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域實踐

2023-05-26 01:00朱全中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新時代推進和深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近年來,在社會支持理論的指導下,南通市通過系統謀劃,扎實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域實踐,集合來自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的力量,以黨政推動、各方聯動、學校能動、家?;?、幫扶行動、考核驅動等策略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生;社會支持理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03-0013-04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內在生理和外部經驗的快速變化使他們很容易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黨和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把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本文將以南通市為例,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分析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關策略的制定思路和執行效果,為區域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勢

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尤其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社會環境看,青少年所處的社會思想文化環境更加復雜,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價值觀念沖突更加激烈,“追星文化”“佛系文化”“娘炮現象”等亞文化侵蝕青少年精神,消磨青少年意志,對學生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從網絡環境看,網絡上一些暴力、色情、賭博等有害信息,對青少年價值導向、道德觀念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有的未成年人長時間沉迷網絡游戲,不僅影響視力健康和身體發育,還引發神經緊張、抑郁、焦慮等精神問題。從家庭環境看,單親家庭子女、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越來越多,父母期望值過高,隔代撫養現象普遍存在,許多中小學生面臨親人陪伴較少、親子關系緊張、隔代溺愛等突出問題。學生面臨超前教育、過度競爭的壓力,身心得不到放松,片面發展、畸形發展,勢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心理健康教育面臨專業人員缺乏、經費投入不足、場館配備不到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

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域實踐

根據社會支持理論,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多方支持[1]。一是來自政府和學校的行政支持,如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發布文件、設置領導機構、設立專項經費等,學校設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建設心理咨詢中心、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等;二是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術支持,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保健常識與技能,如學校的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動等;三是來自家庭、同伴、教師及社會的關愛支持,如客觀支持、主觀支持等[2]。在社會支持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背景,南通市通過系統謀劃、科學施策,建立了多主體共同參與、協同治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體系,集合了來自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的力量,以黨政推動、各方聯動、學校能動、家?;?、幫扶行動、考核驅動等策略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一)黨政推動,落實剛性舉措

全面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政策支持。南通市黨政領導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牽頭23個市級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明確要求像抓安全生產一樣抓青少年生命健康關愛工作。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制定10條工作舉措。同時,印發《加強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細則》,43條具體舉措逐條明確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市部署大會,狠抓推進落實,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迅速跟進,全市上下進一步形成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各方聯動,凝聚工作合力

市教育局牽頭召集市級部門召開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聯席會議,研判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提請研究重點關注的熱點問題,集結各方力量,護航學生成長。23個市級部門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與教育規律,全要素精準施策,全鏈條靶向發力,優化成長環境,緩解成才焦慮。市總工會突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活動。市報業集團、廣電集團開辟“陽光下的成長”專欄。市文廣旅局舉辦《每一個人都了不起》等舞臺藝術精品進校園全市巡演活動。市公安局、網信辦等部門加強監管,開展“E起護苗伴網成長”“指尖少年陽光成長”等活動,凈化青少年網絡成長環境。市司法局、中級人民法院、檢察院,為全市所有中小學每校配備3名法治副校長,每月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市衛健委、團市委、關工委等部門聯合行動,優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豐富青少年心理問題解決途徑。市婦聯建設“家長學吧”,舉辦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活動。

(三)學校能動,強化主體責任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浸潤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3]。南通市強化學校主體責任,明確校長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責任人。各中小學均要做到:一是按標準配齊配足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市直屬學校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業心理健康教師;二是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每年開展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三是全部配置基礎要求以上的心理咨詢室,且正常開放;四是開齊開足心理健康教育、藝術、體育等課程,實施“一生一運動項目”“一生一藝術特長項目”;五是實現每學期家訪全覆蓋,全市班主任、任課教師全員參與;六是各班級均設立男女心理健康委員,并對心理健康委員進行專題培訓;七是所有學校設立“525(我愛我)成長熱線”,安排專人接聽;八是所有學校配備法治副校長,每月到校開展一次教育活動;九是各學校針對心理危機學生建立“一生一檔”,全程跟蹤,科學干預;十是各學校均設立家長學校,開設家長講堂,加強家校聯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育兒觀。

(四)家?;?,加強協同育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家庭干預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問題[4]。南通市高度重視家庭教育指導,積極發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市教育局將每年十月份確定為家庭教育促進月,精心策劃開展“五個一”活動,包括舉辦一期家長學校、開展一次全員家訪、舉行一次輔導培訓、摸排一批重點人群、建立一份學生檔案。重點開展“百名校長、千名班主任、萬名教師”全員家訪活動,了解學生成長環境、家庭情況和心理動向等。家庭教育促進月期間,全市各中小學成立新一屆家委會,舉辦家長學校,開設家長課堂。各校通過教工會議、班主任會議加強工作部署,指導教師落實家訪“十一要”(規范教師家訪內容)、“七必訪”(明確家訪必訪對象)、“五回避”(指出家訪注意事項)要求。市教育局專題推出小學、初中、高中家訪指導視頻《“老班”話家訪》,推動全市教師家訪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升。

(五)幫扶行動,建立工作機制

針對摸排發現的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南通市建立健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應急處置”分類幫扶、聯合幫扶、立體幫扶機制,及時干預。全市建立家校社聯合干預機制,重點學生“一生一檔”,癥狀較輕的側重家校協同,幫扶疏導,癥狀較重的側重家校社聯合干預,形成幫扶合力。全市建立班級學生異常情況發現預警機制,以同伴發現為主,由班級男女生心理健康委員及時發現、幫助心理異常學生。同時,強化班主任、任課教師育人職責,關注學生的日常細節與情緒表現。全市建立心理危機應急干預機制,針對極端警情發生后的應急處置,設立專家技術研判隊伍,負責對疑似危機予以判斷甄別、指導督導;聯合處置隊伍負責及時決策,啟動行政干預機制,確保6小時內找到求助者;疏導幫扶隊伍負責在危機存續及暫時解除后的持續幫扶行動。此外,全市建立重點學生轉接機制,細化、實化工作舉措,持續關愛重點學生,實現重點學生幫扶無縫對接。特別針對起始年級學生,落實重點學生檔案交接機制,發現學生心理異常,向原就讀學校開展溯源工作,保持關愛幫扶的前后連貫性、一致性與有效性。

(六)考核驅動,倒逼責任落實

為推動各地各校常態化落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南通市通過隨訪、電話訪談等形式開展督查。

一是通報促動。每月匯總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主體責任、守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陣地工作推進情況,對照剛性舉措,依托具體數據,以學期為時間模塊,全面客觀反映各地各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序時進度與推進情況,褒揚先進,鞭策不足。

二是督查推動。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對學校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主體責任組織專項督查,聚焦重點任務完成與常態機制建立,對各學校完成情況與工作實效進行實地抽查,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

三是監督問責。市紀委監委高度重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的學生極端事件,密切關注、跟蹤督辦處置工作。建立“室組地”聯動的專項監督機制,明確屬地管理主體責任、教育部門行業監管責任、紀委監委專責監督責任,推動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工作納入對屬地政府與事發學校的綜合考核。

三、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反思

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南通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了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科學識別、實時預警、專業咨詢和妥善應對,形成了“人人關心,時時關注,處處關照”的良好教育氛圍。

但科學規范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培育學生積極陽光的心態,仍然任重道遠,相關策略仍需反思和改進。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理論觀點多源于經驗性觀察,而非科學研究,以過去經驗解決當下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新問題可能會忽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5]。這種因專業性不足造成的需求-服務間的不匹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面臨的一大難題。雖然政府和學校已經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建設“具有科學教育理念、掌握科學心理學系統知識和心理咨詢技術、擁有豐富心理輔導經驗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隊伍”[6],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與支持。

南通市將強化部門協同,完善工作舉措,發揮聯席會議機制作用,進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強化規范引領,加大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引進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師專業化水平,全覆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訓,提高規范開展工作的能力。強化專業支撐,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系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等,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提高教師理論研究水平,共同推動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切實守護廣大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倪赤丹.社會支持理論:社會工作研究的新“范式”[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13,13(3):63.

[2]陳向軍,王曉溫,韋耀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理論框架與運作模式的建構[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22,42(1):2.

[3]俞國良,李建良,王勍.生態系統理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39(3):112.

[4]趙獻梓,王劍彪.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家庭干預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21,42(3):408.

[5]裴娜.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問題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3):22.

[6]梁超,常若松.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教育科學,2020,36(3):49.

責任編輯:石萍

收稿日期:2022-12-19

作者簡介:朱全中,南通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舉措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