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馴化與引導:論古典教育對血氣的教化

2023-04-20 11:24孔令新
教育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阿喀琉斯血氣古典

孔令新

(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長沙 410000)

一、血氣的內涵及重思古典教育思想的意義

血氣(thymos)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其內涵豐富、含混卻又不失其鮮明的特征。在希臘語中,血氣被認為是引發人的意氣、生氣、勇氣這類情感的靈魂源泉。血氣往往使人充滿昂揚的精神斗志,常常表現為忿怒、驕傲、野心、嫉妒、虛榮等。另一方面,血氣雖內涵豐富,但有其明確的界限?!把獨馐且粋€難以理解的動機,其品格只有通過與欲望的對比才能顯現。欲望指向需要的滿足:它們表達一種不完全,并渴望完全。饑餓、口渴、性欲,等等,都直接與一個目標相關,它們的意思簡單直白。血氣的目標則更難辯認。它最簡單的表現是憤怒,但憤怒滿足了什么需要卻并非一目了然?!盵1]與欲望相比,血氣隱隱指向更多的是精神而非身體的滿足。與理性相比,血氣不是冷靜的推理和謀算,它幾乎總是充滿了熱忱。

簡言之,血氣這種常常驅使人義憤填膺、意氣風發和雄心勃勃的靈魂因素是人之為人非常獨特的東西,甚至可以認為其正表現了人性的復雜和雙重性,用列奧·施特勞斯的話說,“我們會冒昧地提出,人人特有的東西,那人性的——太人性的東西,便是血氣?!盵2]在現代社會和教育中,血氣的處境并不怎么好,在很多時候處于被嚴厲壓制和異化的境地,這也是導致現代人精神萎靡的原因之一。比如現代生活雖然越來越輕松安逸,卻也越發地充斥著單調乏味和平庸壓抑,越來越缺少崇高和激情?!坝腥税堰@表述為生命的英雄維度的失落。人們不再有更高的目標感,不再感覺到有某種值得以死相趨的東西?!盵3]現代人這種較為普遍的精神平庸與血氣的現代處境是有重要關聯的。

在這個意義上,本文試圖梳理并討論古典教育思想中對血氣的理解和處理方式,這并非意味著要求我們的教育回到古典時代,作為現代人是注定無法回到古代社會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回溯古典教育對血氣的教化方式進而去理解其背后對血氣和人性的理解,這會有助于我們去嘗試一種不同于現代的理解方式。這也并非預設了古典教育思想優越于現代教育思想,而是通過理解不同的思想方式,比如對血氣的理解,可以使我們的理解力變得更豐富和成熟,同時也恰恰表現了作為現代人的開放通達而不是狹隘封閉,這也是本文希望能夠達到的目的。

二、古典教育視野中的血氣

在古典教育看來,作為使人的靈魂總是充滿熱忱的精神能量,血氣雖同欲望根本上都是非理性的,但卻比欲望要高貴得多。血氣所激起的靈魂熱情與勇敢、正義、道德理想主義及公民友愛都有極其緊密的關系,因此其渴求應被認真對待。但古典教育也注意到了血氣作為一種未經反思的靈魂熱忱亦有其潛在的危險,沒有理性的引導和凈化,血氣難免會將個體靈魂帶入混亂和殘酷。

(一)血氣是勇敢德性的靈魂基礎

勇敢是古典時代最為重要的美德之一。在古典思想和教育看來,血氣這一靈魂的自然部分與勇敢德性之間有著極其自然親密的聯系。血氣被視為勇敢的靈魂基礎,雖其本身并不就是勇敢,但它往往是勇敢的源泉。血氣激發人充滿昂揚斗志,進而變得難以戰勝,因此一個英勇無畏之人往往也被視為一個血氣十足的人。無論是荷馬、柏拉圖還是亞里士多德對此都有明確表述。

在荷馬的《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的憤怒、英勇和英雄氣概無一不表明他是特洛伊戰場上最具血氣之人,亦被視為整個古典希臘勇士的典范。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也明確表示正是由于靈魂中的血氣勃發,(1)郭斌和、張竹明在《理想國》中將thymos/thumos譯為激情,不甚恰當。激情(passions)一詞源自霍布斯,正是霍布斯將thymos/thumos與欲望合并,統稱為激情,又尤為看重懼死的激情,這已經極大地掩蓋了血氣的獨特性。亦有學者以意氣、心氣來譯,個人認為劉小楓以血氣來譯thymos/thumos較為恰切。參見:劉小楓選編:《古典詩文繹讀(西學卷,古代編:上)》,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41-142,220-221頁。一個人才會變得勇敢無畏,哪怕動物也盡是如此:“要不是生氣勃勃,它們能變得勇敢嗎?你有沒有注意到,昂揚的精神意氣,是何等不可抗拒不可戰勝嗎?”[4]在與格勞孔等人構建言辭中的理想城邦時,蘇格拉底第一個談到的美德就是勇敢,這是城邦護衛者必須具備的最為重要的德性。同樣令人深思的是,根據蘇格拉底在一開始確定的城邦與靈魂對應原則,城邦護衛者對應的恰恰是靈魂中的血氣部分,如此的安排亦表明了血氣與勇敢這一重要德性的緊密關系。

亞里士多德對此亦有明確表述。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勇敢德性是他提到的第一個道德德性。在討論勇敢的品質時,亞里士多德指出若無邏各斯的引導,血氣本身的表現不能被徑直認為是勇敢。但他也指出,“由怒氣激發起來的勇敢似乎是最為自然的勇敢,如果再加上選擇或目的,那就是真正的勇敢了?!盵5]由此,亞里士多德又恢復或重構了血氣,將血氣認定為真正勇敢德性的靈魂基礎。

簡言之,在古典教育看來,正是由于血氣,勇敢德性本身才有了最為自然的可能。

(二)血氣與正義的天然關聯

血氣除了表現為勇敢,它更常見的表現是憤怒或正義感。當一個人無端受辱或看到他人受到不公正對待時,血氣常常即刻激起強烈的憤怒和義憤,這種天然的正義感背后潛臺詞即是“我或其他人不應該被如此對待”等。這里的“應該與不應該”所指向的正是某種原則或作為共同體生活根基的正當性秩序。當此秩序受到威脅,血氣熱烈地驅使人去保衛或恢復此正義秩序。因此,血氣不僅是勇敢這一德性的靈魂基礎,“它更是‘正義’的基礎,沒有它,則無所謂懲罰,無所謂公正,無所謂對惡的憤恨,無所謂對善的熱愛?!盵6]畢竟,人總是生存于一定的社會共同體之中,而共同體內的生活有其相應的正當性規則,其規定了何為正義與不義?!罢侨说难獨?thymos)——即對何為正確、何種東西帶來尊嚴與榮譽的精神感受——捍衛并維持著這些秩序規則?!盵7]若喪失了這種共同體的秩序,人類生活難免會落入混亂。

在這個意義上,古典教育認為血氣所激起的憤怒或義憤應被認真看待,亞里士多德說“義憤是妒忌與幸災樂禍之間的適度?!盵5]52也就是說,對壞人得到不應得的好運或好人遭受不應得的厄運感到憤怒,這是正當的。同時,當遭受的痛苦是咎由自取時,血氣常常不會發作且平靜得很。但若相反,血氣就會使人憤怒并驅使人去懲罰不義。

同時,血氣這種對公正的天然敏感或熱忱背后,其渴望的并非平等意義上的公正,而是亞里士多德意義上的分配公正,“分配的公正要基于某種配得……所以,公正在于成比例”[5]135,成比例的含義即在于一個人的能力在共同體中越是突出和出類拔萃,就越應被給予更多榮譽乃至統治權。在血氣看來,這些都是合乎自然正義的。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荷馬史詩中的阿喀琉斯。他被視為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第一勇士,亦是血氣的化身。(2)荷馬將沖上戰場的阿喀琉斯描述為一頭雄獅,《伊利亞特》中的勇士多被描述為獅子。(參見:荷馬著,羅念生譯:《伊利亞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8頁。)并非巧合的是,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給人的心靈進行塑像時,也將血氣塑造為一個雄獅的形象。(參見: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381頁。)《伊利亞特》開篇就是對阿喀琉斯之怒的精彩描繪,整部書從頭到尾都籠罩在這個主題之下。他之所以憤怒,就是因聯軍統帥阿伽門農不公正地剝奪了阿喀琉斯應有的戰利品布里塞伊斯,使阿喀琉斯感受到了極大侮辱,他憤怒譴責阿伽門農并退出戰爭。他的血氣要求共同體必須維護公正的分配原則,承認阿喀琉斯超出常人的優秀與卓越,這是其應得之物,如此才是合乎正義的。

(三)血氣與道德理想主義的緊密關系

血氣這種對正義天然敏感和熱忱的特質常常驅使人本能地去捍衛正義秩序,正是在此,古典教育意識到血氣與道德、政治理想主義的緊密關系。還是以荷馬筆下的阿喀琉斯為例,心高氣傲的他之所以義憤勃發,在于其感受到其卓越戰功未被公正對待,尤其是沒有被精確地公正對待,“阿喀琉斯的血氣要求在給予與接受方面有精確性,與人們在戰爭與和平中的經驗無關?!盵7]6血氣對公正的天然熱忱背后,是血氣對理想的道德和政治世界的自我堅持,在其中德性與幸福的匹配不應有絲毫的落差。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對此也做了精彩描繪。對話中蘇格拉底一再提醒我們注意格勞孔血氣極其豐富這一特征。第二卷開頭格勞孔重新挑起正義和不義生活哪種更好的爭論,從中可強烈感受到其靈魂中的血氣對身邊彌漫著精神腐敗的不義世界的迷惑和義憤,他尤其不解和憤怒于現實處境中為何壞人總是常常比好人過的幸福,血氣驅使著他對一個理想的道德世界充滿了渴望。這種渴望如此熾熱,以至于非常熱愛美食和享樂的他忘記了對話開始承諾的晚宴和觀看火炬賽馬活動,而是極其專注地與蘇格拉底為了理想城邦的實現幾乎討論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一個完美的正義世界被創建起來,格勞孔的血氣才終于滿足,他對道德和政治理想主義的追求在此終得實現。

可以說,沒有血氣的這種推動,對話不會進行得如此深刻,甚至都不會開始。靈魂若失落了血氣的這種激發,導向的將會是更多的平庸乏味和精神萎靡,心靈也難免喪失積極向上的動力。

(四)血氣與公民友愛的關系

在古典教育思想看來,血氣還是公民友愛的重要靈魂根源。究其原因,在于血氣所激發的正義感及對共同體秩序的捍衛中,血氣幾乎本能地會將城邦同胞當作朋友,并將敵意給予共同體外的敵人。所以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將護衛者,亦即血氣的對應者,視為對己溫和、對敵兇悍的人。因此,血氣幾乎意味著一種本能的愛國主義,使人可對同胞生出一種天然的親近感。由此,血氣為共同體中公民友愛提供了重要基礎。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也明確指出,城邦的團結與和諧需要友愛,友愛可補正義的不足,血氣正是公民友愛所由發生的重要靈魂機能?!俺前钣颜x的基礎是血氣,‘因為血氣是靈魂的容器,憑借它我們成為朋友?!盵7]43在血氣看來,同胞公民幾乎就是天然的朋友,也正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朋友的背叛特別容易激起血氣的憤怒。亞里士多德對此也推論說:“我們要是被素所友好或朋輩所輕侮,則比被陌路的人們所褻瀆,在血氣上感到更為激蕩……”[8]。

另一方面,若是朋友被他人肆意不公正地欺辱,血氣也會激發起個體感同身受的受辱感,此時血氣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義憤勃發地去捍衛友誼,保衛朋友或為之復仇。一如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哪怕明知返回戰場自己的死亡就會到來,其血氣還是激發他為了友愛義無反顧地去為好友復仇??梢哉f,在阿喀琉斯這里,血氣與友愛相互激發,為彼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當然,由血氣而生并受其支持的友愛是有限的,“這種愛在城邦的邊界處終結”[1]77。

(五)血氣所潛在的危險

在古典教育思想看來,血氣雖可潛在地導向人的種種優異德性,是實現人性卓越的重要靈魂基礎,但作為未經反思的精神熱忱,它畢竟是非理性的,因此也蘊含著種種危險。

血氣被古典教育思想視為靈魂中的雄獅,它為了捍衛自身所感受到的正義秩序,激發人英勇向前,但若無理性的引導和節制,往往容易攻擊過火而失去分寸,導致從勇敢走向狂暴和野蠻。如阿喀琉斯在好友死后,他那由阿伽門農的不公而來的憤怒就升級變成了狂暴,即便殺死了赫克托耳,其血氣依然驅使他像頭野獸一樣處理赫克托耳的尸體,幾乎瀕臨瘋狂的邊緣。阿波羅如此描述此刻的阿喀琉斯:“他的心不正,性不溫,完全無序……狂暴如獅,憑借力量和心中的血氣撲向凡人的羊群,獲得一頓飽餐?!盵7]12最終,只有宙斯才終止了他的瘋狂。

血氣雖容易激起人本能的正義感,讓人在面臨不公正時產生捍衛正義秩序的沖動,但對正義的感受不等于正確理解了正義本身?!皯嵟菬o理性的,很容易把它對不義的感覺錯當成不義的事實?!盵1]83沒有理性幫助的血氣將難以區分真正的高低,在血氣被強烈激發的時刻,它甚至還會反對理性,我們說一個人憤怒地失去了理智正在于此。此時的血氣伴隨著強烈的自以為是,“它處處都看見不義行為以及對其進行懲罰的義務?!盵1]83

同時,血氣雖激起人對道德世界的理想主義渴望,若無理性節制,此理想主義沖動也容易演化為人性的災難?!把獨庠O想這樣一個世界,其中秩序能夠得到建立,惡行能夠得到清算?!盵7]10血氣所熱烈渴望的這種對不義的清算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必須所有的不義和惡行都要得到清算,即要全面根除惡及不公正的存在;第二是清算必須即時精確地進行。荷馬筆下的阿喀琉斯與柏拉圖筆下的格勞孔都有類似渴望,“但是,對道德秩序的這樣一種期望是如此精確,以至于沒有為機運留下空間,從而就會引起危險的失望情緒?!盵9]這種失望的情緒在血氣的催動下很容易走向危險,在阿喀琉斯身上表現為狂暴和殘酷,在格勞孔身上則表現為為了理想城邦的實現,當蘇格拉底提議要施行驅逐所有十歲以上公民這樣的大恐怖行動時,格勞孔幾乎立刻就同意了,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最后,血氣雖易激發公民之間的友愛之情,但其所理解的友愛標準在于是否是熟悉之物,這顯然是一種低級的標準。因此,血氣所激起的更多是一種本能的愛國主義而不是理性的愛國主義,因此容易引發混亂和沖突,這都是血氣潛在的危險后果。

三、古典目的論:古典教育教化血氣的根基

在古典教育看來,血氣雖有其潛在危險,但其對于人性實現自身的高貴與卓越同樣有巨大益處,沒有血氣的人性會喪失深度,故主張要認真聆聽血氣的渴望,并對其進行馴化后的引導。古典教育的這種對血氣的教化思想之所以可能,其根基正在于古典教育背后所秉持的對人的古典目的論的理解,這也是古典教育和現代教育的關鍵區別所在。

(一)何為古典目的論

古典目的論認為整個宇宙世界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在這些希臘人看來,世界原本不是作為一個冷靜的客觀的事實整體而存在的,而是作為那些強大的、意義深遠的、‘莊嚴崇高的’力量而存在?!盵10]自然或宇宙的力量意味著某種規范和標準,也就意味著秩序本身。這種規范或標準對所有處在自然這個巨大生命體之內的生靈都有其約束力,自然就是一個世界心靈,它規定了各存在物的等級、秩序及和諧?!安淮嬖跊]有精神的物質世界,也不存在沒有物質的精神世界。物質本身是無形式的,精神作為終極因和目的因引導物質的變化?!盵11]

在古典目的論看來,這種精神引領物質的變化就是自然秩序內各生靈體自身的運動。但這種運動不是后世霍布斯所理解的那種毫無目的的欲望運動,而是受永恒的理智引導和規范的朝向至善的垂直運動。自然就意味著至善,而至善的首要含義是目的或功能的徹底實現,并不具備太多現代人理解的道德含義。比如眼睛看得明亮,就是眼睛實現了自身的德性。

在這個意義上,自然、善與柏拉圖的理念、亞里士多德的努斯幾乎具有同樣的含義。在柏拉圖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對超越于可見世界之上的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對亞里士多德來說,“事物存在于一個目的論的鏈條當中并一步步被引導向更為高級的生命形式,一種更有效、更充滿生命力的形式?!盵11]3各種事物都有其預定的目的,生命過程就是從潛能到目的的奮發實現的過程。個體生存的意義就在于努力回到那超越的自然秩序之中,生命的運動就是對永恒秩序的渴望。應然與實然之間沒有斷裂,實然只有在應然中才能實現自身。正義首先在于靈魂的正義,即個體靈魂的小宇宙最終與外在的大宇宙諧調一致,如此人的德性才能徹底實現。

古典目的論的這些主張與現代自然科學所主張的機械論世界觀在很多方面都是對立的,后者認為宇宙本身是毫無目的且冷冰冰的物質世界,自然不再是有理智的存在,也不體現人要遵循的至善秩序,反而是如康德所言的人為自然立法,這種理解在古典思想看來則是對自然的降格。

(二)古典目的論與古典理性

對這種宇宙正義或自然秩序,古典教育思想認為只有人的理性才能加以認識。自然是有理智的存在,人的理性本身是對邏各斯的分有,可借此探究自然所代表的正義秩序,并理解個體生命的存在意義。顯然,這不同于現代社會對理性的理解?,F代思想更多是將理性當作一種僅僅負責謀算、冷靜推理的純粹工具,至于這個工具服務于何種目的是理性所不能決定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現代理性也常被稱為工具理性,其具備的僅僅是工具價值。

古典目的論對理性的理解可稱之為古典理性,其與現代工具理性有著重大差異。這差異就體現在,現代工具理性拒絕承認類似努斯、理念等超越性秩序標準的存在,它堅持人性的各種喜好欲望難以有高低好壞的劃分,因此理性應該嚴守自身的界限,即僅僅作為一個類似謀士的工具,服務于各種欲望,冷靜地為目標的實現去出謀劃策,一如霍布斯所言:“理性不具有任何‘正當的理由’的超驗性質,而是等同于一致性和無矛盾?!盵12]

與現代工具理性相反,古典理性堅持在人之上有一個自然正義秩序的存在,如上文所述,這種自然正義秩序也即是至善本身,即萬物循此標準而變得內在是有序的進而自身運作良好,并最終實現自身存在的目的?!耙虼?如果人把他份內的工作、與人的天性相對應并為人的天性所要求的工作做好的話,他就是善的?!侨说淖匀粯嫵傻牡燃壷刃?為古典派所理解的自然權利提供了基礎?!盵13]能夠發現、理解并引導個體靈魂內部的等級秩序與那個超越性的自然正義秩序達成一致的,只有人的理性。理性通過去發現和追尋自然之光,就可得體地安排靈魂內各種欲望喜好的恰當秩序,從而實現人性的優異與完善?!吧频纳罹褪桥c人的存在的自然秩序相一致的生活,是由秩序良好的或健康的靈魂所流溢出來的生活?!盵13]128發現并使個體生活合乎這種自然秩序,古典理性認為這是理性最根本的任務。

對于無論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其后的斯多亞學派乃至伊比鳩魯學派這些古典思想家而言,合乎這種超越性的自然正義秩序才會帶來真正的靈魂安寧和幸福。不過,“按照這種方式理解的幸福是一種極為苛刻的狀態,因為它要求人們不僅要培養理性,還要讓它高于其他所有事情,尤其是高于本能的需求和短期的身體滿足?!盵14]因此,在合適的時刻,古典理性認為抬高某些欲望壓制某些喜好是正當的,理性也因此在靈魂中的地位應該是最高的,“那使人的靈魂區別于禽獸的靈魂的,那使人區別于禽獸的,乃是語言,或者理性,或者理解力?!盵13]128這種理解力,使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根本上的有限性,靈魂不會僭越到渴望變得與神靈一樣,但同時也堅定地去追尋根據那個超越性秩序標準而來的靈魂秩序,溫和但堅定地去努力實現自身的德性,活出人應有的卓越形象,這就是古典理性的要義所在。

(三)古典目的論視野下血氣教化的可能

正是在古典目的論及其所理解的古典理性視野下,血氣被教化的希望由此出現了,這與血氣自身的特質緊密相關。如上文述,血氣最常見的表現是憤怒或義憤,為了恢復應有的道德秩序,血氣驅使人英勇無畏,甚至不惜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來保衛自己, “在保衛自己時,你同時拒斥了它,而拒斥它的同時也肯定了那個抽象的自我。拒斥肉體比保衛它更好地定義了你?!盵15]也就是說,血氣奮力去保衛乃至不惜犧牲身體所要成全的那個自我,已經不再是純粹生理性的自我,而是那個更為精神性、更為驕傲的自己,它也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并非由肉體就可以定義。

簡言之,血氣在自身的行動中將自我實際上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它將自身的熱烈渴望揭示為某種抽象的原則,它熱烈地為此而戰,而此抽象的原則正是血氣潛意識地朦朧感受到的自然正義秩序本身。血氣對自我的保衛也即是對那個抽象的自然正義秩序的捍衛和維護。

正是在此處,在古典教育看來,血氣被教化成功是可能的,也是應該被重視并加以友好馴化并引導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血氣所感受到、所渴望并以積極的行動去捍衛的自然正義秩序,在古典目的論的理解中是存在的,古典目的論支持血氣的這種深層渴望。這種永恒的自然正義秩序也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終極標準,人性的優異與完善也要依從于此才是可行的。相比于汲汲于身體保存的各種欲望,血氣這種靈魂熱忱無疑是更為高貴的精神沖動。亞里士多德也說:“怒氣在某種程度上聽從邏各斯,欲望則不是。所以屈服于欲望比屈從于怒氣更恥辱?!盵5]207這是血氣可被教化的前提。 其二是血氣雖不同于欲望,但畢竟也不同于理性,故僅靠血氣自身是無法發現并正確理解那個超越性的自然正義秩序。血氣所天然具備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但借助于理性,準確地說是古典理性,可以幫助血氣去發現其所渴望的自然正義秩序。在古典目的論看來,人的理性就是個體身上最崇高和神圣的部分,理性可以引導血氣去接近那個被正確理解的自然正義秩序,從而幫助血氣真正地理解自己的渴望,也由此凈化血氣的狂熱,引導其走上追求至善的道路??梢哉f,正是古典理性的存在,為血氣被教化成功提供了可行性。

四、基于古典理性的詩教:古典教育教化血氣的方式

(一)對古典理性的信仰:古典詩教的特征

古典目的論及基于此而來的古典理性為血氣被教化成功提供了可行性。但可行性如何最終獲得成功,這需要基于此二者的具體教化方式才可以,此種方式就是古典詩教,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基于對古典理性的信仰。如上文述,古典理性與現代理性最重要的區別在于,古典理性相信超越于人類之上的自然正義秩序的存在,并以發現、追尋這種超越性的標準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人性的完善與否皆系于此。

這也正是那些偉大的古典詩文作品共同的本質性特征。無論是荷馬史詩所代表的諸神世界抑或那個傳統的禮法習俗世界,還是埃斯庫羅斯、索??死账沟人淼暮神R史詩之后的戲劇世界,以及之后柏拉圖對話所體現的對理念世界的追崇,這些作品都堅持人的有限性,始終堅持在人之上有更高的存在。這更高的存在可能是諸神,也可以是至善的理念,它們都意味著個體應自覺遵循的標準和秩序,因此人應該謙卑且節制,心靈不可過于狂妄無序。這正是古典理性的體現,也是古典詩教最為根本的特征。

(二)血氣主宰靈魂的困境:古典詩教面臨的靈魂現實處境

血氣的教化之所以必須以詩教的方式進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血氣并非會自動聽從理性,而且常常主導靈魂,讓靈魂中的理性反而成了血氣的奴仆。如荷馬筆下的阿喀琉斯,其血氣并未受到很好的馴化和節制。在被阿伽門農不公正對待后,阿喀琉斯的血氣驅使他憤怒地退出戰爭,無論希臘聯軍因此受多大重創都無法使其回歸戰場。后來其好友帕特洛克羅斯戰死,他的血氣又一次激烈上涌,驅使他殺死并羞辱赫克托耳。在阿喀琉斯這里,血氣完全主導了其靈魂,憤怒的阿喀琉斯幾乎就是純粹血氣的化身。

在索??死账沟墓P下,俄狄浦斯的血氣也是如此,血氣驅使其在路口爭執中殺掉了自己的父親,就此埋下了悲劇的影子,后來做了國王,其旺盛的血氣追尋徹底的正義,得到的卻是難以承受的真相。即便自我流放之后,其血氣依然不減,他憤怒地詛咒自己的兒子,最終卻連累自己的女兒安提戈涅也因此而死。俄狄浦斯在大部分需要節制血氣的時刻,都是讓血氣主宰了自己的靈魂。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也描繪了這樣的由血氣主宰心靈之人,在講述到靈魂三分中的血氣部分時,蘇格拉底舉了勒翁提俄斯的故事為例。勒翁提俄斯進城去,想要看城邦行刑后的罪犯尸體,但又憎惡這種觀看,最后還是去看了,然后再咒罵自己的雙眼。講完此故事后蘇格拉底對格勞孔說血氣是理性的盟友,血氣不會背叛理性。但若仔細體味這個例子,我們會發現“勒翁提俄斯的血氣本身并未與理性結盟以克服欲望,而是徑直‘與看似正義者’結盟,在怒火中燒之下,壓制了合乎理性的憎惡,從而前去享受它的復仇。它的復仇熱情恰恰展示了蘇格拉底所禁止的血氣與欲望的聯盟,而這也主宰他的理性?!盵16]也就是說,實際上血氣很多時候沒有服從理性,也沒有服從欲望,而是獨立主宰靈魂本身。

簡言之,大部分人的血氣在很多時候很難自動聽從理性引導,反而會控制理性服從自己。理性若要獲得對血氣的馴化和引導能力,需要更多的教育方式,這就是詩教。

(三)以“詩”馴“獅”:古典詩文作品對血氣的教化

此處的詩文指的是廣義上的詩,即包括故事、史詩、戲劇、詩歌等幾乎所有的文學體裁。詩與哲學或理性的重要區別在于,它可以最為輕易地感染、打動讀者、聽眾等,優秀的詩文作品幾乎可以影響所有的人,而哲學或理性論說,僅對極少部分人有明顯效果。詩文作品所描述的看起來是極富血氣和愛欲的活動,而哲學或理性論說對大多數人而言看起來似乎缺少愛欲和血氣?!罢軐W家并不能感動多數人;他只對少數人說話。詩人可以將哲學家的觀點轉化成形象,而這些形象觸及了激情的最深處,使人們知道他們所渾然不知的東西。亞里士多德關于英雄德行的描述對一般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荷馬對希臘人和特洛伊人德行的具象化卻令人難忘?!盵2]248-249詩和哲學一樣都是在探究并表達真理,只是詩似乎更懂得人心,更懂得通過具體的典型故事的極端處境來喚起人們的喜悅、仇恨、憐憫或同情,仿佛詩人講述的就是觀眾自己的故事,就是在展現觀眾自己曾經和可能的命運。由此,讀者或觀眾感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靈魂渴望被詩人深深地理解了。

血氣在很多時候難以自動跟隨哲學的引導,但是血氣的諸多訴求,如血氣所激發的英雄主義、義憤、嫉妒、野心、復仇等,恰恰是古典時代偉大詩文作品們的重要主題。它們不遺余力地展示血氣訴求的可被理解性和正當性,也展示沒有受到節制進而失去限制后的血氣走向狂熱所帶來的悲劇命運。在此過程中,觀眾被詩人的故事打動、震撼,同時血氣的狂暴無度可能帶來的危險也在悄悄被詩人所凈化,理性也在被慢慢加強。這種悄無聲息且由觀眾自愿進行的對血氣的凈化就是一個教育過程。故事結束時,普通人靈魂中血氣的訴求和熱望相比之前已然發生了或大或小的變化,它開始愿意聽命于靈魂中的理性,卻也依然保有活力。

比如在荷馬的《伊利亞特》中,阿喀琉斯的勇敢、英雄主義及其失去節制后的狂熱、殘暴無一不與血氣緊密相關,他的血氣兩次大爆發都是源于血氣對應得之物的熱烈渴望,渴望與自身戰功匹配的榮耀和戰利品,渴望為被殺的好友強烈復仇。當他全然不顧自己定將很快死去的命運重返戰場時,他也成為了特洛伊戰場上最熠熠生輝的英雄。這是荷馬對血氣的歌頌,同時荷馬也通過大量描述告訴我們沒有節制的血氣會走向怎樣的殘酷和野蠻,血氣需要被凈化和節制?!鞍⒖α鹚沟墓适戮褪顷P于一個人如何學會適度即節制的故事……他在悲哀之中學習接受人類的經驗,他所接受的并非人類經驗的本來面目,而是人的支配能力的有限性?!盵7]2荷馬史詩第二部《奧德賽》通過奧德修斯的故事更加明確表達了智慧應當統治血氣,血氣不能像阿喀琉斯那樣走向狂熱無度,必須聽從心智之聲。

正是通過阿喀琉斯和奧德修斯這樣的經典故事,荷馬在努力馴服希臘人靈魂中的血氣,既肯定血氣的正當訴求,也強調要節制其狂熱。在《伊利亞特》的結尾,阿喀琉斯最終恢復了理性,血氣也開始冷卻下來,此時的觀眾也幾乎經歷了類似的血氣被凈化和引導的過程。人們不再輕易被血氣所催發,也漸漸意識到要節制對人類世界中完美正義的期待。這不等于說對正義不要有期待或不再追求世間的完美,而是要有節制且溫和地去看待和追求這一切。

這就是古典詩教對血氣教化的典范。古典教育思想堅持認為,詩文的本質絕非現代意義上簡單的情感宣泄或心靈旨趣的表達,詩當然有這種功能,但詩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對受眾心靈的重新立法,馴服和凈化血氣的過程就是對個體心靈立法的過程。偉大的詩人因此就是偉大的人民教師,“一個偉大的戲劇詩人如果同時具有創造才能和內在的強烈而高尚的思想情感,并把它滲透到他的全部作品里,就可以使他的劇本中所表現的靈魂變成民族的靈魂?!盵17]可以說,古典詩文作品的教化力量是巨大的,古希臘人認為舞臺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講臺,因為前者的影響更為根本和廣闊,畢竟,在古典時期還未有現代式的學校建制系統。在這個意義上,荷馬、埃斯庫羅斯、柏拉圖等人都是偉大的馴獅者,即以卓越的詩文作品馴化和引導人民百姓靈魂中血氣的偉大教師。

五、古今教育之變后的血氣命運

在古典教育看來,血氣這種靈魂中有趣而特別的東西雖有其潛在危險,但若引導得當,就會成為個體靈魂追求卓越的強勁動力。故古典教育對待血氣是較為友善的,只是反對它可能帶來的危險。這種態度從馬基雅維利開始發生了變化,現代社會也從此開始漸漸形成對血氣的現代處理方式,血氣的命運也開始發生轉變。

在馬基雅維利看來,古典教育背后的古典目的論及古典理性本身所相信的那個超越性的理念世界不能被視為是理所當然地存在,它們更類似于一些夢幻。他認為古典理性雖看到了人的有限性,但對人的要求還是太高,總是希望人的靈魂小宇宙能和外在的宇宙秩序協調一致,這太不切實際了,應從人實際上如何生活而不是人應該如何生活入手。馬基雅維利以嚴酷的自然必然性取代了古典的自然目的論,自然不再是人類實現自身完善德性的終結標準,而僅僅是人類生存的現實處境。這種處境冷峻嚴酷,絲毫對人沒有什么庇佑。對馬基雅維利而言,只有洞穴的內部世界是真實的,洞穴外部沒有太陽。

霍布斯繼承了馬基雅維利對古典目的論的拒絕,并做了更為嚴肅的表述。他指出如果有超越性的永恒秩序或至善,其特點也不在于對人類的友善或引導,例如上帝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權威的深不可測,約伯就是如此受難的。尤其是,他指出了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即限于人的認知有根本的局限性,霍布斯懷疑人根本不可能認識這種超越性的永恒目的本身。

由此,古典目的論這個終極標準被拒斥后,古典教育對血氣進行凈化和引導的合理性便不復存在。血氣的熱切訴求沒有了來自超越性自然正義秩序的支持,那么古典教育較為看重的血氣的積極意義便喪失了正當性,其潛在的危險反被急劇放大。在馬基雅維利看來,既然自然僅僅意味著冷酷的必然性,故人首要關注的應是在這自然壓迫性之下的身體安全?!皩τ诒4嫔男枨蟮臐M足,不可能像野心抱負的滿足能夠給予人暫緩、延期實現那樣,來同樣地予以暫緩、延期實現。對于野心抱負施行約束來壓制的,照例恰恰是這種最為緊迫的要求的意義上的必然性,或者恰恰是與此相應的恐懼的意義上的必然性?!盵18]馬基雅維利對安全的強調必然帶來對血氣的敵視態度?;舨妓箘t進一步將馬基雅維利的自然必然性改稱為自然狀態,意即人類原初生存的處境。此自然狀態中人人幾乎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會比其他人更為優異強大。但因血氣之故,總有人認為自己更為優異并應得到更多或有更多統治權力?;舨妓狗Q此為“得其一思其二、永無休止的權勢欲”[19]92,尤其表現為人的驕傲、統治渴望、野心自負等,這即是血氣的表現?;舨妓箞远ǖ卣J為,正是血氣這靈魂中至深的激情根源,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無窮無盡的沖突,自然狀態因此不可避免地會走向戰爭狀態,即一種極度混亂的生存狀態,“最糟糕的是人們不斷處于暴力死亡的恐懼和危險中,人的生活孤獨、貧困、卑污、殘忍而短壽?!盵19]95洛克對血氣的這種危險亦有類似描述。[20]因此,要對血氣進行更加嚴厲的壓制,比如用對暴死的恐懼來壓制血氣的渴望。

正是由于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的影響,現代社會和教育對血氣的態度與古典教育相比有了徹底的不同,生命的自我保存和安全開始成為教育更高的目標。到了洛克和亞當·斯密那里,生命的保存進一步升級為更為長久和快樂的自我保存,享樂主義于是開始成為現代人生命理想的重要目標。鑒于血氣所容易激發的混亂紛爭對生命的安全帶來了諸多威脅,血氣必須要被嚴厲鎮壓,它的渴望必須予以控制。在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現代教育越來越不推崇勇敢、犧牲、英雄主義等古典美德了。古典世界中那自豪驕傲的君子美德也由此開始被現代式的商業美德所取代,古典的英雄現在慢慢變成了一個個臉色平靜毫無波瀾的職業人。

到了盧梭這里,雖然他反對霍布斯、洛克等人帶來的因對生命保存的看重導致的人性平庸和萎靡化,希望重振人的德性,但其方案卻是將由馬基雅維利開始、霍布斯加以推進的自然狀態學說推到了極致?;舨妓闺m反對血氣,但還認為血氣乃人天然就有的靈魂中的一部分,盧梭則徑直認為,真正的自然人根本是毫無血氣的,有的只是最原始純真的自愛,而沒有血氣所激發的嫉妒、野心、驕傲、憤怒等,也沒有天然的正義與不義的感覺,血氣只是歷史發展中人的偶然變異所得。如此就意味著將個體靈魂中的血氣徹底抹除亦是可以的,也是正當的。在其最著名的著作《愛彌兒》中,盧梭在扉頁引用了塞涅卡《忿怒》一文中的一段話:“我們身患一種可以治好的病;我們生來是善的,如果我們愿意改正,我們就能得到自然的幫助?!盵21]這里表明的即是怒氣這種血氣最常見的表現乃是靈魂疾病的體現。在《愛彌兒》第一卷他強調要認真對待兒童的哭泣和憤怒,因為里面隱藏了兒童靈魂中的血氣想要統治他人的渴望,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讓愛彌兒意識到血氣的渴望所導致的注定是人生的悲慘,人要學會的乃是服從于物而不是人,這與從馬基雅維利開始的要認識并服從自然必然性的精神一脈相承。血氣所面臨不再僅僅是壓制,而是被徹底地清除,從而重塑人性。如此教育實際上即是徹底的規訓。愛彌兒的受教育過程,雖然有著自然教育的名號,但規訓的痕跡同樣非常強烈,個體靈魂被操控和塑造的空間也是從愛彌兒開始變得更加廣闊,古典教育中教化靈魂的技藝到這里已然越來越變成規訓靈魂的技術,這一切也與血氣的處境變化息息相關,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簡言之,身處現代教育處境中的我們可能被迫要重新思考,面對現代教育對待血氣的方式及隨之而來的后果,真正的教育到底該如何看待血氣的復雜性?古典教育及其背后對血氣的教育理念是否真的已經過時還是有其值得學習效仿的地方?這些問題對現代教育者們都意味著一種新的挑戰。同時這也是一種重新的溯流式的反思,即返回到現代思想和教育的源頭去思考血氣及其教育,從而期望可以更新我們已有的教育理念。當我們的理解力得以提升時,我們的教育行動也會由此變得更合理和美好,這本身就是個確定的答案。

猜你喜歡
阿喀琉斯血氣古典
經皮血氣分析儀TCM4的結構原理及日常維護保養與常見故障處理
從不同側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怎樣讀古典詩詞?
“?!睕r空前 煉油之踵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變和還原
古典樂可能是汪星人的最愛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氣分析與預后探討
“無窮與悖論問題”的探究
徒手和心肺復蘇機用于心肺復蘇對血氣分析的影響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