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點成網:初中語文名著網狀閱讀教學路徑

2023-04-19 13:53林志文
語文天地 2023年10期
關鍵詞:網狀支點名著

林志文

通過對近幾年初中語文考試的分析,不難發現名著已成為語文考查的重點內容,考查形式也從單一的必讀書目記憶考查,發展為多元的綜合書目理解考查。但是,當前初中語文中的名著閱讀教學似已陷入矛盾:一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需不斷擴充學生的閱讀量;另一方面在課時的影響下,教師并不能讓名著占據太多時間。于是,很多教師不得不以過分應試的方法,用肢解名著的方式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題目練習,這不僅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會打擊學生的閱讀熱情、磨滅名著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意義?;诖?教師應轉換思路,利用網狀閱讀的方法,以一點帶多面,讓學生能在點的擊破中獲得面的成長。

一、網狀閱讀的價值

網狀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從一個點出發,串聯成線,發散到面,構成為網的新型閱讀方式(沈惠芬:《以微知著,以小見大——初中語文〈駱駝祥子〉整本書閱讀策略探析》,《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9年第24期)。其能讓學生在點的縱橫交叉中,以平移、發散、對比、分析的方法獲得更高效的閱讀成長。其中,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里,網狀閱讀的優勢具體如下: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視野

與傳統閱讀模式不同,網狀閱讀能夠將學生的閱讀從單本書的縱向閱讀轉化為多本書的橫向閱讀。這種新型的閱讀方法能有效打破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鴻溝,實現學生對多本書的閱讀整合。在網狀閱讀模式下的名著閱讀中,學生可以選取任意支點,并以此支點為核心進行多本書內容的發散思考與統籌分析。在分析中,學生能對書籍產生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網狀閱讀的方法能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實現深度閱讀。

(二)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

讀書貴在思考,囫圇吞棗的閱讀除了能增加數字上的閱讀量之外,很難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成長。因此,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在網狀閱讀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從一元閱讀升級為多元閱讀,在多元閱讀中,學生需要不斷的思考、探究、分析、對比,需要找到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需要依據作品內容進行推理、填補、提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會有所提升。

(三)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時分配有限,教師需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材教學、習題講解、作文指導、名著閱讀等多項教育活動(易海華:《基于問題歸因分析的中學語文名著閱讀課程實施策略》,《課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4期,第83—89頁)。在這其中劃分到名著閱讀的時間自然是少之又少,想在有限的課時內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網狀閱讀的方法必然是首選。在這一閱讀模式下,多部名著作品可以用網的形式在同一節課中展示出來。于是,教師便可以用一節課達成多節課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閱讀效率也自然會隨之獲得更高效的提升。

二、網狀閱讀的方法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學生會接觸到一些必讀書目與選讀書目,這些書目看似各有不同,實則聯系密切,如《駱駝祥子》和《創業史》講述的是兩個不同的故事,但是這兩本書都屬于現實主義小說,而且它們的時代背景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將其放到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并予以指導。這種多本書共同開展的課堂即網狀閱讀課堂,在網狀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選取不同支點作為串網方法。下面將簡單介紹一種常見、可行的網狀閱讀教學流程。

(一)設置支點:人物分析

在《駱駝祥子》《創業史》《紅巖》三本書的閱讀中,可以發現這三本書都屬于現實主義小說,其中都具有較為典型的人物形象(段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導讀策略——以〈駱駝祥子〉為例》,《新課程·教師版》,2019年第10期,第5頁)。教師完全可以將書中人物作為樞紐點,先通過人物分析的方法引出情節主線,再通過情節主線討論的方式串成閱讀網絡,隨后利用閱讀網絡填充的方式進行名著中情節、主題、寫作手法等的深度分析。如此一來,不僅能有效實現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與閱讀能力的培養,而且能促進學生的閱讀建構思維發展,增進學生對目標書籍的全面認識、理解與記憶。

在教學中,教師可先要求學生以“略讀+精讀”的方式進行書籍閱讀,再結合閱讀結果進行小組交流。在學生閱讀完三本書后,教師可依據書籍內容選取“創業者”為教學支點,以對三本書中不同“創業者”的分析,搭建出更全面的閱讀思考情境,以此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的分析進行文本的思考。具體課堂教學流程如下:第一,為“創業者”群畫像。依據名著中的創業者人物提出作比較的問題:“書中的創業者分別是誰?他們創業于何時?創業的地點在哪里?他們為什么創業?他們在創業中面臨了哪些困難?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些困難的?他們創業的結果是什么?從創業者的角度分析,這三個創業者之間還有哪些可比較之處?根據比較結果,你有哪些收獲?”要求學生以填表的方法進行名著中的創業者形象討論。第二,結合圖表結果,進行組內補充與組間交流,以此進一步豐富學生的人物認識與情節回顧。第三,由教師結合學生所填圖表內容與討論結果,組織與此課所涉三本書內容相關的網狀名著閱讀分析式教學。

在實際閱讀中,尤其是在閱讀篇幅較長、內容較多的書籍時,很多學生常會出現閱讀混淆、記憶混亂、張冠李戴等問題。不少學生也常會因此感到困擾:明明已經用心讀過,但是為什么還是記不住?而在這種網狀閱讀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更高效地把握住書籍中人物的異同點、故事中情節的邏輯性等,而且能依據人物故事產生深度思考。

(二)勾勒線條:內容思考

在選好閱讀網的支點以后,為實現學生閱讀的更深化,教師還應以支點為核心,進行脈絡線的勾勒與繪制。在這一環節,教師可利用內容思考的方法,引導學生針對名著中的重點情節、故事等進行合理思考與對比分析,并結合思考結果將其與人物這一支點串聯起來,形成縱橫交錯的情節線。

在《駱駝祥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烈日和暴雨下》這一故事主要通過環境對人物進行了深度塑造;無獨有偶,在《創業史》中也有這樣的內容,那就是《梁生寶買稻種》部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依據這兩個部分,利用“圈點與評注”的方法,以學生對兩個內容的評注對比,加深學生對書中人物與情節的認識。具體流程如下:第一,選取兩個故事的共同點——“對雨這一典型環境的描寫”。第二,結合共同點與先前總結出的“創業者形象分析圖表”,進行內容的圈點批注式思考。以《在烈日和暴雨下》為例,其中有這樣的描述:“風帶著雨星……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撞”,其中的“亂撞”就可以被圈出來。在這一片段里,“亂撞”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其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了狂風暴雨即將到來時的場景,讓整個環境顯得非常靈動、形象。而此片段中“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什么”一句,則可作出類似“側面襯托出主人公祥子驚慌失措、惶恐不安的心情”等的批注。同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書中重要情節以上述方法做出類似圈點批注。第三,以重點情節為線,以創業者為點,進行閱讀的線條勾勒與串聯。

在閱讀方面,葉圣陶曾說:“對于單一故事的講解應該做精細分析,而對于整本書的閱讀則只需知其大概?!痹谶@種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直接通過對重點人物、重點情節的分析,對書籍故事產生更強烈、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其中,在這一環節中,為確保課堂教學的效果與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還應注意情節的選擇,要以類似“雨”這種典型環境與典型內容為切入點,并結合學生對環境的實際生活感知與體驗,拉近學生與名著閱讀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貼近主人公、更好地貼近書籍主旨,以此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閱讀思考與更全面的閱讀認識。

(三)串聯成網:多維點評

在內容思考結束后,一張閱讀網已基本呈現到學生眼前,但是,此時大部分學生對此閱讀網的認識并不夠深刻(陸改紅:《基于主題文本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以〈創業史〉為例》,《文理導航》,2019年第25期,第18頁)。為了讓閱讀網更立體、更直觀、更全面,讓閱讀網能真正為學生的名著閱讀服務。教師還應注意網的串聯與分析,在這一方面,教師可采用多維度點評的方法,利用對名著的個性化解讀、主題式探究與發散型思考,進行人物本質的深度探索。在《駱駝祥子》的分析里,教師便可提出:“如果將祥子和梁生寶的生活時代背景更換一下的話,祥子的生活會不會發生改變?為什么?”以此真正實現多本名著的串聯交錯。同時,教師還可據此開展穿越劇表演、時空對話等語文學習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名著閱讀課堂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實現學生語文綜合認知的提升。

以《駱駝祥子》等三本名著閱讀中的“名著討論”活動的開展為例,教師還可依據“創業者”這一閱讀分析支點,結合已形成框架的閱讀網開展如下活動:第一,時代點評,即分析三本名著的時代背景、重點內容。如《創業史》的背景是20世紀50年代,通過歷史分析,可以知道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由共產黨領導。因此,《創業史》中的“創業者”梁生寶的故事必然和這段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系。經過列表分析,學生可以發現,這三本書所處的時代分別是“解放前—解放時—解放后”,因此,從此課閱讀網與時代背景來看,這應該是一整套“創業者”的時代故事。由此,教師便可提出問題:“在不同時代下,創業者都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們的性格、故事的情節與時代之間有哪些聯系?”以此用歷史將三本書緊密串聯起來。第二,人物點評。利用串聯時代分析的方法將三本書進一步整合起來。引導學生對“時代互換后人物故事會發生哪些轉變”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思考,并結合討論結果進行閱讀網的進一步補充與完善。第三,支點點評。通過“人物圖鑒”的方法,要求學生結合討論為書中人物制作“名片”。如學生可依據《駱駝祥子》中的祥子這一人物,結合“祥子的創業理想、創業故事、創業結果與自己對祥子的創業評價”進行名片制作。在制作完成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利用綜合評價的方法,結合“名片”進行網絡支點的深度點評。以此用多維度的評價發揮閱讀網的教育引導效益,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建構與閱讀整體認識。

總之,網狀閱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致、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的閱讀能更全面,讓學生的思考能更深刻。因此,在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網狀閱讀的重視,合理利用網狀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名著效率。

猜你喜歡
網狀支點名著
不同針灸療法治療尋常痤瘡的網狀Meta分析
SWRH82B熱軋盤條心部異常網狀滲碳體組織分析及改善措施
8種針灸療法治療原發性痛經的網狀Meta分析
讓“預習單”成為撬動教與學的支點
國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國內外名刊名著
給自己一個支點
找到撬動變革的支點
名著,我想挽著你的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