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助力鄉村振興路徑研究

2023-04-23 00:18高毓玨段榮娟安志偉吳曉穎
呂梁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外語人才語言

高毓玨,段榮娟,安志偉,吳曉穎

(太原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語言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這表明在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接力脫貧攻堅,成為時代主旋律[1]。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涵蓋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大戰略,是關乎人民福祉和國家興旺的長期事業。

鄉村振興立足國情,同時具有國際化和開放性的特征。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下,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繪制了出口農產品、參與全球糧農治理、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合作、農業企業走出去、農業外資引進來的藍圖[2]28-33。由此可見,外語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外語在鄉村地區的發展具有時代機遇,也極具挑戰。

一、語言助力鄉村振興的研究現狀

首先,語言與鄉村振興研究多聚焦于地域研究。李現樂等基于蘇中三市鄉村語言調查,提出要提供多樣化的語言服務[3]。趙春燕對理塘縣中扎村語言生活及語言困境進行了詳細調查,建議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教育[4]。閆克運用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調查了三十里屯語言生活、語言知識生活、語言技術生活三方面的語言文字變化,提出了現實發展路徑[5]。

其次,外語與鄉村振興的相關研究較少,多以高職院校的外語專業為研究對象。胡寶菊以廣東清遠新興職業農民為例,提出推動地方高校改革,提升英語技能[6]。戴歆針對安徽省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分析了產業、文化和人才振興三個維度的可行性[7]。慕崇真等以山東省為例,就地方農業院校外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意識形態、個人規劃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8]。

通過文獻梳理發現,語言與鄉村振興研究集中于方言、普通話能力、扶貧和資源建設等方面。針對外語與鄉村振興的研究雖已引起學者關注,但數量極少,具有廣闊研究前景?;诖?本研究旨在聚焦鄉村振興,立足鄉村實際情況,探索一條外語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二、外語助力鄉村振興的內在理據

語言服務于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和生態振興。首先,語言具有信息傳遞功能,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獲取的時效性和掌握程度是產業升級、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要素。語言能力不足會導致信息滯后、經濟文化交流難以維系等多種問題。其次,語言具有文化承載功能。中國鄉村被稱為文化博物館,蘊含著豐富的地方性知識、文化遺產、鄉村文化和倫理秩序等。語言能力極大影響著鄉村文化傳播范圍。最后,語言具有人才培養功能,語言與思維互相影響,能提高個人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從根本上扶智扶志,阻斷代際語言貧困。

我國的語言政策以針對老、少、邊、窮地區推廣國家通用普通話為主,同時保護、開發地方特色語言資源,并開展外語教育及能力培養。在脫貧攻堅時期,國家通用普通話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如今在全球化趨勢加強、鄉村振興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聚焦外語在傳遞信息、傳播文化、培養人才、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第一,外語作為基本的交流傳播工具和人力資本,既可以轉換語碼,消解語言壁壘,暢通地域間信息、人才、資源交流,又可以內化于其他發展要素中,以量變促成質變,在長期發展中實現鄉村外商外貿興旺,助力鄉村發展的不同領域和層面[9]。第二,外語有助于融通文化交流渠道,以語言承載文化,構建中國鄉村新形象,推動鄉村文化在國際舞臺傳播。第三,掌握一門外語有助于接觸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熟悉對方不言而明的貿易規則和貿易習慣[10],激活思維,幫助鄉村人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完善知識體系,轉變思想觀念,從根本上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在地域、教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鄉村地區的外語意識薄弱,外語基礎教育及家庭語言規劃相對落后,外語人才緊缺,相關設施及語言景觀不完善,整體對外語教育與外語能力的重視不足[11]。因此,探索一條外語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意義重大。

三、外語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為適應語言規劃小型化、個體化、基層化與地方化的發展趨勢,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卡普蘭(Kaplan)首次開展微觀語言規劃研究。微觀語言規劃理論具體指在管理部門、學校、家庭、生產制造部門、銷售與服務業、社區及社會組織結構等較小范圍的語言規劃,強調順應宏觀語言政策的方向,結合自身語言需求,解決實際語言問題[12]。微觀語言規劃理論重視多樣化的語言服務,符合中國國情,有助于發揮鄉村學校、管理部門、高校及企業等主體效能,為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與文化振興提供語言規劃理論保障。

(一) 加強鄉村地區外語基礎教育

與城市外語教育相比,鄉村地區缺乏外語教育資源、師資力量和相關設施。加強鄉村地區外語基礎教育可以從根本上培養青少年外語使用意識和能力,傳遞科學知識與新思維方式,減少語言貧乏現象。同時,加強鄉村地區外語基礎教育能形成家庭效應。青少年向家長傳遞外語技能,影響家庭語言規劃和使用。

在外語資源建設方面,鄉村政府與學校要投入資金,購買外語書籍、繪本、影視戲劇、外語報紙等資源,并聯合省、市、縣圖書館建立鄉村級流動圖書站或者臨時圖書館,方便鄉村學生查閱資料,形成學習外語、提高技能的社會氛圍;根據鄉村辦學實際,補充外語教師,并開展定期培訓,開啟城鄉教師交流機制以及定向培養模式,保持外語師資團隊的專業化;在學校中設置基礎外語景觀,增設常用交際語和鄉村特色詞匯宣傳欄,將外語元素融入日常教育生活,增強學生外語交流能力。

在外語基礎教學方面,中小學外語課程要設置具體應用情景與交流任務,以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家鄉農產品詞達人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奠定良好的外語基礎;在中小學校園中開展開放式外語分享會,邀請鄉村從事語言服務、語言翻譯、語言創意的人才講述工作故事,激發外語學習內生動力;由老師帶領學生走入田間地頭,體驗式、沉浸式進行蔬菜類英語表述的現場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校為主導,舉辦師生外語技能競賽,達到以賽促練、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二)培育“外語+產業”應用型外語人才

鄉村振興推動農業縱向擴展,完善從產品到銷售、物流的產業鏈,同時,農業橫向延伸,融合生態旅游、文化體驗、會議研學等產業,培育鄉村立體化新業態[13]。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要繼續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14]。在政策支持和鄉村實踐中,外語翻譯、語言創意、應急語言等語言服務項目出現[15],“外語+產業”成為鄉村流行產業模式。2021年12月,新東方與電商企業合作成立東方甄選,找到“農產品+英語”的網絡直播銷售模式,將英語教學與農產品售賣通過當下流行的直播方式緊密聯系起來,帶動農產品對外銷售,切中了外語服務全面鄉村振興的要義。2021年,李子柒視頻創下“YouTube中文頻道最多訂閱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她以短視頻視覺敘事的方式記錄當代中國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宣傳非遺傳統文化,輔以外語字幕,形成“短視頻+農村+外語”模式,吸引國內外觀眾走進鄉村,了解中國鄉村文化,助推鄉村產業國際化發展。

高校要結合當地實際需求與自身發展方向,改革外語課程體系,強化應用與實踐能力訓練的教育思想[16]。第一,課程設置與培養方案以鄉村振興為導向進行本土化改革,將外語與具體行業知識,如農業、貿易、傳媒、科技、旅游、非遺文化等融合起來,教授相關國際法律法規、市場行情,普及涉外合作流程,培養具有專業與外語雙能力的新農人。第二,增設信息技術與新興傳媒課程,學習使用“直播帶貨”等新信息技術,分析比較“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介和鄉村“網紅”效應,鼓勵學生創新傳播方式,創作高質量作品,向國際描繪中國鄉村面貌,介紹非遺文化,講述鄉村振興故事。第三,完善外語生涯導航課程,介紹鄉村振興中的外語行業現狀和就業前景,邀請鄉村振興參與者分享經驗,喚醒“鄉愁”,在潛移默化中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投身鄉村振興。

在當地開辦“外語+產業”速成班,對鄉村本土人才免費開放。速成班課程對接本地不同行業,采用微視頻、音頻等方式快速且有針對性地傳授簡單有效的交際用語和基礎常用的行業名詞?!靶】挡恍】?關鍵看老鄉”。鄉村本地勞動力的發展關乎鄉村振興的質量與效果。公益培訓外語與行業技能能有效整合語言資源,最大化激發外語價值并實現集中化對口教育,幫助鄉村人口降低語言學習成本,培養獨立的商貿交流能力,利于特優農產品的對外銷售,獲取語言紅利[17],提升幸福感。

(三) 建設鄉村地區外語人才智庫

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結構性調整,青壯年人口流向城市,鄉村空心化現象嚴峻。為進一步減少鄉村人才流失,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18]。建構立足鄉村大地的外語人才智庫,可有效補充鄉村人才,培育一批“頭雁”,建設新鄉村,提高鄉村宜居度和吸引力,繼而喚醒“群雁”歸來,形成“頭雁先飛,群雁齊追”的吸引力模式。

外語人才智庫應由鄉村根據需求和發展定位設置數據庫模塊,通過社會自主招募、企業和高校推薦,協同摸排外語人才及團隊的基本信息和駐村意愿,并建檔留存。外語人才智庫應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數據口徑統一。各村各鄉對外語人才的定義具有統一標準,即專業外語人才以及各行業懂外語的人才。數據庫模塊分類清楚、標準統一,人才變動有詳細備案,方便人才數據交換與管理。二是動態調整。鄉村振興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新的時代特征。因此,人才庫可靈活調整語言類別、語言資源、所從事的行業以及駐村意愿,便于新增行業類型,更新外語語種及資源,形成靈活的人才增補機制,以便高效補充后備人才。三是駐村團隊的組建與派遣具有流動性。人才智庫根據鄉村實際需求和個人意愿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到最佳匹配度[6],組建駐村團隊,建立“訂單式”人才輸送機制[16]。點對點解決鄉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語言難題,讓每一個有志于鄉村振興的外語人才都能發揮作用。駐村團隊在各鄉各村建立巡回機制,通過輪崗、調崗,讓人才發揮最大效益[19],有效結合地理位置和發展定位,打造與語言緊密相關的產業,形成“一村一品”,并大范圍推廣優秀經驗,遇到相似問題,指導鄉村形成多樣化解決方案。

(四) 打造鄉村“產教研”外語實踐基地

隨著“第二課堂”的深入開展,高校已主動與農村或企業簽訂了合作基地協議。但是,高校在基地選擇方面由于時間和地區限制,具有不確定性和單一性。因此,鄉村要主動引進高校與企業兩大主體,打造真正融合生產、教學和研究三大功能的實踐基地。

鄉村地區外語實踐基地要豐富參與主體,與高校、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明確具體權責利,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體系[20];與本土企業及國內外企業簽訂產品孵化基地協議,引企入村、推企出村,改善鄉村發展環境,提高當地經濟水平;與高校外語學院簽訂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根據企業需求設計特色外語實踐內容,發揮青年外語學子的智慧才干,參與企業產品對外運營和推廣,為鄉村振興貢獻外語力量。

打造鄉村地區外語實踐基地群。聚力政府、高校、企業、鄉村力量組建外語實踐基地群落,吸引具有不同特色、定位的企業入駐,發揮集群作用,帶動整個區域協同發展,共建鄉村地區外語實踐基地精品。

培育外語實踐基地衍生服務。與高校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組建一支深度參與鄉村振興的語言服務團隊,校企導師協同指導社會實踐,形成學術研究共同體。發揮實踐基地的科研潛力,用廣大農村實踐支撐外語科研,為學術研究提供一手數據,將論文寫在鄉村大地。

(五)助力鄉村承辦國際會展及國際賽事

中國紹興已成功舉辦四次國際友城大會,通過“云簽約”與36個國際友好城市簽訂了經貿、教育、文化類合作項目,成果豐碩。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博鰲鎮舉辦。隨著基礎設施和酒店旅游產業繁榮發展,鄉村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整個鄉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西省平遙縣成功舉辦了22屆平遙國際攝影展和5屆國際電影節,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了平遙名氣,拉動旅游業發展,影響輻射到山西乃至世界各地。泗洪國際大圓塘垂釣比賽不僅成功舉辦了國際賽事,還在開幕式上加入了旅游宣介、非遺展演、產品陳列等環節,鄉村民俗文化得到有效傳播。都江堰舉辦國際太極拳賽事,比賽期間來自33個國家及地區的選手充分了解了地域風貌和歷史文化,拉動國際旅游事業發展。眾多成功經驗表明國際會展及國際賽事等是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中國對外傳播的窗口。成功舉辦國際會展及國際賽事能改善鄉村面貌和基礎設施,吸引企業投資與合作,帶來發展新思路,推動鄉村經濟跨越式發展。

建立以國際會展、賽事為主體的基礎外語服務體系,提高鄉村承辦能力?;A外語服務體系需涵蓋前期申報、中期服務及后期宣傳三大模塊,承擔申報書英文撰寫及翻譯、布展或賽程翻譯、現場口譯、服務引導、匯報宣傳等關鍵工作,發揮外語紐帶作用,為鄉村創造良好的外語環境,提高外語服務水平,從而吸引國內外關注,以“會”促“變”,以“賽”促“變”,改變鄉村面貌,釋放巨大產能,助力鄉村振興。

拓展國際會展、賽事中外語衍生項目,向參加會展、賽事的外國游客展現鄉村新形象,推動鄉村文化對外傳播。外語衍生項目包括會展、賽事期間區域旅游、基礎服務及文化外宣等項目,結合“人才智庫”中人才匹配功能,統一制作外語版旅游攻略,設計外語語言景觀,調用多種模態進行鄉村文化外語宣介,充分利用“滾雪球”效應,推動鄉村走向國際舞臺,發展鄉村經濟。

四、結語

鄉村振興和鄉村國際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國家發展戰略,機遇與挑戰并存。其中,外語發展是該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诖?提出了加強鄉村地區外語基礎教育、培育“外語+產業”應用型外語人才、建設鄉村地區外語人才智庫、打造鄉村“產教研”外語實踐基地、助力鄉村承辦國際會展及國際賽事等路徑,以期推動中國鄉村在產業發展、人才匯聚、文化傳播中取得巨大突破,面向國際社會傳播中國鄉村故事,實現外語助力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外語人才語言
人才云
語言是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