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蘭州什川古梨園保護與更新復壯*

2023-04-20 14:54吳步梅方彩霞張婷婷魏永波楊偉名史永梅王國宇陳輔斌張文利
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 2023年11期
關鍵詞:梨園梨樹果農

吳步梅,方彩霞,張婷婷,魏永波,楊偉名,史永梅,王國宇,陳輔斌,張文利

(1 甘肅省蘭州市農業科技研究推廣中心,730010)(2 皋蘭百璐通瓜果專業合作社)(3 皋蘭縣古梨園保護中心)(4 什川鎮農技推廣中心)

什川古梨園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長坡、上車、南莊、北莊四村,核心區總面積42平方千米。目前登記在冊的百年以上古梨樹有9423株,其中樹齡400年以上古梨樹72株、300年以上600余株、200年以上的2000余株,全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分配到戶,主要品種為甘肅古老的地方特色品種蘭州冬果梨和蘭州軟兒梨?!侗静萃ㄖ尽酚涊d“冬果梨之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本草綱目》記載,軟兒梨具有潤肺止咳,涼心消炎、降火、解瘡毒、解酒等多種醫療功效。

什川古梨園現存最古老的軟兒梨樹“丹鳳朝陽”樹齡超過460年,冬果梨“樹王”樹齡超過440年,古梨樹雖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長勢不衰。什川古梨園因大面積集中連片,數百年保存完好,被稱為世界果樹栽培史上的一大奇跡,對探索、研究我國梨品種形成、高原良種特性、獨特栽培技術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日本早稻田大學著名植物學家在游覽什川古梨園后,嘆之為“植物界奇跡”,全球罕見的“活植物標本”,難得的“梨園博物館”。2013年什川古梨園被世界吉尼斯認定為“世界第一古梨園”,2013年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7年皋蘭縣什川鎮長坡村獲農業農村部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軟兒梨)。

什川古梨園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初期,其價值不僅在于它是優異的果樹種質資源,更在于它是珍貴的古梨樹群,是難得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而其獨特的梨園文化更是國內獨有,世界罕見。什川古梨園孕育的敲枝堆沙、刮樹涂泥、攀樹吊枝、“天把式”技藝等古法種植技術,展現了先進的中華農耕文明,與梨花會、水車文化、梨園鼓子等民俗文化相映成趣。

在謀求古梨園保護、梨園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諸多問題,古梨樹已經生長數百年,內膛光禿,結果部位外移,部分古梨樹受雷擊、火燒、牲畜、病蟲等危害,生長勢受到極大影響。由于果品價格下滑,果農收入減少,對果園投入減少,有機肥施入不足,導致樹勢衰弱;勞動人口老齡化,導致古梨樹得不到很好的管護;部分棄管果園,病蟲害發生嚴重,成為病蟲源;當地果農及開發商在梨園圈地建房、依托古梨園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部分古梨樹被砍伐,使得古梨園面積逐年縮小,對古梨樹造成不可逆的損失。為尋求解決古梨園存在的各種問題,有效保護古梨樹,蘭州市政府成立皋蘭縣古梨園保護中心,制定《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從制度上提供有力的保障,對古梨樹進行保護性修復,通過古梨樹樹洞修復、枝組更新復壯延長古梨樹壽命,在技術上提供專業支持,多措并舉使古梨園煥發新的生機。

1 什川古梨園保護措施

1.1 成立皋蘭古梨園保護中心

2017年皋蘭古梨園保護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由古梨園保護中心與承包古梨樹的果農簽訂《古梨樹管護協議》,約定在管護期內,果農應嚴格按照梨樹管護操作規程及管護質量標準,精心管護,不得私自將古梨樹及生長土地轉租。古梨園保護中心確定專門管理人員,對古梨樹進行動態管理和定期檢查,及時做好巡查記錄。發現古梨樹生長異?;颦h境變化影響樹木生長的,及時與果農聯系,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對瀕危、長勢衰弱古梨樹,由古梨園保護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復壯和搶救。同時,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向果農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加強對古梨樹的保護宣傳,普及保護知識。

古梨園保護中心每年定期檢查驗收古梨樹管護措施落實情況,根據實際驗收情況對果農兌付補助資金。協議的簽訂使古梨園管護職責明確,政府管理部門與果農合作互動,對古梨園形成了務實有效和積極的保護作用。

1.2 制定《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

2018年蘭州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蘭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將古梨樹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古梨樹保護、管理和利用專項規劃;設立古梨樹保護專項資金用于古梨樹保護管理。古梨樹保護管理機構監督和指導養護責任主體對古梨樹養護,每個自然年度將樹齡達到80年的古梨樹納入保護范圍,并實行掛牌保護;禁止砍伐、移植等損毀古梨樹的行為?!短m州市什川古梨樹保護條例》的實施標志著“世界第一古梨園”的古梨樹管理,步入專業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1.3 古梨樹登記掛牌

由古梨園保護中心對納入保護的全部古梨樹,進行定位并佩掛二維碼標牌,使每株百年梨樹都擁有“身份證”。新標牌采用彈簧繩懸掛,并設計了可移動卡扣,可以隨樹干增粗而調整,不影響古梨樹生長。民眾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登錄后,可以從公眾號中了解古梨樹相關信息。

2 古梨樹更新復壯技術

經過數百年的風霜雪雨,部分古梨樹受雷擊、火燒、牲畜、病蟲等危害,生長勢受到極大影響,及時開展古梨樹保護性修復顯得非常必要。

2.1 樹洞修復

將樹洞表面殘渣及松軟腐朽部分全部清除,至健康組織1~2厘米,在樹洞最下部開排水孔。樹洞內外噴石硫合劑20~30倍液殺蟲滅菌,待表面干燥后,再噴涂桐油,桐油下滲后,創傷面全部涂抹傷口涂補劑保護傷口。

2.2 雷擊傾斜樹處理

雷擊樹、傾斜樹、樹干中空等瀕危樹,對已傾斜樹體做適當修剪,減輕上部重量先用木椽支撐固定,防止樹體繼續傾斜,同時選擇適宜的根蘗苗,于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于需要支撐的部位,待移栽苗成活后,嫁接于需要支撐的部位,為瀕危古梨樹拄上“活拐棍”,在為古梨樹提供支撐的同時,為古梨樹提供營養。

2.3 古梨樹內膛光禿處理

什川古梨樹樹體高大,平均11米左右,經數百年生長,內膛光禿,結果部位外移,對疏花疏果、修剪采收、病蟲害防治等農事操作造成極大困難。為解決古梨樹內膛光禿,防止樹干受日灼危害,促進枝條更新復壯,經試驗研究,總結出古梨樹光禿樹干嵌入式單芽臥槽腹接技術,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快速提高古梨樹枝組更新復壯速度。

(1)接穗采集、保存。選擇生長健壯、果品品質好的健康母樹,結合冬剪采集當年生外圍粗壯的平斜發育枝或結果枝,接穗兩頭蠟封,整理后50條接穗一捆,貯藏于果窖內,用含水量60%~70%的濕沙掩埋,捆與捆之間用濕沙隔離。期間定期檢查,防止接穗發熱霉爛或失水干枯。

(2)嫁接時間。嫁接時間一般4月中下旬梨樹花期。

(3)嫁接。①包扎地膜準備。厚度為0.001~0.008毫米的農用地膜裁成寬30厘米的長條備用。②砧木準備。在需要嫁接的古梨樹樹干部位用木工鑿,自外向內將老粗樹皮鑿成寬3~4厘米、長4~5厘米的長方形槽,深至木質部。③接穗準備。剪取具有1個飽滿芽、長5~6厘米的接條,在接穗下部飽滿芽對側削2~3厘米的光滑長斜面,芽側不削斜面。

(4)接合包扎。接合時,用木工鑿沿長方形槽近根部一側開穴,將接穗插入穴內,對齊接穗砧木形成層,然后用地膜將整個嫁接部位包裹密封,凹槽部位只包裹一層,利于芽萌發后頂破地膜。

(5)接后管理。芽萌發后會頂破單層地膜,不需放芽,也沒有除萌環節,芽萌發后只需根據古梨樹內膛光禿情況進行整枝。

2.4 古梨樹修剪技術

(1)落頭。古梨樹樹體高大,為保持樹體的健旺、便于管理操作,應及時對古樹落頭,樹體高度控制在7~8米,落頭在休眠期進行,要求帶枝落頭,并及時用愈合劑或植物傷口涂布劑保護傷口。

(2)主枝與骨干枝處理。古梨樹經過多年修剪和整形,主枝和骨干枝的位置、方向和空間擺布基本合理,為保持樹體平衡及美觀度,古梨樹的主枝和骨干枝保持不變。對個別病蟲枝、腐朽枝進行回縮或疏除,同時注意培養新枝加以替換;個別重疊枝、交叉枝逐年回縮“做小”,最終疏除;個別衰老骨干枝,即先端不抽枝或新梢抽生很短的骨干枝頭,多年結果后而下垂的主枝,進行回縮,促發新枝。

(3)結果枝組處理。結果枝組的更新,要根據長勢情況進行修剪。長勢強壯的枝組,采用枝組內小枝輪換的辦法更新;長勢中庸的枝組,及早更新,不能到其衰弱后再修剪,一般枝條結果3~4年后在其有良好新枝處回縮,對枝組上的多余過密枝應及時疏除;長勢較弱的結果枝組,疏除生長較弱的枝群,保留長勢良好的枝群,并對生長較強枝條進行強短截或強回縮,促發新枝并進行培養,達到扶強的目的。

(4)徒長枝處理。徒長枝要按照不同情況處理。由落頭造成的徒長枝、直立枝,除留中庸枝條外,一律疏除;由回縮病蟲、腐朽骨干枝、主枝造成的徒長枝,選取1~2個位置合適的中庸枝進行培養;由回縮中庸結果枝組而抽生的徒長枝,一般全部疏除;由強回縮較弱結果枝組而促發的徒長枝,留1~2個較強的枝條,逐年培養成較強結果枝組。

2.5 施肥技術

受勞動人口老齡化及果品價格持續低迷影響,果農對古梨園投入減少,有機肥施入不足,土壤質量下降,樹勢衰弱,根腐病等病蟲害發生嚴重等問題,引進生物菌肥,商品有機肥,培肥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逆性。

2.6 病蟲害綠色防控

古梨園主要病蟲害為梨小食心蟲、梨木虱、蚜蟲、白粉病、煤污病等??刹扇『侠硇藜?,調節樹體負載;果樹休眠期,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將枯枝、落葉、病果等收集深埋或燒毀;每2~3年冬至后刮除老翹樹皮,結合刮樹皮用涂白劑涂干防治越冬病蟲。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懸掛糖醋液、黃藍板誘殺害蟲,利用粘蟲膠消滅上樹害蟲?;ㄇ?5天田間懸掛梨小食心蟲迷向膠條或涂迷向素防控梨小食心蟲,釋放赤眼蜂、異色瓢蟲、捕食螨、麗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敵開展害蟲生物防治。秋季落葉后和春季萌芽前,全園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清園。因古梨樹樹體高大,可以在鈴鐺花期、80%花落后開展統防統治。

3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 勞動力短缺,應吸引青壯年回鄉創業

從事果品生產的勞動力年齡偏大,目前農村勞動主力主要為50~70歲的老齡人,發展后勁不足。通過提升梨產品價值,提高農民收入,吸引青壯年勞動力回鄉創業。

3.2 機械化程度不高,需引進篩選輕簡化工具

古梨樹體高大,百年老樹一般平均樹高10米,皋蘭什川采用云梯進行果樹修剪生產的“天把式”老齡化嚴重,安全性差,引進輕簡化機械將有利于產業發展。

古梨樹病蟲害化學防治一直以來采用人工作業,一般噴霧器射程達不到樹冠上部,噴藥費工費藥而且防效不佳。需要引進霧化程度高,揚程遠的噴藥設備,減輕果農勞動力,節約農藥成本,避免農藥殘留,提高防治效果。

3.3 產業化程度較低,亟須培育龍頭企業

古梨園保護需要內生動力,什川古梨樹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精心管護的古梨樹每株可平均生產優質梨800千克。通過充分挖掘特色果品優勢,加大宣傳力度,解決果品銷售難問題,增加果農收益,從而提高果農對古梨樹的管護積極性。

3.4 科技研發力量和宣傳推廣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

作為甘肅古老的特色果品,蘭州冬果梨、蘭州軟兒梨是獨特食藥兼用水果,目前通過科研院所和合作社的共同開發及宣傳,蘭州軟兒梨已在全國果品銷售中占有一席之地,銷售量逐年增加,價格穩定增長;而蘭州冬果梨基本未進行宣傳和開發,價格持續低迷,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應進一步加大對蘭州冬果梨的開發研究和宣傳推廣,同時加強對蘭州軟兒梨的品牌保護。使具有獨特風味、悠久栽培歷史的蘭州軟兒梨、蘭州冬果梨,不僅僅作為一種水果、一種產業,而是文化和特產的結合,成為一種具有人文氣息的載體為大家所認知。提高當地果農及社會公眾對古梨樹、梨園鼓子、天把式、梨花會等燦爛的農業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猜你喜歡
梨園梨樹果農
櫻桃紅了,果農笑了
田間地頭“惠”果農
專家當保姆 果農心里穩
流翔高鈣為果農把脈支招
小氣的梨樹(下)
小氣的梨樹(上)
梨園周年管理歷
梨園尋夢淮安緣
“梨園”演變考述
小氣的梨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