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邏輯與行為邏輯下的低碳社區設計研究

2023-05-03 20:18羅瀛董韻笛林辰輝
城市設計 2023年6期

羅瀛 董韻笛 林辰輝

摘 要

在“雙碳”目標和“人民城市”兩大戰略引領下,低碳導向的美好人居環境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聚焦社區這類城市中最貼近人民生活的基本空間單元與日?;顒訄鏊?,從技術邏輯與行為邏輯雙重視角出發,構建“減碳技術—空間場景”的方法框架。以上海之魚低碳社區為例,通過規劃技術的組合干預,實現可感知的低碳生活場景營造,最終引導公眾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由此探索建立適應“雙碳”時代人們行為方式和需求轉變的低碳社區建設模式。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 and “Cities for People” action strategy, lowcarbon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route that one must take. This paper focuses oncity communities,which are the basic space units and daily activity places closest to peoples lives, and constructsthe method framework of “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y - spatial scenario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technicallogic and behavioral logic. Taking Shanghaizhiyu Low-carbon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plann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create a perceptible low-carbon living scenarios, and ultimately guide the publicto form a green and low-carbon life style. It is expected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low-carb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model that adapts to the change of peoples behavior and demands in the “double carbon” era.

關鍵詞:低碳社區;減碳技術;空間場景

Keywords:Low-carbon Communities; 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y; Spatial scenario

0 引 言

隨著我國進入城鎮化發展后期,傳統高投入、高消耗的建設模式不僅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也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人居環境建設理念南轅北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人民城市為人民”兩大戰略引領,因此建設綠色低碳導向下的宜居人居環境,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空間從低碳綠色的角度可以分成宏觀尺度的低碳生態城市與城區、中觀尺度的低碳街區與社區以及微觀尺度的綠色建筑3個層級。宏觀層面,我國低碳生態城市的探索起步較早,已形成綠色生態城區、低碳城市試點等諸多示范,重點關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組團結構等宏觀空間與功能系統組織。微觀層面,以綠色建筑技術為基礎,近年來光儲直柔建筑、光伏薄膜一體化等低碳技術快速迭代發展,重點關注工程技術領域,且以單項技術討論為主。而在中觀層面,社區既是政府社會治理的基本空間單元,更是人們安居樂業的日常生活場所,因此通過系統性統籌技術應用、空間場所營造與人的生活方式引導,建設以人為本的低碳社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奉賢新城上海之魚項目,探討面向未來生活場景的低碳社區規劃設計策略,以期為城市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設指導。

1 低碳社區發展概述

1.1 低碳社區的內涵與定義

自2003 年英國政府發布能源白皮書并首次提出“低碳經濟”概念以來,學界不斷將“低碳經濟”理念引入城市建設領域,由此衍生出“低碳城市”“低碳社區”等不同空間尺度的概念。2008 年英國發布《社區能源指南:面向未來低碳的城市規劃引導》,提出要達到節能減排,不同的社區規模應該采取不同的節能技術,不能千篇一律[1]。而在全球城市對氣候變化議題的持續關注下,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的城市研究從更注重經濟發展視角轉向了更注重生態環境視角。2010 年,國際組織氣候變化小組提出構建“低碳社區”目標,認為通過幫助社區制定多維度的低碳技術和策略,包括優化土地利用模式、生態綠化以及改變居民行為模式等措施來降低社區碳排放[2]。2015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中給出了“低碳社區”的定義,是指通過構建氣候友好的自然環境、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低碳排放的城鄉社區[3]。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與實踐動態

與內涵拓展相對應的,低碳社區研究和實踐方面的動態,一是從低碳經濟的角度切入,將社區作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一類空間載體,通過分析社區碳排放的構成特征,探討低碳技術的合理利用。如本特·哈爾沃森(BenteHalvorsen)對住宅的能耗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面積、家用電器數量等是其顯著要素[4]。馬靜等學者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對居民出行交通碳排放影響因素展開討論, 確定出行距離、機動車出行概率以及出行方式是主要因素[5]。萊切羅斯(Lancheros)提出了低碳社區一般遵守的十項原則,即零碳、零廢棄物、可持續性交通、當地可持續性材料等[6]。部分國內學者總結得出零能耗系統是低碳社區的建設內核,社區的規劃策略主要包含土地利用模式、空間布局、節能建筑、再生能源、配套設施、綠色交通以及公眾參與等諸多方面[7-9]。在實踐方面,國內的中德生態城被動房小區、天津港獅太陽能小區,以及丹麥的太陽風社區、德國弗萊堡的太陽能社區等,都是重點聚焦于采用低碳能源技術來實現碳排放的降低。二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以社區居民的活動習慣為切入點,通過改變居民行為模式來降低能源消耗和營造更綠色舒適的空間場景。如瑞典哈馬碧湖城采用“小社區”的街區布局模式,通過半公共庭院、私密花園以及退臺錯落的濱水建筑,使湖景滲透進居住組團與住宅建筑中,構建綠色舒適的“低碳居住”場景;荷蘭梅爾韋德(Merwede)的“無車社區”依托全開放的首層公共空間和便利的慢行系統及共享服務設施,構建無車化但高便利的“低碳出行”場景;加拿大多倫多的碼頭(Quayside)濱水區在濱湖地區增加氣候防護設施,引入海洋建筑技術打造可適應性的“漂浮公園”, 以氣候適應的公共環境引導更多的戶外運動,構建自然回歸社區生活的“低碳游憩”場景。

在梳理國內外研究與實踐動態的同時也關注到,低碳社區的發展與綠色生活方式的培育可謂互為因果。2010 年日本提出建設“自然引導型社會”的情景假設[10],倡導將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國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面向公眾的“環保積分制度”;丹麥培育全民對“綠色永續社會”的價值共識,積極推行節能家電普及等低碳生活行動;國內近年來也涌現出成都麓湖社區等以社群共建、人文活動為特色的低碳社區??梢姷吞忌鐓^營建的另一大發展趨勢和現實意義,即通過機制設計,引導人們形成對綠色生活減碳的價值共識(圖1)。

2 技術邏輯與行為邏輯下的低碳社區營建方法

通過上文的梳理可以看出,減碳技術的全鏈條變革與人們行為方式和需求的轉變,構成了低碳社區發展的原動力。在低碳社區迭代發展的進程中,已經隱隱可以窺見這二元力量在持續上升,并在動態變化中趨向協調。在下文中,筆者將從技術邏輯、行為邏輯雙重視角出發,基于技術邏輯實現更高效的綜合性減碳,基于行為邏輯引導更低碳的生活方式,整合兩種視角下的邏輯關系,構建低碳社區營建的核心方法路徑。

技術邏輯視角下,需要適應快速裂變迭代的低碳技術,基于社區生活碳排放的構成特征遴選適用的技術,并將空間作為支撐技術運行的載體,綜合考慮可再生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共享智慧交通等技術與社區的路網組織模式、服務設施布局、建筑組合等各類空間要素的耦合,從“單項技術引領”走向“系統統籌優化”,實現綜合減碳效能的最大化。

行為邏輯視角下,需要契合新時期人們逐步轉向適度適宜、合理節約的綠色價值觀,圍繞居民衣、食、住、用、行、游等日常生活行為,以空間作為承載低碳行為場景的本體,從“唯技術主導”走向“多元場景營造”。如創造舒適的慢行系統、就近可達的服務設施、分散化的共享交流場所等,打造生活質量提升的舒適人居環境。通過規劃手段干預與創新機制引導進一步推動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圖2)。

3 面向未來生活場景的低碳社區設計策略

3.1 項目背景

上海之魚位于奉賢新城的區域門戶位置,內部有地鐵5 號線延伸段金海湖站,西側臨近S4 高速公路出入口。地區總占地面積約2.5km2,中心為上海市第三大人工湖金海湖,現已建成了奉賢新城博物館、東方美谷萬豪酒店等環湖公共建筑簇群。2021 年,上海之魚地區被確定為全市首批新城綠色低碳試點區之一,將建設成為奉賢新城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低碳、宜居、時尚的濱水核心區。目前上海之魚的待開發用地主要集中在東北側的高端居住板塊,居住用地面積約35.5hm2,約占地區待建設用地的70%;建筑開發量約58.1 萬m2,約占地區整體建筑開發量的48%。本項目重點聚焦待開發的居住社區板塊,通過減碳技術集成運用與多元空間場景營造創建“低碳社區”(圖3)。

3.2 基于生活碳排放構成的減碳技術框架

聯合國環境署《2020 排放差距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全球約三分之二的排放與家庭生活有關,來源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滿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而對各種能源產生的消耗[11]。根據測算,長三角平均每人每年產生的生活碳排放約2.2t,其中住宅能耗占比約47%,交通消耗占比約30.5%,廢棄物處理占比約15.9%,這三大部分的碳排放占家庭生活碳排放總量的比重達到了93.4%。本項目基于生活碳排放的構成特征,綜合考量各類低碳技術的減碳效能、經濟成本及與社區空間的適配性,遴選出智慧能源、共享出行、零廢循環三類集成化的關鍵技術,搭建上海之魚低碳社區的減碳技術框架。

3.2.1 智慧能源技術

對于社區而言,住宅建筑能耗的碳排放有70% 來源于使用燈具、空調、爐灶、電視電腦等各類設備所消耗的電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建筑節能是社區實現減碳的最關鍵手段。上海之魚規劃從屋頂光伏、光熱陽臺和建筑節能三個方面提升社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首先,綜合日照條件提出屋頂光伏的布局方案。經測算,適用于住宅建筑的屋頂光伏安裝面積占屋頂總面積約20%,上海之魚預計可安裝光伏9,000m2,可發電90 萬kW·h/ 年,產生的電量可用于社區的電梯等公共區域照明。其次,在屋頂光伏技術之外,規?;茝V應用性價比更高的光熱陽臺技術,在每戶住宅的陽臺配置壁掛式光熱板,可通過太陽能實現70% 的社區熱水供應量,且一年中僅有約30% 的時間需要用電輔助加熱,此舉也可大幅降低住戶的平均熱水價格,相較于傳統電熱水器,每戶每年可節省約300 元的熱水費用。最后在建筑節能技術應用上,上海之魚新建住宅全部執行75% 節能率標準,同時結合小戶型的公租房、社區鄰里中心及幼兒園,建設3 處集成高效保溫外墻、高性能外窗、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模型設計、無熱橋設計等五大核心節能技術的超低能耗示范項目(圖4)。

3.2.2 共享出行技術

家庭生活中由于交通出行產生的碳排放占比約為30.5%,而減少交通碳排放的核心路徑:一方面是通過配置便利的充電設施推廣新能源車的使用,提升整體交通電氣化水平;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全域慢行系統的規劃設計,提升綠色出行比例。已有相關研究顯示,通過步行或自行車系統銜接社區與軌交站點可大幅降低出行碳排放,城市外環軌交站點1km 內的社區碳排放僅為非站點周邊社區的50%。

在提升交通電氣化水平方面,上海之魚結合停車設施網點規劃,提出停車位配建充電樁比例不低于15%,并按照1.5km 的服務半徑布局一處“光儲充一體化”公共充電站,采用全直流微網技術,把充電樁、儲能、光伏電池集成為一體,服務全域的電動汽車。同時借鑒荷蘭Merwede“無車社區”的做法,在上海之魚地區提供免費的共享電動汽車(EV)和電動自行車服務及租車送貨服務,住戶可以通過手機軟件預約租賃服務。在倡導綠色出行方面,上海之魚通過政企共建的方式架構一條4km 的風雨連廊環線,串聯金海湖軌交站點、濱水核心區和居住社區板塊,使居民能不打傘、不遮陽地完成“最后一公里”步行銜接。并且依托這條環線進一步貫通步行與騎行綠道,將鄰里中心、商業綜合體、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接入,自行車道路密度達到9 km/km2,行人通道密度達到12km/km2,形成全域無界的慢行網絡系統(圖5)。

3.2.3 零廢循環技術

社區中廢棄物處理產生的碳排放主要來自生活垃圾,占到廢棄物處理整體碳排放量的80%。在循環經濟的視角下,“垃圾”其實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提升廢棄物的資源循環利用率至關重要。而目前生活垃圾的末端處置措施不管是填埋還是焚燒,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污染物和殘渣排放等二次污染,因此未來的方向是盡可能將末端廢棄物處理量降至最小,從廢棄物產生源頭著手提升回收利用效率[12]。因此,上海之魚項目在規劃中重點強調生活垃圾的前端收集與源頭處理。一方面,引入生活垃圾自動化回收技術,建立真空抽吸的地下管道封閉式垃圾收集系統,可以分別收集餐廚垃圾和可燃垃圾。在整個社區中布置了11 個投放口以及1 處集中式智能垃圾轉運站,可以完全消納全社區日均10 ~ 15t 的垃圾產生量,將生活垃圾的回收率提升至83%。另一方面,嘗試推廣小型化的“消滅型餐廚垃圾處理設備”,采用生物好氧降解技術將有機垃圾在3 ~ 24h 內充分降解,并且該設備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可以結合社區食堂、鄰里中心等多種場景布局使用。通過合理布局減碳技術應用空間,上海之魚的生活垃圾循環利用率超過90%,達到哈馬碧、哥本哈根等先進地區水平,推動實現“零廢社區”(圖6)。

3.3 基于生活場景營造的空間設計策略

上海之魚的自然本底條件優越,金海湖是上海湖面面積第三大的人工湖,水面率達到30%,水質為III 類水,水環境較好?,F狀環湖已初步建成總面積約66hm2 的綠地公園,沿岸空間形成連續的生態緩沖林帶。本項目圍繞金海湖這一核心景觀資源,融入科普、休閑、游憩、運動等元素,營造戶戶親水、湖風清涼、健康趣游三大生活場景,通過重塑多樣化的公共生活場所引導人們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讓自然回歸社區,讓生活回歸水岸。

3.3.1 戶戶親水場景

結合上海之魚環湖而建的特點,本次項目充分利用金海湖天然蓄水池的優勢,匯集儲存周邊場地自然降水,同時利用外圍金匯港等暫未打通的水道,布局4 處階梯型人工濕地,通過自然生態的凈化方式,實現蓄水沉淀、梯田生態凈化、土壤生態凈化、植物綜合凈化等多級凈化處理,將上游較差的補水水質轉化為景觀綠化與游憩用水。在水質凈化的基礎上,進而將湖水引入社區,由“一縱兩橫”的3 條生態旱溪將社區分隔成寬100 ~ 200m 的海綿街坊。生態旱溪底部為卵石、碎石的地表溝渠,不下雨時就像干枯的河床一樣,與周邊場地景觀結合。當降雨較大時,從雨落管、道路偏溝匯集的雨水在進入其他海綿設施之前,流經旱溪時變成涓涓細流,并使得雨水徑流中一些較大的懸浮物被攔截下來。通過自然的可視化雨水路徑、補水模擬展示雨徑,實現海綿景觀一體化。同時結合街坊內公共空間建設一處兼具雨洪調蓄的多功能水景廣場,水景廣場的水池是巨型儲水器,在雨季水池會被雨水淹沒,以緩解社區排水系統的壓力。在少雨的季節,這里又成為表演舞臺、輪滑場地、籃球或社區足球場,人們可以坐在臺階上休憩,或在綠蔭下納涼。水景廣場作為空間復合利用應對雨洪的創新型解決方案,既起到保、蓄、凈、用的循環作用,又形成分時淹沒的特色趣味水景空間(圖7)。

3.3.2 湖風清涼場景

上海之魚除了冬夏季的背景風,由于緊靠湖面,還會受到湖風的影響。且當背景風速小于3.5m/s 時,湖陸風為主導風向( 奉賢年平均風速3.2 m/s)。通過風環境模擬,發現主導風向與常規居住建筑布局存在沖突,社區內存在大面積靜風區,導致氣候舒適度低,同時也會造成住宅能耗增加。本次項目首先從總體布局的角度出發,通過優化建筑組團布局構建一個被動式節能的住區空間形態。因此在控規附加圖則中劃定了沿主導風向的3 條主要風廊和次級的風巷,控制主要風廊寬度不小于30m,沿線高寬比不大于1.2。同時控制建筑組團貼線率南低北高,東南界面限制不超過70% 貼線率,西北界面不小于80% 貼線率。由此大幅改善了社區的自然通風條件,模擬結果顯示可減少近30% 的湖風削弱,破解了臺風季環湖氣旋,將清涼的湖風引入社區之中。其次則是在濱水住宅建筑的設計層面,盡可能的提升觀湖景觀價值,根據不同住宅產品建議配置不同的觀景陽臺。多層疊墅建議配置退臺式陽臺庭院,陽臺和戶外庭院面積為50 ~ 90m2;多層住宅配置共享式陽臺,陽臺連接客廳與臥室,面積為20 ~ 30m2;小高層住宅配置全景IMAX 陽臺,錯位陽臺面積為10 ~ 20m2。通過定制化提供3 類面湖陽臺的戶型設計,增強金海湖與社區的城水界面互動,提升舒適的濱水居住體驗(圖8)。

3.3.3 健康趣游場景

上海之魚的環湖公園已初步建成,本項目結合藍綠基底提升整體碳匯,在公園劃定約10 ~ 12hm2 的森林綠碳區,結合本地高碳匯鄉土植物類型,打造喬木—灌木—草本復層組合和自然演替的植物群落,通過優化植物配置組合可使綠地碳匯整體提升5% ~ 10%。同時利用濱湖中央公園打造一處低碳秀場,植入可互動的低碳景觀構筑或設施。其中泡泡公園作為外部人員從S4 高速公路進入上海之魚的門戶區域,也是濱水地區腹地縱深最大的完整綠地空間,將承載生態科普、休閑游憩等主題功能,結合景觀節點布局展示型低碳景觀構筑,包括配置光伏板、可作為充電樁的碳中和數字森林、實現水質優化和光伏霧森裝置、提供負氧離子的光伏曝氣渦輪等。綠蔭共享花園是社區居民與周邊辦公人群共享交流的休憩空間,適宜布局趣味互動型低碳設施,包括一條太陽能發電跑道,可通過跑步發電供給步道照明;兩個共享辦公盒子和三個運動盒子,通過頂棚光伏給手機、騎行電動車等設備充電(圖9)。

3.4 基于生活方式引導的積分普惠機制

低碳社區不僅關注物質空間的建設,培育居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行為習慣及提升社區文化凝聚力同樣重要。本項目規劃在上海之魚搭建社區“碳積分銀行”,同時構建低碳社區公約,作為促進低碳技術長效運營及綠色生活場景持續呈現的回饋機制,推動建立“人人普惠、人人有責”的低碳社區。

3.4.1 構建社區碳積分銀行

上海之魚基于個人行為場景, 構建數字化的“碳積分銀行”,將垃圾回收、樹木認養、騎行打卡等個人的節能減排貢獻轉化為“碳幣”入庫。以垃圾智能回收平臺為例,結合鄰里中心地塊設置智能可回收垃圾分類廂房,對可回收垃圾進行自動識別、分揀、稱重與積分。居民免費辦理“碳幣”卡后,刷積分卡投放可回收物獲取有效積分,居民可以利用這些社區積分可以兌換環保袋、餐飲購物優惠券、話費折扣券等生活福利,或使用社區中心的乒乓球桌、臺球桌等運動設施,或轉換為共享單車、公租房積分等。

3.4.2 簽署社區低碳生活公約

上海之魚要求入住居民簽署社區低碳生活公約,每戶需共享家庭能源使用情況,基于家庭分布式智能系統,可每月自動生成家庭用能報告,并為每戶定制化提供最優的節能生活指南。對于綠色出行、垃圾分類投放、使用節能家電、參加環?;顒拥刃袨檫M行引導,凡居住于本社區居民均應共同遵守。同時由居委會和物業共同組織定期舉行低碳主題活動,如舊物回收市場、居民氣候論壇、垃圾分類微課堂、共享泊車俱樂部、歡樂跑跑團等,以社群營建的方式激發居民履行環保義務,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的積極性。

4 結 語

本文聚焦于社區這一城市中最貼近人民生活的基本空間單元與日?;顒訄鏊?,破解當前城市建設領域的“唯技術論”導向,從技術邏輯與行為邏輯雙重視角出發,建構與“雙碳”時代人們行為方式和需求的轉變相適配的低碳社區營建方法。在此基礎上,以奉賢新城上海之魚低碳社區為例:基于家庭生活碳排放構成特征,建構智慧能源、共享出行、零廢循環三類減碳技術應用框架;圍繞水資源核心特色景觀,以“生活回歸水岸”為目標營造戶戶親水、湖風清涼、健康趣游三大低碳生活場景,并依托社區碳普惠機制支撐低碳技術長效運營及綠色生活場景持續呈現。

恰如中國城市規劃的開創人金經昌先生所說的:“城市規劃是具體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低碳社區建設的初衷也是為滿足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們需要警惕 “高技術、低舒適”的減碳路徑,無論低碳技術如何迭代和變化,始終以貼近人的需求為主線,努力探索降低碳排放與提升生活品質的平衡,通過營建兼顧低碳與舒適的人居環境,推動人們凝聚社會共識,自發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編寫組. 低碳社區建設初探[M]. 北京: 中國環境出版社,2016.

[2] Zhang X L, Shen G Q P, Feng J J, et al. Deliveringa low-carbon community in China: Technology vs.strategy?[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3(37):130-137.

[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M]. 北京: 中國建筑出版社, 2015.

[4] Halvorsen B, Larsen B M. Norwegian residentialelectricity demand-a microeconomic assessment ofthe growth from 1976 to 1993[J]. Energy Poficy.2001, 29(3):227-236.

[5] 馬靜, 柴彥威, 劉志林. 基于居民出行行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響機理[J]. 地理學報, 2011,66(8):1023-1032.

[6] Lancheros A L. The bedzed story: The UKs firstlarge-scale, mixed-use eco-village [EB/OL].[2022-07-12].https://www.academia.edu/44738593/THE_BEDZED_STORY_The_UKs_first_large_scale_mixed_use_eco_village.

[7] 葉昌東, 周春山. 低碳社區建設框架與形式[J].現代城市研究,2010(8):30-33.

[8] 高銀霞, 王金亮, 何茂恒. 低碳社區建設淺談[J].環境與可持發展,2010(3):40-43.

[9] 辛章平, 張銀太. 低碳社區及其實踐[J]. 城市問題, 2008(10):91-95.

[10] Nies. Japan scenarios and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societies [EB/OL].[2022-07-12].https://2050.nies.go.jp/report/file/lcs_japan/DozenActions-Japan_translate-Chinese.pdf.

[11] Unep.Emissions gap report 2020 [EB/OL].[ 2 0 2 2 - 0 7 - 1 2 ] . h t t p s : / / w w w. u n e p . o rg / z h - h a n s /emissions-gap-report-2020.

[12] 李靖恒. 環保減碳進行時: 從末端治理到源頭管控[N]. 經濟觀察報,2021-04-19(2).

SYNOPSIS

Research on Low-carbon CommunityDesign Under Technical Logic andBehavioral Logic:The Case of Fengxian ShanghaizhiyuCommunity

Ying Luo, Yundi Dong, Chenhui Li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bon Peaking andCarbon Neutrality” goal and “Cities for People” actionstrategy, low-carbon 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living environment is the route that one must take.This paper focuses on city communities,which arethe basic space units and daily activity places closestto peoples lives. Taking Shanghaizhiyu Low-carbonCommunity as an example, explore and establish alow-carb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model that adaptsto the change of peoples behavior and demands in the“double carbon” era.

The paper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gives a retrospection of the low-carbon communitiesdevelopment.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mainlyfocus on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of a low-carbon economy, the community is regardedas a kind of space carrier under the development modeof low-carbon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carbon emissions,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is explored. The second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activity habitsof community residents as the entry point, reducingenergy consumption and creating a more comfortablespatial scene by changing residents behavior pattern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w-carboncommunity, the second part constructs the methodframework of “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y - spatialscenario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technicallogic and behavioral log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echnical logic, select suitable technologies based on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in community lif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coupling of 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y with variousspatial elements such as the road network organization,service facility layout, and building combinationof the community, and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comprehensive carbon reduction efficiency. From the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logic,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of plann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create a perceptiblelow-carbon living scenarios, and ultimately guide thepublic to form a green and low-carbon life style.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FengxianShanghaizhiyu low-carbon community. Firstly, basedon the carbon emission of life, construct the carbonreduc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 The householdcarbon emission composition of Shanghaizhiyu isabout 47%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30.5%of traffic consumption, 15.9% of waste disposal,and the three types of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for 93.4% of the total. Therefore, comprehensivelyconsider the efficiency and spatial adaptation of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 three types of carbonreduction technology frameworks have been selected:smart energy, shared transportation, and no wastecirculation. Secondly, propose a spatial design strategy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living scenes. Revolves aroundthe core landscape resource of Jinhai Lake, integratingelements such a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leisure,recreation, and sports, creating three major livingscenes: hydrophilic housing, cool lake breeze space,and healthy and enjoyable park. Finally, a community“carbon credit bank” was set up in Shanghaizhiyu,and residents were required to sign the communitylow-carbon life Convention. The mechanism is usedto promote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low-carbon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presentation of greenlife scenes, so as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thepublic to practice low-carbon lifestyle.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ofthe full text. As said in the beginning, the constructionof low-carbon community is to meet peoples yearningfor a better life. Therefore, we explore the balancebetween reducing carb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life. By building a low-carbon and comfortable livingenvironment, we encourage people to form a greenerand low-carbon lifestyl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