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炎培思想視域下涉農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模式探究

2023-05-08 22:08吳月紅
新農民 2023年10期
關鍵詞:黃炎培高職學生培養模式

吳月紅

摘要:黃炎培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所提出的職業教育思想,為中國職業教育和農業專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導致高職院校在農業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理論教學,而現代農業專業的開設,填補了高職院校培養農業優秀人才的空白,也忽視了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農業素養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大部分學生對農業專業存在偏見的因素,制約了農業專業的發展,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遵循黃炎培先生的經典職業教育理論,將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培養出一大批技能水平高、心理素質好、具備工匠精神的農業優秀人才?;谶@一目的,對工匠精神的內涵及要素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進一步探討黃炎培思想理論的當代教育價值,并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工匠精神培養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黃炎培;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模式

0 引言

想要培養農業優秀人才,需要學校,和社會還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要適用新的培養精神,要保證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為今后形成勞動光榮、勞工神圣、精益求精的職業風氣。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種極致的職業理念,是人們對自身工作精益求精、嚴謹務實、敬業奉獻、勇于創新的職業素養。在當下,很多農業工作者,缺乏這種敬業奉獻的精神,再加上農業崗位的聘選,只是編制后就可以上崗,很多農產品技術培訓,經驗,都是欠缺的,因此,學習黃炎培的職業教育理念是為高職院校的農業專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基礎,本文根據高職院校農業教育現狀,提出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工匠精神培養方案,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農業教育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更多農業優質人才。

1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要素

工匠精神是一種對待職業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表現,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對待學習、工作的敬畏之心、執著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品質。是在今后面對工作時,可以秉持謙虛之心,一絲不茍。例如:農民應該全身心關注自己種植的農產品進行勞作和培育,而工匠精神是一種極致的職業素養,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思想理念,高職學生才能完成社會交付的各項任務,才能為農產品企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工匠精神培養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應該貫徹落實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高職院??梢詤⒖冀梃b黃炎培“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等教育教學理念,細化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進而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工匠品質”,具體來說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職業道德培養,職業道德是工匠精神培養的核心,具體表現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和責任意識;第二,職業技術培養,這是工匠精神培養的本質,主要表現在專注于細節的鉆研精神、創新精神;第三,職業認同培養,對職業的認可與熱愛是工匠精神培養的初心,主要表現在對職業的認同以及追求極致的職業信仰。

2 黃炎培思想的當代教育價值

2.1 為職業教育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

黃炎培所提出的“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知識與技能并重”的教育教學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不可忽視的教育意義,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例如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教育方針都與黃炎培教育思想有著分不開的聯系,正是有了黃炎培教育思想的支撐,高職院校才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人才。除此之外,黃炎培教育思想為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實踐指導,例如新生進入高職之后,通常都會接受新生職業能力測試,高職院校會根據測試結果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專業,幫助學生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使得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

2.2 為工匠精神培養樹立良好的目標引導

因為農業的特殊性,在校內選擇農業專業的人比較少,而新時期的工匠精神培養是通過實踐方式來強化學生的素質技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到一起,從而掌握高超的專業技術,打造出一流的農產品,這種高職教育方法與黃炎培思想理念有著明顯的相同之處。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堅持黃炎培教育教學理念,培養一大批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的工匠人才。特別是在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以黃炎培教育思想為指引,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

3 基于黃炎培教育理念的工匠精神培養策略

黃炎培是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諸多職業教育理念對高職院校的工匠精神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因此結合黃炎培的教育理念,設計出幾種可行性較高的工匠精神培養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3.1 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

黃炎培提出了“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的職業教育理論,為工匠精神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高職院校應該以此為教育理念,打造系統完整的“三心四愛五育人”德育教育工作體系,努力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

首先,“三心”指的是信心、良心和責任心,高職院校要教育學生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講良心,培養自身的自信心,強化責任意識,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高職院校應該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激發學生的進取熱情,從而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

然后,“四愛”指的是愛自己、愛家庭、愛學校、愛國家,并將其作為品德教育的核心內容,通過“愛家庭”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學會感恩,懂得孝順,強化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通過“學校大掃除”“我為學校添彩”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學校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形成愛護校園公共設施、維護學校名義的思維意識;通過“熱愛祖國”歌唱大賽、“愛國主義”主題活動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五育人”指的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等等,積極開展“五育人”舉措,充分利用學校各項資源,鼓勵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當中,從知識教育、環境塑造、公共服務等多個角度入手,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3.2? 構建工匠精神培養教育平臺

黃炎培曾經提出“敬業樂群”的職業教育理念,充分顯示了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打造良好的職業教育平臺,努力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素養。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引導企業文化進入校園,將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文化、理念和校園文化深度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職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院校應該將學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確立“職業技能培養”的核心目標,使得學生學習農產品加工專業知識時具備“尚技、勤技、精技”的品德素養。高職院校還應該讓企業文化滲透到專業實訓室中,使得學生慢慢理解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文化精髓,從而強化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

然后,學校應該在宣傳欄、走廊、教室墻壁上張貼著名工匠、企業家的名言名句,特別是黃炎培曾經提出的格言,例如“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自尊自立,擇善而存”“勞工神圣,雙手萬能”等格言,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使得學生時刻都能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將工匠精神融入學習和生活當中,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最后,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落實產教融合教育教學策略,也就是讓學生深入到農產品加工車間,直接參與農產品加工工作,企業的高級技工、工匠師傅能夠為高職學生提供現場指導,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農產品加工流程,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也能進一步提升。

3.3 積極推動高職教育改革工作

黃炎培先生認為要想使職業道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就必須提倡“鐵的紀律”和“金的人格”,其中“金的人格”是重要目標,“鐵的紀律”是基本手段。而過去的高職院校管理非常松懈,工匠培養的效果非常不樂觀,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黃炎培認為職業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開設什么科目,也就是專業建設。不管是學校的設備采購,還是學生就業謀劃,都與專業設置有著密切的聯系。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區域內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用人需求,對職業院校的專業課程設施實施不斷的優化調整,盡可能提升高職學生專業的對口性,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率。

然后,黃炎培先生曾經說過:“欲全人格,行動必須非常嚴謹,操守必須非??崱?,他表示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制定嚴格合理的制度標準,并進行全面細致的管理,這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培養原則。所以高職院校必須摒棄管理不嚴格、思想松懈的錯誤理念,從細節角度入手,加強學生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例如督促學生嚴格按照標準完成學業;責令學生及時改正錯誤的思想理念,監管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狀況,只有在“鐵”的紀律下,才能達到更好的工匠精神培養效果。

最后,高職院校應該將學生放在核心地位,堅持“理論和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的思想理念,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堅定自身的學習目標,規劃好自身的職業生涯,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理論,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在學業與崗位上做精做細,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個人價值。高職院校還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著眼于新技術、新工藝的教育和解讀,幫助學生掌握最先進的工藝技術,確保學生在畢業之后就能順利參加工作,使得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達到完美對接。

3.4 注重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

黃炎培倡導“讀書為做工”“做工自養,是人們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但是很多高職學生受到傳統思想理念的影響,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內向”“自我矮化”的思想理念,對未來充滿擔憂與不確定,無法專心致志地學習農產品加工技術,甚至有的學生臨近畢業什么也不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借鑒“做工自養”的思想理念,加強職業認同教育,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與優勢,積極探索專業的、對口的、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為后期的上崗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高職院校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認識到“職業無分貴賤,職位無分高低,只要能做出成績,對社會有貢獻,得到社會認可就屬于成功”,使得高職學生樹立“勞動光榮”“勞工神圣”的就業觀和職業觀。

然后,“工匠精神”是對職業的極端信仰,高職院校應該在“敬業樂群”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塑造服務社會、奉獻他人、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鼓勵學生將“敬業樂群”當成自己的職業信條,將個人理想與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完美結合在一起,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為企業創收,從而達到個人與企業雙贏的效果。

最后,高職院校應該走出“重學術、輕實踐”“死讀書,讀死書”“輕視實踐,鄙視勞動”的錯誤思想,將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當成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高職院校應該參考黃炎培“手腦并用”的教育原則,把培養“知識型工匠”“技術型工匠”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在教育過程中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并重,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4 總結

黃炎培提出的諸多教育教學理念,時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以黃炎培教育理念為指引,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不僅能夠推動高職教育工作的優化革新,還能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因此在以后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摒棄傳統落后的思想理念,遵循黃炎培教育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工匠精神培養工作,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打造先進的工匠精神培養教育平臺、積極推動高職教育改革工作、注重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向社會輸出一大批專業的、高素質的創新型、應用型農業人才,為農業發展、國家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曉漪.黃炎培職業道德觀對培育新時代工匠的現實價值研究[J].高教學刊,2022(9):20.

[2] 金衛芬.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研究——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啟示[J].教師,2021(5):5.

[3] 李紅玉.黃炎培職教思想與智能時代設計專業人才工匠品質培育[J].高教學刊,2020(3):28.

[4] 陳真.文化自信下黃炎培職教思想應用的思考[J].南方農機,2020(3):15.

[5] 王曉航.“工匠精神”視域下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當代啟示[J].現代職業教育,2019(3):18.

猜你喜歡
黃炎培高職學生培養模式
黃炎培感動了日本特工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淺析黃炎培對職業教育過程的思辨
1949年以來黃炎培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