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新商科人才跨界融合培養的路徑研究

2023-04-19 01:42張美濤
福建商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商科文科應用型

張美濤,林 航

(福建商學院 國際經貿學院,福建 福州,350012)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比瞬攀强平膛d國的第一資源,是塑造新動能和新優勢的根本。我國正經歷百年經濟大潮的全球交替期,社會思潮、國際運行機制、發展理念等都在進行重大調整轉型。一個大周期的低谷,往往醞釀著商業模式、經濟制度和產業浪潮的新一輪革命。疫情帶來的全球大通脹,使得能源、糧食、資金、勞動力、貿易、引進技術等的成本上升,世界經濟從過去幾十年高增長、低通脹、大緩和的黃金期,進入低增長、大通脹的后全球化時代。面對這樣的境遇,地方應用型商科高校應如何響應教育部等部門“四新”教育的要求,做出自己的時代應答顯得尤為緊迫。

一、文獻綜述

目前研究新文科建設的文獻主要可以歸納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第一類主要從宏觀層面探討新文科建設的內涵、背景以及建設路徑。學者們認為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需要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格局,加快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1-4]。新文科具備戰略性、創新性、融合性、發展性四大特點[5],建設焦點在于使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回歸人的生活世界[6],要在立德樹人方面彰顯中國文化的內涵、體現中國語境與立場[7], 應對顛覆性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問題與生存挑戰所需的倫理意識與人文精神[8]135;要堅守人文理想,建設以馬克思理論為指導的思想維度、以人文素養為導向的價值維度和以現實需求為導向的知識維度“三位一體”學術體系[9]156, 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研評價標準、運行模式等方面構建[10]。

第二類從中觀層面研究各個學校和專業在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范曉男等[11]認為應區分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構建有特色的“跨界融合”經管類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袁凱等[12]以山東大學的實踐經驗為例,認為應加大金專、金課、教材、實踐、認證五位一體建設;學者們也從專業角度探討新文科建設的路徑,如新文科建設與新聞傳播學、國際貿易學、財務會計、法學教育等專業[13-14],構建基于“跨學科”知識體系、線上線下“跨域”融合的“教”與“學”新模式、產教融合的“跨界”資源共享方式[15]51。

第三類是在微觀層面上從課程改革方面探討新文科建設。如茆曉穎[16]探討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設財政學、計量經濟學、“證券投資交易實訓”等;王震宇等[17]認為社會科學實驗室是引入信息技術成果和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的關鍵載體。從已有文獻看,討論和研究新文科建設的內涵和意義較多,從課程角度去論證的成果也不少。但是從新商科這一新文科的重要分支,尤其是地方應用型新商科的角度探討如何培養新型商科人才還較鮮見。我國作為一個逐漸走入世界舞臺中央的大國,經濟和商業走出去是基礎性工作,而這些工作都需要應用型新商科人才去完成。因此,本研究將從這一角度出發,做一些有益探討。

二、應用型新商科人才培養面臨的外部環境

(一)科技發展倒逼高校培養應用型新商科人才

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迸發出引領時代的巨大能量,成為驅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霸啤鄙香y行、無人工廠、無人超市等眾多新模式、新業態由此誕生,商貿服務業進入消費升級、互聯互通的商業3?0 時代,對新商科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泵鎸κ澜缧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面向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應用型新商科教育急需謀勢而動,連接商業與科技,培養“知行合一”的經營人才。學生除了應具備商科的理論和知識外,還應了解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發展。

(二)中國逐漸走入世界舞臺中央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商科人才

中國逐漸走入世界舞臺中央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商科人才。2020 年11 月3 日,《新文科建設宣言》發布,其根本目標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新商科作為新文科的重要分支,在“四新建設”中起著引領作用,也必須要有自己的方向、標準、價值判斷。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始終處于L 型的復蘇期,沒有真正走出低谷。2018 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極為艱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二十大報告連續提到要加快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既要暢通國內大循環,又要暢通國際大循環。因此要求新商科人才必須懂得數字經濟背后的運營、管理和創新邏輯,對內通過消費數字化和數字消費化進一步提振經濟,對外具有更廣闊的面向“一帶一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視野。

(三)國家重大戰略與地方經濟發展亟需新商科人才

大學是人才的聚集地,而高素質的人才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源動力?!靶律炭啤笔菍ι炭平逃膭撔掳l展,地域特色與區位優勢是商科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商科教育改革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商科專業人才是地方商科類院校的責任。以福建為例,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數字福建,數字中國”的孕育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 年12 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要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18]。福建省商科類院校應以國家戰略為引導,以服務本省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海洋經濟“四大經濟”為目標,培養具有數字貿易素養、懂得海絲沿線國家語言文化的新商科人才。

三、應用型新商科人才應具備的特征

(一)新商科人才的知識特征:掌握數字商業邏輯和規律

我國經濟的轉型增長對商科專業人才提出了現實需要,尤其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們更多轉到線上消費。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測算,線上消費每增加1 元,可帶來0?36元的新增消費,對擴大內需產生顯著的帶動和引領作用。截至2022 年6 月,我國短視頻消費規模已高達9?62 億元,其中34%的用戶通過短視頻APP 進行過消費。這些新的消費形式背后是互聯網、大數據對消費的支撐,亟需相應的商科人才做線上消費背后的專業運營支撐。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的背景下,社會對商科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數字化素養和持續學習能力,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數字商業價值觀,能夠掌握數字商業邏輯和規律的新商科人才,為商業轉型升級提供必要支撐。

(二)新商科人才的素養特征:具備人文素養與正確應對顛覆性技術的倫理素養

首先,新商科人才應具備人類共通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比如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樣化、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等人類共通性素養。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也是人文素養的具體表現,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意識形態特征,新商科人才必須具有與這個時代相適應的精神。其次,新商科人才應具備正確應對顛覆性技術挑戰的倫理素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消除了數字與物理之間的隔閡。當人工智能不斷接近人類智能,甚至超過人類時,就打破了人的特殊地位[19]。新商科人才將會面臨顛覆性技術廣泛應用引發的一系列倫理問題,包括由于大數據的廣泛使用所帶來的個人隱私問題、人工智能所產生的算法歧視問題、自動駕駛所帶來的責任歸屬問題等。這種技術不僅威脅人的尊嚴、社會的進步,還考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新商科人才必須具有人文關懷,自覺抵制技術帶來的歧視和異化。

(三)新商科人才的品質特征:具備中國氣派和國際視野

新商科人才應具備中國氣派和國際視野。文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與現代社會相稱的“自由人”?!靶挛目啤笔俏目平逃膭撔掳l展,是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20]。培養精英商業人才的商科類高校,離不開對人的品質的培養,即培養能承載民族精神、國學傳統,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人。這些品質將在國際貿易交流中自動傳播中國文化、增強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因此,新商科人才要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交流的能力,更要有對本國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和多元文化包容的情懷[15]53,將自己的成長成才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起來,為祖國的建設展現自己的才華。

(四)新商科人才的能力特征:具備創新實踐力與基于高度認知可塑性的判斷力

適應新業態、解決新問題是新商科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特征。新商科人才培養的重點是培養具有開創精神、勇于突破創新、引領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C?B Frey 和M?A Obsorne 研究了美國各職業被計算機替代的概率差異,其中47% 的職業被替代的危險性很高[21]。在一個工作崗位隨時可能被AI 所替代的時代,新商科人才必須具備創新性和探索性的素養和能力。在信息全球化、文化多樣化以及商業模式多樣化的時代,惘視信息化所帶來的極速改變,固步自封極可能被淘汰。新商科建設是對“技術至上”的適度回應,人才培養必須向終身創新性、探索性的方向發展轉變。新商科高校要培養學生為未來工作的能力,需要學生具備能從巨量信息中挑選出解決特定問題所需知識的判斷力,還需要其具備與時俱進的知識更新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基于高度認知可塑性的判斷力,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理解環境中的變化,且能調整自己做出正確判斷。

四、“六塑造”“一建設”——應用型新商科人才跨界融合培養路徑

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毙律炭迫瞬排囵B的首要原則是“問題導向,以德為先”,跨界融合培養是新商科人才的必走之路。

(一)新商科人才的價值觀塑造:以倫理素養和人文精神為主

新商科建設具備人文特質和社會品性的雙重屬性,不僅要關注知識層面,更要關注價值層面的內涵。新商科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與人文精神,更要培養學生學會自尊、自愛,學會尊重人、關心人類命運的價值,以化解顛覆性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新文科是以中國價值為內核的學科集成體[8]143。新商科作為新文科的重要分支,必須服務于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文化的凝練與發展,運用我國“傳統文化、商業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滋養人,形成立足中國實踐,將知識、學科、學術內在邏輯相統一,解決經濟、商業等領域現實問題的商科話語體系。

(二)新商科人才的知識塑造:以產業鏈為主線,實現跨界融合培養

打造系統性交叉融合的教學師資。人才培養是新商科學科交叉融合的最終落腳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新商科學科交叉教學體系迫在眉睫。通過科研、教研反哺教學,跨學科交叉教學,強化教師“教學、科研及實踐輻射相互滲透”的多元化內涵,使教師具備承擔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素質[9]164。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跨學科搭建專業群和課程體系,提供系統性交叉融合的教學內容。新商科建設必須強調學科內外、學科間的互動、共生、交流,以融合的知識體系促進專業群和課程體系構建,其內容的選擇以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整合性知識為主導,將信息科學與技術大量植入傳統學科,實現學科交叉融合效應。如加強商學院在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的融合,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專業跨學科融合;加強管理類專業與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幫助學生形成廣闊的研究視野、具備多學科的素養和知識體系。

(三)新商科人才的方法論塑造:以問題導向為原則

應用型新商科高校需關注現實問題、瞄準社會剛需,構建經濟問題與國家戰略取向的學科協同機制,培養真正意義上的“經世致用”“博文善辯”之才。研究方法上,新商科人才不僅需要掌握一般的計算和推導,更需要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掌握與現代科技、計算機技術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最終積極應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工具,打破傳統商科研究方法的藩籬,架構以中國價值為內核、以人文素養為導向、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基本立足點的研究方法論。

(四)新商科人才培養的特色塑造:突出區域特色與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

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既是科技工作的使命,也是社科工作的使命。目前我國外交和貿易重點已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在課程培養體系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的研究、語言文字方面的學習較少,應探索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中開設小語種的選修課如阿拉伯語、德語、俄語,以及東盟國家的語言如緬甸語、泰語等。應將本地貿易主要往來伙伴國的語言作為選修課,在跨境直播中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懂得貿易國家的語言、文化背景才能做好直播帶貨。比如,福建是一個有著悠久商業文化和獨特海外僑胞優勢的省份,目前在全球各地居住的福建人達1 580 多萬,相當于半個福建省的人口。因此,福建省商科類院校應在通識課程部分加強閩商特色研究,并以講座或者通識課程的形式,將閩商精神貫穿在本科教學過程中、將區域特色融入到新商科專業群建設中。

(五)新商科人才培養的模式塑造:產教融合、賽教融合、項目制培養

精準做好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之間的對接,使產業學院的發展圍繞區域聚集的關鍵技術和核心需求。通過學科、專業的重構,使產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更加聚焦于產業鏈的需求,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統一。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生產環境完成學生在學校無法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以企業的真實環境為基礎打造創新創業、學科競賽的項目。和企業聯合,以項目制形式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把人才培養直接嵌入到企業的生產環節,做到產教融合。如跨境電商專業的對外直播電商實踐課,可利用企業實踐讓學生感受國外文化,以利于撰寫相應的對外直播腳本。

(六)新商科人才培養的教學管理評價體系塑造:構建新商科建設的激勵機制

科學有效的管理與評價體系決定了新商科建設的動力和成效。如何保證學生能學到真知識、教師能做出新研究、學校能管出新水平,切實需要創新地方應用型商科高校的學科專業評估、教學學術評價、教師學生評價等綜合評價體系,保障新商科建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如科研、教學和創新創業在教師業績評估中的比例需要學校根據實際發展階段進行相應的制度建設和規定,輔之以完善的支撐性制度,并由質量監控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

(七)新商科人才培養的實驗室體系建設:推動“新商科實驗室”建設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 2020 年工作要點》提出,要“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文科實驗室,促進研究方法創新和學科交叉融合,引領學術發展”。因此,在新商科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本校的優勢資源踐行“新商科”建設。一是建設商科類人才培養教育大數據平臺,遵循高性能、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原則,采用服務器集群等方式提升平臺性能。二是將應用型商科相關的可分析數據匯聚到大數據平臺,為研發應用型教育大數據系統做好準備。充分整合本校既有的計算機資源、網絡資源與教育技術資源,以硬件基礎設施為動力支撐,通過智能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實現教學過程的智能化,形成包括計算機軟件模擬與商業環境模擬等在內的信息化模擬環境教學;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實現管理過程的科學化,建立校內外實驗教學資源的共享平臺。

五、結語

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技術的更新迭代,應用型新商科人才的培養模式也需要不斷改造升級,地方應用型商科高校要根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與產業人才需求側精準對接,促進科研發展與專業特色建設,提升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和素質,為區域經濟發展做貢獻。

猜你喜歡
商科文科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新商業模式下新商科通識課建設的思考和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第8講 “應用型問題”復習精講
孫文科
基于應用型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商科院系建立咨詢委員會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