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大擴容“炒新潮”或降溫

2023-04-22 03:24玄鐵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3年51期
關鍵詞:滬綜指市盈率新股

玄鐵

下周一,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企業將集中上市。散戶下周若是投奔炒新狂潮,需有及時上岸的戒心。

新股集中上市或給“炒新”降溫

新股上市潮將至,國泰君安交易系統本周發出系統提示,引導客戶別盲目炒作甚至違規買賣新股。類似警鐘長鳴,難改炒新族如過江之鯽到來。

進入新世紀以來,A股市場先后增設四大板塊,新板首批新股皆以集中上市模式進行,政策意圖是增大游資操控難度,分散投機火力,堪稱對沖炒新熱的常規武器。隨之而來的是新股大擴容,是給股市降溫的利器。

不妨回顧歷史: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首批8只新股上市,平均上漲1.06倍。當日滬綜指上漲1.2%至2995點,2013年6月25日才見谷底1849點。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只新股上市,平均上漲1.4倍。當日滬綜指下跌1.27%至2886點,2020年3月19日才探明2646點的谷底。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首批10只新股上市,平均上漲1.27倍,滬綜指當日下跌0.16%至3533點,次年4月27日探明谷底2863點。

統計顯示,此4次集中上市的新股平均漲幅為1.26倍。若歷史重演,下周一新股將大漲。暴漲之后多是“一地雞毛”,新板掛牌之后,大盤中期皆下行,見底之日短則在半年之后,長則費時近44個月。

大盤高調迎“新”科創50跟漲

歷史經驗顯示,新板首批新股上市,多在題材炒作瘋狂的多頭市道中,當前市場氛圍亦如是。

通達信56個行業的漲幅榜數據顯示,截至周四,年內領漲的行業指數分別是互聯網、電信運營、通信設備和軟件服務,漲幅分別為60%、49%、46%和42%,平均市盈率分別為76.2倍、18.9倍、33.2倍和270倍。四大行業上漲邏輯高度雷同,要提防榮損同步的共振風險。

新股擴容在即,大盤高調迎“新”。截至周四,滬綜指連拉五陽,重回3300點上方,年內漲幅為7.23%。滬市周二創出5558億元的年內單日天量,量價齊升的多頭攻勢盡顯。近期領漲指數科創50年內漲幅達19.5%,已接近技術性牛市??苿?0最近大舉反攻,相比2020年7月的峰值縮水33.5%,技術面超跌反彈仍是主因。

從本輪科技股反彈邏輯來看,頗具“跌得最多+反彈最早+漲得最多”的屬性。恒生科技指數從2021年2月峰值至2022年10月25日谷底的區間最大跌幅是75.3%,此后3個月最大漲幅為77.4%,成為領跑者。創業板指去年下跌近三成,今年1月領漲,大漲近10%??苿?0去年下跌31.4%,今年3月和4月接棒上漲,分別上漲9.19%和6.05%,催化劑是半導體+AI的概念暴漲。若是主板擴容提速,AI概念炒作要維持強者恒強的資金壓力將大增。

注冊制下次新股炒作式微概率猛升

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IPO,發行市盈率中位數為34.75倍,較所對應行業市盈率的中位數高0.95倍,高于當前滬市主板A股13.8倍的估值。若此批新股下周開盤平均漲幅達到歷史均值,買進者多數或將成為套牢族,建議投資者理性參與。

下周炒新熱會有多火?不妨回顧科創板掛牌情形。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只新股發行市盈率為53.4倍,收盤平均漲幅和換手率分別為140%和77%,中一簽平均能賺2.35萬元。只是時過境遷,當日滬市主板A股市盈率為16倍,遠高于本周四的12.5倍。和科創板掛牌之日相比,下周一主板新股市場將面臨兩大掣肘,一是大盤整體市盈率大降;二是自身估值偏向大盤藍籌,最終或走出分化行情,部分新股漲幅或遠低于市場預期。

另外,新股不敗神話的破滅或已出現第一道裂縫。自3月7日以來,北交所出現連續7只IPO上市即破發。自3月20日以來,滬深兩市有15只新股上市,有6只上市首日破發。而從同花順新股與次新股指數(代碼885598,囊括所有上市未滿一年的股票)來看,相較于炒新熱最火的年份是在2015和2016年,其分別上漲970%和72.8%。截至本周四,該指數較2016年11月的峰值縮水68.6%,已淪落成財富毀滅機。其去年大跌28.7%,今年以來上漲12%,市道略有回暖。謹慎來看,隨著注冊制全面啟動,次新股群體炒作式微概率猛升。(文中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猜你喜歡
滬綜指市盈率新股
不妨以平常心來看待新股破發現象
業績持續快速增長的低市盈率公司
創業板上市公司市盈率影響因素分析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市盈率指標在判斷市場整體投資價值中的作用
新股破發是價值回歸第一步
新股頻頻破發不正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