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國際認證實踐
——以首都醫科大學為例

2023-04-18 12:40錢秀清韓小鵬劉志成劉勁松李洪霞張寬張旭張海霞
醫學教育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矯形器首都醫科大學矯形

錢秀清 韓小鵬 劉志成 劉勁松 李洪霞 張寬 張旭 張海霞*

(1.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北京 100069; 2.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北京 100068; 3.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 100068)

假肢矯形工程專業以肢體傷殘和運動障礙康復輔具研究、開發與服務為主要學科內容, 具有工程技術與康復醫學實際相結合、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特點。我國已有多所院校開展假肢矯形工程專業教育[1-2]。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西方國家對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設置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其中包括美國假肢矯形器師認證委員會的資格考試和國際假肢矯形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ISPO)開展的專業認證[3]。首都醫科大學是我國大陸地區最早開始假肢矯形工程專業本科教育的高校[4-5],于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開設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為四年制本科,學生由首都醫科大學與民政部干部管理學院合作培養[3-4]。從2008年開始,由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康復醫學院共同完成專業培養[6]。首都醫科大學假肢矯形工程專業自2008年起與ISPO專家交流,進行I類專業認證準備,于2012年順利通過了ISPO國際I類專業認證[7],之后于2014、2016、2022年通過3次認證復查,目前認證有效期至2027年[8]。本文以首都醫科大學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為例,介紹了學校參加ISPO國際專業認證的過程及國際認證對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提高國內假肢矯形工程領域相關人士對國際專業認證的認識;另一方面,為國內其他院?;蚺囵B機構開展假肢矯形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提供經驗。

1 ISPO國際教育認證概述

國際假肢矯形學會是一個多學科的全球性組織,成立于1970年,成員包括假肢、矯形器、康復工程及相關學科的臨床、教育和研究人員,致力于推動假肢及矯形器學科、康復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全球發展,同時在全球范圍推行專業認證體系,保證和提高假肢矯形教育質量[6,9]。認證包含3個類別:I類假肢矯形師,大學學位或等同類別,相當于我國本科水平;Ⅱ類假肢矯形技術師,3年系統學習,相當于我國大專水平;Ⅲ類假肢矯形技師,初級學歷,相當于我國中專水平[1,6]。在我國大陸地區,首都醫科大學與四川大學均于2012年順利通過I類假肢矯形師認證[6,9]。為了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ISPO于2018年改進了假肢矯形器師認證體系[10-11],包含3個類別:假肢矯形器師(professional prosthetist/orthotist),助理假肢矯形器師(associate prosthetist/orthotist)和假肢矯形器技術員(prosthetic/orthotic technicians)。截至2022年,我國有首都醫科大學、昆明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共3所院校參加了新體系的國際教育資質認證[8,12]。

2 ISPO國際專業認證過程

首先,要深刻認識國際認證的意義,通過參加國際認證可以促進專業建設,使我們培養的人才和國際接軌。然后,做好認證需要的各項準備。

2.1 認證準備

第一,依據ISPO官方網站(www.ispoint.org)上公布的專業認證標準[10]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13],結合本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建設特色,梳理專業核心課程和課程內容,使核心課程內容與ISPO推出的教育培訓指南基本一致[10],同時也符合我國制定的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第二,自查實驗室面積和設備,確保滿足專業學生使用,并有充足的經費支持保障教學正常運行;自查學校的基本設施,如圖書館的資料資源等,保證有足夠的假肢與矯形器專業領域的圖書和線上資源,方便學生獲取本領域國際最新資訊。第三,保障實習基地常見病源種類、臨床教學運行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實踐培養要求。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學生須匯報階段實習結果,撰寫詳細的中英文實習報告,進行個案報告。

2.2 自評報告

參與認證的高校需向ISPO提交《自評報告》?!蹲栽u報告》是關于專業建設的全方位評價[9,11],包括管理制度、基礎設施、課程體系等15項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專業培養方案:提供專業培養方案及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同時分析各課程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關系,比如,學生的溝通技巧、社會及職業責任和道德行為、假肢與矯形器的檢查與評估能力、研究的基本技能、終身學習能力等。

(2)師資情況:包括教師簡歷、師資培訓情況、教師福利等。

(3)學?;皩嶒炇医ㄔO:需要提供基礎教學及臨床教學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如面積、設備等;需要提供教學所需基本條件,如教室、圖書館、學生討論室等。

(4)學生情況:包括招生政策、學生獎勵辦法及獲獎、就業情況等。

ISPO教育委員會對學校遞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ISPO派專家進行專業認證。

2.3 認證過程

認證過程包含學生的畢業考核與專業評估兩部分。

2.3.1 畢業考核

ISPO國際專業認證注重考核專業的教學質量,需要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率作為是否通過專業認證的重要依據。畢業考核分為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兩部分。理論考核包括筆試和病例個案報告考核,筆試為學生四年中所學多門專業課程的綜合;個案報告為學生針對真實病例進行分析并匯報。實踐考核分為假肢和矯形器兩部分,具體包括患者檢查、測量取型與處方、修型與修型答辯、適配與適配答辯等??己藢<矣杉僦C形器師和骨科醫生等組成,其中包括ISPO指派的國際專家。每位學生操作均由多位專家打分,在考核結束后,考核組專家給出考試成績。

2.3.2 專業評估

專業評估主要是對學校的軟件和硬件教學資源進行檢查。

(1)軟件資源考查:①教學資料的檢查,包括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材、輔導書、學生臨床實習報告等。②與教師座談,座談對象包括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主要考查教學內容是否符合ISPO對專業課程的要求。③與學生座談,主要考查學生的實踐學習過程是否規范。

(2)硬件資源考查:①實驗室考查,包括基礎課實驗室和實踐課實驗室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等考查。②學校教學硬件條件考查,如圖書館、語音室、機房等教學資源。③實習實踐基地考察,選擇典型的實習實踐基地進行考察。

2.3.3 相關情況

評估與考核一般有重合時間,評估組專家不但會去考試現場進行檢查,也會旁聽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疾榻Y束后,ISPO評估組專家會聽取學校的認證自評報告,并給出評估反饋意見。

由于疫情影響,2022年我校的專業認證復查工作,應國際專家的要求進行了線上評估。同時,應專家組的要求,我們還提供了學校教學條件、專業實驗室設備等硬件資源的相關視頻,供國際專家組審核。

2.4 認證結論

認證結束后,評估專家向ISPO執行委員會提交認證評估報告,經嚴格審核后向評估單位發布正式通知及證書。首都醫科大學假肢矯形工程專業于2012年順利通過了ISPO國際I類專業認證。在認證有效期內,學校培養的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獲得ISPO國際I類假肢矯形師證書,畢業生可在全球從事假肢矯形行業工作。目前,首都醫科大學已有5屆共119位學生獲得了ISPO國際假肢矯形師證書。

2.5 認證時效性及復查

ISPO國際教育認證具有時效性,認證有效期滿,需要再次進行專業認證,也就是復查。復查合格,可將認證有效期延長。認證或復查通過后,ISPO專家會根據評估的結果提供建議報告,認證單位將針對建議報告中每條建議給出完成修改的時間,然后每年由ISPO派教育委員會專家實地考察或者學校自查,并上交進展報告。首都醫科大學于2012年首次通過ISPO國際I類課程認證,認證有效期為2012年6月-2015年6月。之后,分別于2014年、2016年和2022年進行了3次認證復查,目前認證有效期至2027年。

3 國際認證對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

通過國際專業教育認證,首都醫科大學假肢矯形工程專業進一步固化了基礎與臨床的“2+2”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突出了面向康復的“工程醫學”特色,在知識與專業技能布局上做到了既與國際接軌又與國家新工科人才培養要求一致[14-15]。ISPO是假肢與矯形器專業領域的權威專業組織,其制定的專業認證標準對我校進行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以及支撐專業教育的軟硬件資源建設均具有指導作用。同時,ISPO國際教育認證的時效性要求以及認證復查機制也與我校的專業建設理念相契合,一輪一輪地認證復查,持續助力我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建設。首都醫科大學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經過10余年專業建設,于2020年獲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建設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

ISPO國際教育認證對我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3.1 促進專業培養方案的適時修訂

2012年,首都醫科大學通過ISPO 國際I級專業認證后,結合ISPO專家對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提出的意見,對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及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16]。新培養方案把醫學、康復醫學、工學和假肢矯形技術緊密結合,考慮到未來假肢與矯形器仿生智能化、人機一體化等的發展[17-21],相應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相關內容,開設了系列前沿講座。新培養方案重視學生的醫學基礎和工科基礎,突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臨床階段的學習中,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學時數占總學時的3/4,包括實驗課教學、臨床見習和畢業實習三部分。

2018年,ISPO新的認證標準出臺后,我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也進行了新的一輪培養方案的修訂。此次調整同時對標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目標和創新人才培養需求[22-23],按照ISPO新認證標準,在保持醫工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建設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專業人才培養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按照培養為肢體傷殘、運動障礙者提供臨床工程醫學技術服務以及開展相關技術研究、開發的高級專業人才的目標,通過構建系列課程,如假肢矯形工程導論、假肢矯形工程科研能力綜合訓練、有限元分析基礎與應用、運動生物力學、假肢矯形專業英語、假肢矯形研究方法概論、假肢矯形器智能設計與實踐等課程,加強了對假肢矯形工程領域專業人才的科學研究素養、知識更新能力等創新能力的培養。增設醫學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3D打印技術等前沿課程,與傳統專業課程形成互補,培養兼具醫學背景和康復工程技術、醫工深度融合的復合型康復工程創新人才。

認證復查促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修訂和專業建設的持續改進,使之切合國際人才和國內人才的要求。歷次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也得到ISPO國際專家組的認可。

3.2 強化課程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

在 ISPO認證要求指導下,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積極推進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學院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醫用物理學、機械制圖、材料力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課程、機械設計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運動生物力學等課程開展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24-28];將討論式、案例式、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思考并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依托學校的Blackboard平臺,建設了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電工與電路分析、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等多門網絡課程[29];利用網絡課程資源,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步地培養學生具備終身學習能力。

3.3 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校發展之本[30],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的發展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31]。ISPO認證讓我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培養與國際接軌,國際認證標準中對學生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較高要求。

我校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采用“2+2”教學模式,即基礎階段和臨床階段。我們在基礎階段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臨床階段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復雜問題能力的培養,實習過程中注意提高綜合實踐操作能力。通過不同階段各有側重的能力培養,加強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從新生入學的院長第一課開展專業教育,樹立專業思想;開設假肢矯形工程導論課程,邀請領域內專家講解假肢矯形工程領域最新進展,帶領學生參觀康復醫院或假肢矯形器制造公司,在課程中將臨床參觀和見習與理論課堂相結合,逐步落實和強化學生的專業歸屬感。在課堂教學之外,設置了第二課堂項目、科研訓練項目和各類學科競賽,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實際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臨床實驗室3D打印中心有七軸雕刻機器人、鞋墊3D掃描打印等設備,成為學生的創新平臺。近年來,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學生參加科研創新項目11項(表1),占學生總人數的33.3%;積極參加物理、電子儀器創新創業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并獲獎,占學生總人數的28.9%。通過參加科研活動,學生學習了文獻查閱、實驗測試、統計分析等方法,學會了知識的靈活應用,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32]、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逐步提升。

在臨床培養階段,依托學校豐富的臨床資源,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臨床階段的專業課程,教學組織嚴密,建立了先進、規范的教學實驗室,康復醫學院有豐富的病例,強大臨床師資隊伍[5];同時,學校嚴格遴選多家假肢行業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專業實習教學基地,如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奧托博克公司、山東省假肢矯形康復中心、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等。這些實習基地不僅各有業務優勢和特色,還具有良好的實習條件,能夠滿足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豐富的臨床資源和企事業實習基地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面對臨床實際問題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處理復雜問題能力的提升。

在實習過程中,除了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實習任務,撰寫英文實習報告,學生還需要從所有病例中挑選一個典型病例,在畢業考試中作為個案報告。通過參加畢業考試,學生可提高實踐綜合操作能力,畢業后能盡快適應臨床工作。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也獲得ISPO國際假肢矯形器師資格證。

假肢矯形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研究機構、醫院、假肢與矯形器教育領域、假肢與矯形器和康復器械相關企業、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部分學生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已有學生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留在醫院工作。10余年來培養的優秀畢業生已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人才,為全國康復工程事業乃至全國醫療事業的技術進步作出了貢獻。

4 結 語

ISPO國際專業認證對于保證和提高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的教育質量起到重要作用,認證的時效性及復查制度可保障教學質量的穩定性,同時促進了專業建設不斷持續改進。我國大陸地區假肢矯形工程專業教育的整體起步較晚,參加國際專業認證對于培養與國際接軌、符合國內需求的假肢矯形器專業人才有積極作用。本文以首都醫科大學為例,介紹了參加ISPO國際專業認證的過程及其對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可為其他院校和培養機構提供通過ISPO國際專業認證的經驗,使之能更好地開展專業教育,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假肢矯形專業人才。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錢秀清:提出論文思路,參與專業認證過程,撰寫論文;韓曉鵬:專業培養方案修訂;劉志成、劉勁松、李洪霞、張寬、張旭:參與專業認證過程、學生培養及教學改革;張海霞:參與認證過程,總體把關,審定論文。

猜你喜歡
矯形器首都醫科大學矯形
矯形機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首都醫科大學危重癥醫學系
防崴腳,佩戴踝矯形器管用嗎
矯形器技術及發展展望
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
首都醫科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系
矯形工藝對6N01-T5鋁合金焊接接頭性能的影響
不同溫度矯形的7N01鋁合金接頭組織性能分析
預防醫學專業近五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特點研究——以首都醫科大學為例
3D打印技術在矯形鞋墊中的應用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