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2023-04-20 03:56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提質現代農業育人

鮑 越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園林園藝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引言

提質培優教育發展改革戰略的提出,為高職院校育人培養體系建設指明新的方向。高職院校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應基于提質培優教育發展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當前階段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及教育模式,充分借助高職院校教育發展合作的平臺優勢,彌補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內在缺失,讓高職院校能在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育人趨勢。

一、 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新要求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在基本原則方面提出四點要求。包括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固本強基,綜合改革、標準先行,試點突破及地方主責,協同推進四項內容。其中,從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發展改革來看,育人培養體系的建設應通過優化教育體制,轉變以內容輸出為載體的教育思想,重點從提升職業人才綜合素養、優化課程教學體系、調整階段性教育戰略及深化職業教育多元融合等角度,構建職業教育的協同育人新機制,基于多管齊下的協同育人教育策略,提升各個階段職業教育內容銜接緊密性,滿足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與育人培養的多元化需求。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則應秉承提升職業人才職業技能應用能力、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實訓、推進多元教育合作及強化人才就業、創業發展競爭力等進行教育改革與教育創新,充分按照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加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成果轉化,為現代農業技術人才未來教育發展及就業發展提供多個層面的教育保障,突破傳統單一化教育模式對于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內容限制,以提升職業人才專業素養、文化素質及道德思想品質為根本內容,循序漸進地做好提質培優的教育改革發展。另外,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要建立長效化的職業教育工作機制,基于對繼續教育育人理念的運用,推進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體化串聯,提升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對于各類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率,解決職業教育尾大不掉的問題,為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穩步推進指明新的方向。

二、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載體

(一)完備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教育實訓體系

《計劃》內容在重點任務的第四部分提到“研制職業教育產教對接譜系圖,指導優化職業學校和專業布局,重點服務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遴選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城市,推動試點城市建設開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實訓基地?!庇纱丝梢?,提升職業人才的實訓能力,是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應在完善課程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為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多方面的崗位實訓教育支持,創造職業人才崗位實訓工作機遇,通過對產教融合及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運用,深化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教育實訓的育人互補,實現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扁平化與平衡化推進,幫助職業人才積累豐富的崗位工作實訓經驗,拓寬職業人才農業知識學習視野,改變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對于理論知識內容的單方面依賴。完備的農業技術人才教育實訓體系建設,亦是提質培優背景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對于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及育人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數字化與信息化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平臺

實施職業教育信息化2.0建設行動,亦是《計劃》的重點內容,對于全面落實提質培優教育要求具有深遠影響[1]。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同樣要依托數字化、信息化教育資源、技術應用,提升育人培養的教育工作質量,減輕職業人才、教師教育、學習工作負擔,增強階段性的教育工作有效性,實現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推進。因此,高職院校應在數字化與信息化建設方面,積極做好針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教育資源挖掘,并構建完善的教育數據信息庫,通過對大數據、數字媒體技術等內容的運用,補齊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教育短板,發揮提質培優的教育改革核心優勢,保證各個階段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工作效率與教育時效性,為高職院校更好地在提質培優背景下保持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優勢夯實基礎。此外,數字化與信息化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平臺搭建,提升高職院校育人培養教育的內容前瞻性,讓教師能持續深化對于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的了解,保證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教育決策的科學性,為高職院校更好地深化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多元融合發展做好充分鋪墊。

三、基于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方向

(一)優化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提質培優中的“提質”,并非單方面強調對某一階段教育質量的提升,而是要將“提質”教育概念貫穿于高職院校育人培養體系建設的全過程。所以,為更好滿足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需求,落實提質培優教育改革發展的系統要求,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多元化教育平臺,深化對重點教育內容的挖掘。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則應簡化理論課程教學實踐流程,采用先開展實踐操作,再進行理論內容學習分析及學習研究的策略進行教育改革,讓職業人才能在實踐過程中熟練掌握多種職業技能,改變以往農業職業人才專業技能應用能力不足的基本狀況,使現代農業技術人才能發揮自身的專業學習優勢。以此,實現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多元循環,保障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二)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學研發展

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學研發展,是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企業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計劃》內容也對企業引領職業教育進行多次提及。由此可見,深化企業與職業院校的教育合作發展,亦是未來落實提質培優教育改革要求的內在驅動力。職業院校與企業教育合作發展,應采取教育精簡戰略,進一步利用相對簡單的教育概念進行教育滲透,讓職業人才能對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學習認識,并將基礎知識概念轉變為專業知識內容,通過企業為職業院校提供教育實踐支持,提升高職院校在提質培優背景下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教育培養能力。此外,在深化職業院校與企業教育合作發展的道路上,高職院校應秉承教育創新思維,做好對多個不同發展合作路徑的探索,將1+x證書制度及跨學科協同教育機制等內容,融入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持續做好對教育合作發展體系的完善。

四、新時期基于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策略

(一)推進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思政教育創新

《計劃》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新要求,創新職業院校思政教育模式,是《計劃》中實現提質培優教育目標的重點任務之一。高職院校應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做好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思政教育改革,提升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個人的道德思想品質及夯實政治信仰,強化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思想覺悟及思想領悟能力,讓農業技術人才能從更為宏觀的教育看待問題,增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在社會發展建設中的奉獻能力,進一步以提升我國農業發展體系建設為核心,完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思政教育服務體系[2]。其中,為更好保持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思政教育工作前瞻性,高職院校應積極做好思政教育課程教學引入,基于課程思政教學思路,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基礎學科、專業學科課程教學的各個方面,重點提升思政教育內容的教學滲透能力,實現現代農業技術人才思政教育的協同開展,使現代農業技術人才能成為端穩“中國飯碗” 、守護糧食安全的領路人與先行者[3]。

(二)加強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一體化建設

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的雙融合教育發展,是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基石。高職院校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應從提升專業技能應用能力及深化職業培訓教育引導兩個方面進行教育布局。譬如,高職院??梢赃\用1+x證書制度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增強職業人才對于各類農業知識的專業儲備,拓展職業人才獲取專業知識的途徑,幫助職業人才逐步地提升個人發展層次。其中,高職院校應積極做好多元化的教育引領,在加強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一體化建設方面,為教師提供系統化的教育支持,并定期開展校內的教育學術研討,基于將高職院校部分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教育成果,讓職業人才能提前針對部分行業前瞻技術及前瞻信息內容進行了解,解決高職院校職業培訓教育工作內容滯后問題,讓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的開展能處于同等高度。從而,為高職院校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的一體化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充分依托職業技能與職業培訓的一體化融合,構建提質培優背景下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新機制。

(三)搭建高職與企業多元合作發展平臺

長期以來,深化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教育合作發展,始終是職業教育發展改革內容研究的重點方向。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同樣要基于校企合作教育實踐體系,實現教育工作的高水平推進[4]。因此,高職院校應在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搭建多元合作的教育發展平臺,提升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教育合作能力,將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教育發展合作面向更多層面進行拓展。譬如,通過高職院校與企業聯合開展學術科研及產品開發,為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多方面的教育資源支持,通過將企業產品開發技術資源及產業資源面向高職院校進行導入,提升高職院校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培訓能力,彌補職業人才在農業知識及專業知識學習方面的薄弱項,持續挖掘職業人才專業潛力,并在企業開展教育合作的過程中,培養職業人才崗位工作的鉆研、創新精神,讓現代農業技術人才能勝任更多的工作崗位,實現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就業、創業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深化高職的職業教育隊伍建設

強化職業院校校長隊伍建設,完善選拔任用機制,是《計劃》中重點任務部分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標之一。高職院校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也基于管理隊伍及教師隊伍建設,做好對職業教育工作質量的穩步提升。其中,高職院校管理隊伍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應在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發揮榜樣力量,將具有一定教育親和力教師安排到相應的職業教育工作崗位,提升教師與職業人才之間的教育互動能力,加深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與教師對職業人才的了解,拉近教師與職業人才的教育關系,讓職業人才能針對教師、教育管理人員的優秀個人品質進行學習與傳承,深化各個階段教師的教育工作影響力。所以,深化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隊伍建設,也是實現提質培優教育工作目標的有效方式,對于更好地完善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意義[5]。另外,深化高職院校職業教育隊伍建設,要完善對教師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機制,重點學生對于教師的印象與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作為教師教育考核的評價標準,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情感紐帶,使教師的言傳身教能讓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終身受益。

(五)拓展高職院校國際化的教育發展視野

推進職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教育發展,拓展高職院校國際化的教育發展視野,是提質培優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高職院校應定期組織開展國際的學術討論活動,通過吸納國外的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經驗,逐步填補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內容空缺,并有針對性地做好面向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教育設計,采取國外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教育工作模式,積極開展多方面的課程教學試點,根據教育試點成果及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分析各項教學方案及教學策略應用的可行性。從而,讓高職院校的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不再局限于滿足階段性的人才教育需求,而是能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推進提質培優的人才培養改革。此外,拓展高職院校國際化的教育發展視野,同樣為高職院校深化教育合作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高職院??梢越柚鷩獾慕逃Y源,補充及更新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內容,通過積極開展多元互動交流,豐富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經驗。以此,實現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高質量推進的育人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提質培優背景下的高職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應按照《計劃》的教育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工作決策,通過加強教育合作發展、完善教育協同體系等多種方式,實現高職院?,F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穩步推進,充分滿足新時代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多方面需求,使高職院校能依托提質培優的教育發展體系,持續做好對現代農業技術人才教育培養有效性的強化。

猜你喜歡
提質現代農業育人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為城市提質而歌
人民調解提質升級見成效
新疆:醫保由“擴面”向“提質”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