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家塬:紅色老堡寨,教育“第一村”

2023-04-27 08:03辛怡麗
寧夏畫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村志汪家史館

辛怡麗

汪家塬,吳忠市同心縣張家塬鄉的一個小村,位于大山高處的塬上。雖然身處偏遠之地,卻聲名遠播。

它是一個擁有深厚紅色底蘊的地方,西征紅軍曾經從這里進入寧夏。

它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走出寧夏第二位中科院院士。

1936年6月,西征紅軍就來到這里;同年11月,彭德懷把司令部設在汪家堡寨的上下院里。當年紅軍還在墩兒梁插上進入寧夏的第一面紅旗。

這段紅色歷史,被塑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泥塑,擺在村史館供人瞻仰。戶籍人口近2000人的汪家塬村同時建有自己的村史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汪家塬村尚存古堡十多座?,F保存較為完整的有6座,仍有住戶居住,其中油坊塘3座、汪家塬3座。

汪家塬村曾匯聚過9省36縣人,艱難歲月中,大伙兒守望相助,抱團發展。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打開了閉塞山村的“眼界”,讓這里孕育出濃厚的耕讀文化。改革開放后,汪家塬村走出1名院士、17名博士、28名碩士、1000名大學生。有著“文化教育第一村”的美譽。

7名年均73歲的汪家塬村老人編纂、村民集體參與出版了《汪家塬村志》,這本集萃了民國至今百余年鄉風傳統的村志,被村里的長輩們當成“傳家寶”,送給在外打拼的孩子,叮囑他們要以先賢為榜樣,勤儉苦讀傳家,孝親敦厚做人。2015年,汪家塬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多年來,汪家塬村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個“傳奇”,卻又因為山高路遠很難為外人所知,這里閃爍著太多的“朦朧美”。

2021年6月,張家塬鄉提出“偏遠也是生產力”,要充分做好“遠文化”,并推出“旱塬秘境”主題鄉村旅游。

歷史留存的文脈讓汪家塬村政善村新、民康物阜,這里的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長久地浸潤著后來人。

猜你喜歡
村志汪家史館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館
關于成立少先隊隊史館的調查與思考
書癡范用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編纂模式探索
老汪家的炒栗子店
凝聚七十載風云 鐫刻永不磨滅的追求——浙江日報報史館側記
江蘇省張家港市村志編纂調查
把村志打造成村民的“傳家寶”工程
——江蘇省張家港市較大規模推進村志編纂的調查
感懷我的老板——汪家玉
關于村志的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