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與實踐: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現實邏輯思考
——基于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視察貴州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2023-04-19 17:28楊長梅柏友恒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貴州總書記

楊長梅 柏友恒

(中共六盤水市水城區委黨校,貴州 水城 553000)

1 文獻梳理

基于體現研究價值、空間與意義的指向,研究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這一關鍵主題,就當前理論界、學術界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專家觀點與視點進行文獻梳理,從文獻研究的情況來看,當前聚焦“民族團結”這一主題展開的研究主要有六個方面:

1.1 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理論闡釋與導引的研究

羅劍等指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繁榮發展示范區實踐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新思路為根本遵循,在以理論指導實踐的根本遵循下,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得到了繁榮發展,尤其是在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民族文化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1]金炳鎬等認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應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黨和國家民族理論政策;推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宣傳教育;增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2]杜君等提出黨和政府全面謀劃民族工作,加強民族工作的頂層設計,明確民族團結工作的開展方向和基本方針,成為新形勢下推進民族團結的重要遵循。[3]

1.2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方式及實踐案例方面的研究

楊福泉就麗江各民族長期以來團結齊心建設綠色家園、對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不斷做出新貢獻、各民族在民族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以及旅游與文化產業互相融合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認真總結。[4]隋青等認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是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一個重要平臺,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需要。[5]

1.3 民族教育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功能及意義方面的研究

青覺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得以深化的基本路向就是要突破對象范疇的狹窄性、教育方式的宣教性以及團結進步的物化性,在全民性、生活性和意義性上加以完善。[6]金志遠等學者則指出,把握生活世界理論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理論前提;反思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非日常生活世界化是改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現實需要。[7]

1.4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民族團結創建意義及功能方面的研究

楊秀芝等認為傳統節日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的重要載體。[8]鄧磊等學者指出,價值取向是新時代國家治理的邏輯起點,潛在支配和決定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施路徑。[9]

1.5 社會治理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耦合方面的研究

高國富等論述了民族地區鄉村治理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關系,提出兩者都是維護民族地區鄉村團結穩定、實現鄉村振興的兩項重要工作。[10]呂偉等主張通過區域聯動探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新路徑——以行政接邊地區為輻射中心成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11]

1.6 網絡行為對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影響方面的研究

烏小花等提出以健全網絡輿論引導機制,構筑中華民族網絡共有精神家園為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互聯網+民族團結”的行動方案,豐富內容,創新方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良好的互聯網環境。[12]

綜上所述,當前圍繞“民族團結”這一關鍵詞進行學術研究主要聚焦在六個方面。由此看來,聚焦“民族團結”這一主題的研究是時下學術界、理論界研究的熱點與重點,這就為本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礎與前提?;诶碚撆c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本研究立足于貴州作為民族大省的特點與實際,基于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的路線圖以及針對貴州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行歸納、總結與提升,從物質基礎、制度支持、文化動力等方面就貴州如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提出了路徑思考,就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理論參考。

2 理論昭示:習近平總書記關懷貴州的歷程敘述與價值意蘊

理論的存在與發展蘊含著實踐足跡的預示與昭示,貴州作為民族八省區之一的特點與特質喻示著貴州的發展必然走向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發展繁榮,必然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巨大的區域力量。細說重大歷程,2008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習近平專程趕赴貴州指導抗災救災工作。2011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貴州調研。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考察。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與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一起審議黨的十九大報告。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前夕到貴州考察。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必將成為貴州歷史書寫與敘事中最具有意義的大事記,因為這些寶貴的時間節點留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懷貴州的足跡與講話指示精神,梳理“關懷”足跡與理論意蘊能夠更好地指引貴州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诖?,本研究就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的足跡以及講話指示精神作以下總結。

2.1 克難解憂·人民至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穩定器

2008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習近平赴貴州慰問受災群眾并指導抗災救災工作。在此次抗災救災中,習近平強調,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把抗災救災作為當前一項最緊迫的任務來抓,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來抓,發揚不怕困難和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好打贏這場抗災救災的硬仗,把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在抗災救災中充分體現出來。[13]從習近平慰問并指導此次貴州抗災救災工作中可以看到,習近平將科學發展觀貫穿抗災救災全過程,抗災救災工作思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關注人民群眾的安全發展訴求。如從貴州人民群眾最迫切需要的電力、吃、穿、住、行等作為抗災救災工作的突破口,切實了解貴州災區各族群眾基本的生活生產訴求。在這個過程中,“以人為本”和“人民至上”的價值意蘊在抗災救災工作中得到集中顯現。同時,習近平通過指導抗災救災實際工作行動為遭遇災難的貴州各民族群眾克難解憂,體現了習近平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患難的“命運與共”價值意蘊,展現了“人民至上”的黨性自覺,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了方向,以至于貴州各民族在災后能夠順利和正常地開展生活、生產??偟膩碚f,習近平到貴州指導抗災救災工作實踐彰顯了“以人為本”和“人民至上”的價值意蘊,其背后不僅堅定了貴州各民族共同抗災的決心,進而展現了貴州各民族追求共同團結進步的精神追求,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的穩步推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關懷備至·人心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催化器

2011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貴州調研,習近平走進興仁縣屯腳鎮苗族村寨鯉魚村看望慰問貧困戶吳忠仁,了解生產生活情況,與村民代表座談一起探討農村發展的舉措。在黔南州貴定縣甘溪林場叮囑干部職工要強化生態建設,保護好貴州的青山綠水。[14]在興義市頂效經濟開發區布依族村寨樓納村同正在田間耕作的農民交談。在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參與學生主題讀書會活動并看望師生,囑咐同學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踐中全面磨煉和提升自己。[15]由此看出,各民族群眾的經濟發展、生存環境、人才培養狀況等一直都是習近平心中的“國之大者”??赐贁得褡遑毨舨⑴c村民代表談話、叮囑干部保護好青山綠水、在田間與農民交談以及囑咐貴州大學師生等無疑彰顯了習近平的人民情懷,深刻地展現脫貧攻堅路上“不落下一個民族、不落下一個人”的決心,再一次把“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民族工作要求落到了實處。當下,貴州各民族群眾已經徹底擺脫貧困的標簽,正同全國各民族一道走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張力正在顯現,以十八個世居民族為主體,各民族“和睦共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樣態得到展現,各民族之間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關系格局??偠灾?,一次為期不長卻意義深遠的視察寄托了習近平對貴州各族人民群眾的深情與厚愛。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對貴州的視察喻示了貴州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必將迎來后發趕超的新機遇,必然迎來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的新機遇。當前貴州各民族群眾正在以百般的誠意、百倍的豪情展現對國家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定行穩致遠。誠然,習近平的關懷與關愛在貴州各族人民的心里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必將逐漸演化成促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催化劑。

2.3 政策合理·和衷共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制動器

201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貴州遵義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一下飛機就直奔紅軍山烈士陵園,向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深切悼念為中華民族偉大事業獻出鮮血與生命的先驅。習近平總書記駐足“突破烏江天險”浮雕前,并佇立凝望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遵義花茂村智能溫控大棚和正在勞動的村民親切交流,了解土地流轉、家庭收入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傾聽村民說“既掙了工錢,又學了技術,還照顧了老人和孩子”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贊賞花茂村“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土地入股、平時務工、年終分紅,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習近平總書記觀看白泥組的孩子打乒乓球。最后,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道出:“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盵16]由此看來,紅軍歷史、英雄人物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最深厚的情懷與惦念,緬懷紅軍、緬懷英雄就是在實踐上倡導和弘揚中國精神、民族團結精神,因為紅軍歷史、英雄人物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精神紐帶。而與老百姓交流、關心老百姓經濟收入、關心小孩的學習、界定政策效能評價標準等再次體現了“以人民中心”的黨性宗旨,啟示貴州在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中不僅要重視歷史文化的引領,更要重視解決各民族現實經濟發展的要求、轉變老百姓經濟發展方式以及政策制定的科學性等,這就為貴州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實踐的依據與方法??偟膩碚f,以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的考察作為貴州實現后發趕超的邏輯起點,視察貴州足跡的背后與制定促進貴州發展的政策及制度是理論指導實踐的具體表征,同時,也是促進貴州各民族實現和衷共濟政策轉為實踐的理論昭示。從實踐角度來看,合理制定和實施政策必將成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制動器。

2.4 精神引領·人心歸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熱水器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代表團的講話中指出,希望貴州的同志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精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后發優勢,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續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17]由此,習近平總書記賦予貴州精神深刻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貴州各民族擁有了共同的精神依托和共同奮進的價值選擇?!皥F結奮進”為貴州各民族群眾擺脫發展困境提供了重要指引;“拼搏創新”為貴州各民族群眾實現發展進步提供了路徑選擇;“苦干實干”為貴州各民族群眾走向富強繁榮指明了實踐重點;“后發趕超”為各民族群眾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奮斗方向??偠灾?,習近平總書記所賦予的“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貴州精神具有強大的理論張力和實踐引力,是貴州開展民族工作的方法論依托?!皥F結奮進”解決了民族向心力的問題;“拼搏創新”解決各民族發展動力問題;“苦干實干”解決了各民族發展的物質基礎要求問題;“后發趕超”解決了各民族經濟社會地位等問題。由此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指示精神為貴州各民族實現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工作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皥F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等精神奠定了貴州實現現代化的根本追求,貴州各民族群眾因為有了共同的精神引領和實踐的方向必將會實現人心歸一,從而在客觀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精神引領、人心歸一,一定會成為貴州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熱水器。

2.5 理念更新·齊心共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遙感器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新年之際來到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走進苗族村民趙玉學家,詢問生活用電、用水、土地種植、經濟收入、孩子教育以及將來的打算等。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扶貧車間,詢問精美的苗族傳統服飾價格、銷路。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一定要把苗繡發揚光大,苗繡文化既是產業也是文化,發展好了既能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同時也能為產業扶貧、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到化屋村村委會了解基層黨建情況,了解就業社保、合作醫療、低保救助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到貴陽市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了解節前市場供應、物價運行、食品安全等情況,并叮囑:“微利惠民,這個經營理念值得提倡。你們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農民,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市民,堅持‘保本微利’經營,讓農民和市民兩頭都得實惠,這種模式值得推廣。能不能真正惠及群眾,要看老百姓的口碑?!绷暯娇倳泚淼劫F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了解開展便民服務、加強基層黨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等情況,并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要堅持為民服務宗旨,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城鄉社區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作為新時代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建設好,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18]從習近平總書記在關鍵時間節點和所關心關注的對象和內容——民族生計基礎、基層黨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民族生存環境、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以及社會保障等,在實踐行為上體現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所必然需要的物質基礎、組織基礎、精神文化基礎以及社會互動基礎。因為只有各民族的物質基礎得到夯實,各民族團結進步才有了根基;只有具有強大的基層組織,才能引領各民族實現有序發展和穩定發展;只有各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紐帶實現綿延與滋長,才能推動各民族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只有各民族的有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達到各民族一家親的民族和諧關系格局??偟膩碚f,習近平總書記于春節到來之際考察貴州及其對貴州各民族群眾的關心與關愛,為貴州實現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引領。由此,理念更新所帶來的貴州各民族群眾齊心共振現象必將成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遙感器。

3 意義喻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實踐邏輯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樣態與結果雖極具地域性,但背后呈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宏觀部署,進一步彰顯了國家統一、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形態。揭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及對貴州的講話指示精神的價值喻示,進而審視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際,發現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實踐邏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3.1 堅定“五個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邏輯前提

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質量與水平是“貴州精神”實踐價值與實踐結果的效度與力度的主要表征。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貴州并針對貴州發展的講話指示精神發現,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蘊含了“五個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價值喻示的根本前提。

其一是各族人民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要求;其二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踐要求,是維護國家統一、安全與社會穩定的核心要義;其三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價值訴求,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幸福的核心條件;其四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力量支撐,是各族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的核心前提;其五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基本保證,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核心要件。

3.2 堅定“四個自信”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邏輯基礎

“四個自信”的內在邏輯表征契合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歷史秩序,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貴州的路線圖、時間表以及講話指示精神在客觀上為貴州各族人民群眾帶來了強心劑,增強了貴州各民族群眾的自信心,為貴州各民族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持和實踐啟示。

首先是各族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引領。因為方向決定道路,方向的正確與否一定程度上決定目標實現的質量與水平。各族人民群眾作為中華民族這艘巨輪的劃槳者、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巨輪的引航者,二者之間的合力決定著中華巨輪的正確航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各族人民群眾只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才能走向真正富裕幸福和諧的美好生活。因此,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必然要堅定道路自信,才能實現貴州民族團結進步的高質量發展。

其次是各族人民堅定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理論引領。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思想。百年偉大歷史成就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張力說明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導中國走向發展與復興的唯一正確的理論。因此,中國一切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堅定理論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各民族同舟共濟、命運與共、共同繁榮發展,推動貴州民族團結創建再創新績。

再次是各族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制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龐大而豐富的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的合力共同推動中華巨輪駛向深藍,取得了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矚目成績;取得了對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超過30%的巨大成就;取得了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輝煌。這一切都是中國制度優越性帶來的結果,這一切都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繁榮發展的結果。秉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是中國各民族解決一切困難和挑戰的關鍵基礎,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必然要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根本保證。

最后是各族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了強大精神依靠。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賡續綿延得益于貫徹整個中華文化體系中“大一統”思想張力的映射,亦即“統一”是中華文化的主流,“統一”的文化主流涵養了中華各民族團結協作、集體主義思想與互敬互愛等文化品格。由此也塑造了中國各民族堅定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亦即各民族對自身文化元素與文化符號的熱愛是差異性感情選擇使然,而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表征與價值表達,因為中華文化符號表征為各民族提供了精神依托與安全保障。因此,貴州民族團結創建必然以堅定中華文化自信為根本保證。

3.3 “兩個維護”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邏輯指向

“兩個維護”就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做到“兩個維護”是當前中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政治立場,中國作為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宗旨說明做到“兩個維護”是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其一,“兩個維護”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產物,有利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防止政出多門。從而為各民族團結一致、和衷共濟提供了精神歸依和價值依托,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基本前提。

其二,“兩個維護”是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走向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因為“兩個維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張力與偉大引力,是各民族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價值的根本保證,是各民族實現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的力量支持。

其三,“兩個維護”是中國“多元一體”文化與政治格局持續散射張力的根本基礎,因為中華文化的賡續與發展必然需要一個堅強和統一的核心領導,“兩個維護”也是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本質所在和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理論和實踐都已經證明,“兩個維護”為中國各項事業取得重大進步和輝煌業績提供了主心骨,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4 路徑啟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展望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及其對貴州的講話指示精神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理論導引和實踐啟示,貴州民族團結創建的價值體現和價值喻示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價值標準?;诖?,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邏輯起點在于:聚焦經濟制動器、聚焦政策穩定器、聚焦精神熱水器、聚焦人文催化器、聚焦理念遙感器;以至于推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行穩致遠、守正創新、篤定前行、進而有為以及踔厲奮發,最終實現貴州民族團結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

4.1 經濟制動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物質支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水平能夠為一切上層建筑的構建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為此,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貴州時關注和關懷民族經濟發展的事實,及其對各民族群體經濟發展所提出的發展策略和發展路徑,聚焦經濟發展如何推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立竿見影,本研究思考如下:

一是聚焦消解各民族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實現民族和諧發展的必要條件。貴州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決定了各民族之間發展不平衡。因為貴州喀斯特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后發展的歷史事實決定了貴州各民族經濟發展呈現欠發展、欠發達的現實,亦即各民族的經濟發展方式還處于初級水平,打工經濟仍然作為各民族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因此,聚焦貴州山地特征,走山地高效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采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經濟發展方式,因地制宜地謀劃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從而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立竿見影提供物質保障。

二是聚焦消解各民族經濟發展不充分問題是實現民族團結的必然基礎。各民族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客觀上會產生心理的不平衡,以至于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為各民族因地制宜和因民族制宜提供策略支持,即是從各民族本身的優勢和特點出發,優先給予其經濟發展條件和發展資本,從而實現各民族充分發展,走向共同繁榮,夯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經濟基礎,為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經濟支撐。

4.2 政策穩定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的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提出“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說明老百姓是政府制定政策的試金石、晴雨表。事實上,好的政策是各民族群眾安居樂業、經濟發展、社會有序和人民幸福的穩定器。當前,高質量發展、現代化進程、城市化進程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成為時代主題,以政策穩定器推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行穩致遠,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

貴州作為八大民族省區之一,多民族的特點與實際決定了任何政策的制定與出臺都必然遵循區域、民族以及多彩文化樣態的現實。貴州“三州十一縣”的民族區域自治格局決定了同一個省域內各市、州、地之間具有差異性的政策內容。因此,貴州省內民族區域自治與非民族區域自治之間各自在政策制定方面必然存在一些差異,諸如貴州“三州十一縣”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因地因民族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在經濟發展政策、社會發展政策、教育政策以及人才培養政策上給予相對寬松和寬容的照顧,在主觀上為同胞提供有力幫助,這在本質上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實現民族真正平等和民族真正團結的思想?;谫F州整體性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實踐,民族區域與非民族區域在政策制定上只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策必然就是好政策,必然能夠推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行穩致遠。

4.3 精神熱水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的信念根基

所謂“精神熱水器”事實上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會見貴州代表團時指出的“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精神——新時代貴州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指示精神成為助推貴州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價值取向和精神依托,尤其是對于貴州作為民族八大省區之一的特點與實際來看,“貴州精神”無疑也是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根本遵循。

事實上,“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一直都是貴州各民族群眾的精神特質和實踐表征?!暗責o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是貴州的歷史標簽與歷史表征。反觀現實,當下貴州的各地、州、市皆有機場、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戶戶通網絡等現狀消除了歷史賦予貴州的落后標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全國各民族勠力同心,攻堅克難,解決了許許多多的難題,辦成了許許多多的大事,貴州人民群眾已經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過上了小康生活,貴州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脫貧人口最多、貴州連續幾年在經濟發展速度上位于全國前列等等,已經在事實上擺脫了歷史賦予的標簽。這一切成績的獲得是貴州各民族群眾同心協力、共同團結奮斗的結果?!百F州精神”的熱水器推動貴州各項事業取得實質性的飛躍,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篤行不怠。

4.4 人文催化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的文化動力

以18個世居民族文化為核心、其他各民族文化為相互映射的多彩貴州文化在客觀上型塑了貴州的文化品格與文化秉性。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需要各民族文化編織而成的底色作為鋪墊。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與底蘊,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獨特的文化模式和優異性,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及其指歸的政治一體屬性就是最好的注腳,因此,如何做到民族文化的差異性與共同性的和合與統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順應時代變化,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改進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的有機結合,才能把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細做扎實?!盵19]實然,貴州各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歷史表達與歷史敘事,各民族文化的生成與演繹都有其各自合理的邏輯,因此,尊重各民族生產、生活、人生禮儀、人際交往習慣等文化,就是在事實上體現尊重文化差異性,從而在客觀上倡導和推動文化共同性,因為文化差異性在得到尊重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對共同性文化自覺認同、自覺選擇更有生命力的文化樣態,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在本質上就是對共同性文化——中華文化的創建和弘揚,彰顯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與張力。因此,以文化催化器型塑優異、璀璨的多元文化,在客觀上就是為各民族找到精神依托,從而激發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因此,文化催化器能夠驅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而有為。

4.5 理念遙感器: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烏江江畔的瞭望與凝望及其強調貴州生態的特殊價值為貴州開新局、闖新路、搶新機、出新績提供了理論基礎與策略謀劃。在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以及旅游產業化成為貴州后發趕超主要推手的當下,如何實現理念更新?從而達到高質量發展是貴州必然要回答的一道真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內容的新發展理念無疑是最好的答案選擇。

創新發展在客觀上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落后發展理念,提倡節約、集約以及高效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協調發展賦予人類主動性和理性價值為歸依,在合作互信的關系中達成經濟發展理性的共識;綠色發展則排除高耗能、高排放的低碳發展路子,盡可能地回歸人性與自然性合二為一的共相選擇;開放發展遵循人類的主動性價值與內在要求,只有以包容開放的姿態汲取優越的思維和文化秉性,才能實現智慧共享、經濟共享、文明共享,從而賦予發展更深的內涵和意義;共享發展則體現為人類社會主體內部之間的互信與互融,回歸和諧相處、和衷共濟、和睦發展的人性本來。因此,“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映射出深刻的時代內涵,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貴州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主體之一,貴州寶貴的自然資源賦予了貴州各族群眾強大的張力,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也必然遵從新發展理念的約定。新理念遙感器的價值必然推動貴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踔厲奮發。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貴州總書記
民族團結之歌
貴州,有多美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我與貴州茶一起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總書記的告誠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