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2023-04-19 20:14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龔占雨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黨史思政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龔占雨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課程思政建設正是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舉措,是推進價值引領、落實中小學意識形態主體責任的有力抓手。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事關中小學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事關意識形態工作大局,當然,也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強調“解決好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并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行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

但是,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課程思政內容主要集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從黨史教育的角度進行課程思政研究、建設與教學實施的較少,即使在教學中涉及黨史教育內容,也存在著形式化、碎片化、缺乏廣度和深度等問題,從黨史教育的角度系統化、序列化設計課程思政教學的不多,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經驗成果更少。因此,如何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將黨史教育有機融入學科課程建設、實施與評價各環節,還需要深入挖掘、深入研究。

一、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意義

(一)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有助于實現“鑄魂育人”的教育目標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教育不但能夠讓學生系統地了解黨史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還能夠在學習黨的奮斗史和發展史的過程中,深刻認識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形成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激發愛黨愛國的情感,從而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強化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

(二)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提高教師立德樹人水平

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政治素質,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努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能夠豐富、充實課程思政的內容

中國共產黨黨史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革命史和建設史,擁有豐富的歷史史料和生動、鮮活的思政價值。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將進一步豐富課程思政的內涵,為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新方向,真正解決培養什么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深入。

二、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主要內容

語文課程天然具有豐富的思政元素,“政治立場、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社會責任、做人與交友、困惑與成長,也包括世界觀、價值觀、道德品質、健康情感和綜合素質”等都是語文學科課程思政的聚焦點,而這些思政點與黨史教育內容是高度契合的。因此,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可以在充分尊重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從以下五個方面挖掘黨史教育元素。

(一)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

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解放全中國到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黨史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百年奮斗史。百年光輝歷程中涌現出的無數英雄和可歌可泣的事跡,就是最為精彩的中國故事,這些故事都應成為黨史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成就

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這一過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就是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也是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例如:建黨的理論與實踐成就、人民軍隊從無到有與從弱到強的成就、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新中國建設成就、改革開放后的探索與成就、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成就等。

(三)紅色經典作品

在中國共產黨創造百年偉大成就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紅色經典作品,許多經典作品被選入教材。例如: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長沙》《七律·長征》《沁園春·雪》《紀念白求恩》《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反映老一代革命家戰斗與生活的作品,如《老山界》《梅嶺三章》《回延安》等;新課標推薦的名著,如《可愛的中國》《紅巖》《紅星照耀中國》《革命烈士詩抄》等。這些紅色經典作品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黨百年的奮斗與探索,是學科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的先進知識分子的作品

例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等小說以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拿來主義》等雜文,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郭沫若的《爐中煤》、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楊振寧的《鄧稼先》等。這些作品都表現了中國現當代知識分子救亡圖存、追求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富強的愛國主義情懷。這些與中國共產黨同呼吸共命運的先進知識分子的作品,同樣是黨史教育的重要資源。

(五)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先進文化的作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相互交融的,主要表現為愛國主義情懷、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對真善美的追求。新中國成立以來,涌現出一大批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先進文化的作品,如曲波的《林海雪原》、楊沫的《青春之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這些作品謳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懈奮斗精神,表現了人民對國家富強、生活美好的向往與追求,也是課程思政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

三、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必須不斷提升學科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教師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币虼?,教師要加強黨史學習,自覺將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中,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使命,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

二是讓黨史學習成為自己的政治自覺,以高度的敏銳性捕捉教學中的黨史教育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

三是要加強培訓,提升課程思政能力。學校要將課程思政培訓作為語文學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必修內容,將黨史教育納入各種培訓,幫助教師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和水平。

(二)加強黨史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規范思政教學

教師是教學實施的執行者、研究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這是新課改的明確要求。要將黨史教育有機融入學科課程,教師就必須以系統思維和整體眼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對學科教學中的黨史資源進行橫向拓展與縱深發掘,并巧妙融入課堂教學中,建立系列化、精品化與連續性、融合黨史教育主題的學科思政課程,這是大勢所趨。

一是以統編教材為基礎,系統開發教學內容中的黨史教育內容。例如:背景中與黨史有關的內容、作者及相關優秀黨員的故事、教學內容中的黨史元素等。系統開發黨史元素,能夠激發學生黨史學習興趣,實現課程思政育人和黨史育人的有效融合。

二是規范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系統開發以黨史教育為主題的語文思政課程,要有明確的課程綱要,講清為什么要將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同時又要確立系統的開發策略和實施辦法,制定管理辦法和評價策略。

三是研究探索黨史教育多樣化的呈現方式。比如:教師直接呈現歷史資料、發布研討題開展課堂討論、錄制微視頻、觀看反映我黨奮斗史的紅色電影并寫觀后感等。

四是積極開發黨史教育隱性課程。課堂教學外,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所有活動都是隱性課程資源,如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壁報板報、手抄報、辯論會等。在隱性課程資源中加入黨史教育主題,并使之制度化、課程化、語文學科化,可以實現黨史教育時時、事事、處處,潤物無聲。

(三)推動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

課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達成教育教學目標的首要陣地。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最終還要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育人為本,以史鑄魂,教師必須主動地、系統地開發教學中的黨史元素,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完善思政目標,在課堂中弘揚建黨精神、講好黨史故事,從而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讓百年黨史成為教育和引導學生愛黨、愛國、形成正確“三觀”的重要內容。

(四)開展黨史教育為主題的跨學科語文實踐活動

“跨學科學習”是義務教育階段六大學習任務群之一,強調在學生的語文實踐中,可以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提高語文能力。

因此,語文實踐活動可以與歷史、思政等學科聯合,以黨史教育為主題、以全面提高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系列化、系統化的語文實踐活動。例如:帶領學生走進歷史博物館、革命軍事博物館,或瞻仰革命遺址,參觀紅色基地,觀看革命影像展等。也可以開展黨史情景表演系列活動,將黨史歷程中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經典詩文等通過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在表演與觀看的過程中,增強直觀體驗,充分發揮黨史紅色資源的影響力,讓學生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補足“精神之鈣”,傳承紅色基因。

實踐活動中的鮮活案例,視、聽、感受為一體的現場教育形式,必將使學生在表演、觀摩、聆聽黨史故事的同時,深化對黨史的理解,深切感受革命精神,并激發學生黨史學習熱情,主動用黨的奮斗歷程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五)創建信息化紅色教學資源,拓展黨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黨史教育資源拓展工作。既可以搜集編輯文字類資源,也可以搜集整理視頻類黨史資源,還可以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QQ群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媒體,通過圖片、文章、視頻、音頻等形式,為學生提供黨史教育資源。

(六)以科研促教研,積極開展黨史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研究

學校和教師都要積極開展黨史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課題研究,并以課題為引領,結合教學實踐開展項目化研究,形成全學科育人研究的良好氛圍,推動黨史教育實效性。課題研究必然會幫助教師深入了解黨史教育的重要性,拓展黨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助力黨史教育充分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

總之,黨史教育融入中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是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重要路徑,更是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戰略要求。深刻把握黨史教育與課程思政教學的關系并有效融合,必將充分發揮黨史的“導航”功能,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思想動力和智力支撐,助力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黨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黨史上的今天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