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套袋處理對‘岳冠’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

2023-05-20 10:29王穎達孔曉紅寧鮮陽
北方果樹 2023年3期
關鍵詞:光潔度摘袋成熟期

韓 楊,王穎達,孔曉紅,寧鮮陽,劉 志*

(1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遼寧 熊岳 115009;2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熊岳 115009)

我國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蘋果生產中,果實套袋是一項普遍運用的生產技術,套袋后在果實表面形成微環境,能保溫保水,防止氣溫變化和病蟲侵害,降低農藥殘留,保證果實品質。有研究發現[2],不套袋可提高‘瑞陽’蘋果總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果實香氣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套袋影響果實花青苷和葉綠素的含量[3],同時果袋的使用造成環境污染,也面臨著勞動力極度短缺、從業人員老齡化、人工成本高等問題[4],影響果農收益。開展免套袋栽培模式,促進蘋果栽培節本增效已成為熱點。

‘岳冠’蘋果是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晚熟品種,具有果色鮮艷、風味濃、抗性好、豐產等特點[5]。蘋果套袋栽培于6月下旬疏果套袋,10月下旬成熟,成熟前15~20d 摘袋。本試驗以‘岳冠’蘋果為試材,研究不同套袋與摘袋處理對果實成熟期外觀和內在品質的影響,以期為生產上發展蘋果免套袋栽培技術,實現節本增效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在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蘋果試驗區進行。試驗區地勢平坦,灌溉條件良好,土壤為沙壤土,全氮含量0.64%。1月平均氣溫-7.5℃,7月平均氣溫25.5℃,年平均降雨750mm,無霜期178d。

供試蘋果樹為 ‘岳冠’/‘遼砧2 號’,2011年定植,株行距1m×4m,樹形為高紡錘形。

1.1 試驗設計

選取5 株生長狀況一致的樹作為試驗樹,于2021年7月初進行疏果套袋,每株樹定量60 個果。在每株樹各方位隨機均勻選取20 個果不套袋,20 個果套袋并摘袋(9月29日摘第1 層袋,10月3日摘第2 層袋),20 個果套袋但不摘袋。

1.2 測定項目及方法

10月25日(采收期)采摘果實,做好標記帶回實驗室,采用萬分之一天平測量單果重,采用GY-1 型手持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總糖含量,采用NaOH 滴定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測定維生素C 含量。

2021年10月(果樹成熟期)每株樹隨機選取樹冠外圍中部東南西北4 個方向果實15 個,3 個處理各5 個,5 株樹總計75 個果實,做好標記。于2021年10月6、11、15、20、25日5 次對標記果實用F-750 手持式糖度和干物質儀進行無損傷測定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質含量。色差指標采用CIELab表色系統,用CR-400色差儀進行測定,每個果實取陰陽兩面讀數,求平均值。色差儀測定指標: L*表示亮度,即果面光潔度,數值越大光潔度越好; a*值表示紅綠色差,正數為紅色,負數為綠色; b*值表示藍黃色差,正數為黃色,負數為綠色; c*為彩色度,即色澤飽和度[6];H*表示色相,是綜合顏色指標角度,數值從0~180°依次為紫紅色(0°)、紅色(30°)、橙色(60°)、黃色(90°)、黃綠色(120~150°)和藍綠色(180°)。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 軟件進行顯著性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5 軟件繪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岳冠’蘋果單果重和硬度的影響

由表1 可知,不套袋、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3個處理的平均單果重分別為233.2、246.8、239.4g,不套袋比套袋摘袋降低5.51%,比套袋不摘袋降低2.59%,套袋不摘袋比套袋摘袋降低3.00%,但差異均不顯著。3 個處理的果實硬度分別為8.95、8.78、9.27 kg/cm2,不套袋比套袋不摘袋降低3.45%;比套袋摘袋增加1.94%,套袋摘袋比套袋不摘袋降低5.29%,但差異均不顯著。

表1 不同處理對‘岳冠’蘋果內在品質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岳冠’蘋果內在品質的影響

由表1 可知,不套袋‘岳冠’蘋果的干物質、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總糖含量均最高,依次為14.4%、14.3%、12.3%,依次比套袋摘袋的提高0.3%、0.6%、0.6%,但差異均不顯著;比套袋不摘袋的提高1.0%、1.2%、1.0%,差異顯著。不套袋的可滴定總酸含量最低,為0.43%,比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依次降低0.07%和0.08%,差異顯著;固酸比最高,為32.9,比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提高20.96%和28.02%,差異顯著。不套袋的維生素C 含量最高,為134.2mg/kg,是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的2.07 倍和3.92 倍,差異顯著。

2.3 不同處理對‘岳冠’蘋果成熟期干物質含量變化的影響

在果實成熟期,不套袋的果實干物質始終高于另兩個處理,說明不套袋有利于果實干物質的積累。由圖1 可知,10月6日,不套袋‘岳冠’果實干物質含量為14.8%,兩個套袋處理果實干物質含量均為14.1%,不套袋處理干物質含量提高0.7%;10月11日,套袋摘袋果實干物質含量為14.3%,顯著高于套袋不摘袋果實的13.7%,說明摘袋有利于果實干物質的積累;10月25日,3 個處理果實干物質均有所下降,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干物質含量分別為14.4%和14.1%,差異不顯著; 套袋不摘袋果實為13.4%,顯著比前兩個處理低1.0%和0.7%。說明套袋不摘袋不利于干物質的積累。

圖1 不同處理對‘岳冠’果實成熟期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2.4 不同處理對‘岳冠’果實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的影響

由圖2 可知,不套袋果實干物質轉化得早,即可溶性固形物較早得到積累,且一直高于另兩個套袋處理。10月6日,不套袋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為13.0%,兩個套袋處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均為12.0%,不套袋比兩個套袋的提高1.0%;10月11日,3 個處理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依次為14.8%、14.3%和13.7%,套袋摘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較套袋不摘袋的提高0.6%,且差異顯著;10月25日,不套袋與套袋摘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分別為14.3%和13.7%,依次比套袋不摘袋的13.1%提高1.2%和0.6%,且差異顯著。說明套袋不摘袋不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

圖2 不同處理對‘岳冠’果實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的影響

2.5 不同處理對‘岳冠’蘋果色差的影響

由圖3 可知,10月6—25日,‘岳冠’套袋不摘袋果實的L* 值均顯著高于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果實成熟期間,套袋不摘袋的果實始終未受到光照,也未受到外界的不利影響,果面光潔度無明顯變化;而不套袋和套袋摘袋的果實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L*值分別由50.3 和66.3 下降到40.9 和49.3,依次下降18.7%和25.6%,果面光潔度降低,且套袋果摘袋后果面光潔度降幅更大; 但光潔度最差的是不套袋的果。處理間差異均顯著。

圖3 不同處理對‘岳冠’果實成熟期L*、a*、b* 的影響

10月6—25日,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的a* 值為正,套袋不摘袋果實的a* 值為負。不套袋與套袋摘袋間a* 差異不顯著,二者與套袋不摘袋間差異顯著。10月6—25日,套袋不摘袋果實的b*值始終高于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且差異顯著;不套袋和套袋摘袋間差異不顯著。

由圖4 可知,10月6—25日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的c* 值呈上升趨勢,套袋不摘袋的果實略有降低。10月6日,套袋不摘袋果實的c* 顯著高于不套袋和套袋摘袋果實;10月11日,三者間差異不顯著;10月15—25日(采收期),套袋摘袋果實的c* 值顯著高于不套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說明套袋的果實比不套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果皮顏色更加鮮艷。10月6—25日,不套袋果實的H*值由46.0°降為25.2°,套袋摘袋果實的H* 值由45.8°降為24.8°,H* 值在紅色范圍內且紅色程度加深,但差異不顯著;套袋不摘袋果實的H*值由163.1°升到166.0°,在黃綠色范圍內,與另兩種處理差異顯著。

圖4 不同處理對‘岳冠’果實成熟期c*、H* 的影響

3 討論

‘岳冠’蘋果成熟期,不套袋、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的平均單果重和平均硬度無顯著差異,不套袋果實的干物質含量高于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說明不套袋有利于果實干物質的積累。不套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總糖高于套袋摘袋果實和套袋不摘袋果實; 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套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固酸比顯著高于套袋摘袋和套袋不摘袋果實,果實風味更濃郁。說明不套袋能顯著提高果實的內在品質。與王貴平等人在‘富士’蘋果相關研究的結論一致[7]。不套袋顯著提高‘岳冠’果實維生素C 含量,達到134.2mg/kg,較套袋摘袋果實提升2倍,較套袋不摘果實提升4 倍。

套袋能明顯改善果皮的外觀性狀,不套袋果實表面光潔度下降?!拦凇癁橐字O果品種,不套袋處理使其果皮花青苷合成較早,果面底色較雜,至成熟期果皮顏色偏暗,果面光潔度下降;而果實套袋造成避光條件,降低了果皮中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使底色更透亮,摘袋后果實受到光照,花青苷含量迅速增加,成熟期著色鮮紅[8~11]。

實際生產中,套袋增加了果農的生產成本。經調查,在遼寧省熊岳地區,購買果袋、套摘袋人工費及損耗費用每666.7m2能達到3000 元左右。另外,從業人員老齡化、勞動力短缺造成人工費用攀升,在蘋果價格較低迷的當前市場,這無疑給果農增添了較大負擔。果袋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有違綠色生產的目標。另外,套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風味變淡,摘袋時間不適容易發生日灼,促使科技人員和果農尋求免套袋蘋果栽培新模式。然而,無袋栽培在實際生產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不套袋的蘋果更易受到桃小食心蟲、蚜蟲、苦痘病等病蟲害的侵襲。在免套袋栽培中,要留足行間距,保證樹體通風透光,鋪地膜,采取自然生草方式,及時清理落果和雜草,把握適時適量原則合理施肥,采用性信息素誘捕等綠色防控技術,以期降低免套袋造成蘋果易機械損傷和遭受病蟲害侵襲的發生[12~14]。目前已在生產上運用鈣素和有機皮膜復配劑、 殼聚糖復合涂膜和高脂膜等新型替代品,并在果樹上有廣泛應用[15]。但相關的研究并不多。另外,通過品種改良、選育抗性強的優質新品種實現免套袋果實生產的提質增效。

猜你喜歡
光潔度摘袋成熟期
輸油泵電機軸瓦夏季溫度偏高原因分析及對策
晚熟蘋果摘袋五忌
陳曉明 進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來十五年是花都濱水新城黃金時代
果實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對‘北紅’葡萄花色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
蘋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
蘋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
發電機滑環拋光技術的研究
深孔通孔的加工
不同成熟期桃品種在衢州市的引種試驗
蘋果摘袋后不上色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