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深走實: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落地的策略研究
——基于對廣東五市中小學勞動教師問卷調查的分析

2023-04-18 16:03王芳芳黃秀軍胡軍茍
課程教學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教育資源勞動素養

文∣王芳芳 黃秀軍 胡軍茍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學生勞動素養的發展與培養,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的歷史階段,勞動教育成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除了具有獨特育人功能外,還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為了使勞動教育產生其應有之效,除了有好的政策,執行還必須到位。在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在學校的實際實施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困境與問題?勞動教師專業能力如何提升?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來考察勞動教育是否真正落地走深走實。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向廣東省的廣州、深圳、東莞、清遠、梅州五市從事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教師發出問卷進行調查,除了對教師年齡、職稱、專兼職等基本信息的調查外,重點調查了教師勞動教育理論素養水平的自我認知、勞動教育實施遇到的困難及期待得到的專業支持等情況。除此之外,問卷還設置了一個開放性的題目,收集教師對開展勞動教育的相關意見。本次調查有1614人按要求填寫了問卷。通過對問卷的分析,從教師的角度了解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使勞動教育走深走實的策略,從而在中小學實施勞動教育的宏觀決策層面與中觀落實層面,為進一步提升勞動教育水平提供可供借鑒與參考的意見。

一、研究背景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同年7月,教育部發布《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正式規定中小學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2022年5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頒布,將勞動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至此,勞動教育課程正式成為一門必須獨立設置的必修課。

在勞動課程標準的要求與指導下,各地中小學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如:很多學校組織開展勞動教育微視頻比賽,借此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厚植勞動觀念;有些城市的學校組織學生去農村學農,進行一周左右的學農體驗活動,讓學生體會體力勞動的艱辛;等等。

勞動課程標準反映了新時代勞動教育內涵的深刻變化。過去的勞動教育更側重于勞動的體驗過程、體力勞動和勞動知識的學習,在評價環節也傾向于使用勞動成果衡量勞動教育效果。有的學校甚至故意模擬了20世紀的勞動場所讓學生體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內涵與實踐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班建武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的內涵將呈現出新的特點,在立場、內容、功能、實踐上發生改變。[1]檀傳寶認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在勞動形態、教育形態上都將發生變革。[2]王紅等認為在新時代勞動教育價值訴求之下,勞動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勞動教育實踐中必須明確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目的的方向,并且對標勞動教育的培養目標、落實課程、科學評價、督導到位,才能避免勞動教育落入“儀式化”“庸俗化”和“懲戒化”的窠臼。[3]

因此,中小學教師自身是否對勞動教育目標、內涵有著深刻的理解,在教師的執行層面遇到哪些現實問題與困難,都將嚴重影響教師實施勞動教育的效果,更進一步影響勞動教育全面育人目標的達成與勞動素養的培養。

二、實施現狀

(一)教師專職率低,自身認識有待提升

調查發現,目前承擔勞動教育的專任教師極少,專職勞動教育教師僅占4.10%,而由班主任兼任的達到45.62%,是占比最高的選項,其次是其他科目教師兼任,占比達到39.60%,其中有10.68%由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兼任。

另外,本次調查針對勞動教育核心素養、不同學段勞動素養目標、勞動教育的目標指向、勞動教育的重點、勞動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勞動教育過程中最關鍵的內容六個方面展開,以此了解目前勞動教育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識與理解。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勞動核心素養的理解與把握,僅有15.22%的教師表示非常清楚,比較清楚的占比48.07%,僅僅是有點了解的高達25.96%,還有10.74%的教師表示不是很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對不同學段勞動素養目標的認識的調查結果也較為接近;在對勞動教育的目標指向調查中,僅有41.00%的教師認為目標指向是提升勞動素養,其余的目標指向為掌握勞動技能、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學會在勞動中創造,占比分別是26.49%、3.72%和27.42%;關于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勞動還是教育,有超過10.00%的教師目前還未能認識到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要兼顧勞動性與教育性,要在勞動實踐中教育,在教育目標指引下進行勞動實踐,其中4.10%的教師認為重點是勞動,6.46%的教師認為重點是教育;關于勞動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過程中是手段還是目標,超過15.00%的教師未能認識到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目的本身,其中10.39%的教師仍舊認為勞動教育只是實現教育的手段。

由此可見,目前承擔勞動教育的教師自身對勞動教育核心素養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偏差、不到位的情況,大部分教師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體會勞動艱辛、將勞動教育當作培養人的手段等層面,對勞動教育的目的、核心素養以及教育性等認識不深刻、不到位。再加上只有極少數教師是專職從事勞動教育教學的,從教師主體層面而言,時間、精力上的不充分以及專業認知上的偏差必然會導致勞動教育資源拓展受限、課程設計不合理與實施效果、目標不到位的情況。

(二)形式主義嚴重,實施重留痕輕實效

針對目前勞動教育教師在實施勞動教育課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67.89%的被調查教師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形式主義泛化,重留痕輕實效。在最后的開放性調查題目中,也有較多教師提出目前形式主義嚴重,注重拍照留痕記錄,對學生知識技能、習慣品質、精神的培養等卻無從考察。

勞動教育中家校社協同必不可少,但目前很多學?;蚪處煂趧咏逃唵蔚夭贾媒o學生回家完成,讓學生課后完成后拍照提交作業,然后在學校的勞動教育成果匯報中展示各班學生勞動教育的圖集。教育的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大大拓展了教育的空間,但如果勞動教育僅僅是拍照、上傳、留痕就算完成,那么勢必是本末倒置。加之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較少長期跟蹤學生的成長軌跡來評價勞動教育的實效,因此勞動教育出現了形式主義下重留痕輕實效的傾向,致使教師將主要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收集照片、美化圖片,進而拼圖或做視頻等技術操作上,嚴重占據了教師真正鉆研教學、了解學生的時間與精力,也弱化了教師專業提升的動力。

(三)教育資源不足,場域特色化有難度

勞動教育的實踐性特征決定了勞動教育資源的必要性。在回答“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課需要什么”這一問題時,教師選擇最多的是勞動場地地區特色,占比達到81.84%,超過了教師隊伍建設(80.29%)、經費保障(67.58%)和課時保障(50.53%)??梢?,教育實踐中勞動教育資源是開展勞動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關于“學校開展勞動教育遇到的困難”,教師選擇最多的也是勞動教育資源不夠,占比達到83.44%,超過了課程設計存在困難(58.68%)。而教師認為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不夠重視的僅有16.07%,認為學校領導不夠重視的僅有15.94%,可見最主要的問題不是教育行政領導層面的重視程度,而是執行層面勞動教育資源不夠和由此造成的課程設計困難。

(四)勞動安全問題是課程實施最大顧慮

關于“開展勞動教育課時教師最擔心的問題”,教師選擇占比最高的是學生安全問題(47.11%),其次才是學生紀律(在開闊的勞動場域中,有些學生不好管理,導致課程實施不順暢)(23.80%)與課程效果問題(學生的勞動素養提升不明顯)(21.44%),而擔心課程評價問題(自己用心設計,但領導不認同,學生評價不好,擔心勞無所獲)的僅有3.92%。

也有較多被調查教師在最后的開放性題目中提出學生的安全問題是開展勞動教育的最大阻礙。在開闊的場域中開展勞動教育,安全隱患大大增加,教師很難“甩開膀子”去真正地實施勞動教育。

三、提升策略

(一)術業有專攻:勞動教師專職化勢在必行

勞動教育走深走實必須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配備專業的勞動教育教師。配備專門的教師,是學科走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術業有專攻,其他科目的兼任教師從時間與精力和學科的專攻上,都無法保證勞動教育專業向縱深方向的發展。在最后的開放性意見收集中,教師填寫最多的意見也是配備專門的勞動教育教師。

二是在配備了專門勞動教育教師的基礎上,大力開展職后培訓。目前師范類大學中尚未有勞動教育學科專業,因此目前可以從各個學科中抽調對勞動教育感興趣的教師,通過職后的多層次、多途徑的培訓達到專業任教的目標。本次調查顯示教師最需要獲得專業支持的內容分別是勞動教育價值體認和核心素養方面的理論認識(35.72%)、項目化勞動課程的設計(25.69%)、勞動課程小課題研究的指導(16.21%)、基于實踐問題的教學研討(18.27%)以及其他(3.05%),而表示不需要任何專業支持的僅占1.06%。從接受勞動教育培訓的方式來看,受歡迎的方式有參觀交流學習(41.36%),專家工作室(專家進校,長達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定期跟蹤與指導)(26.43%),專家講座(理念引領)(12.44%),跟崗學習(8.08%)以及聽課、評課、磨課(5.22%)??梢钥闯?,教師最希望獲得的往往不是專家講座式的培訓,而是類似參觀交流這種直觀地觀察別的教師在真實的環境下具體如何實施的培訓方式,因此職后培訓要更新拓展培訓方式,注重培訓實效,從教師最需要的內容與方式入手,讓培訓真正能夠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三是暢通勞動教育科目教師的晉升渠道,包括職稱評審與評先評優等。只有給予教師合理的上升與進步空間,教師才能心無旁騖、充滿希望地實施勞動教育。

(二)杜絕形式主義:課程實施評價需注重實效

評價是指揮棒,是風向標,評價指向哪里,教育就走向哪里。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教師評價要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勞動教育評價要加強過程性評價。

《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實踐指導 勞動(2022年版)》指出勞動教育質量評價是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與結果之間匹配程度的事實與價值判斷,需遵循導向性原則、發展性原則與系統性原則,其中系統性原則包括評價目標的循序漸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評價方式的多樣化。[4]

“為政之道,憂無策,更憂有良策而不落實?!边@句話用于勞動教育也非常合適。形式主義不僅妨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還敗壞黨風、社會風氣,損害黨群、干部關系。[5]在教育領域,尤其在勞動教育這樣新興的、實踐性、生活性較強的學科中,在不注重實效的評價體系下,形式主義更容易有滋生的土壤,教師錯誤地認為勞動教育就是動動手、拍拍照、修修圖,最后美美地“曬一曬”。

注重勞動教育評價的實效性,還需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注重學生的真實感受,教育評價應該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而不是單純查看資料;二是注重長期實效,防止教育的短視行為,引導教師從真正關注學生長期成長的角度設計、實施課程;三是側重從教師成長的角度出發,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適當偏向過程性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進,讓評價真正成為促進教師成長的最大支持。

(三)勞動的實踐性:教育資源建設需加大力度

勞動教育的實踐性特征決定了勞動教育課程需要一定的實踐場所,因此實施勞動教育必須要拓展教育資源。本次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認為實施勞動教育最需要的是勞動教育資源,最缺乏的也是勞動教育資源,因此,勞動教育資源是影響勞動教育能否真正走深走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勞動教育資源的拓展上,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在對資源的理解上,不能將勞動教育資源簡單等同于勞動資源。當前,很多學校往往把勞動教育與“學工學農”簡單等同起來,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基本上圍繞工農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展開。比如,有的學校為了推進勞動教育,就千方百計地把校園內可開發或轉變職能的空間都變為種植活動場所,這只會讓勞動教育資源拓展的思路越來越窄。事實上,凡是能夠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積極正面影響的教育力量,都可以納入教育資源的視角予以開發利用,[6]這樣才能防止窄化限制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拓展,讓勞動教育有資源可開發。二是拓展勞動教育資源,要注重與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的聯系,注重強化勞動教學與現實生活情境的關系[7],結合學校所處地域的資源優勢開發資源。比如:農村、鄉鎮的學校在學農方面有資源,可以通過學農開展勞動教育,體悟勞動價值;城市學??梢猿浞掷蒙鐓^資源,在志愿服務、城市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勞動教育。三是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要注重時代特征。在不同的生產力發展背景下,社會對于勞動者勞動素養的具體要求有著本質的不同。勞動教育所要培養的勞動素養,不能游離于生產力之外,而應該是與現實生產力融為一體的現實素養。因此勞動教育資源作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載體,要注重體現科技性、創新性等時代需求的特征。[8]勞動教育資源的拓展開發應突破通過簡單復制勞動場景習得簡單的勞動技能,勞動教育的載體需要結合時代特征更加多元化、豐富化。

(四)解決后顧之憂:制度的保障必須及時到位

勞動教育要真正走深走實,還需要從制度層面得到保障。具體來說,制度的保障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組織領導機構的保障。只有從地區層面、從學校層面成立了專門負責分管勞動教育的組織領導機構,勞動教育的推進落實才能得到保障。二是課時的保障。根據勞動課程標準的要求,必須從制度層面保障每周至少一節勞動教育課。三是學生安全的保障。除了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外,還需要在制度層面上明確安全事故的責任主體,盡量降低教師承擔的風險,才有可能讓教師無后顧之憂地開展勞動教育。四是經費保障制度。實踐性的課程要保證經費的投入,用于場地的建設、租用、合作或勞動器材的購置,避免教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四、結語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勞動教育面臨著新的任務、新的要求,承擔著新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走深走實是新政策要求下的課程要求,更是勞動教育所肩負的時代使命。勞動教育真正育人價值的實現需要從學校層面去落實,學校的教育需要靠教師去執行。教師是勞動教育的重要主體之一,教師的意見如果不能得到重視,教師遇到的困難如果不能得到解決,那么勞動教育的實施勢必會大打折扣。因此,對一線中小學實施勞動教育的教師進行調查后提出勞動教育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實踐指導價值。但由于客觀因素限制,本文僅選取了廣東省五個地市進行了調查,未能覆蓋廣東省內甚至全國其他地區的樣本數據。除此之外,本文側重從宏觀與中觀層面進行調查與分析,從整體上掌握目前的實施現狀與下一步努力方向,以及從微觀層面的教師專業成長、勞動教育資源開發、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保障制度的制定等需要在學校實踐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調查與研究。

猜你喜歡
教育資源勞動素養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