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樣品真菌毒素不同進樣體積檢測結果的比較*

2023-04-20 18:56崔立軍宋衛軍盧獻禮張瑞莉許輝
糧油倉儲科技通訊 2023年5期
關鍵詞:親和柱液相色譜儀黃曲霉

雒 芳 崔立軍 宋衛軍 盧獻禮 張瑞莉 徐 鵬 許輝

[1 中儲糧(四川)質檢中心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650000](2 中央儲備糧昆明直屬庫有限公司 650604)(3 中央儲備糧曲靖直屬庫有限公司 655099)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液相色譜檢測技術的出現為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技術保障,不斷總結并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技術水平,獲取最真實、可靠的檢測數據,亦顯得尤為重要。

試驗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玉米中黃曲霉毒素B1含量,選擇不同進樣體積進樣檢測,分析比較檢測結果的差異,以期為日常檢測過程中更有效、靈活地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提供一些技術參考。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樣品

隨機扦取20份玉米樣本,扦樣混勻后,每份玉米試驗樣品質量≥1 kg。去除雜質后,使用高速磨粉機粉碎,使其粒徑可通過0.5 mm~1.0 mm孔徑試驗篩。采用可旋轉式的電動混勻機充分混勻30 min。將混勻的1 kg粉質樣品平鋪放置在分析盤上,用小勺“多點”取樣,合并、縮分至200 g,再次充分混勻后作為最終的試檢樣品備用。

1.2 試驗設備、器材及試劑

1.2.1 試驗設備、器材 1260-Ⅱ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熒光檢測器、光化學衍生器)、電子天平(感量0.01 g)、分樣器、3610高速磨粉機、樣品混勻機、THZ-100恒溫旋轉式搖床、HC-3018高速離心機、分析盤(尺寸30 cm×40 cm)。

1.2.2 試驗試劑 甲醇(分析純/色譜純)、氯化鈉(分析純)、高純水(一級水,過0.22 μm微孔徑水相濾膜)、黃曲霉毒素B1標準溶液(濃度101 μg/mL、不確定度3%)、黃曲霉毒素B1標準工作溶液(濃度分別為5 ng/mL、10 ng/mL、25 ng/mL、40 ng/mL、50 ng/mL)、黃曲霉毒素B1免疫親和柱。

1.3 試驗方法

GB 5491-1985《糧食、油料檢驗 扦樣、分樣法》;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第三法 高效液相色譜——柱后衍生法。

2 樣品檢測

2.1 樣品提取

稱取25 g±0.01 g試驗樣品,加入5 g氯化鈉與125 mL提取液(70%甲醇-水溶液,分析純)至具塞三角瓶中,搖床(26℃,230 r/min)振蕩20 min,收集提取液至50 mL離心管中,高速離心(轉速8000 rpm)5 min至澄清,取10 mL澄清提取液加20 mL高純水(一級水)稀釋,再用玻璃纖維濾紙過濾,收集濾液為上樣液。

2.2 樣品凈化

一次性注射器筒下連接黃曲霉毒素B1免疫親和柱,置于氣控操作架上固定,取15 mL上樣液于注射器筒中,調節氣控開關,使液體以1~2滴/s的速度通過免疫親和柱,待液體排干后,用10 mL高純水(一級水)淋洗免疫親和柱2次,流速2~3滴/s,直至空氣完全通過免疫親和柱。準確加入1.0 mL甲醇(色譜純)至免疫親和柱中,流速1滴/s,淋洗并收集1.0 mL全部樣品洗脫液。

為消除上機檢測時的溶劑效應,需將收集的甲醇洗脫液用高純水進行稀釋,使其基質更接近流動相,檢測樣品出峰峰形更好,結果準確度更高。稀釋方法:準確移取2.2中收集的甲醇洗脫液500 μL至2 mL離心管,再加入500 μL高純水(一級水,過0.22 μm微孔徑水相濾膜)稀釋,振蕩使其充分混勻,混勻后的稀釋液過0.22 μm微孔濾器,過濾并轉移至2 mL玻璃樣品瓶中,用于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分析。

2.3 儀器條件

色譜柱:C18柱,填料粒徑4 μm,柱內徑4.6 mm×柱長150 mm;流動相:甲醇(色譜純)/高純水(一級水,過0.22 μm微孔徑水相濾膜)(V/V,40∶60);流速:1.0 mL/min;進樣體積:50 μL(GB 5009.22-2016第三法)、20 μL、10 μL;柱溫:35℃;檢測器:熒光檢測器;柱后光化學衍生器;檢測波長:激發波長360 nm;發射波長440 nm。

3 檢測結果與分析

對20份已凈化、收集的玉米黃曲霉毒素B1待檢樣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黃曲霉毒素B1含量,每份檢測樣本上機檢測3次,進樣量分別為50 μL(GB 5009.22-2016第三法)、20 μL和10 μL,分別同時建立標準系列,進樣體積與待測樣本檢測進樣體積保持一致,檢測結果詳見表1。

對3種進樣體積得到的檢測值進行比較(以GB 5009.22-2016第三法規定的進樣量50μL測定結果作為參考),運用公式:

精確度(%)=[進樣體積(20 μL/10 μL)檢測值÷進樣體積50 μL檢測值]×100%

經計算,進樣量為20 μL、10 μL的檢測結果,其精確度平均值分別99.9%、97.6%。

4 結論

從20份待測樣本的檢測結果值分析,在消除溶劑效應后,選擇進樣體積50 μL(GB 5009.22-2016第三法)、20 μL和10 μL的測定值均比較接近,精確度也較高。因此,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黃曲霉毒素B1時,檢測進樣體積選擇50 μL、20 μL和10 μL都是可行的。一般試驗過程中,若儀器設備老舊,性能較差,靈敏度不高時,可選擇較大的如50 μL進樣體積進行檢測。若儀器設備較新,性能好,靈敏度較高,能很好地滿足微量檢測要求的,可選擇較小的如20 μL或10 μL進樣體積進行檢測。在此需強調一點,不論選擇50 μL、20 μL或10 μL的進樣體積,建立標準系列的進樣體積與待測樣本檢測進樣體積一定是一致的。

猜你喜歡
親和柱液相色譜儀黃曲霉
復合免疫親和柱凈化-UPLC-MS/MS測定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檢測實驗室中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日常維護及應用
IAC-HPLC-ESI-MS/MS法測定不同產地柏子仁中4種黃曲霉毒素
液相色譜儀最小檢測濃度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評定
雞黃曲霉毒素中毒的臨床表現、實驗室診斷與防治
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中蘇丹紅
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中蘇丹紅
肝素親和柱在乳鐵蛋白檢測中的應用優化
黃曲霉毒素免疫親和柱重復利用的探討
家兔黃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療與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