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個必須堅持”視域中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研究

2023-04-28 12:42李朝陽姚恒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李朝陽 姚恒偉

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中國化時代化表達,為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提供了科學指引?!傲鶄€必須堅持”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根本立場、立足基點、理論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從“六個必須堅持”的視域科學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有助于深入把握其理論內涵和實踐,并有助于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六個必須堅持”;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6.002

中圖分類號:D61;F3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3)06-0008-07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保?]“六個必須堅持”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根本立場、立足基點、理論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從“六個必須堅持”視域下科學理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有助于加深對解決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難題、豐富該理論內涵的認識,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重要意義。

一、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根本立場人民至上是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直接表達,體現了人民歷史主體性和價值主體性的辯證統一,指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堅持的根本立場和價值取向。人民與至上是一個有機整體,“人民”是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至上”是最高、居于首位。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發揮人民的實踐性,將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突出關注人民所盼、急人民所需的價值觀,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發展觀。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作為人民的理論,特別注重反貧困依靠人民,解決貧困人口主觀能動性不足、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問題,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著重解決貧困群眾基本民生需求,實現人民價值性,形成了其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理。

1.尊重人民歷史主體性,發揮貧困群眾與“先富”群體的兩個積極性

脫貧攻堅需要尊重人民主體性,注重發揮貧困群眾積極性,解決貧困人口主觀能動性不足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激勵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對人民群眾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關重要”[2]。脫貧攻堅作為繁雜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如果僅依靠黨和政府的幫扶,會助長他們的惰性思想?;诖?,在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黨和政府注重解決貧困群眾惰性思想,把激發貧困群眾積極性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升貧困群眾的發展能力,培育他們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就業本領,增添防止返貧、實現富裕的動能。同時,著力引導貧困群眾因地制宜,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融合產業發展,有效增加貧困群眾在農業全產業鏈的增值收益。

“先富”群體同樣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能夠推動區域性整體貧困的解決,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條件。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政策指引下,我國出現了一批先富起來的個人、先富起來的組織和地區。從整體上看,“先富”群體在主動意識、脫貧能力、資源稟賦等方面,擁有相對亟待脫貧者更多優勢。在1978年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大政策”后,鄧小平在1985年又強調:“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3],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在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黨踐行了共同富?!按笳摺?,注重發揮“先富”群體的主體作用,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一是充分調動個人扶貧能力。實施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動員社會愛心人士開展扶貧志愿服務。二是鼓勵各類企業和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實施“萬企幫萬家”扶貧行動,通過優惠稅收等政策,引導企業開展就業扶貧和公益扶貧。三是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推動東部地區優勢資源向貧困地區流動。例如,啟動經濟強縣與扶貧開發重點縣攜手行動,對口支援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6期李朝陽等:“六個必須堅持”視域中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2.把握人民價值主體性,深入認識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和實踐

人民價值主體性在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和脫貧實踐中得以充分彰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保?]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追求,反映了人民價值主體性。這在同資本主義制度的對比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體現。2018年5月,聯合國菲利普·奧爾斯頓的報告表明,“約4 000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5],美國成為貧富差距最嚴重的西方國家。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政府缺乏政治意愿來應對災難,導致美國社會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同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這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的反貧困是要將更多發展成果惠及人民,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注重解決貧困群眾基本的民生需求,進一步突出了人民價值主體性。在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解決貧困群眾基本民生需求,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使得“現行標準下9 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同時,脫貧攻堅的成就也獲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同。一方面,國際社會高度贊揚中國脫貧攻堅的舉措。聯合國巴爾塞納表示,“中國實施精準扶貧政策,針對特定貧困人口找到致貧原因”[7],認為這些舉措對拉美國家擺脫貧困富有啟發。另一方面,國際社會肯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巴西教授埃利亞斯·雅布爾表示,“中國減貧事業取得的成就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8]。并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下,中國將逐步推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二、必須堅持自信自立: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立足基點自信自立是對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內外因辯證原理的現實表達,表現為自力更生的自覺實踐,要求既汲取國外經驗,又不食洋不化?!白孕拧笔菍ψ陨砹α康拇_信、對自己能力的積極肯定,“自立”是依靠自身力量獨立實現目標。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是中國人民自主探索的成果,黨的領導解決了扶貧開發責任未落實的問題,構建了五級書記責任制,增添了理論自信自立的底氣;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解決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的難題,增強了理論自信自立的主體力量,這些實踐豐富了其關于“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障”及“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的原理。

1.堅持黨的領導,增添理論自信自立的底氣

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政治保障,解決了扶貧開發責任未落實的問題,是理論自信自立最大的底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保?]黨擁有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和執行力,是帶領人民取得脫貧攻堅勝利最可靠的政治力量。在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針對扶貧開發責任未落到實處的問題,黨通過構建立體化的責任體系,從黨中央對脫貧攻堅的集中統一領導,到五級書記抓扶貧,再到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組織保障,確保了扶貧的真實性和扶貧政策的穩定性。同時,黨注重自身建設,針對扶貧領域的消極腐敗和弄虛作假等現象,勇于刀刃向內,使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檢驗,這些認識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堅持黨的領導提供了理論支撐。

黨領導人民取得的脫貧成就,進一步增添了理論自信自立的底氣??v觀黨的百年奮斗史,黨始終將擺脫貧困作為不懈追求,取得了諸多歷史性成就。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為脫貧創造了根本政治條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證;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脫貧積累了堅實物質基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黨帶領人民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體系,走出了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取得的非凡成就為整個國際社會帶來了希望”[10],這一個個歷史性成就,不僅使中國人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依靠自身力量會取得更多的勝利,而且也打破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脫貧的質疑,有效鼓舞了中國人民。

2.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增強理論自信自立的主體力量

貧困群眾作為理論自信自立的主體力量,通過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能夠克服其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豐富了對“激發脫貧內生動力”的認識。一方面,扶志是增強理論自信自立主體力量的必要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保?1]扶志重點是增強貧困群眾的信心,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驅力。在脫貧實踐中,黨通過開展扶貧扶志行動,推廣脫貧典型,表彰自力更生脫貧的先進事跡,引導貧困群眾依靠自身擺脫貧困,激發了他們脫貧的主動意愿。

另一方面,扶智進一步增強了理論自信自立的主體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12],增強貧困群眾的主體力量,不僅要激發貧困群眾的主動意識,還要培育他們的脫貧技能,使貧困群眾既有脫貧內驅力,又具備脫貧能力。為此,黨將教育扶貧作為扶智的重要手段,傾斜教育資金投入,發展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并健全覆蓋各類教育的資助體系,全方位保障貧困人口教育。

三、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理論品格守正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時代升華,揭示了堅持真理和發展真理的辯證關系?!笆卣本褪菍嵤虑笫?,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堅持真理性認識?!皠撔隆本褪窃谧鹬乜陀^規律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破除與客觀事物進程不符的舊思想,發現事物的新聯系和新規律。守正創新是要在堅持真理和發展真理、尊重歷史和開創未來之間實現有機聯系。在脫貧攻堅、推進共同富裕中,黨既堅守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解決了全社會扶危濟困氛圍不足的難點,豐富了其關于“堅持弘揚和衷共濟、團結互助美德”的內容;又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創新和對西方“涓滴理論”的超越,克服了發展能力不足、精準扶貧體制機制不健全的痛點,形成了其關于“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的原理。

1.堅守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脫貧攻堅正確方向

堅持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核心要義,引領脫貧攻堅正確方向。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使得生產資料和財富集中在資本家手中,隨著資本不斷積累,造成了工人的貧困。因此,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認為,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是消除貧困的正確路徑。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消除了產生貧困的制度根源。改革開放以來,黨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注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達到消除貧困的目的。新時代以來,黨與時俱進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性發揮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和行動,脫貧攻堅得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辦成更多像脫貧攻堅這樣的大事難事”[13]。

堅守脫貧攻堅正確方向,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來解決全社會扶危濟困氛圍不足的難點。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傳承了“民為邦本”的重民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14]充分體現了人民是黨的執政根基,要做到一切工作圍繞著人民利益來展開。同時,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也發揚了“和衷共濟”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15]。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營造了全社會扶危濟困的良好氛圍,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扶貧事業,并完善社會動員機制,推動形成了團結互助的社會幫扶大格局,有效凝聚起扶貧的磅礴力量。

2.創新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實現對西方“涓滴理論”的超越

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立足中國,把握減貧規律,創新了扶貧開發體系、反貧困路徑和脫貧方法,解決了發展能力不足、精準扶貧體制機制不健全的痛點。面對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的難題,黨創新工作思路,豐富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內容。一是構建了立體化的扶貧系統,創新了扶貧開發體系。黨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構建起“目的——動力——策略”的扶貧系統,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最終目的、以貧困群眾內源驅動為基本動力、以精準方略為終端輸出,形成了內在緊密相連的扶貧體系。二是用發展的方式消除貧困,創新了反貧困路徑。黨“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16],創新扶貧模式,推動光伏扶貧等新產業的發展,增強扶貧地區發展的活力,提高群眾發展能力,實現向“造血式”扶貧轉化,讓發展成為創造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徑。三是制定精準扶貧方略,創新了脫貧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保?7]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黨精準分析致貧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出“六個精準”的扶貧道路,做到扶貧對象精確化、扶貧資源精細化、幫扶舉措精準化,確保扶貧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既吸收國外相關成果的有益成分,又超越了西方“涓滴理論”,有效指導了脫貧攻堅偉大實踐?!颁傅卫碚摗闭J為,經濟的發展使總財富增加,并會一點一滴流向窮人手里,最終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國家主動作為。實踐證明,這一理論并不符合中國實際,在西方國家也出現了諸多問題。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則強調黨和政府的作用,做到積極主動作為。在增加社會總財富的同時,黨注重發揮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源和力量投入脫貧行動,將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貧困群眾,最終消除貧困。該理念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的勝利證明,“政府的政治承諾和政策穩定性對改善最貧困和最脆弱人群的境況至關重要”[18]。

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基本方法問題導向是辯證唯物主義矛盾觀和實踐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它要求以矛盾為導向、實踐為抓手,勇于直面問題、準確把握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皢栴}”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導向”指的是發展的方向,問題導向是指引實踐行動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問題導向作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基本方法,要求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強化問題意識、深入調查研究、運用矛盾分析法,做到科學認識、深入分析,有效解決脫貧難題,發展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堅持求真務實、較真碰硬”的內容。

1.強化問題意識,深刻認識脫貧難題

強化問題意識,在思想上深刻認識脫貧難題。從拉開脫貧攻堅戰序幕到決戰脫貧攻堅戰,再到穩固脫貧攻堅成果,是一個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進程。深刻認識脫貧難題,黨在思想上強化了直面難題意識,既充分重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達成的艱巨性,又充分估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長期性。其一,黨聚焦制約脫貧攻堅的突出問題,既認識到部分脫貧主體積極性缺失阻礙了脫貧攻堅的進程,又明確資源環境的約束影響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準確認識到主客觀制約因素。其二,重視影響脫貧攻堅的緊迫性問題,充分認識形式主義工作作風問題的嚴重危害。其三,發現影響脫貧攻堅新問題。例如,科學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并著力解決問題。其四,把握脫貧攻堅的持久性問題,正確認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難度。

2.深入調查研究,科學分析脫貧難題

實地調查貧困情況,深入研究貧困問題,是科學解決脫貧難題的前提。扶貧必先識貧,把貧困人口、致貧原因等情況搞清楚,才能制定精準的扶貧政策,做到扶真正的貧困人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過實地“看”貧困、真切“聽”意見、廣泛“談”問題,黨實地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分析貧困問題,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一是實地“看”貧困,摸清貧困狀況,做好扶貧規劃,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舉措。二是真切“聽”意見,了解脫貧的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次座談會前,我都先到貧困地區調研,實地了解情況?!保?9]深入貧困地區調研,聽取貧困群眾和干部意見,是了解貧困群眾生活狀況、脫貧進展的重要途徑。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準確分析脫貧突出問題,使得扶貧工作部署更加精準。三是廣泛“談”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座談會具有廣泛代表性,是交流脫貧攻堅情況、分析問題的重要方式。從黨的十八大到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黨共召開了7次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每次座談會集中圍繞一個主題,與黨委書記、基層代表等群體進行交流,互相交換意見和建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推進了脫貧工作。

3.運用矛盾分析法,有效解決脫貧難題

運用矛盾分析法,以解決脫貧短板為突破口,帶動脫貧全局。在推進脫貧進程中,既要從全局解決脫貧難題,又要著重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以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相對集中,占全國貧困人口比重較大,加之貧困程度深等原因,增高了減貧成本,導致脫貧難度增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0年,貧困地區農村貧困人口“年均減貧755萬人,減貧規模占全國農村減貧總規模的61.0%?!保?0]由此可見,深度貧困地區是否能夠實現脫貧,關系到全國貧困人口的脫貧進程。在這一思路指引下,黨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為突破口,集中優勢力量,著力推動該地區脫貧,使得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同時,運用矛盾分析法,還要注重具體分析脫貧難題,做到精準施策。由于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多樣,貧困地區扶貧條件不同,決定了實現脫貧要根據實際情況,精準施策。在實踐中,黨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具體情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精準扶貧路徑,通過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等方式,實現扶貧舉措精細化,確保解決脫貧難題。

五、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思想方法“系統”是相互聯系、作用的有機整體,堅持系統觀念要求用普遍聯系、全面系統、發展變化的觀點去觀察和認識事物。從系統觀念出發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不僅要把握其自身的系統性,還要堅持系統觀念的核心要求,解決扶貧合力還未充分發揮的難題,豐富了其關于“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的原理。

1.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系統性,統籌處理好與各方面的關系

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系統性,要堅持整體性原則,處理好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系,發展了“形成脫貧攻堅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的內容。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作為系統性體系,要求在實踐中做到對各項工作統籌考慮,處理好脫貧攻堅中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為此,黨構建了統一有序的扶貧系統,建立以黨中央為核心、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為關鍵的統籌體系,既確保各地區各部門各司其職,又能協調運轉、共同發力。在頂層設計上,黨中央統籌制定脫貧大政方針,協調全局性問題,發揮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在貫徹執行上,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扶貧項目安排等工作,合理調配各方資源,確保協同發力。同時,開放性是系統的重要特征,內在要求處理好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與西方減貧理論的關系。我們立足中國國情,批判借鑒西方國家的福利政策,既不降低要求,保障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又不拔高標準,不做超出發展階段的事,穩步發展福利保障,防止陷入西方式的“福利陷阱”。

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系統性,不僅體現在實現全面脫貧的過程中,而且要著眼于推進共同富裕,在深刻把握二者前后銜接、彼此貫通的關系中來審視。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是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條件,更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統籌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要做到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就是要結合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踐,適應新形勢,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系統性理論。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我們要對易返貧邊緣人口加強監測,及早發現和干預,確保不發生新的貧困。同時,穩固脫貧成效,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農民農村實現富裕。在推動共同富裕上,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要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加社會財富,又要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2.堅持系統觀念的核心要求,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體系

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體系,要自覺堅持系統觀念的核心要求,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解決扶貧合力還未能充分得到發揮的難題,全面協調推進扶貧工作,豐富了其關于“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的內容。

首先,增強前瞻性思考,把握好扶貧工作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系統是不斷發展的過程,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體系,要科學預見脫貧攻堅的發展趨勢,穩妥做好防范風險的謀劃。一方面,掌握貧困實際情況,是前瞻性思考的基礎。中國減貧實踐表明,“貧困治理必須從實際出發,科學研判制約減貧和發展的瓶頸因素?!保?1]前瞻性規劃扶貧工作,要建立在實際情況掌握的基礎之上,看到貧困現象與致貧原因的內在聯系,把握貧困發生的特點和規律,才能準確預見制約脫貧的問題,提高貧困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強憂患意識,主動防范化解脫貧挑戰。在思想上,樹立憂患意識,從脫貧攻堅任務完成情況中看到降低貧困發生率的難度,做好攻克深度貧困地區的準備。

其次,注重全局性謀劃,把握好脫貧攻堅全局和局部的關系。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是全局性謀劃脫貧攻堅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保?2]黨在頂層設計上,把扶貧開發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在戰略層面部署工作,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同時,在處理好脫貧攻堅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中統籌規劃脫貧攻堅全局,著重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全面推進扶貧工作。

最后,加強整體性推進,處理好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體系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整體性推進扶貧工作,注重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體系各要素的關聯性,促進扶貧制度、舉措等要素的整體協作。在頂層設計上,黨構建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協同推進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合脫貧攻堅政策保障,使得各要素有序協作、相互促進。在推進過程中,黨還會根據扶貧工作的整體情況,聚焦脫貧各階段薄弱環節,發現突出問題,及時制定針對性措施,增強扶貧工作的總體效能。

六、必須堅持胸懷天下: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世界眼光胸懷天下是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的時代彰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寬闊胸襟和世界情懷,體現了大國擔當。做到堅持胸懷天下,要科學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站在時代大趨勢、世界大格局、中國大歷史中,正確認識同世界的關系,推動建設美好世界。在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中國加強了國際減貧交流與合作,在爭取國際支持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并以自身的脫貧成就,推進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解決了全球發展和治理的突出難題,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取得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歷史性成就。

1.加強國際減貧領域交流與合作,爭取國際支持并參與全球減貧治理

加強國際減貧領域交流與合作,爭取國際支持和幫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減貧離不開國際社會的幫助。在減貧中,中國積極對外交流合作,與國際機構和組織廣泛合作。在經濟發展上,接受發達國家技術援助,進行減貧項目合作,利用外資實施扶貧項目。據統計,截止到2010年,“扶貧領域共利用各類外資14億美元”[23],這些投入使千萬貧困人口受益,緩解了貧困程度。在減貧經驗上,積極學習國際社會先進減貧理念,如:貧困監測評價等,將其應用于中國減貧實踐,推動了中國減貧制度創新和扶貧水平提升,促進了中國減貧事業的發展。

在接受國際社會幫助的同時,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減貧治理,推動共建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是支持世界減貧發展,援助發展中國家經濟。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建設“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24],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向相關國家提供援助,支持民生項目建設,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擺脫貧困。二是加強國際減貧項目合作,為國際社會減貧創造有利條件。在亞洲地區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幫助東盟國家新建基礎設施,為當地生產生活創造了條件。在世界范圍內設立合作基金,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在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三是分享中國減貧經驗,為國際減貧事業提供智力支持。中國通過國際論壇等形式,將自身減貧經驗同世界各國共享,幫助其他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減貧新道路。

2.推動全球減貧進程,創造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

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就,既推動了全球減貧事業的發展,又為世界提供了減貧治理的成功樣本。一方面,中國脫貧攻堅戰的勝利,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作為全球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動履行國際減貧責任,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率先完成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按照現行國際貧困標準,“中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25],這一減貧成就有效增加了全球減貧事業信心,加快了全球脫貧進程。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破解了西方減貧難題,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中國特色反貧困立足于社會主義,從具體國情出發,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用事實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優勢,有力挑戰了西方傳統的福利國家理論”[26],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替代性方案。其一,破解了西方國家“伊斯特利悲劇”式反貧困難題?!耙了固乩瘎 敝傅氖?,盡管世界經濟增長、扶貧投入巨大,但仍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在實踐中,中國特色反貧困憑借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形成以福利分配為導向的扶貧模式,保障全體人民福利,破解了貧困與經濟高增長的惡性循環;并且創新了全球貧困治理模式,摒除西方“零和博弈”的價值觀,踐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治理理念,向世界不發達國家提供援助,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自救環境。其二,摒棄了“庫茲涅茲假說”減貧理論的缺陷?!皫炱澞澕僬f”認為,在經濟發展后期,貧富差距會自動縮小,但實際上卻是加大了貧富差距。中國特色反貧困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注重國家主動作為,這就決定了中國不僅要消除貧困,還要解決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的問題。在實踐中,黨多舉措消除貧困,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并通過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式,讓脫貧人口享受更多發展成果,達到縮小貧富差距的目的。

總之,“六個必須堅持”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科學指引。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從“六個必須堅持”的角度科學把握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在解決脫貧實踐的難題中,深刻認識貫穿其中的根本立場、立足基點、理論品格、基本方法、思想方法和世界眼光,深入思考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和實踐經驗,提升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該理論的自覺性,這既可以推動形成中國特色共同富裕理論,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共同富裕提供理論指導,也能夠拓寬人類反貧困思路,為彰顯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板提供理論闡釋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6.

[2][6][9][13][15][16][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36,125,132,135,136,135,135.

[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4][12][14][2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52,42,32,29.

[5]中國人權研究會.貧富分化導致美國人權問題日益嚴重[N].人民日報,2020-07-15(8).

[7][8]為世界減貧和發展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外媒和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N].人民日報,2021-02-28(3).

[10][18]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函習近平 祝賀中國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N].人民日報,2021-03-10(1).

[11]習近平.論“三農”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23.

[19]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456.

[20]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脫貧地區農民生活持續改善[N].中國信息報,2022-10-26(1)

[21][2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4,62,59.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的新進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

[26]胡樂明.貧困治理理論和中國經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15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