任務艱巨。面對嚴峻的毒情,必須堅持綜合治理,形成社會共治、標本兼治的良性格局。

2.禁毒戒毒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禁毒戒毒工作是一項系統化的社會工程與民生工程,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推動戒毒人員教育戒治工作社會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督涠緱l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7號)要求“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指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戒毒工作體制”。強戒所作為整個戒毒體系中的主陣地,必須堅持以戒治質量為中心,整合社會資源,這既是“規范化執法、人文化管理、專業化戒毒、社會化矯治”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形成“禁吸、戒治、防毒”體系的必然要求。

二、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的實踐探索

在實踐中,整合社會資源做好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處于起步階段,強戒所對社會資源的探索、整合、應用等方面有了一些嘗試,現對實踐中所采取的不同方式進行分析。

(一)尋求大中專院校和心理咨詢機構提供業務指導

強戒所保持與大中專院校及心理咨詢機構的友好協作,大中院校及心理咨詢機構在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中為強戒所出現的疑難個案給予技術指導和業務支持〔1〕。這種提供業務指導的優勢在于:一是能較好地彌補強戒所面對個案時專業化、科學化程度低的缺點,借助專家的力量為疑難個案開展針對性的幫助;二是在有效解決疑難問題的同時能為強戒所心理矯治工作者提供與專家進行業務交流的機會,幫助強戒所心理矯治工作者在實踐中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專業水平。其缺點在于:一是疑難個案在強戒所中發生的概率低,處理措施針對性太強,難以總結出普遍適用的經驗進行推廣;二是與社會資源的聯系不夠緊密,無法達到社會資源長期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的目的。

(二)引進專業人士開展咨詢輔導

采取聘請、有償指導等形式引進專業人士對心理矯治對象開展“一對一”心理輔導,根據心理矯治對象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以及心理與行為表現等,因需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心理矯治對象矯治心理障礙,奠定心理康復基礎〔2〕。引進專業人士開展咨詢輔導的優勢在于:大大提高了心理矯治專業化水平,在強戒所中能有針對性地解決戒毒人員心理失調、矯治心理障礙、人格偏差等問題,提高了單個心理咨詢輔導的效果。其缺點在于:一是對強戒所駐地資源要求較高,對于部分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強戒所而言,尋求專業人士存在實際困難;二是專業咨詢輔導“一對一”的形式只能針對心理障礙表現較為突出人員,矯治覆蓋率低;三是社會專業人士流動性大,無法為戒毒人員開展穩定的心理咨詢。

(三)借助社會資源對強戒所民警進行心理學專業知識培訓

強戒所與心理工作者協會、高校心理學院等專業機構開展合作,搭建心理咨詢師的教育培訓平臺以及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如外出參觀、參加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講學等),給予廣大民警進一步學習的機會,提高民警隊伍心理矯治專業水平〔3〕。其優勢在于:提高民警自身心理矯治專業水平就是提高強戒所的心理矯治專業水平,一方面能保證心理矯治隊伍的穩定性,可以為戒毒人員提供長期有效的心理矯治;另一方面能將心理矯治理論知識與戒毒工作實際相結合,更好地將心理矯治融入戒毒人員教育戒治過程中,達到幫助戒毒人員戒斷“心癮”的目的。其缺點在于:一是目前強戒所中具備專業知識的民警數量較少,對于毫無心理學專業基礎的民警而言培訓難度較大,短期培訓難以達到效果;二是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比普通心理咨詢情況更加復雜,普通心理專業機構提供的培訓可能存在與強戒所心理矯治實踐偏差大、實用性低等問題。

(四)引入戒毒社會工作相關人員協助開展心理矯治

強戒所與各社區開展合作,由社區派出專門從事戒毒社會工作的社工介入強制隔離戒毒工作。這一工作模式將分為戒毒人員入所初期、入所中期、入所后期三個階段,每一階段有著不同的工作重點:入所初期的主要任務是與戒毒人員建立專業關系,幫助其適應新環境;入所中期則是針對具體吸毒成因開展服務,包括認知行為偏差矯正,自我心理調適等;入所后期工作焦點在社會技能訓練、社會支持系統建立和完善等。在整個服務過程中,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家庭治療等,以保證戒毒效果。其優勢在于:一方面,戒毒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不只是戒毒人員,還包括戒毒人員的家屬、朋友等。對戒毒人員來說,家庭是社會支持系統中最重要的支持后盾,一些戒毒人員將自己戒毒成功的最大動力歸因于家庭,而屢次復吸人員有部分是因為家庭的不管不顧,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而戒毒社會工作者可采用家庭療法讓家庭成員走進戒毒所內,對家庭矛盾予以調解修復,從而發動家庭成員對吸毒人員進行全面的支持與監督〔4〕。另一方面,擴充了強戒所心理矯治團隊力量,戒毒社會工作更加注重心理和社會康復,戒毒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等專業方法和技巧,針對戒毒服務對象的需求提供相適應的服務,解決其面臨的問題,增強心理和社會康復能力,挖掘潛能,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擺脫毒品困擾〔5〕。其缺點在于:一方面,社會工作是一個較為新穎的領域,目前社會上專門從事戒毒社會工作的人員占比相對較少,人才缺失;另一方面,在強戒所內還未引入過專職的戒毒社會工作者,其可行性和效果還缺乏一定的數據支撐。

(五)建立強戒所局域網絡心理矯治平臺

強戒所與相關信息技術公司開展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研發具備強戒所局域網功能的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提高心理矯治工作效果〔6〕。其優勢在于:一是保證了心理矯治的及時性,同時,運用大數據平臺進行分析,使心理矯治更具針對性,戒毒人員可按需預約,二是可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專門設立戒毒人員情感宣泄電臺、熱線專欄節目等,實現戒毒人員與“外界社會”的良性互動,從而更好地疏導其心理障礙,豐富戒毒人員的精神生活。其缺點在于:一是局域網絡心理矯治平臺的使用范圍局限于戒毒系統內部,容易出現使用率低下的問題;二是戒毒人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在使用局域網絡心理矯治平臺過程中可能存在戒毒人員信息泄露安全問題;三是局域網絡心理矯治并不適合所有戒毒人員,在強戒所內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員占有一定比例,而精神病類戒毒人員是不適合做網絡心理矯治的,所以局域網絡心理矯治的普適性受到一定限制。

(六)建立戒毒人員綜合評價、管理指導系統

戒毒人員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其軀體癥狀、心理和行為模式與常人不同,如強烈的、不可遏制的覓藥行為;人格不成熟和人格缺陷,表現為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自尊心低等。同時,戒毒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戒毒人員在成癮階段、戒毒階段和復吸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可與廣大戒毒工作者和戒毒研究人員共同合作,開展研究、制定出可行、科學規范的戒毒人員綜合信息評價、管理與心理指導系統來對戒毒人員進行綜合評價〔7〕。其優勢在于:可以在戒毒人員整個戒毒過程中動態觀察戒毒人員的心理變化情況,為心理矯治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導,也為科學管理戒毒人員,制定有效的心理矯治措施提供基礎資料。其缺點在于:建立戒毒人員綜合信息數據庫,其內容包括戒毒人員基本情況、出入院、吸毒情況、治療情況、家庭教養、社會關系、稽延性戒斷癥狀、人格、心理特征等,該系統的建立需要同各方專門從事戒毒研究的人員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后制定,所以開發難度較大。

三、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的思考

(一)開放探索可整合的各種社會資源

基于當前戒毒人才隊伍現狀,目前各強戒所對心理矯治的理論研究的專業性、系統性明顯不足。因此,強戒所可開放探索可整合的各種社會資源,加強與心理工作者協會、高校等各方力量的多種形式的合作。如,合作開展戒毒心理矯治理論研究,舉辦或參加心理矯治相關論壇,利用社會資源吸收理論成果,從而彌補強戒所在心理矯治方面理論研究、人才不足的短板;探索可應用于戒毒人員心理矯治的心理學理論成果,將優秀理論成果與強戒所現有資源相結合,轉化為適應戒毒場所心理矯治發展的成果展示,從而彌補心理矯治理論方面的不足之處。還可以探索社會發展科技成果在心理矯治工作中的應用,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真實的毒品暴露環境,對戒毒者進行拒毒訓練,同時與強戒所戒毒醫療中心現有的生理監測系統相結合,戒毒人員在模擬真實的毒品暴露環境下訓練的同時,監測戒毒人員的脈搏、血壓、體溫和呼吸等生理指標,并結合心理測量的相關指標來量化心理脫癮程度,實現拒毒能力標準化、數字化、科學化管理。

(二)專業化搭建社會資源集聚平臺

當前,各強戒所在實踐中大都選擇鄰近的社會資源,且與社會資源聯系方式單一,資源利用率較低。戒毒系統應當搭建戒毒心理矯治工作平臺,不受地域限制廣泛吸納具有一定資質的單位、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專家學者以單位或個人的名義進入平臺。平臺中包含專家資源庫、理論資源庫、數據資源庫,在平臺中戒毒系統可尋求專家幫助。工作平臺一方面能對分散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減少每次尋求社會力量幫助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社會力量參與心理矯治的長期穩定性;另一方面,平臺發展潛力大,隨著平臺不斷發展,能將戒毒醫療、教育矯正、康復訓練等模塊也加入其中,形成一個教育戒治綜合資源平臺,惠及較大范圍內的多家強戒所。

(三)科學化創新社會資源參與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方式

隨著強戒所智慧化發展,電子通信、智能安防、電教系統等現代化技術手段開始廣泛應用于強制隔離戒毒工作中,心理矯治工作也可效仿電子信件、視頻探訪等手段的運用,利用強戒所現有的電子通信設備與外界建立起新的溝通渠道,并通過這一渠道與所外專家實現視頻、電話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直播等。這些方式一是能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和有效利用本地區以外的社會資源;二是在發生傳染病疫情等需要加強強戒所封閉管理、限制人員進入戒治區域的情況下,使心理矯治既達到“面對面”的效果,又實現物理隔離,保證社會資源持續有效開展工作。

除此之外,應積極打造戒毒系統的心理戒治品牌,將目前的高新技術手段引入戒毒場所,與戒毒場所現已掌握的戒治手段相融合,從而實現戒斷毒癮效果的最大化。同時,發揮好戒治信息資源整合功能,利用專業軟件對戒毒人員進行評估,借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傳輸的優勢,提高工作效率。在對各項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積極開展數據整合應用,通過對數據的相關分析和判斷,加大心理矯治工作的切入點,充分挖掘數據背后的有效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戒毒人員復吸的關鍵期,并及時進行心理干預,減少復吸可能〔8〕。

(四)進一步發揮戒毒社會工作者的作用

如前所述,戒毒社會工作者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戒毒場所心理矯治團隊力量。因此,在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矯治過程中可以與社會工作機構或者是有社會工作者的社區進和步加大合作力度,簽訂協議,由社會工作機構或者社區定期指派戒毒社會工作者到強戒所對從事心理矯治工作的民警進行指導,共同開展戒毒人員心理矯治工作。戒毒社會工作不同于常規的心理矯治只關注戒毒人員個人層面,其不僅僅關注戒毒人員本身,還重點關注戒毒人員與外界環境之間的互動性。戒毒人員本身的吸毒行為、社會關系(包括家庭關系、朋友關系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支離破碎的,同時,強制隔離戒毒下的戒毒人員與外界基本隔絕,在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后會面臨著重構社會關系的難題,這些是造成戒毒人員復吸的重要因素。而強戒所的社會化延伸工作指導站可以與戒毒社會工作者開展合作,將社會化延伸工作指導站掌握的關于戒毒人員的社會關系和戒毒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工作理念有效結合起來,充分把戒毒人員的社會關系,包括家庭、朋友等聯系起來,幫助戒毒人員重新構建和完善社會支持系統,讓其更好地融入社會,走上正向、積極的生活道路。

(五)擴大戒毒人員社會支持渠道

戒毒人員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后就意味著他們要正式回歸社會,但是,部分戒毒人員的回歸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既要面臨生活、就業的壓力,還要面對來自社會的歧視和家人的排斥,缺乏一定的社會支持,在這種壓力下,戒毒人員會產生脆弱、自卑的心理,難免再次走上復吸的道路。當戒毒人員在面臨此類問題時,強戒所可將管理民警、心理咨詢師、戒毒人員家屬和朋友、相關社會機構等現有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工作專班小組,及時給予戒毒人員一定的社會支持,實現對戒毒人員從入所教育到出所后的社會化延伸幫扶的銜接,使戒毒人員在強戒所接受戒毒時能夠更加堅定戒毒決心,在回歸社會后能夠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出所后的新生活,從而減少復吸的可能性。

(六)加強各部門聯動,積極打造禁毒戒毒公眾關注平臺

當前,中國的禁毒戒毒形勢比較嚴峻,戒毒人員作為社會個體,社會環境對其的影響無疑是最直接的。前已述及,戒毒人員在回歸社會后還會面臨著社會的歧視,如家人的不認可、朋友的遠離、失業的風險、出行的困難等,當戒毒人員在面臨諸多壓力得不到積極的社會支持時,很有可能會走上復吸的道路。強戒所應積極與地方政府、禁毒委、關工委等部門共同聯動,制定相關政策或采取一定措施,號召社會相關人士參與到禁毒戒毒工作中來,如給予當地相關企業一定優惠政策,讓相關企業積極響應為解戒人員提供一定崗位,解決就業問題等。除此之外,還可構建預防復吸心理訓練平臺,強戒所利用社會化延伸工作指導站搭建平臺,吸納社會心理服務志愿者,共同對解戒人員開展心理服務,一方面幫助其解決在回歸社會后產生的心理困惑,另一方面通過開展預防復吸心理訓練,提高其在面對毒品時的心理防線,強化自我控制力,從而提高戒斷率,降低復吸率。

猜你喜歡
強戒戒毒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如何繳費
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體質效益調查與運動干預模型構建
讓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家的感覺
標簽理論視野下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問題研究
淺談戒毒康復愛心基金在戒毒康復工作中的應用
農業銀行:云南省農行金融服務惠及戒毒人員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自首現象淺析
急救人員已身心俱疲
論強戒所和諧“警戒關系”之構建
——以安徽省戒毒系統為視閾
第十一部分 會計組織機構和人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