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定位的思考

2023-04-18 22:40
音樂教育與創作 2023年12期
關鍵詞:體裁藝術歌曲古典

□ 吳 靜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就是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敝袊诺湓娫~藝術歌曲的創作可謂“創造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的大膽嘗試,對其進行研究不但有助于中國古詩詞歌曲自身發展,還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具有積極的作用。

隨著國人文化意識的覺醒,文化自信開始樹立。人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和探索的課題也在逐年增加。當下,作為中國聲樂作品的一朵奇葩,古典詩詞變得越來越受尊重,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在“批判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針的指引下,得到了音樂界高度重視,“古詞新唱”“古曲新譜”的現象屢見不鮮,大部分古典詩詞得以重新譜曲、傳唱,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古典詩詞藝術歌曲作品,如著名作曲家高為杰先生譜曲的《紅繡鞋》、周易先生譜曲的《釵頭鳳·紅酥手》、劉青先生譜曲的《越人歌》、王龍先生譜曲的《蘇小小》、蘇越先生譜曲的《月滿西樓》等。

上述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優秀作品面世,充分表明了國人的文化意識逐漸覺醒,文化自信開始樹立。同樣,隨著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興起,學界關于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研究也迅速升溫,研究目光從遙遠的西方逐漸回歸到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本土。

通過查閱資料,筆者發現,自2007年至2022 年12 月,中國知網上共有212篇以“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為題、85 篇以“古典詩詞歌曲”為題、81 篇以“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為題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筆者在《中國音樂學》 《音樂藝術》 《中國音樂》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等國內重要的音樂期刊及優秀碩博畢業論文中,選取了50 余篇參考文獻,發現研究內容分為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理論研究、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演唱及實踐研究、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創作研究等。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研究論文數量自2007 年以來呈上升趨勢。到2018 年加速增加,相關學位論文數量達到了100 篇,在2022 年更是達到了216 篇。數據客觀表明,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相關研究論文數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古詩詞歌曲、古詩詞藝術歌曲和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三個方面,內容涵蓋了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概念界定、歷史脈絡、發展傳承、作曲技法、演唱技巧、教學方法、鋼琴伴奏、藝術特征、美學價值等方面。

縱觀上述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論文,發現文章良莠不齊,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存在概念模糊乃至誤解的情況。我們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也是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抽象概括,所謂本質屬性,就是決定該事物之所以成為該事物,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屬性。

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并對“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這個概念進行清晰的界定,只有把這個概念界定清楚了,才能更好地開展研究。如吳斌先生指出,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是一類體裁呢?還是一個體裁呢?目前音樂界和聲樂界并沒有人認為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是一個音樂體裁,只是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存在于音樂當中,并非一個音樂表演的體裁。

什么是體裁?體裁是一個漢語詞匯,指的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和樣式,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存在某種穩定的形式,這種形式是隨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多樣性以及藝術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審美任務而發展起來的。

蘇聯學者奧甫相尼科夫的《美學簡明詞典》 關于“體裁”是這樣界定的:它表示一門藝術內部分類的概念。因為體裁是在各門藝術內部形成的,所以這個概念具有一般美學的性質。在每一種體裁中都可以看到內容的某種共同性(生活聯系和關系的特殊性) 以及方向性、生活現象取舍及其藝術體現、思想和審美評價、感染作用特點的某種共同性。每一種體裁都有一整套相對穩定的藝術手段,這些藝術手段就是各種體裁的獨特辨認標志。并且這些藝術手段具有派生的性質,因為它們都受各種體裁所特有的反映對象制約。

體裁是一個歷史范疇,現實的藝術活動只有通過體裁才能得到實現。體裁的形成、發展及演化都受歷史環境的制約。除此以外,體裁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特征。如同唐詩、宋詞、元曲,每個時代都有屬于獨具時代特征的體裁,而各種體裁的總和則反映了時代的總體藝術風貌。

由此可知,關于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概念,首先要搞清楚“詩”“詞”“詩詞”“古典”“古典詩詞”“藝術歌曲”“詩詞藝術歌曲”“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等多個概念。下面分別對此加以論述:

“詩”主要指的是中國古代詩歌,是起源于西周到春秋戰國期間,具有一定韻律規律的文學形式,《詩經》的出現是其誕生的標志。

“詞”是一種新的詩的形式,誕生初期主要用于燕樂演唱,這種文學形式在宋代得到了重大發展,成為宋代文學的代表形式。

“詩詞”是詩和詞的統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文學形式。筆者認為目前論述的詩詞主要是指中國古代詩詞,即從西周到清代創作的詩詞作品。

“古典”,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這樣的,“古代流傳下來的在一定時期認為正宗或典范的”。由此可見,中國古典詩詞歌曲中選用的歌詞是古代價值較高、影響較廣的著名的詩詞佳作。

“古典詩詞”主要是指自堯舜時期開始,由文人階層創作或通過民間采風收集的各類具有一定韻律規律的文字記載。其作品韻律考究、語言簡練,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形態和詞作者、詩作者的文人意趣。

“藝術歌曲”在我國著名的音樂理論家繆天瑞先生編寫的《音樂百科詞典》中是這么闡述的:“藝術歌曲是19 世紀初浪漫主義時期德奧音樂的一種室內聲樂體裁,多采用經典詩歌為歌詞進行譜曲創作。藝術歌曲在德國被稱為‘Lied’,在英國被稱為‘art song’。根據文學家詩作而創作的歌曲作品,多為獨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編配的鋼琴伴奏,對演唱技術也有較高的要求。常供音樂會演唱使用?!?/p>

“中國藝術歌曲”這個名詞是由蕭友梅先生在20 世紀20 年代從德語“Kunstlied”中翻譯過來的“kunst”,原意是“藝術”,“lied”的意思是“歌曲”,所以在當時被稱為“藝術歌”。從歷史角度來講,中國藝術歌曲是“洋為中用”的產物。綜上,“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是運用歐洲和聲體系及復調思維來進行寫作,并與中國民族調式和古典詩詞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藝術歌曲。它是西方藝術歌曲形式與中國古典詩詞內容相結合的產物,起步于20 世紀,20 年代初以青主的《大江東去》 為標志,經過三四十年代的發展探索,逐漸確立了在音樂史上的地位。

現在的突出問題為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概念外延的無限擴大。在一些人看來,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可能沒有什么界定和概念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在一些聲樂教學歌曲集和教材上,甚至在音樂會的實踐和課堂教學上出現了種種混亂。如有的觀點認為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可以包括古代歌曲,文人自度曲,琴曲原詞、原譜,近現代創作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即便如此,其中也有很多容易讓人產生歧義的地方,如楊力耕在《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內涵及演唱研究》一文中指出,“古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關于“古曲”的定義,對這個“古”字究竟指的是古代,還是指的是古典呢?如果指的是古典,什么樣的作品可以稱為古典呢?目前我們心目中的古典詩詞歌曲指的是把古詩詞經過現代作曲家創作改編而成的。

因為上述概念、內涵不統一,所以目標和要求也就不會一樣。因為目標和要求不一樣,所以我們有時候說的是古詩詞,有時候說的是古曲,這幾個不同的概念有混淆,定位并不清晰。

筆者覺得有必要提出廣義古典詩詞藝術歌曲與狹義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概念,以期回應在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演唱與創作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方能更好地促進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

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借用楊曙光教授的觀點,以音樂產生和傳承的文化屬性為標準,可以將其劃分為姜白石歌曲、魏氏樂譜、九宮大成、琴歌;以演唱風格為標準,可以將其劃分為吟誦演唱風格、民族化演唱風格、美聲化演唱風格;以時間為標準,可以將其劃分為中國古代藝術歌曲、民國時期的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當代古典詩詞藝術歌曲。

狹義的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指的是當今作曲家結合新的創作意向和方法而創作的藝術歌曲作品,既吸收了西方現代創作手法和風格特征,同時也有機結合了我國古典詩詞藝術尤其是傳統音樂與語言風格特征,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音樂體裁和演唱風格。

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基因,只有對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概念有了明晰的界定和清楚的定位,才能較好地促進古典詩詞藝術歌曲的發展,深化文化改革,弘揚中華文化,樹立并增強文化自覺,實現中國夢。

猜你喜歡
體裁藝術歌曲古典
藝術歌曲《望終南山》的演唱分析
從不同側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中考英語不同作文體裁的寫作指導(二)
“撥亂反正”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社交新聞”:一種新興的新聞體裁
怎樣讀古典詩詞?
古典樂可能是汪星人的最愛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談藝術歌曲《憶秦娥·婁山關》的鋼琴伴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