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2023-04-24 21:29楊蘊琪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3年11期
關鍵詞:瓷業藝術創作景德鎮

楊蘊琪

河南大學 開封 475001

自宋朝建鎮以來,景德鎮陶瓷藝術經歷了幾次大的轉型發展。北宋末期工人南遷,景德鎮憑借優越的地理條件,促進了制瓷業發展;元朝時期開放包容的特性,奠定了景德鎮以青花瓷為代表的陶瓷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明清時期的鎮窯促使景德鎮陶瓷藝術達到巔峰。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變化證明了它是具有繼承性和包容性的,可以反映出不同階段的時代特點。

一、現代化與傳統共同主導的藝術創作

20世紀初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現代化發展是陶瓷藝術發展的主流,但是傳統陶瓷業的地位并沒有被撼動。20世紀初期,西方社會迅速發展,引發了中國因為相對落后而產生的危機感,這種強烈的落差感和落后的社會現實,讓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反思中國落后的原因,進而認識到思想文化落后導致制度和社會落后,只有改革創新才能改變落后的社會現實。這段時期,人們普遍認為現代化就是先進,傳統等同于落后,所以在近代社會上最流行的詞就是改革和革命,其主要意圖是通過變化來改變中國落后的面貌,挽救民族衰亡的命運。

在整個社會大背景下,景德鎮的陶瓷藝術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發展困境,傳統的日用瓷貿易體系受到機械化制瓷模式的沖擊,呈現出衰退趨勢,各方崇尚改良的有識之士為了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嘗試。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實業家張謇、袁秋舫和瑞軍華等人聯合創辦的江西瓷業公司,它是在景德鎮御窯廠的基礎上成立的,但是其與為皇家服務的御窯廠有著本質區別,主要目的是通過對瓷業生產的改良,提升景德鎮瓷業的市場競爭力,抵制西洋瓷器的傾銷,在獲得更大盈利的同時促進工人就業。以江西瓷業公司為代表的新型瓷業公司,與景德鎮傳統陶瓷生產藝術相比,在許多方面都展現出新的變化和特點。在生產方式上,新瓷業公司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出現了腳踏轆轤車、石膏模型鑄坯、霧吹器施釉等,采料、練泥、制坯、晾曬、成型等各個環節基本都采取流水作業[1],在燒造技術上還試驗用煤燒造;在瓷器類型上,新型瓷業公司生產的瓷器大多為生活實用器,因此除了傳統的圓器和啄器外,還出現了煙灰缸、肥皂盒等新產品;在瓷器的紋飾上,他們突破了對描繪題材的限制,創作出相比傳統瓷器更加生動自然的繪畫紋飾。例如山村小景、民間生活等,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其中描繪身著時裝女性家庭生活的紋飾更是前所未有,這些多樣的紋飾大大提高了瓷器裝飾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含量,不少富有新意、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由此產生,對瓷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外,江西瓷業公司在成立和發展過程中,聘請了許多繪瓷高手,其中最出名的是王琦、鄧碧珊、王大凡等人合成的“珠山八友”,代表了當時景德鎮的最高水平。同時,江西瓷業公司還通過參加各種博覽會,將中國景德鎮的瓷器推向全世界,以此來增加中國瓷器的影響力,提高自身的地位。

1927年以后,民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革陶瓷產業。1932年,江西省工業廳成立陶瓷工業試驗所,進行新型材料的試驗和研發,經過試驗,已經能生產出與西方外來品沒有差別的瓷器[2]。1934年,江西省決定由畢業于日本仙臺高等工業學校并且專攻窯業的杜重遠,在新成立的陶業管理局中主持景德鎮陶瓷業的改革,杜重遠在對景德鎮陶瓷產業詳細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景德鎮陶瓷生產以小作坊為主的現狀,首次提出了要成立帶有學校教育性質的陶業人員養成所,模仿瓷廠等產業,用來培養現代化的制陶人才,但是他的改革大業卻因為《新生》事件的牽連而夭折。雖然杜重遠的陶瓷產業改革因抗日受阻并未取得成效,但是他的改革思想卻影響深遠。后來,江西省成立了各種窯業學校,例如中國陶業學堂、景德鎮陶業學校等,為景德鎮瓷器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理念,也培養出很多優秀的陶瓷產業人才,推動了景德鎮陶瓷產業生產方式的變革。

通過探究這一時期景德鎮陶瓷藝術的變遷過程,發現雖然現代化在表面上取得了重要地位,但真正主導陶瓷產業變革的是隱藏在現代化背后的權力,即當時的社會精英和政府的行政權力。比如江西瓷業公司雖然是由張謇等實業家帶頭成立的,但卻是在江西省民政廳支持下進行的,而杜重遠大張旗鼓的改革也是在江西政府的直接任命和支持下進行的??偟脕砜?,雖然現代化在景德鎮陶瓷藝術上所取得的絕對優勢是基于其背后的權力,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現代化在景德鎮陶瓷產業改革中的積極作用,除了陶瓷制作機械化外,在藝術創作上,景德鎮陶瓷也積極融合了西方現實主義風格,出現了各種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這為景德鎮陶瓷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也讓其更加生動,更具藝術價值。同時,西方繪畫顏料的運用也極大地拓寬了景德鎮陶瓷紋飾的繪畫范圍,為陶瓷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代化在近代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中的地位雖無可辯駁,但在這一時期,傳統的陶瓷藝術生產模式在景德鎮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現代化無法完全取代景德鎮陶瓷的手工業生產模式。當時,江西瓷業公司等新型瓷業公司受到時局影響,在技術、機械設備等方面都出現問題,財政也無力支持生產,導致陶瓷生產陷入困境,很難推動景德鎮陶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杜重遠引領的改革以及創辦的工廠和學校,相較于以小作坊為主要瓷器生產模式的整個景德鎮來說,體量較小,只能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產模式為景德鎮瓷業發展帶來新思路,但是難以撼動長期形成的小型手工瓷業生產模式及社會結構,難以實現大規模推廣。

綜合來看,這一時期其實是現代化和傳統生產模式共同主導著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推動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在傳統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融合現代機械化技術,進而探索出瓷業發展的新模式。

二、計劃經濟引導的陶瓷大工業生產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一時期,景德鎮陶瓷產業被納入計劃經濟體系,進入了全民所有制下的大工業生產階段,這是一個在計劃經濟引領下的特殊發展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使受到戰爭影響而停滯的景德鎮陶瓷藝術產業煥發生機,國家先是采取設立國營貿易公司、國營瓷業公司、柴窯公司(站)等措施,穩定景德鎮原有的陶瓷產業,然后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陶瓷生產合作社,并逐步向國有和公有的大工業生產模式過渡[3]。到20世紀60年代,景德鎮伴隨著建國瓷廠等大型國有瓷廠的建設,進入了計劃經濟發展的階段。

計劃經濟主導下景德鎮陶瓷藝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手工業生產模式,進入大工業生產時代。這一時期景德鎮的瓷器工廠都是由政府投資的,采取流水線形式的機械化生產模式,生產、銷售、后勤工作分工明確,陶瓷廠工人只需負責生產就能獲得工資,后續的銷售和利潤都與之無關。另外,陶瓷銷售利潤并不歸公司所有,而是要將工人工資之外的部分全部上交給國家。在瓷器類型上,雖然大工業時期的瓷器產品有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但是國內市場的瓷器種類比較單一,國際市場需求因為外交形勢的變化,發生了由向東歐市場提供餐具、酒具等到向美國和西歐市場提供咖啡具和餐具等的轉變。但景德鎮陶瓷藝術能獲得國際市場認可的主要原因是其藝術獨特性,因此即便在大工業批量生產的背景下,景德鎮的瓷廠依然保留了柴燒窯、美術研究所等能讓瓷器具有獨特藝術特色的設施。這些工藝和技術的保留,使得景德鎮的瓷器在材質和色澤上具有了獨特性。柴燒窯的使用,使瓷器的表面能夠產生一種獨特的質感和色彩,這是機械化生產無法復制的;而美術研究所的存在,則使得瓷器的設計和工藝更加精細和考究,使得景德鎮的瓷器在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計劃經濟的領導下,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創作中有許多反映社會風貌的藝術創作被保留和傳承下來,例如首都機場大型壁畫《森林之歌》、人民大會堂大型壁畫《革命搖籃井岡山》[4]等,這些作品在集體的創作下閃耀著屬于時代的光芒。除此之外,景德鎮陶瓷藝術創作一直在堅持創新,陶瓷研究所通過對陶瓷材料進行化學分析,研究出了過去被人為保密的原材料成分,為陶瓷藝術創作的傳承與發展拓寬了道路,同時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家也積極和其他地區的陶瓷藝術創作者進行交流合作,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這些都證明景德鎮陶瓷藝術始終具有包容和開放的特點。

大工業發展時期,國家成為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的主導力量,集體生產形式的工廠、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生產任務、反應政治特色的藝術創作等都彰顯著國家在景德鎮陶瓷藝術創作中的絕對主導。以國家為主導的大工業生產模式,使得因為戰爭停滯的景德鎮陶瓷生產和創作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也整合了景德鎮的陶瓷產業,使其得到統一規劃和管理,提升了工廠管理的效率。但是大工業生產模式存在著明顯的弊端,例如工廠的政治性影響其發展、陶瓷廠的競爭力不足、陶瓷產品單一缺乏藝術性等等,這些問題在工廠發展后期越發明顯,嚴重影響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因此,隨著陶瓷市場的發展變化,景德鎮的大工業生產模式在自身局限、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逐漸衰落,反而是傳統的陶瓷藝術創作,因為改革開放后仿古瓷的興起而重新發展成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創造潮流。

三、市場主導的多元化陶瓷藝術創作

20世紀90年代至今,景德鎮陶瓷藝術創作重新回歸市場主導,進入了多元化的藝術創作時期。20世紀80年代,隨著國營十大瓷廠的相繼停產,標志著大工業瓷器生產模式徹底告別歷史舞臺,同時外來瓷商、陶瓷創作者加重購買瓷器等市場交易現象一點點沖擊著計劃經濟下的交易模式,因此,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創作開始進入了以市場為主導、多元共存的穩定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創作,從創作主體來劃分,主要可以分為傳統派、學院派以及外來藝術家,他們因為教育背景、年齡、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傳統派主要由進行傳統陶瓷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和老手藝人構成,其創作多取材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或者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作品風格古樸、典雅,充滿著濃郁的中華文化氣息,也有部分從事仿古瓷的創作,總之都是在傳統的基礎框架上進行創作,很少進行現代陶瓷藝術創作實踐,他們的傳承模式多為家傳或師徒傳承。在傳統派的陶瓷藝術創作者中,經由國家相關機構評選的、在工藝美術界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物被尊稱為“大師”,由他們創作生產的高端藝術瓷和日用瓷被稱為“大師瓷”,代表著傳統陶瓷藝術的最高水平,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學院派是由受過陶瓷專業高等教育的藝術家組成,主要為景德鎮陶瓷大學的教師群體。與傳統陶瓷藝術創作有很大不同,他們深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創作多取材于現實生活,作品風格新穎、前衛,善于運用各種創新材料和手法來表現現代社會的主題,注重陶瓷作品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受創作風格的影響,學院派的陶瓷藝術作品市場性相對較差;外來藝術家是對所有從外界涌入景德鎮進行陶瓷藝術創作人員的統稱,這個群體的人員構成相對復雜,包括慕名而來的學者、已經成名的藝術創作者、國外藝術家等。他們雖然在景德鎮進行陶瓷藝術創作,但是對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并不是完全了解,更多的是愛好和受到市場的推動,他們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其他地區的藝術風格,為景德鎮陶瓷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而且帶來了新鮮的瓷器銷售模式,對景德鎮傳統的瓷器市場進行了補充,影響著陶瓷產業的發展方向??傊?,這些藝術家雖然有著不同的背景和風格,但他們都在共同推動著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

在陶瓷產業多樣化發展的態勢下,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創作顯現了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傾向。景德鎮的陶瓷生產方式逐漸回歸到傳統的小作坊模式,雖然生產方式無法回歸純手工業模式,主要采用機械化生產,但與大工業時期的機械化生產相比,具備了靈活性和獨特性[5];柴燒窯這種具有獨特價值的生產方式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著它完全消失,在景德鎮的某些角落,仍然保留著一些柴燒窯,它們見證了景德鎮陶瓷歷史的輝煌,也傳承了傳統工藝的精髓。這些柴燒窯的存在,不僅是對過去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和堅守;此外,景德鎮在陶瓷繪畫創作方面依然采用純手工的創作模式,這種模式使得每一件陶瓷作品都充滿了獨特的人情味,使其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同時,景德鎮注重傳承和創新,注重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積極將傳統的文化元素和現代的設計理念相互融合,進而創作出能夠展現景德鎮陶瓷獨特魅力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代表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的成就,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傊?,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藝術創作,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瓷業藝術創作景德鎮
因為有你
——省景德鎮老年大學校歌
問一聲,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一世哲布尊丹巴藝術創作考敘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業自適應發展及其產教融合模式建構
藝術創作全面繁榮
豐富藝術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